如果汽车已有ESP功能,那胎压监测还有必要吗?

题主的思路一定是这样的:胎压异常可能引起爆胎,爆胎以后车辆容易失控,而胎压监测可以第一时间提醒车主这种异常,降低爆胎的风险,但是有了ESP以后即使车辆失控了稳定系统也会纠正失控,所以我们不再害怕爆胎,那么胎压监测就没太大意义了。

我觉得这是过于相信车载系统的表现,其实我想说的是这几点:

1、ESP并不是万能的

它归根结底还是依靠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来实现控制作用的,车轮失去了摩擦力鬼也救不了。而且ESP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纠正车辆的失控状态,并不是100%有效。

记得当年有车主在积雪道路上跑80,结果在弯道失控撞上大货车,车毁人亡,家属将厂家告上法庭,理由是车辆稳定系统没有起作用。还有现在很多厂家新车发布后总喜欢开到雪地上敞开了跑,还美其名曰“稳定性好”,说实话我是极端厌恶这种不负责任的作秀,开阔场地你随便甩尾没啥危险,但是开到正规道路上哪怕是一点甩尾都有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不知道他们这样做是否脸红。车辆稳定系统是靠车轮起作用的,没有摩擦力狗屁都不是!物理极限是无法避免的。

2、并不是有了胎压监测就不会爆胎

胎压监测系统触发报警有三种情况:胎压过高、胎压过低、轮胎短时间内快速泄压。但是说实话我觉得对于家用车来说因为这几种情况发生爆胎的很少,更多的是瞬间的意外导致爆胎,比如轮胎被尖锐物体严重刺伤导致瞬间泄压,轮胎撞击到路面异物后爆裂,还有就是轮胎自身有伤病,在高速行驶中或者受到过大的冲击力时爆裂。而这些情况胎压监测系统是无法检测到的,它只会在爆胎后告诉你某个轮子没压力了。所以多检查轮胎状态,安全驾驶,掌握爆胎后的应急处理方法比依靠胎压监测系统更实在。

现在汽车越来越智能化,各种驾驶辅助装置应运而生,但是这些系统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尽量提高一些安全系数,并不能完全杜绝危险的发生,我们要了解其作用原理和局限性,让这些系统成为我们的助手而非领导。

如果汽车已有ESP功能,那胎压监测还有必要吗?

胎压监测有必要,一旦车速过快+爆胎,再牛逼的esp也白搭(esp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轮胎得有抓地力),所以胎压可以起到预防爆胎的作用!esp更像是没有预防住的补救措施,而且只是有限度的补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