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中算命先生袁守诚泄露了天机,为何却是泾河龙王被砍头?

西游中算命先生袁守诚泄露了天机,为何却是泾河龙王被砍头?

《西游记》中,关于袁守城与泾河龙王的算命事件,看似一件意外,实际上是更大的大神在背后早有安排,大神下了一局很大的棋,无论是袁守城还是泾河龙王,甚至是唐太宗、魏征等人都只是其中的棋子而已,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事件过程:

作为算命大师的袁守城先是在长安西城开了一个算卦摊子,因为算卦算的特别准而生意兴隆。有名渔夫就每天找袁守城算卦,袁守城告诉他每天在哪儿撒网,在哪儿抛钩就定能收益丰厚,渔夫按照他的指点果然一打一个准,次次都满载而归。但渔夫也贪得无厌,打了一条又一条,打到的数量达到了令泾河龙王恐慌的地步。为了解决这个危机,泾河龙王便化作了人形,找到渔夫问明了缘由。

其实对于泾河龙王来说,除掉这名渔夫并不难,但即便当场杀了这名渔夫也无济于事,因为知道打渔诀窍的袁守城还在,即便渔夫被他除掉了,明天袁守城还可以教另一名渔夫打渔,这样的话他的泾河就永无宁日了,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就要解决袁守城,于是泾河龙王便找到了袁守城。

一见到袁守城,泾河龙王便要袁守城给他算第二天的天气,从当时的情况来说,如果袁守城不接他的卦,泾河龙王就会说袁守城是骗人的,就可以发飙砸了袁守城摊子。所以袁守城要保住自己的算命摊子,就只能接过泾河龙王的卦。接过卦后,袁守城算了一下,认为第二天会下雨,还算出了下雨的时辰以及降雨的点数。听了这话,泾河龙王便说,如果第二天袁守城算对了,他就送袁守城50两黄金,如果袁守城算的不对,他就发飙砸了袁守城的摊子,把袁守城赶出长安城。这里泾河龙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袁守城在长安城消失。

回到龙宫的泾河龙王认为自己胜券在握,他让袁守城算天气其实也是给袁守城下了套的,因为龙王管的就是天气,袁守城跟他打这个赌,泾河龙王认为自己是稳赢的。不想就在泾河龙王得意的时候,天庭下了圣旨,要他在第二天降雨,时辰、点数竟然与袁守城说的没有丝毫差别。本来是为难袁守城的,不想却为难了自己,如果按照天庭的旨意降雨,他就输给了袁守城,泾河危机继续。如果不按照天庭的旨意降雨,他就违背了天庭的旨意,会被天庭处以死刑。

面对这个两难选题,泾河龙王最终为了赢下与袁守城的赌局,故意拖延了降雨的时辰,少了点降雨的点数,本以为这点小伎俩不但能骗过玉帝,还能赢下与袁守城的赌局,不想却弄巧成拙,被天庭察觉,难逃一死。无奈之下泾河龙王只得委曲求全,求袁守城给他指一条生路,袁守城便告诉泾河龙王,执行死刑的会是当朝大臣魏征,泾河龙王就只能找唐太宗李世民出面,毕竟李世民是皇帝,魏征是大臣,大臣总得给皇帝面子,或许能饶过泾河龙王一命。

于是泾河龙王便找到了李世民,李世民也答应帮泾河龙王一把,便在行刑的当日叫住魏征与自己下棋,李世民认为只要在行刑的时候叫住魏征,不让魏征行动,魏征就无法行刑,泾河龙王就能逃过一命。却不想魏征在与李世民下棋的时候睡着了,在梦里魏征把泾河龙王给斩了。

冤死的泾河龙王到了阴间就告了李世民,李世民夜夜被鬼魅纠缠,很快就病入膏肓,到阴曹地府走了一遭。幸好李世民在阴间得到了酆都判官崔钰的帮助,才历经各种艰险回到了阳间,不过在地府中,李世民也遇到了他早年在征战中杀死的众多冤魂,尤其是玄武门之变中杀死的兄长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的冤魂,更是令他胆寒。按照地府的规矩,如果没有冤魂控告李世民,那么李世民就能安享33年的帝位,如果冤魂太多,那么李世民就会折寿。

▲李世民的阴间游也是在如来、观音的计算之内

PS:在《西游记》中,李世民本来只有13年皇帝的命,崔钰在一十三年下面添了两画,变成了33年。而按照历史来说,李世民实际上当了23年的皇帝。

回到阳间的李世民便想赶快超度那些冤魂,好让自己能坐满33年的帝位。要超度亡魂,就要按照崔钰的嘱咐,举办水陆大会。水陆大会毕竟是为了延长自己寿命的,所以唐太宗也不敢怠慢,就搞了个国家级的水陆大会,把全国所有知名的僧人都请到了现场,这其中自然就有当时已经极具盛名的唐僧了,唐僧因其出众的佛学才华,很快就得到了李世民的青睐,两人结为了异姓兄弟。

观音也化作僧人来到了水陆大会的现场,公开叫卖他那平淡无奇的袈裟和禅杖,价格还出奇的高,袈裟五千两,禅杖二千两,这个价格迅速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李世民便买下了袈裟和禅杖赠予了唐僧。唐僧在穿上袈裟和禅杖后这两件宝物马上就大放异彩,观音也在这个时候显出了本尊,告诉唐太宗水陆大会所使用的经文都不是真经,只有真经才能真正超度那些阴间的亡魂,要想获得真经就要去西天取经,说完便走了,于是唐太宗就派唐僧去西天取经,《西游记》故事的主线也就此展开了。

▲整个事件,实际上如来是决策者,观音是执行者

这便是袁守城与泾河龙王算卦事件的经过,整个事情其实都是如来和观音安排的,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将佛教势力传播到中土大唐。

在《西游记》的世界中,佛教势力一直在西方,而中土大唐向来是玉帝为首的天庭的势力范围,要想将佛教势力发展到中土大唐,自然就需要费一番功夫了。明着派人跑到大唐传教是不行的,这样就会与天庭直接发生冲突,要想传教到大唐,就要让大唐自己心甘情愿地接受佛教的传播,而佛教在大唐的最佳推广人自然就是大唐的皇帝李世民了。

▲李世民是佛教在大唐传播的最佳推广人

而要让李世民心甘情愿地传播佛教,关键又在于袁守城。

我们再看看事情的经过,袁守城为什么要教渔夫打渔?其实他知道渔夫肯定会贪得无厌,人性本来就如此,打了100斤鱼就会想要打200斤鱼,打了200斤鱼就会想要打300斤鱼,人性的贪婪如果没有制约,就会无限放大,所以渔夫打渔的行为就必然会引起泾河龙王的注意,那么泾河龙王就肯定会找袁守城的麻烦。

泾河龙王找到袁守城,正中了袁守城的下怀,他知道泾河龙王要赶走他,而赶走他最好的办法就是跟他打下雨的赌,在这个过程中袁守城确实也泄露了天机,道出了下雨的具体时辰和点数,不过他也料定泾河龙王肯定会在下雨的时候做手脚,因为这个赌局泾河龙王是输不起的,一旦输了袁守城就会继续教渔夫打渔,泾河龙王的水族就迟早会被打得一干二净,保护不了自己的族人,他这个龙王也就当不成了。所以泾河龙王只能选择赢下赌局,为了赢下赌局泾河龙王就要犯天条,就会被天庭处斩。

而在泾河龙王知道自己犯了大错后,袁守城便“指了条生路”给泾河龙王,要他去找李世民,由此将李世民拉进了棋局,这些其实也在袁守城的计算之内,人到了临死的时候必然会抓救命稻草,袁守城要泾河龙王去找李世民,泾河龙王是没有选择的。

当然李世民会进入这盘棋,主要是因为他有黑历史,他在打下大唐江山的过程中曾杀人无数,连自己的亲兄弟都没放过,阴间自然是有很多找李世民索命的冤魂了。那么怎么把李世民导进阴间又不惹人注意呢?那就要借助一个冤魂,这个冤魂就是泾河龙王的冤魂,把泾河龙王变成冤魂的便是袁守城了。

▲整个事件中,袁守城的作用是拉李世民下水

所以在理解了如来和观音下的整盘大棋,理解了袁守城的作用后,我们其实会发现故事一开始,泾河龙王就已经注定难逃一死了。袁守城确实在算卦的时候泄露了天机,但这其实是如来和观音一盘大棋中的一环,包括“泄露天机”也是一个必须的流程,不但袁守城泄露了下雨的天机,还泄露了龙王死刑执行人的天机,能知道这些天字号秘密的,会是一般的算命先生吗?

而且在《西游记》中,我们也知道一个规律,遇到妖怪如果没有后台,孙悟空会一棒子打死,遇到有后台的,无论犯了多大的罪行最后都会被饶过一命,在这里袁守城的后台就不言自明了,是如来和观音,是整个佛教势力,袁守城自然就不会有事了。而可怜的泾河龙王从一开始就被算计是要冤死的,自然就被魏征给斩杀了。

西游中算命先生袁守诚泄露了天机,为何却是泾河龙王被砍头?

泾河龙王的死是上天安排。袁守诚给渔夫算命,渔夫按算命先生的指点捕鱼,网尽了泾河龙王的子孙。泾河龙王怀恨袁守诚,以行雨的事情请袁守诚算命。袁守诚算准了下雨的时候,并说出了雨量大小“城内洒灰尘、城外三寸三”。泾河龙王接到天庭旨意,与袁守诚所讲一差半句。泾河老龙王耍小心眼,来了一个“城外洒灰尘,城内三寸三"。城外农田需要雨水,无雨形成干旱,城内雨量大,形成涝灾。龙王成了害人精,变成了囚犯。龙王可以不改雨量改行雨时辰,蠃袁守诚。偏偏改雨量,祸害人间,触犯天条,以致千刀万剐。袁守诚是玉帝变化,下界体察民情,泾河老龙王索要人间礼物被玉帝抓了把柄。袁守诚泄不泄漏天机都无罪,而泾河老龙王犯了死罪。所以,受诛者,泾河老龙王。

西游中算命先生袁守诚泄露了天机,为何却是泾河龙王被砍头?

泾河龙王被砍头是一个天大的阴谋,针对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袁守诚泄露天机是天庭某些人和西天授意的,天庭的人和西天合谋,砍下泾河龙王的龙头,唯一的目的是吓唬唐太宗李世民,让李世民去阴曹地府走一遭,然后自愿找到唐僧,派唐僧去西天取经,完成取经大业。

其背后都是天庭和西天如来设计好的,是在孙悟空大闹天宫以后,重新划分地盘而已,袁守诚只是这个取经大业的执行者之一,当然不会被秋后算账,因此他泄露天机也会平安无事。

欲知其中的详情,诸位听我细细道来。

一、如来为何把压住孙悟空的五行山安在大唐?——势力划分

《西游记》开篇就说了,它这个世界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

在这四大洲中,聚集了无数的道家和佛家的神仙,当然,也有无数的妖魔鬼怪。

但是,在一开始的时候,道家是占据主流的,在四大部洲是主宰的地位,即便西牛贺洲是西天如来的大本营,可这里仍然有地仙之祖镇元子这样的道家大佬。

毕竟,《西游记》的世界里,天庭名义的老大是玉帝,而背后的老大是三清,三清的老大元始天尊不经常出面,派了老二太上老君辅佐玉帝统领三界。

佛家后来强势崛起,法力也很厉害,除了如来本人,观音、弥勒这些佛家的大佬,在三界的地位也急速上升。

问题是,佛家的实力够了,可势力范围和地盘太小了,四大洲里只有西牛贺洲这一个洲,里面还有不少道家的大佬。

所以佛家就要争夺地盘,关键是争哪里,怎么争?

首先,不能跟道家撕破脸,毕竟道家的实力太强,撕破脸两边都不好看。

其次,争就要争一个好地盘。

所以,佛家的如来化身菩提老祖,暗中培养了一个孙悟空,让孙悟空去大闹天宫,而且孙悟空的武艺之中带着很多佛家的印记,天庭的大佬虽然有很多人能弄死孙悟空,却不好意思下手。

最终,逼得玉帝找来如来,让如来亲自把自己培养的这个棋子拿下,代价就是给佛家一块地盘。

有人就说了,不拿下孙悟空不就行了,不吃佛家这一套,就把孙悟空关起来,不让他闹事。

事情哪有这么简单?

道家知道佛家的本领很强,弄了孙悟空,关了孙悟空,佛家照样会再培养一个孙四空,孙六空,照样跟你闹事儿。

谁经得起孙猴子老这么闹腾?

所以道家的三清和玉帝妥协了,如来要地盘,就给他块地盘吧。

那给佛家哪块地盘呢?

如来说他要南瞻部洲,也就是大唐所在的那一块,为什么呢?

当时的四大洲,最繁华富裕的就是南瞻部洲,其次是西牛贺洲,猴子花果山所在的东胜神洲不行,都是妖怪,没什么太大价值。

这南瞻部洲当时是大汉朝,人最多,价值也最大。

可是道家在大汉最是昌盛,连汉高祖刘邦和汉文帝这些人,都搞黄老之术,道家在南瞻部洲可谓根深蒂固,佛家闹得有点灰头土脸的。

当初,西汉汉哀帝的时候,佛家就想偷偷占领这块地盘了,却没什么效果,所以如来早就培养了猴子,去大闹天宫,去跟道家要地盘。

同时,如来又派了四个手下最有力的干将,占领了南瞻部洲四座名山,即九华山,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管领这四座山的,就是地藏王,文殊,普贤,观音。

一切准备停当以后,就单等着猴子在天宫闹事了,果然,道家和天庭对猴子一再忍让,甚至让他当了齐天大圣,让他看管蟠桃园,猴子仍然是不停的闹事,最后搞到大闹天宫不可收场。

猴子大闹天宫的时候,三清其实都有能力拿下猴子,就算弄不死,也能关押起来,可他们知道如来在猴子背后,在敲打着如意算盘,他们不愿意跟如来撕破脸而已。

在这期间,天庭和道家还对如来试探了一番,想看看如来到底有多大胃口。

他们把观音请到天庭捉拿猴子,天庭和道家的意思很明白,我们能拿下猴子,但是不知道你们想干什么,所以你们来个人对付猴子,我们想知道你们对猴子什么态度。

结果,观音并没有出手,只是向玉帝推荐了二郎神。

观音的能力,天庭和道家是知道的,我们读者在后来也是知道的,以她的法力,不说秒杀猴子,碾压猴子没问题,她偏偏不出手。

道家这下明白了,佛家的胃口不小,如果不满足,他们还会任由猴子继续捣乱胡闹。

最后双方达成了一致,给佛家一块地盘,佛家就选择了道家势力最强的南瞻部洲。

所以,如来在降服猴子以后,把这镇压孙悟空的五行山安在了南瞻部洲。

二、杀泾河龙王是为了吓唬唐太宗李世民,一切都是为了——取经大业

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如来拿下,镇压在了南瞻部洲的五行山下,这时候,是西汉末年,王莽新朝时代。

天庭和道家与佛家已经达成了一致,南瞻部洲这块地盘,可以给如来,但是你不能硬抢,因为这里还有很多道家的大佬呢。

天庭和道家当时想,地盘就这一块,大家都在这里传道,你不能强迫人家信你的,大家同场竞技,看谁弄得过谁。

意思是,我允许你们佛家在这里传播你们那套理论,但是不能把我们硬赶走。

于是佛家就开始在南瞻部洲大肆地传播,然而并不是很顺利,虽然南北朝的时候,佛家有过“南朝四百八十寺”的辉煌。

可是到了隋唐,又不行了,因为唐朝的李渊李世民父子当了大唐的皇帝,他们自称是太上老君李聃的后代,大肆推广道家,打压佛家。

在这期间,如来的大弟子金蝉子多次化身肉身凡胎的唐僧去取经,都被道家在暗中破坏了,其中九世的金蝉子都被玉帝的卷帘大将沙僧给吃了。

而李世民当皇帝的时候,唐朝甚至出现了大肆破坏寺庙,打压僧侣的事情,这让如来不能忍。

于是如来一发狠,让观音亲自去一趟大唐,去吓唬唐太宗李世民,去强迫李世民派僧人再次去西天取经,还准备让大闹天宫的猴子给唐僧保驾护航。

看过《西游记》原著的人都知道,泾河龙王被砍头的时候,观音已经在长安呆了老大一阵子了,观音在干什么?在等待第十世金蝉子长大,等到唐僧长大,有了名气以后,堪当大任以后,观音就开始实施她的计划了。

佛家的意思很明确,软的不行,我就给你来硬的。

三、泾河龙王死的冤、袁守诚是观音的一枚棋子、水德星君叛变——都是为了逼迫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当皇帝的第十三年,即贞观十三年,长安城外泾河岸边,有两个贤人:一个是渔翁,名唤张稍;一个是樵子,名唤李定。

这两个人,虽然一个是渔翁,一个是樵子,却都是文化人,文化水平还不低,没事的时候,两个人就在一起吟诗作对。

这一天,樵子扛着刚砍的柴,又来找渔翁吟诗作对,吟诗作对总得有个主题对吧,咏个山啦水啦花啊草啊的,这一天他们的主题是谁的职业选择更好。

两个人当然都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渔翁诗词里净说打渔好,樵子诗词里全夸砍柴棒,二人都不服输,一来一去,竟然做了十几首诗词,眼看着天都要黑了,谁都不服谁,他们甚至指责对方在诗词里不说好话,互相咒骂。

最后这个渔翁忍不住了,他说他做渔翁打渔,比别人稳定,绝不会空手而回,每次必能打到鱼儿,樵子忙问有什么诀窍,渔翁忍不住,就对樵子炫耀起来:

“你是不晓得。这长安城里,西门街上,有一个卖卦的先生。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鲤,他就与我袖传一课。依方位百下百着。今日我又去买卦,他教我在泾河湾头东边下网,西岸抛钓,定获满载鱼虾而归。明日上城来,卖钱沽酒,再与老兄相叙。

说起这袁守诚,那可是大有来头,他有个侄子,在中国历史上大大的有名,叫袁天罡,袁天罡跟他的徒弟李淳风,弄了一本书,叫《推背图》,就不用我多说了。

此时袁天罡正做着大唐朝的钦天监台正,唐太宗李世民对他非常的信任,历史上记载,袁天罡曾经预言大唐李家的天下,将来会被武则天给替代了。扯远了。

看起来袁天罡的学问是家传的,因为他的叔叔袁守诚也是位大预言家,此时正在长安城摆地摊给人卜卦谋生,这个渔翁就跟袁守诚攀上了关系,所以袁守诚每次都会给渔翁说在哪个地点钓鱼不会空手而归。

令人没想到的是,渔翁和樵子的对话,被泾河里巡水的夜叉给听到了,他立刻跑到泾河龙宫,上报给泾河龙王,说长安城有个大能人袁守诚,帮助这个渔翁打渔,长此以往,泾河里的水族岂不要被这个老渔翁给打光了。

这泾河龙王一听心中很是愤怒,又很焦急,泾河龙王是个莽撞的人,这就要乘着风驾着雨去长安城找袁守诚算账。

旁边闪过龙子、龙孙、虾臣、蟹士、鲥军师、鳜少卿、鲤太宰,一齐启奏道:“大王且息怒。常言道:‘过耳之言,不可听信。’大王此去,必有云从,必有雨助,恐惊了长安黎庶,上天见责。大王隐显莫测,变化无方,但只变一秀士,到长安城内,访问一番。果有此辈,容加诛灭不迟;若无此辈,可不是妄害他人也?”

这泾河龙王一听有道理,便化妆成白衣秀士,踅摸到长安城,找到袁守诚的卦摊,就跟袁守诚攀谈,袁守诚就问泾河龙王要算什么,泾河龙王就说要算算明天的天气雨水,袁守诚就说了,“明日辰时布云,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

这泾河龙王是来找茬的,便对袁守诚说,你要是说对了,我送你五十两银子,你要是说错了,我就砸了你的摊子。

然后泾河龙王就回到了龙宫,龙宫里的那些大神小神就问龙王了,大王见到这袁守诚了,怎么样啊。

泾河龙王却觉得袁守诚是个大骗子,袁守诚说什么时候下多少雨水,他不肯相信,因为他是这长安城附近的八河总管,负责给附近下雨,下多少雨,什么时候下,他能不知道?所以他跟手下的人说,这袁守诚是个掉嘴口讨春的先生,就是说袁守诚是个耍嘴皮的神棍。

结果泾河龙王话音刚落,天庭就派人传下下雨的旨意,跟袁守诚说得一模一样,这下乖乖不得了,泾河龙王竟然给吓晕了,他没想到袁守诚算得这么准,长此以往,那泾河的水族真得要被渔翁打光了。

这时候龙王手下的军师给龙王出了个馊主意,让龙王改一点时间和雨数,这样袁守诚算得就不准了,就可以砸了袁守诚的招牌了,就可以保住泾河的水族了。

这泾河龙王一听,竟然采纳了这个建议,可见他也是个没头脑的龙儿。

结果第二天泾河龙王就气冲冲地去找袁守诚算账,袁守诚却没那么客气,直接说泾河龙王犯了天条,要上剐龙台挨剐了,泾河龙王一听慌了,赶紧求袁守诚给个保命的计策,袁守诚自然按照计划跟他说去求唐太宗,因为唐太宗的宠臣魏征是人曹官,正负责斩龙头。

这泾河龙王便去求唐太宗,唐太宗睡梦中见到了龙王,便满口答应了龙王,为了不让魏征斩龙,唐太宗特意在斩龙的那天,把魏征请到皇宫里下围棋,让魏征脱不开身,谁知道下着下着,魏征睡着了,梦里把泾河龙王给斩了。

结果这天夜里,泾河龙王提着龙头又来找唐太宗了,唐太宗在睡梦中吓个半死,泾河龙王对唐太宗说,你不是答应我替我求情了吗,怎么还让魏征把我斩了,唐太宗说,我哪里知道那老家伙梦里把你斩了,泾河龙王说,我不管,反正你答应过我,我以后天天提着龙头来闹你。正在这时,观音出现,把泾河龙王赶跑了。

经泾河老龙这么一闹腾,把唐太宗吓得天天睡不着觉,不得已,徐茂公谏言,派两大武将秦琼秦叔宝和尉迟恭尉迟敬德在皇宫门口把守着,阻挡老龙,然而,这两个大将也得吃喝拉撒也得睡觉啊,最后改成了画像,这就是门神的来源。

即便这样,唐太宗也已经吓得快死了,这时候魏征就跟唐太宗说,我在那边有个好朋友,做着判官,你去了那边找这个崔判官,他会让你回来的。

于是唐太宗就去了那边,十殿阎罗亲自迎接,结果唐太宗去那边的时候,遇到了他爹李渊和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以及他弄死的窦建德王世充等等一大堆人,拉着他不让他回来,唐太宗就找到崔判官。

崔判官跟十殿阎罗说,看在我好朋友魏征的面子上,再给李世民二十年时间,把他送回去吧,十殿阎罗也是按照计划行事,自然满口答应,不过他们跟崔判官有个要求,让李世民回来以后,搞个水陆大会,拜拜佛。

为了逼迫唐太宗就范,他们送李世民回来的时候,还故意让李世民把十八层那个地那个狱给参观了一遍,都快把唐太宗吓尿了。

于是他们就把唐太宗送回来了,唐太宗这次十八层之旅以后,便一心向佛了,他回来以后,传下旨意给文武百官,以后别欺负和尚了,也别砸和尚庙了,他还按照约定搞了个水陆大会,这玩意得有高僧主持,这时候唐僧被人举荐给了唐太宗。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观音早就埋伏在了长安城,他听说唐太宗找到了金蝉子唐僧,便现身长安城了:

却说南海普陀山观世音菩萨,自领了如来佛旨,在长安城访察取经的善人,日久未逢真实有德行者。忽闻得太宗宣扬善果,选举高僧,开建大会,又见得法师坛主,乃是江流儿和尚,正是极乐中降来的佛子,又是他原引送投胎的长老,菩萨十分欢喜,就将佛赐的宝贝,捧上长街,与木叉货卖。

观音故意让木吒在长安闹市卖宝贝,遇到了唐太宗的大臣萧瑀,通过萧瑀,观音和木吒顺利地见到了唐太宗,然后说服唐太宗唐僧去西天取经,观音还把一件锦襕异宝袈裟、一柄九环锡杖卖给唐太宗。

顺理成章地,唐僧就被唐太宗派去做了取经人,去西天求取真经,这一路上,唐僧收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这都是被佛家降服的人,特别是猪八戒和沙和尚,原来是道家的人,一个是天庭的天蓬元帅,一个是玉帝的卷帘大将,都背叛了道家。

说到背叛,水德星君也背叛了道家。我们前面讲到,观音设计了泾河龙王的死,要天庭配合的,这个配合的人就是水德星君,因为他是天庭里掌管下雨的,是龙王的顶头上司,如果他不配合观音,袁守诚说的那个雨点说和时辰,怎么能那么准?

无论如何,泾河龙王的死,是为了吓唬逼迫唐太宗就范,为了取经大业,为了佛家得到南瞻部洲的地盘。

唐僧取经的过程中,带着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降妖除魔,慢慢的他们取经所过的地盘,都成了佛家的了。

我们看唐僧取经的过程中,遇到的很多妖怪,都是道家的,结果被猴子他们一闹腾,都被道家收回来,相当于道家把这些地盘让给了佛家,比如太上老君青牛精占领的地盘,红孩儿占领的地盘,等等。

既然袁守诚是配合取经大业的,自然不会受到惩罚,他泄露天机,那也是观音让他泄露的,只是这泾河龙王上了剐龙台,被砍了龙头,死得有点冤枉。

话说回来了,谁让西游记里龙族地位低呢,在天庭,也只是一盘菜,龙肝凤胆嘛。

西游中算命先生袁守诚泄露了天机,为何却是泾河龙王被砍头?

按道理说,玉皇大帝公务繁忙,象这种刮风下雨的事情,属于小事情,由地方仙官管理就行了,玉帝不必费神劳大驾。

袁守诚泄露天机,逍遥法外,泾河龙王犯天条,腰上挨一刀,仔细想来,内中确有蹊跷呢。

泾河龙所犯之罪,乃是违背了玉帝的旨意,修改时辰,变更雨点之数,这个罪比较重,乃是欺君大罪。

玉帝敕旨下雨,事属寻常,不过是一阵心血来潮,临时起意罢了,袁守诚是个算卦的,就算他是神仙,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他又怎能,钻到玉帝的肚子里,提前猜透玉帝的心思呢?

我怀疑袁守诚这个人,就是玉帝本神,他微服私访,下界玩游,弄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泾河龙死的冤呢。

关于袁守诚的身份,还有一种可能,他应该是灵霄宫的人,是玉帝身边的近人,泾河龙曾经得罪过他,他伺机报复,当他偶尔知道玉帝,数日后有降旨下雨的打算后,便下界作妖,诱使泾河龙上当,又恶人先告状,以此激怒玉帝,借刀杀人哩。

西游记中,袁守诚由于有身份,有特殊的来历,所以泄露天机也没事,泾河龙不过是一条小河龙,官小职微,既使被冤枉丧命,也算是白死了。

天道如人道,

遵纪守法好,

劫数来到时,

有罪不可饶!

西游中算命先生袁守诚泄露了天机,为何却是泾河龙王被砍头?

贞观十三年有两条龙必须死,一个是泾河龙王,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那么为什么最后泾河龙王死了,唐太宗为何活了,这中间正是由于袁守城参与了此事才使事情的本来面目偏离了轨道,也引出了唐僧取经的大事,事情到底怎么回事,听我慢慢分析。

《西游记》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唐太宗地府还魂。这一回讲唐太宗死后游地府,阎王对于泾河龙王的寿命做了解释,同时书中也点名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寿命:

十王闻言,伏礼道:“自那龙未生之前,南斗星死簿上已注定该遭杀于人曹之手,我等早已知之。掌生死簿判官:“急取簿子来,看陛下阳寿天禄该有几何?”崔判官急转司房,将天下万国国王天禄总簿,先逐一检阅,只见南赡部洲大唐太宗皇帝注定贞观一十三年。崔判官吃了一惊,急取浓墨大笔,将“一”字上添了两画,却将簿子呈上。

这里面有一个巨大的漏洞,阎王既然知道泾河龙王在生死簿上的死期,为何不知道李世民的死亡日期,按照正常情况阎王应该是知道的,但是在阎王知道的情况下,崔判官改了生死簿,阎王却当是没看见,这就是个非正常现象了。真相只有一个,有人篡改了生死簿,将泾河龙王的死期提前到了贞观十三年,这不是不可能,崔判官不是已经篡改生死簿将李世民的死期往后推了二十年吗,所以说一切皆有可能。

那么是谁授意做这些勾当的?又是谁把本来不该死的泾河龙王送上断头台的,《西游记》这本书没有讲清楚,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如来降服孙悟空之后,派观音菩萨来寻找一个取经人。这个人不是胡乱找的,为什么?因为如果是个普通人来取得真经,也必定要费很大的力气去传播经书的内容。因此必须走捷径,捷径怎么走?只有从皇帝头上想办法,为什么?因为只有皇帝相信的事情,才能由上及下大力推广,这样的话佛教就传播的更为迅速和彻底。于是观音便选择了李世民这个皇帝,而且选择的时机非常的好,贞观十三年,这一年正好是李世民依照生死簿必须死的年份。

如果让李世民正常死,肯定跟佛教就扯不上关系了,为了跟李世民拉上关系,观音菩萨选中了一个小仙,泾河龙王,为什么是泾河龙王呢?我们先来看一下泾河龙王的身份:

众水族笑曰:“大王是八河都总管,司雨大龙神,有雨无雨,惟大王知之,他怎敢这等胡言?那卖卦的定是输了,定是输了!”

泾河龙王是八河都总管,这个官职是谁封的?元始天尊。为什么?根据文始道门儿《唐僧取经念词宝卷》记载:玉帝仗斩妖剑降四恶龙,后玉帝尊居帝位,封这四条龙为东、南、西、北四海龙王之职,司职四时雨水,为玉帝挣名。玉帝在人间之所以形象大好,享受人间供奉,与这四条龙勤于职守,奉旨降雨有关。

但是原始天尊敕封泾河龙王为八河总管,夺了西海龙王的降雨之职,而且降雨的区域是长安城。于是长安城内人们皆庙内首供元始天尊,把玉帝排在了第二位。于是玉帝便起了诛杀业龙之心。他令阎王篡改生死簿,然后派人间偏神袁守城激怒泾河龙王,偏神魏征手斩泾河泾河龙王,自己算是撇了个干净。

什么叫偏神,偏神意思就是人身为凡人,夜间为鬼神。袁守城在人间为算命先生,夜间为天魁星。而魏征在人间为宰相,在夜间为剐龙台上一员大将。

泾河龙王为何被诛杀,还需要从《西游记》这本书里说,袁守城巧算天机,给渔人张稍出主意,让张稍每日必有鱼获,而张稍的回报则是一条金色鲤鱼。金色鲤鱼是什么?书上在讲唐僧父亲陈光蕊遇难时也运用过此暗喻:

光蕊道:“皆因我与你昔年在万花店时,买放了那尾金色鲤鱼,谁知那鲤鱼就是此处龙王。

金色鲤鱼其实就是龙子龙孙,袁守城让渔人张稍每天捕获一条龙子龙孙,恐怕某一天不小心捕获到泾河龙王也不是不可能。于是泾河龙王怒了,准备去砸袁守城的招牌。后经过别人提醒改为和袁守城赌雨。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泾河龙王赌雨失败,玉皇大帝顺手就下了死令,要斩了这龙王,当然不是天庭的人动手,是让偏神魏征动手。

恰恰此时观音菩萨前来寻找取经人,于是和玉帝商量借泾河龙王的死来把取经的事情跟李世民扯上关系,于是观音让玉帝授意袁守城给泾河龙王指一条生路,让李世民拖住魏征不让斩自己,结果泾河老龙王夜里前去找李世民,李世民答应救他,但是最后魏征还是梦中把泾河龙王给斩了。

后来李世民因为泾河龙王索命而丧命,观音用借崔判官之手强行给李世民续命二十年,条件只有一个,在东土大唐传播佛法,即举办水陆大会。而观音对于玉帝的回报则是带走孙悟空这个玉帝最为担心和头痛的妖怪。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泾河龙王因为是元始天尊的嫡系,掌管西方尤其是长安区域的降雨之职责,这和玉帝敕封的西海龙王职责冲突,于是玉帝便设计借袁守城之手取得了斩泾河龙王的罪名。尽管袁守城泄漏天机,但天机是玉帝所掌握,所以泾河龙王的死是个必然,而不是他和袁守城谁法力更高强这么简单。

本回答独发于悟空问答,觉得写得好请随手点赞,谢谢!

喜欢请随手关注我的头条号,谢谢!

西游中算命先生袁守诚泄露了天机,为何却是泾河龙王被砍头?

就像题目所说的那样,很多人看西游记都觉得这个龙王死的太冤了,但是真相真的是这样吗?大家读西游记原著,千万不要被字面意思所迷惑,吴承恩老爷子能写出这部旷世巨作,想的绝对不会少,那么这件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请听我慢慢道来:

袁守诚跟泾河龙王打赌这件事,就发生在观音菩萨领了佛旨到东土找取经人之后。可是观音菩萨到了大唐以后,很快就发现,事情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因为大唐国民根本就不认可佛法!至少有这么几点表现:

1、不信佛的大唐:

一是观音菩萨在卖袈裟的时候,曾经遇到几个水陆法会主持人落选的愚僧,倒有几贯村钞。他们真的信佛吗?显然不是,因为他们知道了价格以后,直骂观音菩萨是疯子,是傻子,而且就算这宝贝能让人长生不老,成仙成佛也不值这么多钱!所以大唐的佛家弟子根本就不信佛,并且对成仙也不感兴趣!

二是在刘伯钦那里,他竟然给唐僧这个大和尚吃肉,唐僧忙说自己是和尚不能破荤斋,刘伯钦生气了说“倘或饿死,却如之何?”等最后他母亲搞来了素斋,唐僧还要念经才肯吃,气得刘伯钦直问“你是个念短头经的和尚?”后来又说“你们出家人,偏有许多计较……”从刘伯钦的种种话语中,可以看出,猎户等平民百姓也不认可佛家。

第三点更搞笑!太史丞傅奕曾大胆的上疏皇帝“谤”佛:

西域之法,无君臣父子,以三途六道,蒙诱愚蠢,追既往之罪,窥将来之福,口诵梵言,以图偷免。自五帝三王,未有佛法,至汉明帝始立胡神。然西域桑门,自传其教,实乃夷犯中国。言礼本应事亲事君,而佛背亲出家,以匹夫抗天子,以继体悖所亲,若遵无父无君之教,正所谓非孝者无亲。

也就是说,大唐的高级管理人员,也认为佛法没有用,引佛法,就是夷犯中国,把中国原始的宗教毁了!把中国的传统毁了!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指望大唐主动派人去取经,这是不可能的了!观音菩萨不得不另辟蹊径,于是就有了题目中问的那样,街头出现了袁守诚,然后一步步把唐王引进了地府……

2、唐太宗为何被请进地府?

观音菩萨一到了长安,还赶走了土地,占据了土地庙长住!紧接着就有一个叫袁守诚的算命先生开始帮渔民算命了,原著中也介绍了,只不过他比较缺德,告诉渔民怎么捉鱼,而且这种破坏泾河水利资源的行为越来越严重,于是某一天终于引起了泾河龙王的注意。

基本上读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这个倒霉的龙王,争强好胜,跟算命先生打赌,并且私自更改了下雨点数,还以为自己必胜,结果被袁守诚说你就要嗝屁了,胆敢违反玉帝旨意,你马上就要被魏征斩首了,最后建议他去求助唐王,虽然唐王也留魏征在宫殿没离开,但是魏征做了一个梦就把龙王给杀了,你说奇怪不奇怪?

这还没完,这个泾河龙王死了后,地府并没有收好他的魂魄,还被放出来纠缠唐王,吓得唐王派了秦叔宝和尉迟恭两员虎将把门(这个地方跟我们的风俗习惯挂上啦,划重点啦,大家记住,我们传统的门神画画的就是秦叔宝和尉迟恭),只是龙王魂魄不捣乱了,唐僧的魂魄却出窍了,一命呜呼!

等唐王到地府跟龙王对峙的时候,阎王又说泾河龙王已经投胎去了,紧接着崔判官又赶紧给唐王划了两笔加了二十年阳寿!这场闹剧最终收场。

堂堂的天庭任命官员,说杀就杀?没有内情?骗鬼呢?可是你骗不住杨角风!

3、这个被“斩杀”的龙王到底官职有多大?

这个泾河龙王不仅仅管辖泾河,还担任八河都总管,并且是司雨大龙神。他娶了西海龙王的妹妹,自己还生了九个儿子,除了小儿子尚没成年以外,其余八个都身居要职,比如前四个就分别掌管仅次于四海的四渎:江河淮济;其余的四个儿子则供职于佛、道、天庭的各处重点部门。这里要提到泾河龙王的三儿子青背龙,他可是占据了长江啊,长江对国人来说有多重要,可想而知!

在西游记中,曾经提到过泾河龙王管辖的八河:在第51回孙悟空求助天庭对付青牛精,水德星君曾召集龙王、水神们开会,就表明了他的手下主管四海五湖、八河四渎、三江九派。在第75回狮驼国时,孙悟空也夸过自己的金箍棒说的是“禹王求得号神珍,四海八河为定验”。再到长安城附近的八条河流,号称“八水绕长安”,也就是说,泾河龙王其实是保护长安风调雨顺的龙王啊,凡人们敬仰还来不及呢,怎么一个魏征还敢杀他?

在西游记的设定中,水伯是比龙王小的官职,还是在第51回,曾描写到黄河水伯掏出一个白玉盂儿,并说,我这一盂,乃是黄河之水。半盂就是半河,一盂就是一河!也就是说,中国堂堂的第二大河流黄河,也才只设了河伯,连龙王级别都达不到!

到51回的时候,之所以水德星君亲自指挥,还不是因为曾经的司雨大龙神泾河龙王被免职啦,所以泾河龙王这个官绝对不小!

就这么一个掌握重权的大龙王,说斩就斩?

4、泾河龙王的生死簿有什么秘密?

在唐王下地府以后,崔判官曾经安慰他,说到泾河龙王本就该死:

“在那龙未生之时,南斗生死簿上,已注定该遭杀于人曹之手,我等早已知之。”

这非常奇怪,难道生死簿还会加载怎么死的?

生死簿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杨角风并没有见过,但是在西游记原著中曾有几个人去地府查过生死簿,第一个就是孙悟空,他到了地府查看生死簿,也只记载着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唐王去地府的时候,他的生死簿也只记载了贞观十三年亡。到了后面寇员外一章的时候,地府的生死簿更是搞笑,原来记载的时间不对,寇员外不该死!

如果生死簿真的能预知未来,那么泾河龙王还会这么傻去找唐王?他不信命?再提个假设,孙悟空一路上西行遇到妖怪,不用跟他打,直接到地府查看他怎么死的就知道怎么对付了,岂不快哉?

所以,真正的事实是生死簿根本不会记载你怎么死的!也就是说,泾河龙王的生死簿被人做了手脚!而泾河龙王是明知道不可违,还是去纠缠唐王,难道唐王的生死簿记载被龙王索命索死的?

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

5、泾河龙王其实并没有死

这都是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共同设计的,我很久之前的一期就已经讲过了,玉帝和如来共同达成了取经的协议,双方都指令观音菩萨作为整个项目的负责人!所以菩萨是有绝对的权力调动天庭和灵山的资源的!

我们再来看几个疑点:

就泾河龙王犯的那点事,根本就不叫什么,取经路上四海龙王没少给孙悟空干私活,没见有什么问题。泾河龙王敢这么下雨,证明就不是第一次这样干,而且正常的上诉途径是找玉帝开恩,四海龙王曾经就到玉帝那告孙悟空的状,而不是找什么唐王!最不济也可以找自己的大舅哥西海龙王想想办法啊,再不行也能找自己的上司水德星君救命!而去找一个本就知道天命的袁守诚?

而且西游记中的天庭也是正规天庭,任何人犯错是要三堂会审的,当初孙悟空、奎木狼、猪八戒、沙和尚也是审过以后,才决定怎么处理的!哪有像泾河龙王一样审都没审直接咔嚓的?

最后唐王李世民去地府对峙了,结果阎王把泾河龙王给转生了。哪里有龙王告了状被受理成功,把被告唐王“请”了来还没有三堂会审就让原告“轮回”的?就是泾河龙王愿意,那他的家属愿意吗?四海龙王也不是白吃干饭的,上诉成功还没审就执行死刑了,不会上告玉帝诉冤?难道四海龙王就这么无情无义不肯救自己的妹夫吗?

我们再看泾河龙王最后的归宿:

“那没头的龙,悲悲啼啼,径往西北而去。”

至于他去了哪里,我也可以告诉大家,他去了碧波潭,还记得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说的话吗?万圣老龙王是几年前带家人来到的碧波潭,这时间、方向、人物等等都对上了!

也就是说,泾河龙王也是跟观音菩萨串通好了的了,不然的话,他犯了欺君之罪,他的几个儿子为什么一点事都没有?(除了老九)

至于后来换了万圣老龙王身份的泾河龙王为什么要偷佛宝,其实也跟这件事有关,鉴于写的太多了,也不是本篇要回答的问题,所以就写到这吧,感兴趣的可以查看我的文章!

我叫杨角风,换一种视角看西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敬请关注吧!(只针对小说中的人物,不喜勿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