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时期,苏联红军在巅峰时期为何没能乘势拿下黑海出海口?
没什么特殊原因,苏联当时实力不足。尽管斯大林在波兹坦会议上强硬的要求英美同意让苏联代替土耳其接管黑海海峡,英美在原则上也没反对。但后来土耳其力扛苏联,又适时投入北约的怀抱。斯大林因此也就没敢再打黑海出海口的主意。
俄国盯上黑海海峡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彼得大帝父亲阿列克谢一世时期。
公元1653年,原属奥斯曼帝国附庸的东乌克兰宣布并入沙俄帝国版图。奥斯曼苏丹随即联合克里木汗国、波兰立陶宛、西乌克兰一起共同抵抗沙俄。结果是沙俄胜利,逼迫奥斯曼帝国签署了《巴赫奇萨莱和约》。将东乌克兰和基辅并入沙俄帝国的版图。
由于乌克兰丢了,奥斯曼帝国在黑海北岸的零星据点无法抵御沙俄的侵蚀。于是到了彼得大帝时期,沙俄吞并了整个黑海北岸,开始盯上了黑海海峡。
其后将近两百年时间,沙俄和奥斯曼帝国在黑海沿岸打打停停,由于奥斯曼帝国本身的实力不弱,再加上英国为了遏制沙俄,经常帮奥斯曼帝国。因此沙俄也就始终没能够吞并黑海海峡。
到了1833年,沙俄才终于迎来机会。这是沙俄吞并黑海海峡第三接近成功的一年。(后来还有两次更接近成功)
当时,奥斯曼帝国和埃及大打出手,沙俄表示可以给予奥斯曼援助,但代价就是奥斯曼要出让黑海海峡的部分权益。奥斯曼苏丹为了尽快搞死埃及,就跟沙俄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安吉阿尔-斯凯莱西条约》。
这个条约的大体内容就是俄罗斯和奥斯曼如果发生内乱,或者被侵略,双方都有义务予以支援。比如,俄国受侵略时,土耳其必须封锁达达尼尔海峡,只允许俄国军舰进入。
这就相当于,奥斯曼帝国变成了替沙俄把守黑海海峡的看门狗了。
眼见奥斯曼被沙俄拉过去,英国很不爽。这么重要的海峡被俄国掌控了,以后还怎么遏制沙俄南侵?
于是在1841年,英国拉拢奥地利、普鲁士和法国,逼迫沙俄一起与奥斯曼帝国重新修约。五国在伦敦签署《海峡公约》。
根据这个条约,奥斯曼帝国有权在和平时期封锁黑海两海峡,英法等列强“集体保障”土耳其的领土完整和独立。
这一国际公约是英国外交的胜利,它第一次把黑海两海峡置于国际共管之下。
但是俄国很不爽,到手的肥肉丢了。于是沙俄在1853年再次入侵奥斯曼,这一战在历史上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
战争持续了三年,沙俄被奥斯曼帝国、大英帝国、法国一通围殴,惨败收场。
战后,沙俄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反而还丧失了之前取得的很多利益。并且,由于战败的影响,沙俄国内还爆发了革命和农奴危机。为了稳定国内局势,沙俄不得不暂时放弃和奥斯曼帝国的较量。
但是,沙俄眦睚必报,不会忘记侵占整个黑海海峡的计划。它们只是暂时偃旗息鼓,如果有机会,一定会趁虚而动。
1877年5月这个机会来了。这是沙俄吞并黑海海峡第二接近成功的一年。
当时,由于奥斯曼帝国内部发生内战,沙俄国决定趁机收拾奥斯曼。
这一次,沙俄学乖了。在正式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前,提前向英国承诺,不会占有君士坦丁堡和改变两海峡现状。
但是,沙俄一向不讲信用。俄军在战争过程中摧枯拉朽,一度把战火烧到了离君士坦丁堡只有12公里处的亚得里亚堡。
英国见沙俄如此不讲信用,便派了一支舰队开进达达尼尔海峡,威慑俄军。同时英国首相还表示,一旦俄国占领君士坦丁堡,就立刻和俄国断交、开战。迫于压力,沙俄停止了进军君士坦丁堡的步伐。
沙俄希望的“自由通过黑海两海峡,自由进入地中海”预期目标,依旧没有实现。
随后的四十年时间,沙俄和奥斯曼帝国没有再发生大战。这种和平的局面一直到1914年爆发第一次大战后,才被打破。
一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选择站到德国和奥匈帝国一边,加入了同盟国。
作为同盟国对手的英国和法国为了尽快拉拢沙俄参战,就在1915年3月和沙俄达成一个秘密协议,即《君士坦丁堡和海峡问题秘密协定》。
根据这个秘密协议:君士坦丁堡、黑海海峡和马尔马拉海全部划归俄国;英国放弃阻止俄国走出黑海海峡的传统政策。
这一协议,是沙俄吞并黑海海峡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机会。
但是就在协议签订后仅两年,沙俄就爆发了革命,沙皇政权被推翻,苏联成立。
新成立的苏联为了减少树敌,专心对抗西方协约国,就在1917年12月3日发表的《告俄罗斯和东方全体伊斯兰教劳动人民书》中宣称:废除关于强占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的秘密条约,取消关于瓜分土耳其和从土耳其手中夺取亚美尼亚的条约。
不过众所周知,苏联人说的话不能当真。当苏联稳住局势后,其对黑海海峡的野心再次暴露出来。
起先,推翻了奥斯曼帝国统治,新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国为了得到苏联支持,就跟苏联秘密缔结了一份《苏土友好条约》 ,宣称“原奥斯曼帝国所属海域属于土耳其和苏联”。
但是对于这个结果,协约国非常不满意。于是在1922年10月11日,协约国又逼迫土耳其签订了《穆达尼亚停战协定》。
根据这个协议,协约国承认土耳其对原奥斯曼帝国的海域有管理权,但其海域的周边国家都有自由出入的权限(有吨位限制)。对于这个结果,苏联一直都表示反对。
于是在1936年7月20日,黑海海域周边所有国家再次签订《蒙德勒海峡公约》,规定黑海海峡在和平时期可以随便走,战争时期由土耳其决定谁能走。
这一次缔约,苏联才勉强同意。
此后九年,苏联不是在防备德国,就是在跟德国开战,无暇顾及黑海问题。
到了1945年7月,当德国被彻底搞死后,苏联又再次重提黑海海峡问题。
当时,斯大林在波兹坦会议上大放厥词,公然声称“一个受英国支持的小国,竟然卡住了堂堂苏联的咽喉,不给苏联出路,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为此,斯大林提出修改《蒙特勒公约》,要求英美同意“苏方船只自由地进出黑海,而且在土耳其没有能力保证自由通航时,由苏联用武力来保卫自由通航”的建议。
由于当时英、美希望苏联尽快对日宣战,便没有会议上硬顶斯大林,而是做出:《蒙特勒公约》在原则上需要修改,但具体修改事宜应由美、英、苏各自与土尔其单独谈判的决定。
斯大林当时觉得土耳其这种小国必然会屈服于自己,也就同意了这个决定。
但是谁能料到,日本投降后,苏联的利用价值大大降低。英美给土耳其打气,让土耳其什么条约都别跟苏联签。于是在此后的谈判中,苏联和土耳其也就没有能达成任何新协议。《蒙特勒公约》继续有效,不做任何修改。
斯大林被摆了一道,非常不开心,于是苏土关系恶化。在面临苏联强大军事压力下,土耳其硬杠了几年,实在扛不住,就选择彻底投入西方的怀抱,成为了北约成员国。
土耳其抱了大粗腿,斯大林拿他没辙。关于黑海海峡的问题,到此也就只能罢休了。
截止今天为止,1936年签署的《蒙特勒公约》仍然是黑海海峡的国际法依据。
在二战时期,苏联红军在巅峰时期为何没能乘势拿下黑海出海口?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513条回答。
这是因为苏联不便于公开和土耳其开战,而土耳其也有英美后台支持。
连同黑海和地中海的海峡是黑海海峡,包括: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
这两个海峡都是土耳其控制,位于土耳其领土内。
其中博斯普鲁斯海峡也叫作伊斯坦布尔海峡,位于黑海海峡的北段。
海峡全长30公里,最宽处也就3.6公里,最窄处仅有708米,士兵用自动步枪也可以封锁。
至于达达尼尔海峡长约61公里,最窄处仅1.2公里,随便用任何口径的火炮,都可以轻松封锁。
而黑海海峡是土耳其领土,这个没有争议,土耳其已经控制了几百年。
谁都知道,沙俄控制的黑海想要和其他大洋连通,就必须经过黑海海峡首先进入地中海。
如果黑海海峡被土耳其控制,沙俄的黑海利益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从军事上,黑海在沙俄心腹地区,从克里米亚半岛登陆后,向北就是易攻难守的乌克兰大平原,首府基辅距离不远。乌克兰对于俄国防御至关重要,一旦这里被敌人攻占,首都莫斯科地区也就非常危险,是重要的战略缓冲。
所以,沙俄和苏联时期都在乌克兰驻扎百万大军。但如果敌人从黑海登陆,就可以侧击乌克兰,乌克兰的俄军防御会极为不利。
向东就是对俄国至关重要的高加索地区,距离更是近在咫尺。
在二战时期,苏联绝大部分是有来自高加索巴库油田。一旦高加索被登陆敌人占领,苏联就是灭顶之灾。
所以,一旦敌人进入黑海从这里发动进攻,俄国就非常被动。
为此,沙俄争夺黑海海峡曾经发动过多次战争,因为其他列强干扰都没有成功。
在英法美德苏各国列强的多次商讨下,1936年7月20日,黑海海域周边所有国家再次签订《蒙德勒海峡公约》。
这个公约规定,黑海海峡在和平时期可以允许任何船只通行,包括军舰。
不过,战争时期只能由土耳其决定谁能通过。
苏联对此极为不满,但当时德国已经开始跃跃欲试,欧战看来打定了。
苏联已经没有精力四处树敌,只能听之任之。
二战爆发以后,土耳其一直亲德,这让盟国有些惊恐。
因为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很重要,一旦他加入轴心国,德军就可以顺利进入亚洲的中东地区。
而英法在中东没有什么实力,本地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都反对他们。这里又是英法耐以生存的大油田所在,一旦被德军占领后果不堪设想。
况且,土耳其虽落后,也可以拿出100万军队,对苏联夹击的话还是很难缠的。
更重要的是,日军在珍珠港事变以后,海军横扫东南亚、太平洋和南亚,海陆军就前进到印度。
如果德军进入中东,就可以实现和日本的海上联络,共享战争资源,相当可怕。
更可怕的是,如果中东被德军占领,日军又攻打印度,就有可能出现德国和日本在陆地上接壤,双方可以整合军力。海陆空三军都可以并肩作战,相当吓人。
这种情况下,同盟国包括苏联只能拼死拉拢土耳其。
但到了1945年7月波兹坦会议时,由于德国已经垮台,斯大林曾向英美提出夺取土耳其入海口的要求。
但英美都没有给与正面答复,推脱为苏联应该和土耳其政府自行商讨。
1个月后,日本垮台,英美也就没有必要利用苏联。
随后,英美立即支持土耳其,断然拒绝苏联所谓任何时候都必须允许苏联军舰民船通过海峡的要求。
苏联不死心,多次对土耳其进行逼迫。然而,二战后苏联国内成为一片废墟,百废待兴,实际上无力和美国正面对抗。
土耳其邻国希腊,明明希腊共产党已经占据绝对的优势,也有强大的军力。因为苏联畏惧和英美直接开战,拒绝援助希腊共产党武装,导致后者垮台。
连自己的小兄弟都不敢帮,更别说向土耳其开战了。
到了1952年,西方干脆允许土耳其加入北约,就彻底断绝了苏联的念头。
在二战时期,苏联红军在巅峰时期为何没能乘势拿下黑海出海口?
黑海的出海口在土耳其境内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如果要强行夺取的话,势必与土耳其发生战争,当时苏联的敌人是德国法西斯,当务之急是把德军驱离国土,黑海出海口的问题相对苏联国内的形势来说,就显得比较次要了。
在二战时期,苏联红军在巅峰时期为何没能乘势拿下黑海出海口?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这事说起来也有点意思,简单的说苏联被忽悠了,当然您要是想要深入的了解一下,咱把这事给大家伙唠叨唠叨。
咱先说一个大背景,请注意这个背景有点远,毕竟您不把这底打结实了,有些事还真就说不透。咋说呢?苏联老大哥的前身是沙皇俄国,您要再往前头探的话,那就得数到俄罗斯公国时期了。
就这时间点上,您要是摊开地图就会发现,俄罗斯公国也就是个指头大小的内陆国,过着要实力没实力,要小钱钱没小钱钱的日子,周围顶着公国二字的国家只多不少。
在这些个国家里头,他排不到前头去。
后来咱家住在大草原上的成吉思汗,想要有一块更加辽阔的地盘驰骋,这不就一路向西,打了过来。
这一过程,您别说俄罗斯公国了,脚丫子都探到了德国的多瑙河畔,基本上就是个平推,欧洲人投降那都得隔好几里外,行跪拜之礼才成。
所以小小的俄罗斯公国就划拉到蒙古人的监视之下,而俄罗斯公国通过走上层关系,和蒙古人进行联姻等行为,进一步的巩固了实力。
说道这里,大家伙也就明白了,那么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公国就逐渐变的强盛起来,就像滚雪球一样,就越滚越大。
说道这里,小编插一句嘴,正是因为有这么一个过程,欧洲到现在都不待见俄罗斯,当然这是个借口。不过在欧洲这块有一个谚语,也能说明点问题,说:划拉开一个俄罗斯人,里头藏着一个蒙古人。
从这谚语中,您多少就能吧嗒出个味道来。
咋说呢?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最终俄罗斯公国变得幅员辽阔,虽然他变的强大,但他始终都是个内陆国。
所以后来他们就有了想去大海边看看的想法,也就是说俄罗斯他就一直想要一个出海口,让自己的国家和大海能够沟通,这种想法一直得到了俄罗斯人的传承。
从这里您也就知道了,要想让俄罗斯放弃一个出海口,那简直是不可能的,这是他们的一个目标,历代的君王都朝着这个目标进发。
您比方说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的),亚历山大一世这三位都是俄罗斯历史上堪称大帝级别的人物,尤其是亚历山大一世,那是让拿破仑载了跟头的人,现在都被欧洲人尊称为神圣王。
这一说有点远了,总的来说还是那句话,让俄罗斯人放弃一个出海口,那是很困难的。
说到这里,问题就来了,在二战那会美国人拉着英国人和苏联,跑到雅尔塔开了一个会,史称雅尔塔会议,三巨头撇开大家伙,在所有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世界给瓜分了,这就是二战结束之后的雅尔塔体系。
那么在这个雅尔塔体系当中,苏联人提这黑海了吗?
这说来也有点话长,所以咱先了解一下雅尔塔体系,要破这东西难不难。
咋说呢?咱作为亚洲这块最大的一个国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成了这雅尔塔砧板上的一块肥肉,苏联一块,美国一块的让给瓜分了。
当然咱在主席的带领下,一举打破了雅尔塔体系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尤其是在建国一年之后,更是用朝鲜战争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不是五十年前,那个让两万英法联军撵着一百多万人到处跑的中国,火烧圆明园的悲剧不会再发生。
所以要破解雅尔塔体系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有了这个认识,咱来看看,苏联在黑海这个出海口的问题上,有没有搁到雅尔塔体系当中去。
说道这里,估计不用给答案,大家伙都知道这问题的回答。
其实,关于黑海出海口这事,历史上俄罗斯人有三次可以收入囊中,结果都失败了。头一次还是1653年,奥斯曼帝国还存在的时候,由东乌克兰并入俄罗斯人地盘之后,两百多年间,俄罗斯人就一直盯着黑海海峡。
这事一直没弄成,最主要是英国人搁着一条英吉利海峡关心着欧洲的事,英国人给奥斯曼撑腰,这事没弄成。
当然机会可以等吗?毕竟奥斯曼帝国这压根就是一个四战之地,他不打别人,别人也想找他麻烦。
这不有一年奥斯曼和埃及掐起来了,那会还是沙皇的俄罗斯人就拍着胸脯表示,他们愿意提供帮助给奥斯曼,条件就是如果沙皇俄国遭遇到了入侵,奥斯曼就有责任封锁海峡,只能让沙皇俄国的军舰开进来开出去。
咦!英国人表示不服,也拉了一帮人过来要帮奥斯曼,目的就是奥斯曼和沙皇俄国之间的那协议。
结果这么一搅和,这海峡就变成了集体共管了。
沙皇俄国肯定不甘心,再往后,他和奥斯曼也打起来了,这是1853年的事了,这就是克里米亚战争,战争打了三年,沙皇俄国架不住双手难敌围殴,被奥斯曼,英国,法国一通揍。
这好,便宜没占到,还搭进去不少好东西,气憋着,再等机会吧!
这事一直掰扯到了一战那会了。
沙皇俄国又等来了机会,这是第二次机会。英国人和法国人感觉自己的胳膊细,就想拉沙皇俄国一块干,于是就把这海峡当做条件给了沙皇俄国。
结果事定下来了,也就两年的功夫,沙皇俄国没了,换成了苏联。
那会的苏联势单力孤的,不想惹太多的麻烦事,把之前的协议给废了,到手的山药就这么飞了。
但有一条被保留了下来,苏联在和平时期可以随便走这黑海海峡,当然战争时期就看土耳其的态度了。
那么最后一次是在雅尔塔会议上定下来的调子吗?雅尔塔上也没怎么提。
咋说呢?毕竟雅尔塔那会局势还是很乱的,苏联要集中精力弄德国的,直到雅尔塔之后,过了些日子,德国人投降了,苏联对黑海提出了要求。
这时间点上,三巨头又碰一块在德国的波茨坦开会,历史上叫柏林会议。
在这次的会议上,主要的议题是划分各国的势力范围,其实您也可以看成是雅尔塔的一个延续,毕竟这事依然是他们三做的。
那么在这次的会议上苏联对这黑海提出了要求,说的也比较直白,要求直接控制。
英国人肯定不同意,毕竟这就是个老问题了,历史上他们就不同意苏联人这么干,因为一旦黑海的出海口被苏联人拿到了,地中海就成了苏联的游泳池,随意出入啊,英国人不喜欢和人分享欧洲。
美国人在意识形态上就拒绝苏联,在他们看来最好把苏联彻底的封起来才好。
于是三方又开始吵吵,结果嘎嘣一下,英国这头出事了,丘吉尔被英国人用选票给选了下去。
这就相当于打架打到了一半,吹了哨子喊暂停,休息了一下,双方懵圈了,这就换人了。
尬住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三巨头和土耳其单独谈这事。
嗯!苏联方面同意了,那么后来呢?后来土耳其加入了北约。
好吧,苏联被摆了一道,土耳其都加入北约了,和你苏联能谈成才有意思。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在二战时期,苏联红军在巅峰时期为何没能乘势拿下黑海出海口?
我是【今古言堂】,感谢题主的邀请,这个问题我来答。
说到黑海出海口,这一直都是俄国人心中一道无法释怀的坎。
俄国作为一个传统的陆军强国,一直希望能够获得一个自由的出海口,为俄国的海军增加生存空间,但是不论是沙皇俄国时期还是后来的苏联红军巅峰时期,都未能将黑海出海口拿到手,这也成为了俄国海军永远的禁锢枷锁。
那么很多人就疑惑了,腐朽的沙皇俄国和土耳其打了几百年也没能将黑海出海口拿到也就算了。
为什么携二战战胜国之威的苏联,也没能乘胜夺取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呢?
其实,并不是苏联不想得到,而是欧美不想让苏联得到。
那么接下来我就会从几个方面为大家好好讲讲,为什么苏联即使处于巅峰状态也依旧无法获得黑海出海口的原因所在。
首先,从政治上来分析当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在东欧平原上疾驰突进之时,英美等国已经感受到了苏联红军的可怕。
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二战的爆发,他们与苏联不会有着共同的敌人——纳粹德国。
只不过在当时的环境下,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于是乎,欧美和苏联在这一时期称为了盟友。
但是此时德国即将战败,处于两种完全不同意识形态的阵营间矛盾势必将成为接下来的国际政治格局中的主要矛盾。
于是乎,也就有了丘吉尔匆匆忙忙的铁幕演说。为西方与苏联之间的碰撞与对峙拉开了帷幕。
在这样一种政治格局情况下,我们可想而知,作为并未参加二战的中立国——土耳其。把持着苏联海军黑海出海口的有利地势,无疑成为了欧美压制苏联的绝佳帮手。
于是,在斯大林提出黑海出海口诉求的同时,英美也热得与苏联扯皮,借口土耳其中立国的身份,为土耳其撑腰,使苏联投鼠忌器,最终无法在政治上获得黑海出海口的理由。
其次,从经济上来分析其实,以当时的经济环境上来看。苏联的经济貌似已经在德国的打击中恢复。
但殊不知,这其实只是苏联计划经济及战时体制的表象。
此时的苏联经济由于战时体制的影响,国家资源大量倾斜到军工及国防产业,民生经济极为脆弱。
更何况在德国入侵期间,苏联的经济大量依赖英美的输血支援,即使在战争末期,苏联自身工业造血功能依旧无法与并未遭受巨大损失的英美等国相比拟。
因此,如果为了夺取中立国土耳其所拥有的黑海出海口-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而给了他们向苏联开战的理由,无疑将令克里米亚战争的悲剧重演,这是尚未恢复经济的苏联所不能接受的。
第三,从军事角度来分析二战末期,苏联已经跃升成为世界军事力量最强的两国之一。
但请记住,这两国分别是美国和苏联。可这两国所代表的军事集团却不能相提并论。
此时的苏联所拥有的大多是其本身原本就拥有的加盟共和国,如哈萨克斯坦加盟共和国等中亚加盟国,以及许多刚从德国人手中解放的东欧国家。
这些国家要么本身就被作为主加盟国苏联严格控制着,并不具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或者像那些东欧国家本身的战争潜力早已被德国给榨光了,而苏联的到来,仅能将一些淘汰的武器发给他们,让他们组建一些维持社会秩序的武装力量罢了。
而反观美国方面,由于美国本土一直以来未遭受战争的影响,工业体系完善。其生产的武器装备及民用物资大量装备给自己的盟国,如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甚至于国民党所统治的中国。
这样一来,如果苏联冒险发动战争,军事夺取黑海出海口。
那么等待他的势必会是一场一对一的群殴,一群欧美盟军对一个苏联的群殴。
第四,从民族角度来分析黑海出海口——博斯普鲁斯海峡,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海峡,它更是土耳其民族心灵的圣地。
虽然一战后在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的主导下,土耳其将自己的首都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伊斯坦布尔迁到了土耳其的地理中心安卡拉。
但是伊斯坦布尔在土耳其民族的心中,是他们永远无法忘记的故国荣光。
一旦苏联获取黑海出海口,那就势必代表着土耳其民族过去数百年与俄国为获得黑海控制权的战争以土耳其失败为终结。而土耳其曾经的首都也将落入苏联之手,这是土耳其人绝对不能接受的。
而如果苏联一意孤行,那么即使将付出亡国灭种的代价,相信土耳其也会选择与苏联玉石俱焚,这也就使得深知土耳其性情的苏联更加不敢真的过分要求获得黑海出海口。
结语也正是有着以上的各方面因素影响,苏联的斯大林掂量了自身的实力之后,最终放弃了强取黑海出海口的计划,转而采取协商的方式,与英美吉土耳其达成了有限的苏联红海家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权力。
说到底,还是苏联当时自身实力不足,以至于过个海峡还得提前和好几个国家打招呼。我是【今古言堂】,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
在二战时期,苏联红军在巅峰时期为何没能乘势拿下黑海出海口?
黑海出海口,主要是指土耳其控制下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从历史上来看,无论是沙俄帝国还是鼎盛时期的苏联,对博斯普鲁斯海峡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乃至于对现在的俄罗斯来说同样如此,窄窄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可能永远也得不到了。
仅就苏联来说,博斯普鲁斯海峡是黑海舰队进出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而在二战时期,横扫德国的苏联红军为何不携胜利之威一举拿下博斯普鲁斯海峡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苏联没有那个实力和底气。
博斯普鲁斯海峡是苏联的出海口,同时也是欧美国家围堵苏联绝佳的“关门栓”,正是有了这个原因,苏联越是想得到博斯普鲁斯海峡这个黑海出海口,欧美国家就越是想方设法的加以阻挠,即便是全盛时期的苏联,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欧美联盟,无论从实力还是底气来说,苏联都是不具备的。
博斯普鲁斯海峡等黑海出海口表面上虽然只属于土耳其,但因为土耳其的背后站着整个欧美西方联盟,正是因为苏联与欧美国家的一系列矛盾最终导致了冷战的爆发,从而让苏联拿下黑海出海口的野心彻底破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