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华山论剑,裘千仞为什么有信心去争天下第一,他武功修为有机会并列五绝吗?

其实金庸先生已经在书中回答得很明白了。

在裘千仞的认知里面,第二次华山论剑他是没有对手的。即便是周伯通的武功比他高,但他可以拿毒蛇把周伯通吓走。然后他裘千仞就天下无敌了,像什么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他一概都不放在眼里。

裘千仞本以为当今之世,只周伯通的武功高过自己,若以毒蛇将他惊走,次日比武,大有独魁群雄之望——《射雕英雄传》

裘千仞之所以如此自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高绝的武功,毕竟他铁掌水上漂可不是浪得虚名。

一般来讲,五绝就是《射雕英雄传》的战力天花板。但在小说中,武功达到五绝水平的绝不仅仅是所谓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像后面的第二次华山论剑,周伯通,郭靖,都是达到了这一水平的。至于裘千仞,其甚至还可能走在了周伯通和郭靖的前面。早在第一次华山论剑时,他的武功就是五绝水平。

在《神雕侠侣》中,金庸先生曾对出家之后的裘千仞做出过评价。其一手无双铁掌,在武学诸派掌法之中向称刚猛第一,在武林中乃是能与一灯大师齐名的功夫。如果不是拜入了一灯大师门下,裘千仞的武功与江湖上的身份,均可与一灯大师比肩。

他的铁掌功夫和一灯大师的一阳指各擅胜场,当年本在武林齐名——《神雕侠侣》

也正是因为裘千仞武功水平足够高,当年的第一次华山论剑,王重阳便邀请过他。只不过当时裘千仞比较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王重阳的对手,去了也是白去,所以就谢绝了王重阳的邀请。

当年华山首次论剑,王重阳等曾邀他参与。裘千仞以铁掌神功尚未大成,自知非王重阳敌手,故而谢绝赴会——《射雕英雄传》

很显然,虽然裘千仞没有参加华山论剑,但他却是被王重阳视为能与之一战的对手。至于裘千仞为什么不去,原因也只是自认为打不过王重阳。至于其他四人,裘千仞可从没怕过。

而从第一次华山论剑的结果来看,王重阳虽然与洪七公等其他四人并称天下五绝,但他的武功却是要明显高于其他四人。

二十多年前,我们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人在华山绝顶比武论剑,比了七天七夜,终究是中神通最厉害,我们四人服他是天下第一——《射雕英雄传》

换句话讲,第一次华山论剑其实只有“四绝”,王重阳的武功则是应该在四绝之上。四绝和裘千仞一样,也打不过王重阳。

同样是在《神雕侠侣》中,一灯大师遇到发狂的慈恩,需要先天功加一阳指,才可能胜得一招半式,也就是说,没有先天功加成的一阳指也就能跟裘千仞打个平手。

第一次华山论剑时,一灯大师正好还不会先天功,因为他的先天功乃是在第一次华山论剑之后,王重阳为了对付欧阳锋,特意将先天功交给了还没出家的一灯大师。

一灯的佛学修为做他师父而有余,说到武功,要是出先天功一阳指全力周旋,或可胜得一招半式,掌上功夫却有所不及——《神雕侠侣》

一灯大师学了先天功之后,不但能震慑欧阳修,更令裘千仞忌惮万分。因为在王重阳死后,裘千仞自认天下再无敌手,便摩拳擦掌准备在第二次华山论剑中夺取天下第一的名号。结果一灯大师的先天功加一阳指却能稳压其一头。

这也是后来裘千仞为何要潜入大理皇宫,出手打伤刘瑛姑的儿子。其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一灯大师耗费内力去救瑛姑的儿子,拖慢其修炼速度,从而在后面的华山论剑中占得上风。当时一灯大师也亲口承认,裘千仞的功力与他不相上下。

大理国中除我之外,再无第二人有此功力——《神雕侠侣》

由此可见,裘千仞的实力完全是可以和天龙四绝相提并论的。如果裘千仞当初去了华山,五绝搞不好要变六绝。

事实上,类似的例子其实有很多。小说中多次通过郭靖之口强调,裘千仞的武功或许不如王重阳,但是与其他四绝相比,那基本上就是处在同一水平。

比如当初洪七公斥责裘千仞,郭靖曾发表过如此评价:

这裘千仞的武功未必就在师父之下,只因邪不胜正,气势先就沮了——《射雕英雄传》

同样是郭靖,之前在铁掌峰顶看到的铁掌功,直言其不输周伯通和东邪西毒等人。

郭靖昨晚在君山之巅见到裘千仞的铁掌功夫,端的锋锐狠辣,精妙绝伦,不在周伯通、黄药师、欧阳锋诸人之下, 自己颇有不如——《射雕英雄传》

再还有黄蓉曾问郭靖,黄药师、欧阳锋、洪七公、一灯大师、周伯通以及裘千仞这六人,谁的武功能称第一,郭嘉直言难分高下

黄蓉道:“你说这六人之中,谁能称得上天下第一?”郭靖沉吟半晌道:“我看各有各的独到造诣,实在难分高下——《射雕英雄传》

总而言之,将裘千仞的武功放在和四绝同一水平线,是没有太大问题的。而正是因为有着强大的实力,裘千仞才自信能去第二次华山论剑争夺天下第一。

当然这里有人会问,既然裘千仞这么厉害,为何在书中总是会给人一种很弱的感觉?

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对手太强了,出场后欺负了一下尚在成长期的郭靖黄蓉之后,就被周伯通给盯上了。那可是周伯通啊,裘千仞打不过他很正常,因为四绝同样也打不过周伯通。在从桃花岛出来之后,周伯通一直扮演着战力天花板的角色,除了疯掉的欧阳锋,其他人都还稍逊三分。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几十年后的《神雕侠侣》时代

说到武力之强,黄药师、一灯等都自知尚逊周伯通三分,所以一直不提他的名字,只是跟他开开玩笑,想逗得他发起急来,引为一乐。——《神雕侠侣》

裘千仞的武功相比于周伯通,其实也差不多是这么一个差距,周伯通只是略胜一筹罢了。

周伯通的武功虽比裘千仞略胜一筹,但要伤他性命,却也大非易事——《射雕英雄传》

所以,裘千仞被周伯通追杀这件事儿,其实并不能证明裘千仞有多弱,其纯属误会。

当然了,气质也是一方面的原因。即便是武功和五绝不相上下,但裘千仞却缺乏五绝那种大侠宗师的气质。

在小说中,东邪受人围攻傲气仍然,西毒纵然落魄本色依旧,南帝面对生死坦然接受,北丐武功全失正气不减,均有一代宗师的气度。而他裘千仞呢?为了得到天下第一不折手段,毫无底线。

他作为堪比五绝的高手,却猥猥琐琐的,不敢正面刚。因为担心打不过段皇爷,他打伤瑛姑的孩子,耗费南帝的内力。因为害怕周伯通,居然想出用蛇吓跑周伯通的操作。作为一帮之主,却敢做不敢当,被瑛姑窥破真相,指认成凶手时,他还是不承认。

作为武林中人,他却贪生怕死。在华山之巅被众人围攻时,为了求生胡搅蛮缠,扯了一堆歪理还为自己开脱。这样的表现,实在难以和五绝这样的宗师相提并论。被低估和忽视,那也在情理之中了。

第二次华山论剑,裘千仞为什么有信心去争天下第一,他武功修为有机会并列五绝吗?

裘千仞的武功前后有着明显的变化,巅峰时期的裘千仞武功不输于“乾坤五绝”,有机会争夺天下第一。

第一次“华山论剑”前后,裘千仞的武功略微低于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等人。

当年华山论剑,王重阳等曾邀他参与。裘千仞以铁掌神功尚未大成,自知非王重阳敌手。—《射雕英雄传》。

这里看出,裘千仞自认为胜不了王重阳,因此没有参加第一次华山论剑,但是裘千仞认为自己不输于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只是胜不了王重阳。

裘千仞追求名利,勤修苦练,很少在江湖上露面。裘千丈在江湖上之所以能招摇撞骗,原因就在于此。

由于裘千仞在江湖上很少露面,因此江湖人对他的武功高低,并没有清晰的认识。

黄药师说道:“老顽童,当世之间,有几个人的武功能胜得过你我两人?,我道:‘胜过你的未必有,胜过我的,连你在内,总有四五人吧’”。—《射雕英雄传》。

周伯通是王重阳的师弟,深得王重阳的真传。此时的他知道自己武功不如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但是不确定裘千仞能不能胜了自己,因此才说“总有四五人吧”!

所以可以看出,在第一次华山论剑前后,裘千仞铁掌功未大成,自知胜不了王重阳,但是自认为不输于其余四人。周伯通也是认为裘千仞的武功大约和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差不多,或是略低一点。

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各有各的绝技,因此能位居五绝之一,东邪黄药师的弹指神通,西毒欧阳锋的蛤蟆功,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南帝一灯大师的一阳指都武林绝学!

裘千仞的绝学就是铁掌功和轻功!

裘千仞的铁掌功由上代帮主上官剑南传授,裘千仞武学天赋非凡,又悟出创造不少精微招术,威猛虽不及降龙十八掌,但掌法变化精微奥妙,犹在降龙十八掌之上。裘千仞靠着一双铁掌,打得衡山派一蹶不振。

当今之世,能用掌力伤得了慈恩大师的,屈指算来不过三数人而已,而这数人之中,又只金轮法王一人才是奸恶之辈。—《神雕侠侣》。

靠着掌法能伤得了裘千仞的不过三人而已,这三人应该是深通《九阴真经》全本的郭靖,武功兼各派之长,自成一家的杨过,接着就是金轮法王。

裘千仞的铁掌功媲美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和杨过的黯然销魂掌,足以见到裘千仞铁掌功之厉害,单凭铁掌功就可以和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并列武林之中。

郭靖昨晚在君山之巅见到裘千仞的铁掌功夫,端的锋锐狠辣,精妙绝伦,不在周伯通,黄药师,欧阳锋诸人之下。—《射雕英雄传》。

郭靖是北丐洪七公的徒弟,老顽童周伯通的兄弟,东邪黄药师的女婿,见识过南帝一灯大师和西毒欧阳锋的武功。郭靖学了全本的《九阴真经》,武学理论的修养和实战能力都非常了得。郭靖认为这六人(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周伯通,裘千仞)各有各的独到造诣,实在难分高下。

我个人认为裘千仞的武功可以和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并驾齐驱,但是他还不是周伯通的对手,周伯通还比他略微高一点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周伯通的“双手互搏”,可使功力迅速提升,而且周伯通一心二用的功夫,心非空明之人更是难以抵挡。

裘千仞与他一动手,初时尚打成平手,待他使出左右互博之术,登时不敌,只得退避。—《射雕英雄传》。

裘千仞前半生卖国求荣,为虎作伥,作恶多端,后来被一灯大师收为徒弟,出家为僧,后半生深深忏悔所犯罪恶。因此,裘千仞不在把注意力集中在练武之上。

《神雕侠侣》末期,裘千仞被杨过打败,后来经过一日一夜的激战,被金轮法王打成重伤,明显可以看出裘千仞的武功已非当初的鼎盛之期。

总而言之,裘千仞在第一次华山论剑前后,由于铁掌功为大成,武功略微低于东邪西毒南帝北丐。铁掌功练成之后,武功已和他们并驾齐驱,有机会在第二次华山论剑时争夺天下第一。后来的裘千仞一心向佛,疏于练武,武功下滑明显。

第二次华山论剑,裘千仞有机会争夺天下第一,和五绝并列也是当之无愧!

《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本是武侠小说,裘千仞也是虚构人物,以上只是个人见解,欢迎讨论,不喜勿喷!

第二次华山论剑,裘千仞为什么有信心去争天下第一,他武功修为有机会并列五绝吗?

第一次华山论剑时,裘千仞铁掌功夫尚未大成,但已有资格参加论剑。在第二次华山论剑之前,裘千仞不但闭门苦练铁掌功,终至大成,而且还暗中施展出多种手段,试图削弱甚至消灭一论四绝,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所以他才有信心去争天下第一。事实上,就算裘千仞不用那些阴谋诡计,他的武功修为也有机会并列五绝。

当年,裘千仞接任铁掌帮帮主,以不凡的管理才能,数年间便将铁掌帮整顿得兴旺起来。此后“铁掌歼衡山”一役,衡山帮自帮主以下三十余名高手,被裘千仞一双铁掌,打得死伤枕籍,衡山帮就此一蹶不振,铁掌帮由此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再过十余年,江湖中已经形成了“南铁掌、北丐帮”的局面。

此时,裘千仞的武功已跻身绝顶高手之列,因此王重阳组织第一次华山论剑,决定《九阴真经》归属时,也曾邀请裘千仞参加。但裘千仞的目标是天下第一,他经过分析,认为自己的铁掌功仍未大成,不足以与王重阳争锋,于是便没去华山赴约。

第一次华山论剑后,裘千仞闭门苦练铁掌功,以致于荒芜帮务,使这十余年间,铁掌帮的声威竟然大大减退,江湖中人已渐渐不闻铁掌帮的名头。事实上,裘千仞并不如表面上那般安分,他在暗中施展了一些阴谋和手段,试图削弱自己的强劲对手。

第一次华山论剑后不久,王重阳自知年事已高,怕自己一死,无人能够制得住西毒欧阳锋,于是南下大理找到段皇爷,以“先天功”和段皇爷交换了“一阳指”。王重阳此举有两个目的,一是在临死前算计欧阳锋一把,二是提升段皇爷的实力,确保自己死后,段皇爷能够接替自己,紧紧压制住欧阳锋。

当时,王重阳和段皇爷交流切磋武功数月,相交甚欢。却不防周伯通在大理皇宫之内无聊,也与喜欢武功的刘贵妃切磋起了武功。刘贵妃本来对段皇爷一心一意,奈何对方只爱武功,不解风情,倍感寂寞。这时,恰好周伯通闯入了她的世界,而且两人切磋的点穴功夫,难免会肌肤相亲,一来二去,干柴烈火,终于发展至不可收拾的地步。

周伯通这个人,因为小时候受过巨大刺激,心智始终没能发展成熟。等到刘贵妃珠胎暗结,两人的事情被段皇爷发现,段皇爷大人大量,准备成二人之美时,周伯通竟然宁可受到重罚,也不愿承担起对刘贵妃母子的责任,结果此事竟然不了了之,周伯通被王重阳带走,刘贵妃也就此留在皇宫。

不久后,终南山传出王重阳去世的消息,欧阳锋杀上重阳宫大闹葬礼,结果被王重阳一记“一阳指”,破了二十年的蛤蟆功,仓皇逃回白驼山。王重阳也油尽灯枯,就此仙逝。两人一死一伤,对裘千仞来说是大大的好消息。所以他的目标,就放在了因学到了“先天功”,实力更进一层的段皇爷身上。

裘千仞不知道从哪里得到消息,知道段皇爷的“一阳指”不但威力巨大,而且也能通过打通体内淤塞的穴道,使受到重伤的人得以恢复。不过,如果要用“一阳指”来救人,比用它来伤人,更加消耗内力。每救治一名重伤之人,几乎要消耗掉施救者的全部功力,非五六年时间,不能恢复旧观。

于是裘千仞潜入大理皇宫,他要找一个段皇爷不得不救之人,待其消耗尽功力之后,再做图谋。说巧不巧,裘千仞这一去,正好遇到刘贵妃和她出生数月的孩子。裘千仞心想段皇爷断不会不救自己的孩子,竟然丧心病狂的在孩子的胸前背后各印上一记铁掌,震断了他的带脉,却使他重伤不死。

接下来果如裘千仞所料,刘贵妃抱着孩子求段皇爷医治。段皇爷虽不知道凶手是谁,但察看孩子的伤势,以及瓦面和窗槛上留下的极淡的足印,判断出这是一个和自己相当的绝顶高手。段皇爷心知这是针对自己的一个阴谋,但在刘贵妃苦苦哀求之下,仍然决定出手相救,结果孩子肚兜上的“四张机”一词,以及孩子的姓名周念通,终于使他想起当时的羞辱,大怒之下,袖手而去。

周念通因得不到救治,很快死去,刘贵妃也因此一夜白头。段皇爷看她如此惨况,心中生出悔意,但已不能挽回,于是出家为僧,不理俗事。

裘千仞这一次出手,虽然没能逼得段皇爷消耗内力,但他出家为僧,心中自然不会生出进取之念、名利之心,多半不会再去争什么天下第一。所以说裘千仞的谋划,可以说已经取得了成功。而后来第二次华山论剑时,段皇爷化身的一灯大师在华山出现,也是为了点化裘千仞,并非是为了夺取天下第一,便是明证。

裘千仞除了亲自谋划出手之外,还利用孪生哥哥裘千丈,在江湖上招摇撞骗,挑拨离间,试图引起对手们自相残杀,自己坐收渔人之利。

当初,裘千丈冒充裘千仞在江湖上行骗,一度引得裘千仞大为不满。妹妹裘千尺因为替裘千丈说了几句好话,还惹来裘千仞大怒,大骂了她一场,致使裘千尺离家出走,后来到绝情谷,与公孙止成亲。此事与本文关系不大,不再赘述。

但到了后来,裘千仞发现裘千丈行骗手段非同一般,便换了心思,任由裘千丈如此行事,自己则在背后点拨。

比如在归云庄,裘千丈的伎俩被拆穿之后,就对郭靖、黄蓉、陆乘风等人说黄药师被全真七子围攻而死,以黄蓉的冰雪聪明,陆乘风的老江湖,一时间仍然关心则乱,信以为真。而在牛家村,裘千丈又骗全真七子,说周伯通已为黄药师所杀,使全真七子摆下“天罡北斗阵”与黄药师死斗。后来欧阳锋加入战局,导致谭处端和梅超风先后死去。

裘千丈这一挑拨离间的谎言,流毒一直延伸到数月后的嘉兴烟雨楼之战。当时,黄药师、洪七公、全真六子,还有老顽童、欧阳锋全部卷入了战局,斗得你死我活,世上足以和裘千仞争锋的绝顶高手,几乎被一网打尽。而裘千仞此时已经投靠了完颜洪烈,他只和主子露了露面,待大战一起,便悄悄溜走,不带走一片云彩。

后来,周伯通万里追击裘千仞,几次就要制住裘千仞,但为了和他把这个游戏玩下去,又故意留手,任他逃走。此时,裘千仞已知老顽童的武功在自己之上,但他也看透了周伯通心智不成熟,玩性儿大,对于天下第一兴趣不大,更何况他又找到了周伯通的一大弱点,用蛇把周伯通逼走。

当然,根据周伯通和黄药师在桃花岛一战的表现,我们可以知道裘千仞比起一论四绝,始终差了点儿意思。当时周伯通得到郭靖手中的《九阴真经》下卷后,心痒难耐,便逼着郭靖修炼《九阴真经》,结果他自己也不练而成。出洞后,周伯通与黄药师交手,不自觉的用上了《九阴真经》中的功夫,黄药师觉得他力气大得出奇,渐觉不敌。周伯通醒悟过来之后,只用空明拳和双手互搏,黄药师才与他打成平手。

周伯通追击裘千仞时,也没有用《九阴真经》的武功,但却能够制住裘千仞。在桃花岛上,同样情况下,周伯通只能和黄药师打成平手。这就说明裘千仞比黄药师等一论四绝,稍有不如。

但我们前面也说了,一灯大师已无心追逐天下第一,剩下的绝顶高手也就剩下了周伯通、黄药师、欧阳锋、洪七公四人,再加上裘千仞,不过才五个人,所以说裘千仞要想在第二次华山论剑名列五绝,凭自己的武学修为,就已经足够。

第二次华山论剑,裘千仞为什么有信心去争天下第一,他武功修为有机会并列五绝吗?

在金庸武侠里,江湖上的高手,但凡想要天下扬名,想要立个万儿,都会先做一桩震惊江湖的大事,比如杀死个把高手,或者灭上数个帮派,一夜之间,天下人都知道你的厉害了,也知道你的大名了。

比如张无忌,本来是个小娃娃,就算他是棵葱,也没人拿他蘸酱吃,可是光明顶上,他单挑打败六大门派多名高手,让他一夜成名天下知,任少林武当峨眉昆仑崆峒华山等六大门派高手如云,却谁都不敢小觑了这个小淫贼。

裘千仞就是这么干的,他的成名之战是“铁掌歼衡山”。

多年以前,裘千仞救了铁掌帮帮主上官剑南,被上官剑南收为徒弟,学得铁掌神功,后来一出手,将同在湖南的衡山派打残,衡山派高手死伤殆尽,从此一蹶不振。

裘千仞当时刚学了铁掌神功,还没有大成,却以一人之力,将一个江湖中的大门派,打得几乎灭门,就这一次,铁掌水上漂裘千仞的名头,立刻传遍江湖,人人如雷贯耳。

裘千仞接任铁掌帮的时候,铁掌帮还是个江湖上的小帮派,由于铁掌帮突然出了裘千仞这个大高手,铁掌帮的威名也越来越大,势力范围也越来越广,一度成为江南第一大帮派。

特别是在两湖和四川,铁掌帮勾结官府,自己成为了江湖上的官府,一般人都不敢得罪它。

裘千仞非但武功惊人,而且极有才略,数年之间,将原来一个小小帮会整顿得好生兴旺,自从“铁掌歼衡山”一役将衡山派打得一蹶不振之后,铁掌水上飘的名头威震江湖。

丐帮虽然号称天下第一大帮,可丐帮的主要势力范围在江北,丐帮的人来到江南,也不敢直撄铁掌帮之锋,可见铁掌帮之厉害,裘千仞之厉害。

裘千仞还把自己的“裘”字,印在铁掌令上,此令牌所到之处,如同江湖上的一道圣旨,无论黑道白道,都得让它三分,连黄药师和欧阳锋这种江湖上的大宗师,都对此令牌甚为诧异和侧目:

黄药师心想:“这是湘中铁掌帮帮主裘千仞的令牌。二十年前这令牌在江湖上真有莫大的威势,不论是谁拿在手中,东至九江,西至成都,任凭通行无阻,黑白两道,见之尽皆凛遵。欧阳锋见了铁掌,侧目凝视,脸上也大有诧异之色。

所以,裘千仞去争夺天下第一的信心来自哪里,也就不言自明了。一出手就几乎灭了一个江湖大门派,这在金庸小说里,不是绝顶高手,很难办到。

就是因为裘千仞在江南地区打遍天下无敌手,没有一个高手是他的对手,所以他才有这份信心。

试想,如果江南的两湖四川地区,真的有高手比他裘千仞强,裘千仞的铁掌帮还能这么霸道?裘千仞的铁掌令牌还能这么横行无阻?裘千仞还有自信心争夺天下第一?

当然,由于裘千仞知道自己的铁掌神功还没有练到大成,实际上他心里还是没有底,最终仍是没有去参与华山论剑,争夺天下第一。

话说回来,裘千仞虽然没有去争夺天下第一,可是他的武功绝对有争夺天下第一的资格。

他的铁掌神功也足以跟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并驾齐驱,如果降龙十八掌是天下第一掌,那铁掌神功就是天下第二掌。

这铁掌神功也是铁掌帮代代相传的帮内神功,已经传了上百年之久,为什么别人用起来就不行,到了裘千仞手里,就可以跟降龙十八掌掰掰手腕了?

皆因裘千仞也是个武学奇才。

铁掌神功一开始的时候并不算特别厉害,如果厉害,铁掌帮前几任帮主早就凭借这武功,将铁掌帮发扬光大了。

直到铁掌帮上一任帮主、裘千仞的师父上官剑南当了帮主,铁掌神功终于慢慢改进,突然之间变得厉害起来。

裘千仞学得铁掌神功以后,更加凭借自己的武学天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铁掌神功一下子提升到天下绝顶武功的水平了:

这套掌法,到了上官剑南与裘千仞手里,更多化出了不少精微招术,威猛虽不及降龙十八掌,可是掌法精奇巧妙,犹在降龙十八掌之上。

自此以后,裘千仞的武功修为,实际上已经达到五绝水平,实战起来,也只是比五绝弱了一点点而已

第一次华山论剑时,裘千仞的铁掌功还没有大成,所以未赴华山争夺天下第一,也就没机会跟江湖上的绝顶高手一较高下,江湖上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名号,自然也就没他的份。

可是,这些年中,裘千仞没有闲着,他躲在家里勤修苦练,已经将铁掌功练到大成的地步,二十年后重出江湖,已经跻身天下绝顶高手之列。

裘千仞甫一出江湖,就将学会降龙十八掌的郭靖压制住,甚至郭靖黄蓉联手都不是他的对手。

要知道,此时郭靖已经学完降龙十八掌后,除了洪七公黄药师欧阳锋老顽童周伯通之外,已出场的没人,没一个是他的对手,连纵横江湖几十年,让江湖上闻风丧胆的梅超风,都在十几招里败给了郭靖,当时郭靖还只会十五掌。

此后,裘千仞在烟雨楼又与欧阳锋比试功力,二人内力一碰,不相上下,欧阳锋对这个老儿的功力也不敢小觑。

再然后,周伯通去铁掌山找裘千仞报仇,此时周伯通已经学会九阴真经,自创空明拳,武功高过中原四绝,结果,周伯通不用左右互博,也只跟裘千仞打个平手,使用左右互博以后,裘千仞才打不过认输了。

裘千仞与他一动手,初时尚打成平手,待他使出左右互搏之术,登时不敌,只得退避。

所以,裘千仞的武功也只是稍逊老顽童周伯通而已。

最后的时候,在欧阳锋困住郭靖的那个石屋里,裘千仞再次跟欧阳锋、周伯通和郭靖等人交手,欧阳锋却也没有短时间拿下裘千仞。

其实,当裘千仞和周伯通进入石屋的时候,欧阳锋已经认出周伯通,但是没有认出裘千仞,欧阳锋听这两人的脚步声都是轻捷异常,前面这人的武功竟似不在周伯通之下。

可见,裘千仞武功虽然稍逊老顽童,在绝顶高手欧阳锋眼里,差不了多少了。

到后来,四人互相大战一场,都没分出胜负,而此时的郭靖已经跟其他三人并驾齐驱了。

所以,以此也可以看出来,裘千仞也只是比老顽童周伯通稍逊半筹,比之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大宗师,恐怕最多稍逊四分之一筹而已。

裘千仞武功高到如此地步,也是一代武学宗师,自然有信心去争夺天下第一了。

第二次华山论剑,裘千仞为什么有信心去争天下第一,他武功修为有机会并列五绝吗?

裘千仞的武功定位在《射雕英雄传》中还是极高的,一直是十分接近五绝的水平。如果他参加第二次华山论剑,还是有很大的把握可以名列五绝的。

裘千仞

裘千仞来历非凡,武也也有独到之处

裘千仞兄弟姐妹共有三人,他还有一个双胞胎哥哥,名叫裘千丈,一个妹妹叫做裘千尺。裘千仞早年曾经救下了铁掌帮的帮主上官剑南,被上官剑南看重,传授了他一身功夫。

上官剑南原是抗金名将韩世忠的部将,因不满韩世忠被削除兵权,落职闲住,再加上他愤恨奸臣当道,于是就领着一批兄弟在荆襄一带落草,后来入了铁掌帮。在他的大力整顿下,铁掌帮从一个小小帮派发展成名震一方的大帮派。

裘千仞

裘千仞成为他的徒弟后,被传授了铁掌帮的镇帮绝学铁掌之术,这也是铁掌帮扬威中原的重要凭仗。这套掌法初始用烧热的沙子来练习,到了后来竟是用烧红的铁沙来练习,用肉掌在烧红的铁沙之中快速伸进伸出,练到极致,一双肉掌势如千钧,厉害异掌。裘千仞的轻功也极为高明,这也是他得名“铁掌水上漂”这个绰号的重要原因。

裘千仞铁掌功夫小成后,就凭借一双肉掌,将同处衡山,威震天南的衡山派打得一蹶不振,从此消失于武林。在荆襄一带,甚至江南一带,铁掌水上漂裘千仞的大名无人不晓,这也是他能被王重阳看中,邀请他参加第一次华山论剑的重要原因。

裘千仞的坎坷华山论剑之路

其实第一次华山论剑,裘千仞确实是准备参加的。在接到邀请后,他详细的分析了几位参加华山论剑的重要对手,决定先行打探一番虚实。

裘千仞千里迢迢来到大理,见到了华山论剑的重要人选,大理皇帝段智兴。在暗中窥视一番,偷看了段智兴练武过程后,裘千仞觉得段智兴的武功明显在他之上。此时他还是打算要参加的,于是产生了邪恶的想法,他打听到一阳指可以救人,但救人会消耗大量的内力。于是就在华山论剑前夕,他出手打伤了瑛姑和周伯通的孩子,打算借瑛姑之求助南段智兴,借机消耗段智兴的内力,为自己参加华山论剑去除一个重量级的对手。

可惜此时的段智兴还没有出家,心中还有争强好胜之心,也对瑛姑和周伯通的事心生不满,并没有出手救这个无辜的孩子。裘千仞图谋落空,又在暗中观察了洪七公和黄药师的武功后,感觉两人的功夫都要胜过自己一筹。裘千仞无疑是骄傲的,也是极要面子的,除了以上三人,王重阳早负盛名,武功也明显在自己之上,既然如此去参加论剑还有什么意义,让别人踩着自己成名吗?于是裘千仞就借口自己铁掌功夫尚未大成,拒绝参加第一次华山论剑。

南帝段智兴

第二次华山论剑,裘千仞是有机会问鼎五绝的

第二次华山论剑与第一次足足间隔了二十五年,这二十五年的时间,裘千仞刻苦修炼武功,铁掌功夫早已经被他练到了极高的境界,远远超过了历代铁掌帮的帮主。

而在第一次华山论剑后,封号南帝的段智兴因为愧疚未救瑛姑和周伯通的孩子,导致这个无辜的孩子早逝,瑛姑也和他翻脸成仇,欲除之而后快。再加上大理皇帝一向有退位有僧的习俗,没多久南帝就选择了出家,法号一灯。在第二次华山论剑时,一灯大师其实是没有参加的,在收了裘千仞为徒,给了赐名为慈恩后就飘然下山。毕竟他那时已经选择了出家,对名利之心早已经看淡,不放在心上了。

一灯大师

此时的裘千仞武功到底如何呢?可以说已经无限接近剩下的四绝了。黄蓉在告知周伯通他和瑛姑有过一个孩子,只是被裘千仞所害后,曾写信让他去找裘千仞算账,周伯通那时已经学会了《九阴真经》,并知道了自己无意中创出的左右互搏的妙用,他千里追杀裘千仞,二人有过多次交手。

裘千仞与他一动手,初时尚打成平手,待他使出左右互搏之术,登时不敌,只得退避。高手比武,若有一人认输,胜负已决,本应了结,哪知周伯通竟然穷追不舍。裘千仞数次问他为了何事,周伯通却又瞠目结舌,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要知“刘贵妃”三字,那是杀他头也不肯出口的。

两人打打停停,逃逃追追,越走越远。周伯通的武功虽比裘千仞略胜一筹,但要伤他性命,却也大非容易。

金庸《射雕英雄传》第38章 锦囊密令

也就是说,不用左右互搏之术,周伯通只能和裘千仞打成平手。而在周伯通被困桃花岛时,曾和黄药师有过多次交手,在不用左右互搏的情况下,周伯通和黄药师也是半斤八两,相差不大。

周伯通

裘千仞的功夫和不用左右互搏的周伯通差不多,轻功还在周伯通之上。加上第二次华山论剑时,王重阳早逝,一灯大师无意虚名,不愿参加,又没有邀请其他新生力量,可以说除了逆练九阴的欧阳锋明显高出黄药师、洪七公一筹,周伯通也胜过他一些上,另外两名参加者郭靖和黄蓉二人,此时的武功并没有到达巅峰,远远不是裘千仞的对手。

正常情况下裘千仞是有机会问鼎五绝的,可惜他的名利之心却害了他。他的罪过有二,一是害了周伯通和瑛姑之子,二是为了利益选择投靠了金国,帮助金国对付大宋,可以说是不忠不义。所以老五绝中的一灯、黄药师、洪七公其实是耻于与他为伍的。在众人的指责下,裘千仞怒极反问谁没有杀过人,但洪七公用自己的满身正气驳斥得他羞愧无地,哑口无言,最终欲跳崖自尽,只是被一灯大师拉回,悬崖勒马,回头是岸,裘千仞选择了拜师一灯大师,被赐法号慈恩。在华山论剑开始前跟随一灯大师回山修行。

裘千仞拜师一灯大师

第二次华山论剑也是裘千仞离问鼎五绝最近的一次,此后再也没有了机会。在第三次华山论剑时,已经多了武功大成的郭靖,以及后起之秀杨过,裘千仞早早死于金轮法王之手,即使他没死也完全没了机会。可以说正是他自己的路走偏了,才导致他离五绝之位无缘。

第二次华山论剑,裘千仞为什么有信心去争天下第一,他武功修为有机会并列五绝吗?

裘千仞之所以有信心去参加第二次华山论剑,首先是因为他练成了上乘武学——铁掌功,据金庸原著描述,铁掌是和降龙十八掌在伯仲之间的上乘武学;其次是裘千仞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从第一次华山论剑之后,裘千仞就很少在江湖上露面,因为他一直在闭门勤练武功,为25年后的第二次华山论剑做准备。

在武侠江湖中,对于一个普通的“武痴”来说,闭门勤练多年又不问世事,等武功练成了,自然会觉得自己“天下无敌”。这就比如《天龙八部》中的“剑神”卓不凡:

卓不凡逃到长白山中荒僻极寒之地苦研剑法,无意中得了前辈高手遗下来的一部剑经,勤练三十年,终于剑术大成,自信已然天下无敌,此番出山,在河北一口气杀了几个赫赫有名的好手,更是狂妄不可一世,只道手中长剑当世无人与抗......

卓不凡本来是一字慧剑门的弟子,但因为不服从天山童姥的收编,整个门派被天山童姥诛灭殆尽。卓不凡因为当时不在派中,这才得以幸免于难,无奈之下,他只能逃到了长白山中练剑,后来他无意中得到了一部前辈高人留下的剑经。卓不凡大喜,依照剑经修炼,一直勤练了三十年,终于武功高大成,自认为已经达到了天下无敌的境界。他重出江湖后,又施展绝妙剑术,杀了几个有名的高手,此后更是狂傲无比,他觉得自己的武功确实是无人能敌了,因此信心大增,上了天山缥缈峰灵鹫宫想找天山童姥算账。

众人都想:“从来没听说福建有个‘一字慧剑门’,这老儿剑术如此厉害,他这门派该当威震江湖才是,怎地竟是没没无闻?”

卓不凡施展起武功,江湖群雄都觉得他剑术确实极为厉害,都觉得凭此剑术卓不凡完全可以威震江湖,这也说明了卓不凡的武功确实不凡。

卓不凡剑术确实厉害,是群雄眼中的绝顶高手,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视天下无敌的卓不凡在虚竹手中,依然被耍得团团转。卓不凡与虚竹,就很形象地说明了“高手”与“绝顶高手”的差距。

而苦练数十年铁掌功大成,信心大增想在第二次华山论剑上夺取武功天下第一的裘千仞和卓不凡就有些类似。重出江湖的裘千仞的武功确实很强,是一位实打实的“高手”,但五绝的武功正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就比如,裘千仞的武力值达到了1000,但五绝真实武力值或许已经达到了1100,虽然只是小小100的差距,对于高手来说,武功达到一定的高度后,想要提升1都很难,更别说100。

因此,就武功而言,裘千仞确实有资格去参加第二次华山论剑,和天下高手争夺“武功天下第一”,但也只是够格而已,要达到和五绝并列的境界,裘千仞还稍逊一筹,但对于想夺得“武功天下第一”的人来说,裘千仞确实是个威胁。

所谓的“五绝”并非说五个武功很高的武林高手,而是指五位武功顶尖、大宗师级别的绝顶高手,这其中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就裘千仞而言,他之所以没有参加第一次华山论剑,根本原因还是武功没练到家,但那时的五绝武功就已经很强了,又过了25年,裘千仞虽然一直在刻苦练功,但五绝同样在进步,虽然裘千仞一直在勤练,并且他的武功极强,但和五大高手相比,他依旧是稍弱的。

而五大高手之所以称为“五绝”,是因为他们的武功都在伯仲之间,实在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王重阳举办第一次华山论剑的时,应该有很多武学好手参加,但经过层层筛选,各高手打到最后一关,就只剩下欧阳锋、黄药师、段智兴、洪七公、王重阳。

当时五人大战了七天七夜,终究难分胜负,虽然最终以王重阳稍胜一筹而结束了僵局,但那也只是高手过招,输赢在一招一式之间,也就是说王重阳只是稍微比其余四大高手高出了一丝丝,并非像很多人说的能碾压四大高手。

也正因为五大高手武功登峰造极,不相伯仲,江湖群雄只觉望尘莫及,心悦诚服,这才公认五大高手为“五绝”。

裘千仞的武功虽然也是极高的,但那只是看起来而已,但真打起来,他还没有达到绝顶高手的境界,他更不可能像如同五大高手一样难分高低僵持不下,单从这一层面来说他就不能和五绝并列。

而对于裘千仞的真实定位,应该是五绝、老顽童之下的第一高手,至于和“五绝”并列,笔者觉得是不可能的(五大高手3000招内难分胜负,如果换成五绝之一和裘千仞对战,2000招外裘千仞很可能招架不住,但他轻功不错,保命应该不成问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