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拼死抵抗,最终日军伤亡如何?
据有关史料记载,中日甲午战争清军阵亡4万人,日军阵亡1万3千多人,可是日本只承认阵亡1千多人,另外1万人是死于其他非战争原因。
不管是什么原因,日本只承认阵亡1千多人,无非就是为了美化日本军人如何取得完胜,日本年队有多厉害,日本军队是战无不胜的强大的军队,以激发和鼓励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士气。
但是,从甲午战争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宁可牺牲也不愿做亡国奴的民族气概,甲午战争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甲午战争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就定然失去战争主动权,就会战败的历史教训。只有大力发展我们的综合国力,只有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拥有先进的国防高精尖科技力量才能使我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十四亿人民团结一心,不断奋斗才能使伟大的中华民族得以真正的全面复兴!
加油吧!我们的祖国!加油,我们的人们!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拼死抵抗,最终日军伤亡如何?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萨沙第8365条问答。
日军伤亡并不严重。
黄海海战是两军决战,也是日军伤亡最大的一战。
此战,日本奉行的是法国新式海军战术,也就是高速巡洋舰配备中口径速射炮,发射大量开花弹使得敌人被击沉或者重创。
满清则仍然是传统思维,以铁甲舰的超强防御能力为核心,采用大口径火炮发射实心弹,尽量集中火力将敌人击沉。
但是,由于双方的军舰已经存在较大的差别,除了2艘铁甲舰的防御力远强于日本联合舰队主力舰以外,其余可以说任何一项都落后日军。
此战也是必败,其中重要原因是北洋水师没有击沉对方1艘军舰,反而被击沉5艘,其余军舰大多是重创。
我们分析一下日军伤亡。
日军损失最为惨重的主力舰,就是旗舰松岛号。当时清军将主要炮火集中在松岛号上。
4000吨的松岛号中弹不少,共有13发。
其中造成严重损失的是3发炮弹。
被镇远号的305毫米2发炮弹击中跑位上的炮弹,导致殉爆。左舷多门120毫米速射炮被炸毁。
另外,平远号260号主炮1发炮弹,击中松岛左舷中部,穿透甲板,击毁了敌舰320毫米主炮,引发爆炸、火灾。
松岛号当场死亡28人,68人重伤(后来22人不治而亡),另外还有一些人轻伤。
即便如此,松岛号距离被击沉还有十万八千里。
除了松岛号以外,受伤较重的全是可有可无的垃圾军舰。
2250吨铁木混合巡洋舰比叡号,战斗力很弱。
它被定远号的305毫米炮弹击中,这是一枚开花弹,导致军舰勾结受损,加班塌陷,被迫退出战斗。
另外就是622吨赤城号轻型炮舰,排水量还不到定远号镇远号十分之一,遭到致远号、来远号等舰的围攻,中弹30发,被重创,死11人,伤17人,舰长阪元八郎头部炸裂而死。
最后1艘,就是2900吨武装商船西京丸号,本来是一艘商船,中弹12发,包括4发305毫米炮弹、1发210毫米炮弹、2发150毫米炮弹和3发120毫米炮弹,也是重伤。
大家注意,除了松岛号以外,其余3舰受伤与否无关大局。
赤城号本来就是炮舰,区区600多吨,本来就是打酱油的。
而西京丸号主要是搭载军令部长桦山资纪观战的,压根就是商船改造的,仅有120mm口径速射炮,战斗力几乎为0。
比叡号是老旧的军舰,还是铁木混合结构,舰长只是一个少佐,官兵都是日本海军中的二线队员。
黄海海战中,只有重伤的松岛号回到日本本土大修,其余“赤城”、“比叡”、“西京丸”则留再朝鲜锚地修理。
其余军舰都是指略有损伤,直接在朝鲜经过修理船“元山丸”号修理和补充弹药,4天后就又出现在海上。
当时联合舰队还有吉野号、秋津洲号、桥立号,严岛号、千代田号五艘新式主力舰,还有扶桑旧式铁甲舰,共6艘主力舰可以作战。
相反,北洋水师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军舰。
其余军舰,包括定远号和镇远号,全部是重伤。
定远号战列舰中弹159发、镇远号战列舰中弹220发、2900吨装甲巡洋舰来远号中弹225发,都需要大修。靖远号受中等程度损伤,也中弹110发。
那么,剩下还能作战的就是济远号、平远号两艘军舰,受伤相对较轻。
但平远号是自产军舰,性能不佳,航速才10节。而济远号是较弱的穹甲舰,一对一,根本打不过联合舰队任何一艘主力舰。
所以,说来说去,北洋水师已经无力再战。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拼死抵抗,最终日军伤亡如何?
日本就是死上40万人,但它在此战中胜了并在中国攫取了重大军事经济利益。输了就是输了,别再为羸弱的清政府和耻辱的失败找心理平衡了。现在应该齐心努力,为如何才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军事经济强国,不再受世界列强们的欺辱霸凌才是最重要的。[呲牙]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拼死抵抗,最终日军伤亡如何?
只要上下同仇敌忾,军费不被高官和大老虎侵吞,甲午悲剧就不会重演,中国军人是有血气的!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拼死抵抗,最终日军伤亡如何?
[海军损失惨重]
日军伤亡的人数不到2000人。我们北洋水师海军和陆军的伤亡人数确实数倍于敌。以致远舰来说,阵亡200余,生还者数人而已。而且,海军方面我大清损失了包括邓世昌在内,留美幼童陈金揆等为数不少的忠勇高级军官。虽然说,军官和士兵在上帝眼中都是一样的,但我海军损失太惨重了,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从军事将领的角度而言,由于海军是高技术军种,培养将领非常不易,也导致我北洋水师没有再次雄起的机会了。令人悲愤至今。
近些年,关于北洋水师的沉舰水下考古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定远、致远、经远三舰均已找到并确认身份,令我们还能对对着遗物和沉舰,告慰这些这些为国捐躯的先烈。可参见本人《鸭绿江边,民族英雄邓世昌,北洋海军沉舰水下考古发现探秘》。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拼死抵抗,最终日军伤亡如何?
(佐世保旧日本海军墓地中的甲午战争日本海军战死者墓园)
(被放在墓园甬道前守灵的2枚“定远”舰305毫米直径开花弹)
(“松岛”舰水兵三浦虎次郎墓)
如果只计算日本海军的伤亡情况的华,甲午海战中,日本海军伤亡最大的就是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海战,此战,日本各舰的伤亡情况如下:
“松岛”,死56人,伤57人
“严岛”,死15人,伤16人
“桥立”,死3人,伤10人
“吉野”,死2人,伤10人
“扶桑”,死4人,伤10人
“高千穗”,死1人,伤2人
“秋津洲”,死5人,伤10人
“比叡”,死24人,伤32人
“赤城”,死10人,伤18人
“西京丸”,死1人,伤10人
“浪速”,伤2人
总计黄海海战日本海军死121人,伤177人。伤亡率约为十分之一。
(吴旧海军墓地中的甲午战争日本海军阵亡官兵墓园)
此外,在威海保卫战中,日本海军的伤亡情况如下:
“筑紫”,死3人,伤5人
“吉野”,死2人,伤4人
“扶桑”,死2人,伤5人
“葛城”,死1人,伤6人
“天城”,死2人
“磐城”,死1人
“天龙”,死1人,伤1人
“第九号”鱼雷艇,死3人,伤4人
总计,死15人,伤25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