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堂前燕。"王谢家族指的是谁?在东晋到底有多显赫?
一篇陋室铭,让刘禹锡清高之名流传千古。当大诗人来到秦淮河,登上朱雀桥,望见乌衣巷,看到王谢两家几百年荣衰,不淡定了……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乌衣巷
诗中"旧时王谢",就是今天主角☞ 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王谢两家,在东晋家世显赫到何等程度?一起感受下。
琅琊王氏的辉煌
①琅琊王氏起点☞ 低调而"豪横"丨
公元前221年,大秦帝国横扫天下,统一华夏,其中王翦、王贲父子居功至伟。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王翦,就是琅琊王氏祖先。
王翦,扫平六国,南征百越,助秦始皇一统天下,后获封武成侯。东晋琅琊王氏家族,有着他人难以企及的"豪横"起点。
②琅琊王氏衰落与崛起丨
王翦虽是唯一善终的战国四大名将,但其家族终究也耗不过岁月的吞噬。王家后人虽仍属于士族,但先祖荣光已经不再。
西汉吉公再次展王氏锋芒。王吉身为中尉,一劝昌邑王刘贺勤于政事,减轻劳役。刘贺为帝后,王吉再劝刘贺重大臣,勤国政。刘贺根本不听,最终只27天被废帝位。
刘贺很多旧时臣僚受牵连,而王吉和郎中令龚遂因屡次直谏而幸免。汉宣帝时,王吉官至博士谏大夫。至此琅琊王氏郡望再起。
吉公为官清廉,分享个有趣典故☞邻家枣子伸向王家院墙,王妻顺手摘了几个,被王吉赶走。结果邻居杠上了: 你赶走老婆,我就把枣树砍了。王吉吓得又把老婆找回来。
③琅琊王氏走向巅峰丨
时光已去500年……时代终于来到王敦、王导兄弟一代。琅琊王氏向鼎盛冲击。
王敦,为晋武帝女婿,洒脱、果敢,又有远见。所谓富贵险中求,永嘉之乱后,王敦和王导抓住机遇,支持琅琊王司马睿称帝,并灭掉了反对势力江州刺史华轶。
公元317年,东晋建立,司马睿成了晋元帝。王敦被拜大将军,王导被拜骠骑大将军。王氏兄弟一个老大,一个老二。
东晋朝廷根据地在北方,但当时江南孙吴地区并不稳。同样是王氏兄弟出马摆平,让东晋政权从北到南得到巩固。
王敦王导兄弟,先帮司马睿推向帝位,又帮东晋稳固了全国政权。此时,琅琊王氏达到了巅峰,真正成为东晋政治之中流砥柱。
时人称"王与马,共天下。"马☞指皇室司马家。王☞ 就是琅琊王氏。
可想,王氏兄弟威望如日中天,从北到南,很多士族追随。朝中大部分官员都是王家势力。王导掌管东晋内政,王敦则手握东晋兵权。琅琊王氏,一时风头无二。
④琅琊王氏再添艺术辉煌丨
艺术是软实力,属文化统治。相比政权,王氏艺术成就才是大众最熟的。
王羲之,即王导的堂侄。王羲之、王献之艺术成就不需赘述。书圣一幅《兰亭集序》,已是人间绝响。王羲之官至右将军。
王导王丞相,本身也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导历史头衔就是☞ 政治家和书法家。
⑤琅琊王氏家族☞ "华夏首望"丨
王导☞ 人称王丞相,掌行政。王敦☞ 东晋宰相,权倾朝野。王羲之☞ 书圣丨东晋琅琊王氏,在军、政、艺术领域都达到鼎盛。
据宋人文献统计,琅琊王氏自西汉王吉以来,到南北朝,数据如下下:
一家正传62人,三公令仆50余人,侍中80人,吏部尚书25人。
36位皇后,35位宰相,36位驸马。
琅琊王氏号称"华夏首望",实至名归。
从东晋王导到唐朝刘禹锡,又过500年。再强盛家族,也架不住岁月这把刀。即便如此,宰相王方庆、王睿等,也是王氏后人。
陈郡谢氏的辉煌
琅琊王氏在前,后来居上的陈郡谢氏,也只能坐晋代四大名门次席。王谢两家自成一极,是其他豪门世家难望其项背的。
①陈郡谢氏起源丨
陈郡谢氏源头,为曹魏典农中郎将谢缵和谢衡父子。官不大但有实权,谢缵当时声望很高,这为谢氏后人发展提供了平台。
资料可查的,谢缵之后五代人,八成以上都有人入朝为官。其中第四代代表☞ 谢安、谢石(谢安之弟)、镇西将军谢尚(谢安堂兄)。
②陈郡谢氏跻身顶级名门丨
一场著名决战洗牌东晋局势☞ 淝水之战。指挥者就是谢安☞东晋名士,政治家,比王导小44岁,后凭远大谋略登上宰相之位。
公元383年7月,统治北方之后,前秦王苻坚调兵百万南下,企图灭晋。谢安指挥了这场以弱对强的淝水之战。
谢安背水一战,把自己兄弟、子侄一股脑全都派往前线。谢安之侄谢玄打先锋,亲领8万兵力,迎战前秦25万先导部队。最终苻坚军队溃逃,谢玄乘机攻下洛阳和彭城等地。苻坚逃至关中后,被为姚苌所杀。
淝水之战,是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颇有传奇色彩,还贡献了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淝水之战,肥水也没流外人田。
谢安、谢玄、谢石、谢琰(谢安之子),均获封赏。一门四公爵,缔造了谢氏辉煌。他们四人就是谢氏代表人物,东晋砥柱。
谢氏一跃过龙门,和琅琊王氏并称,王谢两家成为东晋最顶级门阀。看似竞争关系,其实不止如此。王羲之和谢安这对亲家,伙同其他骚客40余众,共饮作赋,王羲之乘兴挥毫,汇诗为集。这就是著名的兰亭序草稿。
③陈郡谢氏的文化势力丨
文武双雄,这是谢氏傲视其他豪门之处。不像王氏玩书法,谢氏在文化、文学、书画都很有成就,在佛学和玄学研究上,当时也是一骑绝尘。山水诗派鼻祖就出自谢家。
谢氏文化成就最杰出代表☞谢灵运。这天下才华,谢灵运只服曹植一人。
谢灵运,谢玄之孙,谢母是王羲之外孙女。谢灵运是南北朝诗人、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著有《谢康乐集》。精通史学,工于书法,谢灵运奉诏撰写《晋书》。谢灵运还是佛学家,翻译和研究外来佛经。
其他又如"竟陵八友"之一☞ 谢脁,世人称谢灵运大谢,谢脁为小谢。谢赫☞ 南朝画家,提出"谢赫六法"绘画理论,著有《古画品录》。谢家还女性代表☞ 东晋才女谢道韫,为宰相谢安之侄女、王羲之次子媳妇。
上述可见,陈郡谢氏在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这极高地位。文化势力,意味着左右社会主流士人,谢氏得到皇室青睐自然而然。
小编陈词
先划重点☞谢灵运、谢道韫都有一半血脉来自王家。四大名门☞ 中山刘氏、河东裴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四大家族虽有权力之争,但他们都有相互通婚现象。
肥水不流外人田,不是东家就是西家,要么南家要么北家,反正大家都是亲家。皇室想动谁都头疼,这也是他们长盛不衰原因之一。
东晋"王谢"两大顶级家族,一直延续到六朝,甚至隋唐,可谓数百年兴盛。然而,盛极必衰的规律终究逃不掉。刘禹锡时代,已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老话说,"富不过三代。"可见守家业何其难也。"王谢"家族几百年的辉煌可谓史上传奇。"王谢"二字,已然是显赫世家之代名词。
朱雀桥为谢安所建。当谢安登上朱雀桥,脚踏金陵城,望着秦淮河,当是何等豪迈!
然而,朱雀桥盛况已逝,乌衣巷繁华不在,只留下王谢两家无数令人艳羡的美谈……
说明: 实际上,刘禹锡是先写《乌衣巷》,然后才首次去了金陵。
"旧时王谢堂前燕。"王谢家族指的是谁?在东晋到底有多显赫?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传承战国的特点,门阀制度在汉代已经根深蒂固。
到了东汉三国混乱时期,中央政府崩溃,地方实际都是门阀在管理。
即便曹操、刘备、孙权等人,也必须得到门阀家族的支持,才能稳定国家局势。
而到了晋朝,尤其是南逃到南方的东晋,随着中央政府的衰败,门阀家族更是如日中天,操纵了国家政权。
在西晋时期,南方的王谢袁萧四大家族就显赫一方,但并不算特殊。
王家
四大家族最强的是王家,也就是琅琊王氏。
王家的血统很吓人,是周桓王嫡传子孙,本来姬姓,后因驱逐赤狄有功,被赐姓王姓。
他们有名的祖先众多,比如秦国名将王翦。
王翦曾孙继承爷爷的世袭爵位,迁移到山东琅琊(今山东省胶南市琅琊台西北)居住。
这个家族很重视教育,文武双全,有过很多名人。
东晋时期,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
也就是当时皇帝司马睿曾经是琅琊王,同琅琊王氏关系非常密切。
后来王导成为司马睿的重要助手,出钱出力出谋划策。
在王家的全力帮助下,司马睿才建立了东晋政权。
王导后来作为宰相,辅佐了元帝、明帝、成帝三任帝王,成为最大的权臣,掌握了军权。
同时,王家和皇帝通婚。东晋时,王氏家族曾先后出过8个皇后,与皇室公主联姻的有20多人。
王家由此势力遍布东晋朝廷,是毫无疑问的第一家族,做过1品大员的就有15人。
谢家
多说一句谢家。
谢家之所以牛逼,主要在于在淝水之战中打败前秦的谢安。
谢安的侄子谢玄则组建了北府兵,对东晋朝有着深远影响,是国家最重要的军事力量。
由于谢安是东晋的支柱,导致谢家崛起。
搞笑的是,最终北府兵的领袖刘裕推翻了东晋,建立了刘宋。
可以说,谢家是具有动摇东晋的实力,足可见多么强大了。
只是,谢家和王家还是有很大差距,谢家只有4个一品大员。
即便如此,王家谢家,也是其他家族无法企及的,是东晋最辉煌的家族。
"旧时王谢堂前燕。"王谢家族指的是谁?在东晋到底有多显赫?
这是刘禹锡写的《陋室铭》里的一句,写的是在晋朝时候门阀贵族垄断阶层的权利压制了百姓。
王谢就是其中两家,分别指的是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的合称。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王谢一直是势力最为强大的家族,其影响力达到了后世难以超越的地步。
先讲王氏,从汉昭帝时期就已经出露锋芒,王吉因直言劝谏,躲过了昌邑王被废时的杀身之祸,并得到汉宣帝重用。他官至博士谏大夫,且在经学上颇有研究,有着极高的学术地位。真正发展做大是在晋朝时期,有这么一句话,"王与马,共天下",西晋永嘉之乱以后,王敦等人抓住此次分裂带来的契机,支持琅琊王司马睿称帝。作为东晋的真正政治支柱,王氏此时的实力,完全受得起"王与马,共天下",担得起天下。经过整理后发现,琅琊王氏前后共出了三十六位皇后、三十五位宰相和三十六位驸马。
至于谢氏则逊色好多,陈郡谢氏的显赫,在其所结姻亲中也可体现。魏晋时期,门第观念盛行,世家大族相互通婚,形成了不同层次的豪门间,相对封闭的联姻圈。而谢家一崛起,就挤进了中山刘氏、河东裴氏、琅琊王氏的圈子。其地位之高,可见一斑。
陈郡谢氏还有一个其他豪门难以比拟的特色优势,就是文化成就出众。山水诗代表谢灵运、才女谢道韫、"竟陵八友"之一的谢脁、画家谢赫等等,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文人骚客,皆出自谢家。甚至在佛教和玄学研究上,谢家也是独领一代风骚,在政坛上也有谢玄这样的大人物。
"旧时王谢堂前燕。"王谢家族指的是谁?在东晋到底有多显赫?
王谢,一般代指东晋南渡世家。
王导、谢安,是南渡世家代表人物,也就是诗词中的第一等家族。
魏晋~唐末,是世家社会。
王导
世家是集仕、士、学、地主、工商主、高利贷主、地方武装为一体的家族。他们占田万顷,拥有部曲,控制人口,钳制国家经济命脉,独占书籍,垄断仕途,掌握舆论,引导清议,世代公卿。比今天的美国财团牛气多了。
摧毁世家的,是印刷打破文字书籍垄断
世家,进可争霸天下,退能占州据郡。
可以说,东汉之后完全是世家说了算。哪怕隋唐推出科举也不能击败他们,武则天杀戮世家不过转眼云烟,过后世家竟藐视李唐皇族,拒绝公主下嫁。
实际上,隋唐皇室同样是世家
最终,世家被黄巢物理摧毁,宋代推广文治废除部曲制,淘汰残余世家,士大夫阶层才真正取代世家集团。
世家邬堡模型
东晋尤其是世家政治巅峰皇帝基本上就是傀儡。国家政权掌握在尚书台,尚书台就是世家官员独占的。此后,大世家桓温、谢安先后组建了大将军府,事实上成为行政中心所在,这就是倭国学去的幕府制。
世家强大到什么程度?
王敦两次造反,东晋皇帝毫无办法。弟弟王导随后辞官,上表谢罪。皇帝急忙安抚请王导重新出山,继续掌握国政。甚至不敢追究王敦的罪行。
东汉邬堡模型
世家在南北朝时期开始走下坡路。国家政权继续捧世家,位高权轻,庶族地主出身的官僚开始掌握基层权力。
唐代就是世家最后的余晖。
"旧时王谢堂前燕。"王谢家族指的是谁?在东晋到底有多显赫?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古籍千家诗记载王榭并不是老王家老谢家,而是指王府,官宦,人家院落里的燕子飞到百姓家里!榭,王府中的高大建筑物,古代建筑都是木结构,所以,古籍写成榭,并不是姓谢的人家!很多教科书都解释成了老王家,老谢家了,那是大错特错的!
"旧时王谢堂前燕。"王谢家族指的是谁?在东晋到底有多显赫?
王,就是王羲之他们家。谢,就是谢玄他们家。
王羲之家多显赫?咱们举个例子来说吧。
“东床佳婿”的典故听说过吗?说晋朝有个大官,想给女儿挑个好女婿。怎么挑呢?他没去考察个人人品,也不是从状元、榜眼、探花里选一个(那时候也没有这些说法),而是直接派人:“去,到王家看看,他们家的子弟里谁比较特别。”
结果王家有个青年,坦胸露腹躺在东床上吃饼,十分淡定,就被选中做女婿。这位“坦腹”就是王羲之。“令坦”也成为“您的女婿”的代称,和“令尊”、“令堂”、“令爱”等相似。
这是闲话。说正事,选女婿,把范围直接确定在“王家子弟”中,就可以看出王家有多大的影响力了。
王家出过8位皇后,娶过20多位公主。这个数据,也能侧面证明王家的“显赫”。
谢家就不用数据了,只讲一个故事吧:在淝水之战中,谢安是东晋一方的总指挥。当战报送来时,谢安风度翩翩,不急不徐,看过战报,随手放下,继续下棋。
倒是陪他下棋的棋友耐不住性子了:“战场情况如何?”谢安回答:“小儿辈大破贼。”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小孩子们打了大胜仗。为什么说“小儿辈”呢?因为在前线做战的将领,多是他的子侄辈。
从国家大权,到军队权力,到文化界偶像,处处弥漫着谢家的身影。还要怎么显赫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