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刺杀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和李鸿章的日本刺客,他们结局如何?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遇刺的不是沙皇,是俄罗斯帝国皇太子尼古拉,当时老沙皇还在。
这次行刺发生在1891年5月11日。
当时日本刚刚明治维新有了一些成果,同沙俄存在北方岛屿的领土争夺。
沙俄认为日本实力无法和自己相提并论,态度非常强硬。
在1875年,日俄在圣彼得堡签署《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日本放弃库页岛给俄罗斯;俄罗斯则将整个千岛群岛十年的免费使用权让给日本。
现在看来,日本并没有吃亏,当时日本还背着很多不平等条约。沙俄能够将千岛群岛十年的免费使用权交给他,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
然而民间狂热的日本民族主义分子,认为库页岛就是日本的领土,是被沙俄抢走的。
民间很多组织,酝酿要对沙俄报复,刺杀沙俄高级人物。
1891年俄罗斯帝国皇太子尼古拉前往海参崴主持出席西伯利亚铁路开工仪式时,顺道访问日本。当时的日本仍为弱小国家,尼古拉皇太子的来访,让当年的日本政府倾全力迎接。甚至在祭典以外的时节,特于京都举行五山送火(大文字烧)仪式供俄国贵宾欣赏。
11日,正从京都琵琶湖当天返回旅游的归途,尼古拉与一起来日本的希腊王国乔治王子(乔治一世的三男),乘坐人力车时,担任大津市街警备的滋贺县警察津田三藏突然抽出佩刀砍向尼古拉。
尼古拉当年还年轻,反应非常快,急忙向傍边躲闪。这一刀没有砍中头部要害,但仍然砍出一刀长达9厘米的伤口。
随后,尼古拉迅速跳车逃入胡同。
津田三藏持刀试图追击,然而一旁的乔治王子(王子认为袭击目标也包括自己)用竹拐杖用力击中他的背部,将津田三藏打了一个跟头。
津田三藏倒地是,这辆人力车的车夫,用力抱住他的双腿,周边护送的军警一拥而上,将他抓住。
当时皇太子尼古拉头部血流不止,整个脸都被染红。日本军警吓得屁滚尿流,急忙将他送到医院,好在没有生命危险。
皇太子遇刺是非常大的事情,震动了整个日本和世界。
第二天,5月12日早晨,明治天皇从新桥站乘火车,同日夜晚到达了京都探望尼古拉。
尼古拉皇太子遇刺受伤,使日本人恐惧事件将引起俄罗斯报复进攻日本。学校为表示谨慎停课,在神社和寺院和教会祈祷皇太子痊愈,慰问电报超过1万封。5月20日,有名为“畑山勇子”的女子在京都府厅面前用剃刀自刎表示道歉,人称“穗州的烈女”。
日本政府对于津田三藏极为恼怒,认为这些极端分子的行为是破坏日本,必须严惩。
政府本来要以叛逆罪,判处津田三藏死刑,但考虑这可能打击日本的民族主义,又借口皇太子只是受伤,以谋杀未遂的罪名判处无期徒刑。
然而,津田于1891年5月27日被判无期徒刑,发监北海道钏路监狱,但于同年9月29日狱中病死,死因为急性肺炎。
二战后历史学家去研究当时的监狱医疗记录,并没有发现津田三藏有肺炎症状,高度怀疑是被政府下毒暗算,作为对极端分子的警告。
至于打了李鸿章一枪的小山丰太郎,也是民间极端团体成员,目的是不允许日本政府停战,进而完全占领中国。
可笑的是,日本当年并没有这个实力,不然早就这么做了。
行刺后,李鸿章也是没死,小山丰太郎被判处无期徒刑。关押了12年以后,在1907年被允许假释,后活到1947年日本二战投降后才病死。
不知道这个激进分子看到日本吃了原子弹又被迫投降,是什么心情。
在日本刺杀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和李鸿章的日本刺客,他们结局如何?
两件行刺案都发生在日本,都是19世纪末,行刺者都是日本人,行刺对象都是外国政要。
两起案子相比,行刺沙俄皇储(当时还没有即位)的案子审理过程更精彩,我们留到后面再说,先说说刺杀李鸿章的案子。李鸿章遇刺案发生的背景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李鸿章作为中国的全权代表到日本商谈停战和割地赔款。
1895年3月24日,会谈之后的李鸿章在返回住处的路上,忽从然人群中窜出一名暴徒,走近轿前两米左右的地方,掏出手枪朝李开枪,正中眼镜稍下的左眼窝边缘,血溅襟袍,李当场晕厥。
行刺案发生后,日本舆论惊骇不已,各地慰问团云集马关;日本天皇也表示非常震,即派侍医赶到马关,日皇后亲自制作了绷带。
第二天天皇特发诏书,表示要严惩“不法凶徒”。
由于李鸿章受伤,国际舆论同情中国,日本非常被动,这时候中日尚未停战,中方要求停战被拒绝。
李鸿章遇刺后,日本答应停战以示安慰。不过,30日在谈判地点春帆楼签订为期二十一天的停战协定,其停战范围并不包括澎湖列岛和台湾战区在内。
李鸿章带伤参加谈判,伊藤咄咄逼人,李鸿章唯唯诺诺。李鸿章说:少赔点好吗?伊藤说你只有说“是”和“不是”的权利。
1895年4月17日,大清帝国全权代表李鸿章父子便在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上签字画押。
刺杀事件发生之后,凶手小山丰太郎被判处了无期徒刑,然而到了1907年,他就被假释出狱了。
1947年8月,小山丰太郎去世,终年78岁。
说完李鸿章遇刺案,再说沙皇尼古拉二世遇刺案。1891年(明治24年)俄国尼古拉皇太子前往海参崴主持出席西伯利亚铁道开工仪式时,顺便访问日本。
5月11日,23岁的俄罗斯皇太子尼古拉刚结束在中国南京的访问,抵达日本滋贺县大津,为了保证外国客人的安全,日本外交大臣青木周藏向俄国驻日大使承诺,一旦发生暗杀行刺事件,将按照日本《刑法》116条"加害皇室罪",对罪犯处以极刑。
当尼古拉皇太子抵达大津访问时,日本警察津田三藏忽然刺杀尼古拉。所幸尼古拉仅受了轻伤,没有性命之忧。
关于事后尼古拉仅得轻伤,性命无大碍。
关于刺杀动机,媒体报道说,津田三藏非常仇俄,他觉得尼古拉到日本访问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来者不善,是想打探虚实;因此他决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国除害。
事件发生后举国震惊,明治天皇亲自赶赴神户港停泊的俄罗斯军舰,登船看望了受伤的尼古拉王子。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通过外交渠道,向俄罗斯道歉,承诺按照约定严惩凶手。
案件发生后沙皇出离愤怒,态度强硬,通过外交途径给日本施压,日俄关系降到冰点,形势非常严峻。
当时日本内阁的态度是,以大局为重,对罪犯津田三藏处以极刑,以缓和紧张局势,避免可能发生的日俄冲突。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内阁的指示在法院这里却行不通。
日本最高司法机关大审院(最高法院),组成特别法庭对此案进行审理。
新出任大审院院长一职的儿岛惟谦,首先表示内阁的指示不能执行,应该依法断案。
他的依据是《日本刑法》第116条,只规定凡加害日本天皇和皇室成员者,不论情节轻重,一律处以死刑。
但是没有明文规定也包括外国皇室成员,既然没有规定,那他们的地位就不能跟天皇和皇室成员相比,谋杀他们跟谋杀普通日本国民的惩罚应该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对谋杀沙俄皇子的凶手,应该是按杀人未遂罪被判处终身监禁。
但是日本行政部门有自己的苦衷,事先给俄国有约定,如果不履约的话,两国就有可能爆发一场战争。当时日本刚进行明治维新不久,国力有限不具备给俄国死磕的实力,一旦开战,后果可怕。
所以首相松方正义亲自出马,与儿岛惟谦院长会谈,从国家民族角度力陈利害。
同时日本内阁通过七位主审法官的亲友、上级和同事向他们施压,要求他们以民族利益为重,审理此案。
多数法官顶不住压力,表示要法律服从政治。
可是大审院院长儿岛惟谦是个倔脾气,他觉得一旦司法向行政低头,将会开一个不好的头,日本的法律就形同虚设,在公众面前就没有了权威。
他激动地对此案的主审法官说:"既然法无明文规定,就不可以草率判处死刑。诸君,我们不能向政治压力屈服,捍卫司法独立,舍我其谁? "
在他的苦苦劝说下,七位法官统一了立场,决定顶住压力,维护法律尊严。
因此,当内阁成员来法院施压的时候,七位法官以司法独立为由,拒绝在审判前跟他们见面,连顶头上司法务大臣山田显义亲自出马也吃了闭门羹。
日本内阁当然不甘心听从法官摆布,就在开庭之前两天,即5月25日,日本总检察长三好退藏与法务大臣山田显义,联名发布敕令,规定刑法116条可以进行扩张解释,为处死凶手提供法律依据。
但是儿岛惟谦义正辞严地说:“《刑法》总则第三条白纸黑字,禁止法律溯及既往原则,新敕令只能适用于以后的案子,这起案件发生在法令颁布之前,因此不适用。”
儿岛惟谦向还向对法官摊牌,如果真要那么做,身负监督责任的大审院长,将提交辞呈。
1891年5月27日,此案正式开庭,法庭上,检察总长与川目检察官和法官唇枪舌剑,进行了激烈交锋。
最后日本大审院特别庭顶住压力,判处被告津田三藏因犯《刑法》292条谋杀未遂罪,处以终身苦役。
判决下达后,日本舆论拍手称快,外交大臣青木周藏、内务大臣西乡从道、法务大臣山田显义三人,因为干预司法独立先后宣布辞职。
而此前态度强硬的俄罗斯,也是雷声大雨点小,不得不咽下苦果。
在日本刺杀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和李鸿章的日本刺客,他们结局如何?
在世界近代史的日本,曾经发生了两次著名的刺杀外国高级官员、皇室成员事件,第一次是1891年刺杀沙皇俄国皇太子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也就是后来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第二次则是1895年3月24日,刺杀参加甲午战争后会谈的清朝大臣李鸿章。
沙皇太子日本遇刺事件。十九世纪下半叶,沙俄在欧洲的对外扩张中屡屡受挫,于是开始鼓吹“亚洲扩张战略”,将矛头对准了亚洲各个国家。沙俄皇太子尼古拉和希腊皇太子格奥尔基等率领30人开始了亚洲的考察之旅,目的是探究亚洲各个国家的虚实,以及欧洲列强在亚洲的各个势力范围和殖民地。(皇太子尼古拉考察日本,乘坐日本人力车遇刺,刺杀他的是保护他的日本警察)
1890年11月,尼古拉一行先后访问了希腊、埃及、印度、斯里兰卡(锡兰)、爪哇、新加坡、暹罗(泰国)、中国,最后由中国的南京千万日本的长崎。
此时的日本,明治维新已经到了出成果的时候,非常不愿意同沙俄闹翻,希望通过这次接待沙皇太子尼古拉来缓和俄国和日本的紧张关系。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日本天皇和首相等要求接待各个地方官员一律按照最高规格接待。尼古拉一行到达长崎之后,日本官方派遣了二十多位官员迎接,并且清空了港口内的商船和其他船只。
日本上层的那点小心思只有几个最高决策人清楚,下面的很多人都不了解。1891年5月11日,皇太子尼古拉一行到达了滋贺县大津,当时他乘坐的日本人力车,主要是为了参观游览当地的商业活动。
没想到的是一个日本警察愤青,在尼古拉乘坐人力车时挥舞军刀砍了尼古拉两刀,多亏是在面部,又有人力车架子的阻挡。尼古拉看到一个日本警察挥舞军刀企图斩杀自己,于是随行人员都过来帮忙,日本警察也制服了刺杀的罪犯。
这个日本警察是负责保护尼古拉的警卫之一——津田三藏,他是一个极端仇恨沙俄的狂热分子。他认为尼古拉是为了探查日本的虚实,将来会进攻日本,日本不应该这么高规格接待他。日本素来有培养军国主义分子的习惯,洗脑工作做得非常好,津田三藏一路保护尼古拉,而心里却被军国主义的狂热所占据,于是对尼古拉挥舞起自己的军刀,展开刺杀行动。
他的狂热行动毁了日本天皇和幕僚们的一番策划,沙俄和日本的关系直接降低到冰点。日本明治天皇得到消息后立马亲自来看望尼古拉,并且委派自己的御医为尼古拉治疗,首相等人通过外交渠道向沙俄道歉,并承诺严惩凶手,给沙俄一个交代。
日本天皇和首相等人的意图是处死津田三藏,而日本的最高审判机构最高领导人大审院院长儿岛惟谦却要坚持司法独立,于是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展开一番拉锯战,最终刺杀案的凶手津田三藏被判处终身苦役。(津田三藏像,极有可能被日本政府弄死在狱中,为了日本当时的国家利益也只能这么干了)
1891年9月29日,在北海道服苦役的津田三藏死于急性肺炎。不过这事疑虑重重,这一刺杀是否为日本政府所为犹未可知!
李鸿章遇刺事件。甲午战争后,清朝委派李鸿章等人到日本谈判,处理战争失败的善后事宜,也就是要签订条约,赔款割地。
1895年3月24日,身处日本的李鸿章乘坐轿子出行,一个日本激进青年持枪袭击李鸿章,子弹打中李鸿章的面颊部,并未集中要害。
刺杀李鸿章的是日本激进分子小山丰太郎,一个曾经日本议员的儿子,他加入了日本右翼团体——“神刀馆”,他刺杀李鸿章的目的就是日本要趁着胜利,继续进攻清朝,以攫取更大的利益,刺杀李鸿章就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伊藤博文和李鸿章谈判照,背影为清朝谈判人员)
日本的右翼集团对整个国际局势的判断是有错误的,日本虽然在甲午战争中胜利了,但自己的国力也损耗了不少。西方列强们都虎视眈眈,如果日本继续扩大战争,他们就要军事干预,处于成长期的日本还没有和列强开战的实力。
李鸿章日本遇刺很快为世界列强所知,世界舆论一边倒的支持大清国,倒也不是为了大清国的未来着想,而是不希望日本独自占据清朝的国土和利益,所谓见者有份!其实在中日谈判中,日本一方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条件,要求日本驻军天津,随时监控大清朝,并要求割让的土地也非常多。李鸿章故意将日本谈判得到条件透漏给西方列强,明摆着让他们干预。
李鸿章遇刺给了大清一个绝好的机会,在谈判桌上少损失了不少的利益和国土,这也是西方列强遏制日本的结果,真正起作用的是西方列强,而不是大清朝和李鸿章!
刺杀者小山丰太郎被日本法院判处无期徒刑,被关押在北海道。1907年,服刑12年的小山丰太郎因日本天皇的特赦而假释出狱,一直活到了1947年8月4日,79岁去世。(小山丰太郎像,活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安享晚年)
日本根本就没把大清朝和李鸿章当一回事,还没有灭亡就特赦了刺杀案的罪犯,这就是在讽刺弱国。在日本刺杀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和李鸿章的日本刺客,他们结局如何?
对于两次刺杀行为,都不是日本当局想要看到的,可事件还是发生了,两名刺客也为自己的鲁莽行为付出了代价,只不过,在事件发生后不久,两名刺客的命运却发生了戏剧性变化。
1891年,俄国皇太子尼古拉二世和希腊王子出访日本。对于此次俄国和希腊的出访,日本高层也是小心处事深恐发生意外,可即便如此,在俄皇太子和希腊王子到达琵琶湖南时,一名警察举刀刺中了尼古拉二世,虽说俄皇太子并没有生命危险,但这种事件彻底激怒沙俄,两国的关系降到冰点,沙皇扬言要个说法,一时之间战云密布。
当时被称为“英雄”的车夫
对于刺杀俄皇太子的行为,日本当局给予刺客终生苦役的惩罚,这也是日本司法部顶住了重重压力作出的判决。而在当时负责尼古拉二世和希腊王子出行的车夫,则给予了“英雄”称号。只是,当日俄两国交战时,这两名车夫变成了国贼,最后郁郁而终,而那名刺客后来则被称为英雄。
对于未能刺杀清朝大臣李鸿章的刺客来说,也许是一件不幸,但谁又知道对于李鸿章,未被杀死也是一件不幸之事,这一趟使命对于李鸿章来说,将会使自己背负千古骂名。
那时正是清朝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时间为1895年3月24日下午4时地点就在马关。对李鸿章个人安全,日本也做足了准备,伊藤博文为谈判颁布了四条命令:一是除谈判人员外,不论何人有何事,一概不得踏入会场;二是各报的报道必须要经过新闻检查后方可付印;三是除官厅外,任何人不得携带凶器;四是各客寓旅客出入,均必须由官厅稽查。
由此可见日本做足了谈判的准备,但在李鸿章一行人到达谈判地点时,从人群中冲出一个日本浪人,举枪冲着李鸿章扣动扳机。李鸿章左额擦伤,当场昏厥,一时间人群大乱,刺客趁机钻入旁边店铺躲藏起来。
当日,马关警方抓获刺客小山六之住,此人是日本右翼团体“神刀馆”成员,而此次刺杀李鸿章是不想日本和清朝和谈。
对于李鸿章被刺,日本方面在条约上作出了很大的让步,这并不是碍于李鸿章在自己管辖地方遇到意外,而是担心此事被西方列强在上面大做文章,所以在最后,日本在赔款上少要了一亿白银,后来的《马关条约》在其他方面也作出了让步。
刺杀未遂的刺客热闹了当时的日本当局,下令对肇事人作出严重惩罚,不过在日本正式入侵我国后,日本天皇亲自赦免刺客。
在日本刺杀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和李鸿章的日本刺客,他们结局如何?
刺杀沙皇的刺客,被抓几个月以后,死在了监狱里。李鸿章的就不知道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