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为什么一定要用木质甲板?
“密苏里号”铺的都是上好的缅甸柚木,当时缅甸柚木可是战略物资,战列舰、战巡这两种一等战舰都用它铺设最上层的木质甲板,由于缅甸当时是英国殖民地,美英战舰用的柚木不受控制,其它国家会很困难,只好用松木或者橡木做甲板。
木质甲板在风帆大航海时代的战舰好理解,那个年代钢铁是稀罕物,机械加工工艺原始,也生产不了造战舰的钢板和球扁钢,为啥到了蒸汽机铁甲舰时代用用木质甲板呢?这是因为化工技术不行,制造不了可长期使用的舰用防滑油漆(现在用氯化橡胶面漆)。
我们都知道军舰是在海里航行的,这就不可避免会有海浪冲到舰甲板上,由于钢板表面很光洁,有水在上面人再在上面行走很容易滑倒,而且钢板非常的硬滑倒后伤的不轻,这还是小事儿要是不留神滑到大海里可就麻烦了!风大浪急的很难施救…所以要在军舰的最上层甲板上涂一层耐腐、防滑漆,但是早年间近现代化工工业提供不了优质的防腐防滑油漆,刷涂之后用不到一个月就会大面积起皮、剥落,而当时油漆是很贵的,效果不好价格还贵只能是找其它替代品…木质甲板就又回到蒸汽机铁甲舰上了。
“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正在除冰,海军是世界性军种,有海洋的地方它都能去,最冷的南北极、最热的赤道,都有战舰,特别是殖民地时代的“炮舰外交”,既然是到了最冷的地方水汽很大钢铁甲板上很容易结冰的,这个时候更是寸步难移,而铺上木板虽然也能结冰但解冻也快,到了稍微暖一点的地方温度升高之后除冰也很快。
而到了热带之后中午时分气温高达40℃以上,由于钢板导热快有可能升高到60℃,脚踩在上面就跟踩火盆一样了,而且打仗的时候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简直就是上刑!图片里是衣阿华战列舰的“博福斯”40毫米高炮的炮位,由于进入到喷气机/反舰导弹时代之后这型炮已经没啥用途了,再加上美国海军世界第一,航母众多…所以将40毫米炮拆除,越南战争期间天太热就改造成了游泳池,但游泳不可能每天都可以,太阳可是每天都有的,甲板也该热一样热,为了避免烫脚需要铺上木地板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木质地板可以防静电,图片里406毫米弹的引信很大,内部结构非常复杂,早年间的引信不像现在有:无线电近炸引信、激光引信…等种类比较繁多,就是机械碰炸引信(含延时引信),一般来说这种引信灵敏度比较高,撞击到物体后瞬间爆炸,正常情况下它比较安全,但是它害怕静电,有静电就会产生火花,非常容易被引爆,为啥早年间的炮弹箱子都是木头的?就是防止炮弹堆放时防碰撞、防静电…。
这个事情具体到了战列舰也是一样的,炮弹在补给时近1000发的补给量要排列在甲板上,等待入库,这个时候非常的危险!高温、静电无处不在,如果甲板不铺木质地板金属之间很容易产生静电和磁场,这就非常的危险了…而铺木质地板就可有效的消除静电。
总之,铺设木地板的目的就是防滑、隔热、防静电,这也是早期化工工业不能提供较好的油漆采取的办法,而现在化工工业进步了也就不在需要木质地板了,它随着战列舰的退役也永久性退役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战列舰为什么一定要用木质甲板?
军舰甲板,尤其是老战舰有大量人员需要在甲板上作战的时候,对于甲板的要求可以简化为四条:
1:隔热,金属战舰很容易在海上无遮无拦的情况下被晒得很“烫”,要保证船体较为清凉一方面是船体内部加强通风或安装空调,另一方面就是尽量少吸收热量,而木头能够较好的隔热。
2、防止足部疲劳 其实船上要么地毯要么涂上涂料,很少会让人直接在金属上行走,因为人的足部在金属上行走容易导致足部疲劳,而在木材上则不会。因此在一些非木质部分也会有涂料,比如二战日本巡洋舰上木色的油毡。
密苏里号尾部图片,注意这部分不是木甲板,但是依然涂上了一层防滑隔热的涂料。
第三:防滑,避免被打湿的甲板(海水、雨水或血水)太滑导致船员被滑倒。
第四:防锈,船只在海上盐分、海水侵蚀难免生锈,而尤其是降雨时船只部分在淡水中部分在盐水中处于两种电解率不同的液体包围下更容易生锈。侧舷靠防锈漆和牺牲阳极,而甲板上往往覆盖木甲板,而在木甲板和钢制甲板中间还有防水的胶或沥青,木板之间灌入石灰、水泥或沥青,减少渗漏。
当然还有木质船舶发展过来的一些传统习惯因素在内。
战列舰为什么一定要用木质甲板?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以前的事情了。
以前的军舰,无论是战列舰还是小型军舰,很多甲板都是木质的。
木质甲板自然不是全部,下面还有金属甲板。
原因其实也不复杂,是古代流传到今天的经验。
军舰甚至民船的甲板,工作条件非常恶劣。
首先是阳光的暴晒,尤其是一些热带地区,阳光非常厉害。以前中国远洋水手的生活条件差,副食很差。到了热带以后就钓鱼,简单处理以后,往甲板上一丢。太阳厉害,很快就晒成鱼干。
还有就是海水的腐蚀。
众所周知,海水具有一定的腐蚀性,甲板不可避免的经常被海水拍打,很容易腐蚀。
最后就是日常的磨损。
甲板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各种工作,磨损是不可避免的,甚至还有一些碰撞之类的损失。
在金属工业还不发达的时代,甲板使用木质材料很正常,毕竟几百年来都是这样的。
其实,这个木质绝非很烂的木头,往往价值连城。
当年英国人殖民缅甸,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采伐缅甸森林中的高档柚木,就是用于做船只,尤其是甲板。
这些优质木材,经过加工以后装上军舰,对于水兵是很好的。
第一,木质甲板避免过热,不像金属甲板那么夸张;第二,防滑、防变形;第三,隔热性好,船舱温度也不会高等等。
不过,木质甲板的缺点就是如果木头不是很好,比较容易腐朽,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更换。
二战期间,苏联水兵对金属甲板非常不满意,认为夏天暴热,冬天巨冷。
于是,海军将军汇报斯大林:“为了改善大型舰艇的居住性,海军考虑必须给所有建造和改进中的战列巡洋舰以及战列舰的上甲板铺设木制地板……”
不过时代不同了,今天军舰已经没有必要使用木质甲板。。
战列舰为什么一定要用木质甲板?
主要是因为军舰长期在海上作业甲板最容易与海水接触,容易受到各类因素影响吧。其次木甲板可以防滑,一是为水兵提供了方便,二是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更容易起降。
战列舰为什么一定要用木质甲板?
我们在翻阅世界海军史料的时候,会发现一个奇特现象,那就是早期的战列舰,甲板都是木质的。
不仅如此,在二战前期,大部分国家的巡洋舰甚至航母等大型战舰采用的都是木质甲板。
难道他们买得起备不起鞍,舍不得投入吗?显然不是。能建造大型战舰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他们不但是军事强国,还是经济巨人,根本就不差钱。之所以那样做,有下面几条原因:
可以隔热我们知道,金属导热速度快、能力强,战舰甲板是露天的,没有一点遮拦,一天有一半时间在太阳照射下度过。
如果甲板是钢板的话,太阳巨大的能量就会让甲板温度长期处在高温下,把战舰或者航母变成火焰山。
这样的情况下,军舰上的官兵就无法在舰上安心工作,影响战斗力发挥。
如果采用木质地板,吸收热量少,吸热速度也会减慢,而且散热速度很快,甲板温度就不会过高。
可以减震士兵走在铁质的甲板上,对脚板的冲击很大,容易引起足部疲劳,给人感觉非常不舒服,无论是作战还是操练,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而木质甲板就能减轻震动,让人感到比较舒服,对士兵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好处。
可以防锈战舰是在海洋上航行,浓雾天气多,海面风浪大,雨雪天气多,而且海水含盐量大,还含有其它物质。因此海水腐蚀性很强,相当于电解质溶液,和金属可以组成电池,发生电化学反应。如果是金属甲板,腐蚀就会非常快,没有就需要更换。
如果是木质甲板,就不存在腐蚀。虽然木质甲板会老化,但是速度很慢,而且需要更换的话非常方便。
可以防滑海上湿度高,海浪和雨水也会打湿甲板,如果甲板是铁质的,上面就会非常滑,气温低结冰的时候还容易结冰。
这样一来,不管是水兵散步在甲板上走过,还是执行任务,很容易被滑倒摔伤;要是处在激战中,那就会更麻烦,对部队战斗力的影响显而易见。
稳定性好学过物理的朋友都对重心这个概念一定不陌生,重心,是在重力场中,物体处于任何方位时所有各组成支点的重力的合力都通过的那一点。
但是有的朋友应该不知道,重心还有两个,另一个是几何重心。确切地说,规则而密度均匀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
军舰符合上述标准,是一个密度均匀物体,因此它有两个重心,重量重心和几何重心。
重心和稳定性有关,重量重心和几何重心两个点之间的距离越大,军舰航行起来就更稳,抗风浪能力会更高。
由于战列舰甲板一定要高于水面的,要是使用钢材做甲板,甲板的重量将会加大,这就提高了舰体的重心,军舰就会很不稳固。
如果采用木材做甲板,军舰的重心就会降低许多,军舰稳定性就会加强。
总而言之,使用木质甲板好处多多:吸水性好,渗透速度快,摩擦力高,防滑性好;抗腐蚀,稳定性好;散热性好,可以降低甲板温度;减震性好,能降低脚板疲劳。
可能会有人担心,木质甲板好处不少但也有缺点,那就是易燃,一旦被击中,就会引起火灾。
这倒是个事实,不过最初飞机没有参加海战的时候,对方战舰上的炮弹一般是很少击中对方甲板的。
因为舰炮的弹道是平直的,只能击中位置较高的战舰侧面;所以当时战舰普遍都选用了木料作为甲板。
随着航母的出现,舰载机的问世,飞机对战舰威胁陡然增大,木制甲板的缺点暴露无遗,被从天而降的航空炸弹击穿之后立刻就会起火燃烧。
所以二战后的战舰多采用钢铁甲板。随着科技进步,各种材料被铺设到甲板上面,具备了木质地板的所有优点,木质地板就光荣退役了。
战列舰为什么一定要用木质甲板?
船上一般都不用木甲板,太贵了,但是战列舰不一样,为什么要用昂贵的木制甲班呢,最重要的就一个原因,防滑!尤其是战列舰,一旦进行战斗,大批人员奔跑在甲班上,这要滑倒一个!战斗的胜负有时候就在瞬息之间,不容有任何闪失,所以一定要使用最合适最稳妥的设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