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是清,中国有可能实现君主立宪制吗?

清朝皇帝和官员,清朝是第二个非汉人建立的政权,如果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政权是汉人建立的,中国是否有可能君主立制

不可能的,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宗旨就是反帝反封建,他的旧三民主义和以后的新三民主义,都没有与封建专制妥协的余地。期间张勋复辟,袁世凱称帝不是重蹈复辙么?几千年的历史说明,家天下不长久,只有人民共和才是真正的出路。

假如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是清,中国有可能实现君主立宪制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难度很大,但不是不可能。

这其实就是一个壮士断腕 和 死撑着最终崩盘的局面。

满清之所以死撑着一直不肯改革放权,并不完全是封建制度的原因,还有民族问题。

满清自己搞了民族隔离制度,旗人和普通汉人的待遇是不同的,不能随便通婚,甚至不在同一个地方居住。

鲁迅回忆他第一次来到南京,试图进入旗人居住的满城游玩,被门丁臭骂了一顿。

按照规矩,汉人没有事事不能随便进入满城的,这里面只能住旗人。

而谁都知道,满清入关以后大肆屠杀汉人,犯下很多罪行。仅仅一个广州,就不知道杀了多少人。

这个民族仇恨客观存在,口口相传了200年。

同时,满清是以满蒙联手,一同打压汉人以实施统治。

但现在蒙古人不成气候,满族人就独木难支。

一旦满清搞了君主立宪,让出权力,就可能迅速失控。

因为汉人数量占绝对优势,人才众多,想要造反其实相当容易。

满清主动放弃权力,却有无法有效控制,搞不好就是权力尽失,彻底玩蛋。

这里牵扯到民族问题,并不仅仅是统治者集团和被统治集团这么简单。

而一旦满族失去权力,很难想象会发生什么。

那个年代,义和团、大刀会、红枪会到处都是,白莲教也有人相信,老百姓比较愚昧。

如果汉族夺取权力以后,对满族进行种族屠杀,那又会怎么样呢?

所以,满清改革的顾虑太多,有些人干脆说“宁赠友邦不予家奴”。

友邦最多捞点钱,捞点地盘,家奴(汉人)是要他们的命。

但如果是汉人王朝,只能说君主立宪的可能性较大。因为政治是要讲究妥协的,没有妥协就不叫政治。政治不存在你死我活,非要一个彻底死了才行,必要时候大家各退一步以减少互相损失。

由于没有民族问题,汉人王朝主动退让部分权力的可能性较大,但也只是较大而已。

自古以来,中国外国很少有统治者会主动放弃权力。

假如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是清,中国有可能实现君主立宪制吗?

古时过了新朝来,不是腐朽即独裁。除去人民新中国,没有一个好朝代。

假如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是清,中国有可能实现君主立宪制吗?

可能性不大,中央集权模式下只有推翻与被推翻,不大容易形成妥协,而君主立宪就是一种妥协,欧洲为什么会君主立宪成功,因为分权模式,才能达成妥协,

假如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是清,中国有可能实现君主立宪制吗?

严格来讲,本来也不是清朝,而是溥仪的满洲国,满洲国就是君主立宪制。按照伊藤博文的规划,满洲国经营三十年后,再逐步向南扩张,最终实现大东亚共荣圈。可伊藤博文死了,军国主义抬头,后来的事你就知道了。纵观历史长河,君主立宪在中国这个土壤上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中华民族并不是打心眼里有信仰的民族,惧怕的是强权和枪杆子,心里盘算的是自己的小算盘。一个没有实权的君主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也不会产生向心力。所以我们国家只有中央高度集权,高压统治,这个民族才能长治久安,这是历史的选择,不服也没办法。

假如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是清,中国有可能实现君主立宪制吗?

封建王朝自有其统治惯性,而且越往后来君主集权专制的特佂便愈发明显。莫说出现君主立宪制了,就是尧舜禹禅让也不曾出现。(尧舜禅让)

如果说当初赵宋王朝,还保有那么一丝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特色,那么也早已被蒙元的入侵打断了。

此后,尽管明太祖朱元璋将元顺帝逐回草原大漠,但却无法消除蒙元近百年的统治遗迹。明太祖朱元璋信奉以法治天下,以强力手段驾驭群臣。

并通过设置督都府,实行卫所屯戍制度,以及借“胡惟庸案”废除了宰相制,从而将军政大权集于其一身。

(太子朱标、宰相胡惟庸与明太祖朱元璋)

也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皇帝的权力不是小了而是更大了,大臣的地位不是提高了而是降低了。

后来,虽因皇帝无法处置繁杂的政务,而不得设立了内阁,作为皇帝的秘书或顾问。

尽管后来内阁首辅变得权高而位重,但却依然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皇帝依然大权在握,而内阁大臣也只能唯皇命是从。

苹果树上只能结出苹果,而不可能结出梨子。

高梁地里只能收获高梁,而不可能收获水稻。

(明太祖朱元璋与大臣刘伯温)

在皇权一家独大,成为所有人都必绕其旋转的核心时,又怎么有君主立宪制的土壤呢?

既然没有君主立宪制的土壤,又怎么可能结出君主立宪制的果实呢?

因此,无论最后一个王朝是不是清朝,只要依然是皇权一家独大的王朝,就绝不可能出现君主立宪制。

清朝统治集团虽然不同于传统中原王朝,但其实行的封建专制统治制度,却与历代王朝没有什么差别。

无非是出于防备前朝遗民反抗的原因,又加上依靠“剃发易服”,并强化了“文字狱”而已。

(顽固保守的慈禧太后)

大清王朝在内忧外患中,已经走向了穷途末路。

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却依然拒绝接受君主立宪式的政治改良。结果,光绪皇帝的“百日维新”昙花一现,很快便遭到了无情镇压。

可见,要想从内部推动封建专制统治集团,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变革,只能是一厢情愿而已。

综上所述:由于封建专制统治的惯性太大,束缚了一切变革的可能,导致其不仅无法产生君主立宪制,反而只能在末落的封建专制之路上一条道跑到黑。最后的结果,当然只能是寒蝉抱枯树与之俱亡。(锐意改良的光绪皇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