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是如何创业的?他起兵之初果真是被李世民推着走的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李渊是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并不亚于著名的李世民。

李渊本来就是隋朝重臣。他的妻子,是隋文帝皇后的姐姐,双方属于姻亲关系。

在隋炀帝时代,李渊也在朝中颇有权势。著名的杨玄感之乱时,隋炀帝命令李渊为弘化留守。由此可见李渊的地位还是很重要的。

李渊也很有远见的拉拢朝中大臣,笼络人才,却被隋炀帝猜疑。

于是李渊立即选择以沉迷于酒色金钱而迷惑隋炀帝,直到起兵为止。

隋末天下大乱,李渊认为隋朝必将灭亡,隋炀帝已经无法控制国家大局。

这种情况下,他仍然是太原郡留守,是掌握山西的军阀之一。

在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情况下,李渊在617年起兵,打着勤王定乱,迎回隋天子的旗号。

李渊军政能力很强,实力迅速扩大。同时,他让杨侑做傀儡皇帝,在政治上获得很大帮助。

没有多久,李渊就成为国内最大军阀之一。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李渊认为时机已到,称帝建立唐朝。

随后,在李渊的率领下,仅仅用了7年时间,唐军就消灭了薛仁果、薛举、李轨、宋金刚、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萧铣、杜伏威和梁师都等割剧势力,统一全国。

这是相当迅速的胜利,尤其是敌人都颇为强大。

同时,李渊时代利用东突厥和西突厥的冲突,维持了边境的稳定。

李渊还是一个优秀的君王,他废除了隋炀帝的很多暴政,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统一后就停止大规模军事行动,让人民休养生息。

在李渊时代,为大唐的盛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不然也不会有李世民时代的辉煌。

李渊最大的问题,在于选择继承人上面犹豫不定,倾向于才能稍弱但性格宽厚的长子。

然而,选定了长子李建成后,李渊却不废除李世民的兵权和党羽,最终出现了宣武门之变。

其实李渊不存在被李世民推动反隋,反而李世民只是执行老子的命令。

由于唐代史学家一味歌颂李世民,导致李渊的光芒被刻意减弱了。

李渊是如何创业的?他起兵之初果真是被李世民推着走的吗?

李唐皇室先祖是武川镇人,跟北周、隋的皇室是老乡,李家和隋皇室还是近亲,李渊得管杨坚叫一声姨夫,杨广得管李渊叫一声表哥。也正是因为李渊和隋室这层关系使得他后来在起兵的过程中很轻松,至少比李密、窦建德轻松多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李渊的创业过程,在《大唐创业起居注》里是这样写的:李渊在隋朝的时候袭封了他父亲唐公的爵位,其位置大概在今天的山西省。所以李渊当得知自己为太原留守的时候,开心得不得了,对李世民说:“唐本来就是我的封号,现在我又来到了太原,这就是古唐国所在,这真是天赐我也!”由此可见,李渊心里的小算盘老早就开始打了。

一、做好舆论工作,骗过隋炀帝的眼线

造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陈胜吴广都知道造反得先做好舆论工作,当然李渊不可能直接喊“大唐兴,李渊王”。恰好此时天下流传一个童谣,大意是说大隋将亡,李氏当兴,这是不是李密传播的我们就不知道了。隋炀帝听到这个童谣之后,把身边一个叫李金才的拉出去斩了。李氏当王的预言在隋末是如此流行,以致于当时出现了三个姓李的争天下。除了李渊之外,还有李密、李轨,个个都认为童谣里说的是自己。在舆论工作外,李渊还要对付隋炀帝安排的眼线,那就是王威和高君雅。这俩人几乎可以被认为是隋炀帝安排过来专门监视李渊的,李渊只要不老实,立刻上报。此外,当时北方的突厥时不时过来骚扰一下,抢完东西就跑,这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说造反不是那么容易的,要考虑的问题非常多。

那么李渊是怎么办的呢?首先对王威、高君雅这俩眼线,李渊使了一招欲擒故纵,他故意说:“北方的突厥总是来袭扰,我能力有限,干不了这活,你们另请高明吧。”王高二人一听急了:“别啊你撂挑子,我们上就是白给啊。”李渊这时露出了他的真实面目,他说:“现如今皇上远在江都,过于遥远,如果事事禀报,只会贻误战机。”王高二人不知不觉已经入套,赶忙说:“好好,那军事上的事以后就都听你的。”就这样,李渊两句话就把王高二人兵权夺了。随后又借口突厥来犯,诬告王威和高君雅内外勾结,引突厥入侵,把两个人杀掉了。可见李渊不仅会忽悠,心也是非常狠的,该杀人的时候毫不手软。

二、忽悠突厥,解决起兵时的后顾之忧

对于突厥,李渊的表现就是一个字——怂,不怂不行呀,人家兵强马壮,况且北边已经扶植起来个刘武周,自称定杨天子。如果不怂,那么之后南下关中就始终有后顾之忧。李渊给突厥的始毕可汗写了一封信,让刘文静带过去,信里说:“现在天下大乱,我想发兵为国解优,等天下安定了,您想要啥就有啥。”李渊画的这个饼非常有吸引力,始毕可汗看完信,点点头,觉得李渊是个潜力股,可以投资一波,但是始毕可汗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李渊必须要和刘武周一样自称天子。

始毕可汗为什么会提出这个要求呢?这得看李渊这封信中所写的出兵理由。李渊这个老奸巨猾的人在信中所写的出兵理由可不是要称帝,要知道越早称帝的人死得越快,因为树敌太多。隋炀帝虽然是跑到了江都,但是大隋王朝余威尚在,愿意为隋朝效忠的人仍然有很多,对于这些人,能团结就不要放弃。所以李渊在信中说了许多漂亮话,具体是说如今大隋一片动荡,我举义兵,目的是拯救大隋,使天下安宁,迎立隋炀帝还都长安,同突厥重修旧好,恢复和亲。接着李渊仿佛一个老者谆谆教导般跟始毕可汗说:“是,炀帝跟您是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雁门之围),但是请您念在隋文帝的荣恩上,不计前嫌,帮我一把。”李渊把自己起兵的理由说得很清楚了,我可不是造反,我是匡扶隋室,是正义之师。

不过始毕可汗不吃这一套,始毕可汗认准了自己曾经干过隋炀帝,隋炀帝如果哪天回到长安一定会干自己,所以李渊一定要当皇帝,必须跟隋朝撕破脸。所以当刘文静回来,说起突厥的这个要求时,李渊犹豫了,他犹豫的不是起不起兵,而是称不称帝。此时裴寂献上一计,改易旗帜,杂用绛白,这里的杂用绛白不是一面旗帜上既有红色也有白色而应该是很多面旗帜,有的是红色,有的是白色,看见隋朝打红旗,看见突厥打白旗,这样突厥就会认为李渊是自己人。李渊说:“你这是在自欺欺人,掩耳盜铃,但是现在没有办法,只能如此了。”就这样,李渊又一次忽悠了一把突厥。始毕可汗表示愿意发兵相助,此后李渊南下关中的后顾之忧就被消除了。到这里,在晋阳起兵前,李渊的准备工作基本就做完了。

三、《旧唐书》里李渊的创业故事大不一样,李世民成了主导

当然,这是起居注的版本,接下来我们看看旧唐书里是如何描写晋阳起兵的。首先是李世民想起兵,但是他不敢和李渊说,于是想了个办法接近裴寂,因为裴寂跟李渊关系好。李世民让人跟裴寂赌钱,而且老是输。这样裴寂每天都赢好多钱,高兴坏了,然后李世民也天天带他游山玩水,伺候好了之后,李世民跟裴寂说了自己的心思。正所谓拿人手软,裴寂便答应李世民去试探李渊的意思。

当时裴寂是晋阳宫副监,他利用职权带了几个宫女去服侍李渊,李渊不知道这是宫女,然后就宠幸了。这一宠幸不得了,裴寂就以此要挟李渊,劝他起兵,李渊于是答应下来。不久,李渊因为抗击突厥不利,被隋炀帝下令抓了起来。李世民跟裴寂、刘文静一起劝说李渊赶紧起兵,李渊答应下来,但是很快隋炀帝又把李渊给放了,于是李渊又把起兵的事放下了。这下把李世民急的,他赶忙让刘文静写了一封假诏书,就说征伐山西兵员,准备讨伐高句丽,一时之间人心惶惶。在半推半就之间,李渊终于下定决心起兵,同时,他以谋反罪把王威、高君雅这两个人抓了起来。就这样,李唐正式从晋阳起兵。

结束语

看完旧唐书的李渊起兵过程,可能大家都会有一个疑惑,那就是李渊这个人是怎么成为大唐开国皇帝的,他如此优柔寡断,还好色,根本不像一个创业君主的样子,反倒是李世民总是在后面推着他走。

其实《大唐创业起居注》的记载应该要更加真实客观一些,其描写的李渊有勇有谋,忽悠起人来水平很高。在晋阳起兵事件当中,李渊应该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毕竟儿子英雄爹好汉,李世民是何等雄才伟略的人,他老爹必然也不简单,哪怕从李渊的其他几个儿子来看,个个都俱有君王之才,李渊就不可能是个怂人。但是由于某种不知名的原因导致《旧唐书》里李渊的形象被打了折扣。

不过好在史官们为后人留下了蛛丝马迹,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真正的李渊。有“四方之志”的李渊不可能是一个成天吃花酒,因为睡了几个宫女就吓得要起兵的懦夫。他的行为一定是有详细的规划与明确的目的的。

李渊是如何创业的?他起兵之初果真是被李世民推着走的吗?

李渊的祖父李虎和父亲李昞是北魏、西魏以及北周的大功臣,号为“八柱国家”,李渊自小袭爵“唐国公”的称号,又由于李渊的母亲和隋文帝杨坚的妻子是姐妹,所以凭借着这一层关系,李渊受到了隋文帝的重用,仕途一帆风顺,很快便成为了隋王朝的高官。

隋炀帝继位后,由于穷兵黩武和滥用民力,以致天下大乱,各地起义不断,于是李渊便起了野心,暗地里广结天下豪杰,其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也在暗中作好了随时响应李渊起兵的准备。为了麻弊隋炀帝,李渊故意沉湎于酒色,并大肆行贿朝中大臣,所以杨广减轻了对李渊的防备,并且委以李渊平叛重任。

隋炀帝逃往江都前,命李渊为太原留守以防备突厥,这给了李渊积蓄力量的机会。杨广逃往江都后,天下形势越来越糟糕,于是李渊在其子李世民和一帮心腹的劝说下举起了反隋大旗,李渊先是以突厥南下和讨伐高句丽为由广招士兵,然后借故除掉隋炀帝安插在他身边的王威和高君雅两位大臣,最后与突厥结盟并召集在外面任职的儿子李建成和李元吉以及女婿柴绍等人来到太原共举大事。

李渊带领着招募的几万大军从太原开拔,先破宋老生,后擒屈突通,最终在女儿平阳公主和叔父李神通的策应下攻破了长安。李渊进入长安后,以杨广之孙杨侑为帝,自为大丞相,遥遵杨广为太上皇。杨广被杀后,李渊废杨侑,自立为帝,建国号为唐,随后逐一灭掉各地割据军阀,统一了中国。

所以,李渊此人也是一个颇有谋略、老谋深算的人物,并非像历史上所记载的那样软弱无能,之所以会造成李渊的形象在历史上很差的样子,完全是因为李世民在政变中当了皇帝后,为了显示自己皇位的合法性,在史书中有意夸大自己在建立大唐时的功绩,进而有意识的贬低父亲李渊的形象,好似李渊起兵是靠着李世民推动的结果。

李渊是如何创业的?他起兵之初果真是被李世民推着走的吗?

李渊是如何创业的?他起兵之初果真是被李世民推着走的吗?

李世民做皇帝没得说,对于唐朝开国也是功勋卓著,唯独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与篡改历史没得洗。说到李渊起兵是被李世民和刘文静、裴寂密谋推动的,其实就是李世民篡改历史的结果,这最有利于李世民继承皇位的合法性,但说到底李世民并不是嫡长子,继位是靠兵变,就缺少这样的依据,李世民才会炮制了自己最早密谋起兵的理论。

而实际上李渊作为开国皇帝,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唐朝最先谋划举兵的就是李渊。李渊祖上与隋文帝杨坚都位列北周八柱国,李渊的母亲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所以隋文帝是李渊的姨父,李渊父亲早逝,所以隋文帝对李渊特别照顾。先是禁卫军,后来是刺史、郡守,隋炀帝时期已经做到了太原留守,妥妥的封疆大吏。

虽然是表兄弟,隋炀帝也感到李渊逐渐成为威胁,留下了几个官吏监视李渊。不过李渊尽心尽力平定叛乱,又收买朝廷大臣,总算是稳住了隋炀帝。同时在平叛的过程中李渊招降纳叛,他深知隋朝必亡,于是和裴寂商议在合适的时机起兵。李世民找到李渊说起兵的时候,李渊已经谋划了好几年了。

尽管如此,李世民还是为唐朝开国建立了很大的功勋,李渊起兵进入长安建立唐朝之后,剩下的统一战争大部分就交给了李世民和李靖、李勣这些将领。玄武门之变开了唐朝宫室政变很不好的先例,为了掩盖杀兄逼父的事实,李世民这才篡改历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