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五代十国是中国最黑暗的历史之一,你怎么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五代十国其实没有南北朝那么夸张。
五代十国的时间只有70年,南北朝则有170年,差了整整100年。
但五代十国之所以黑暗,关键在于它并不存在一个南朝。
在南北朝对立时期,北朝胡人无论再乱,再滥杀,好歹南朝汉人政权是比较稳定的。
而五代十国时期,并不能在南朝。
南方也乱成一锅粥,分为: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南平(荆南)。
而北方的混乱更是不用说了。
五代的皇帝没有几个是善终的,不是被人篡位害死,就是直接被迫自杀而死。
以五代第一个朝代后梁为例,第一任皇帝朱温被儿子篡位杀死,第二任皇帝被弟弟朱友贞逼死,第三任梁末帝朱友贞被后唐大军攻破都城时,被迫自杀。
看看,三个皇帝都不得好死。
皇帝尚且如此,普通老百姓可想而知。
而且,北方的五代还存在一个真空时期,根本没有正经的政府。
就是后晋最后一个皇帝不愿意对契丹自称儿皇帝,契丹大军将后晋消灭,随后在北方打死杀戮、掠夺。
汉人忍无可忍,纷纷起来反抗,契丹人站不住脚,加上传染病流行,被迫回到北方。
但此时后晋已经灭亡,北方就没有政权了。
这种情况下,刘知远才建立后汉,结束了北方的无政府主义。
看看,就乱成这样。
五代十国末期,中国人口已经有很大恢复,但最乐观估计为2500万。
而之前的唐代鼎盛时期,中国人口高达8050万。
也就是说,五代十国的人口只有前朝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有人说五代十国是中国最黑暗的历史之一,你怎么看?
首先谢谢悟空邀请。
说五代十国是中国最黑暗的历史之一是一代史学大家钱穆。但我个人认为中国历史最黑暗的时刻是两两晋南北朝。唐朝是是中国封建历史的巅峰,但到五代十国对比唐朝落差太大。士大夫不值钱,钱穆才认为五代十国是中国最黑暗。五代十国最大害处就是武人乱政,实际上,就是唐朝藩镇割据延续。直到北宋建立才算结束了割据时代。五代十国存在时间并不长。五代十国是从907年到979年 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七十多年的时期。五代是指907年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朝代(正统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以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建后梁开始,直到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十代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后逐渐被灭。这五十多年堪称军阀军阀时代,也是由于此,给北宋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代十国时间虽然不长,但给社会造成的损伤却是巨大的,所以赵匡胤在登基以后才有,我宁可天下文官都贪污,也胜过武将造反、整个五十三年间,天下更易五代九姓十四帝,这种大王旗的变换频率,千古以来所未曾见。亲身经历过五代乱世的赵匡胤可以说是感同身受。有五代第一明君之称的周世宗柴荣做过屠城之事。柴荣当皇帝以后,曾亲率大军猛攻南唐楚州。守将张彦卿誓死抵抗,城破之后全部战死,无一人生降者。由于伤亡过重,柴荣命令屠尽城内所有居民,以泄泄心头之很。赵匡胤奉命屠城的时候,在一个巷口边看见一个已被砍掉脑袋的年轻女人卧在道边,怀里的婴儿还在幸福的吸吮着母亲甘甜的乳汁。赵匡胤恻然动容,下了停止杀戮的命令,把这个婴儿抱回军中抚育。这个巷子里所有的居民,因为那个断了头还在哺育自己儿子的女人,更多的是赵匡胤的良知,而得以保全性命,免受屠灭之灾。所以后来人民们把这条巷起名叫“因子巷”此巷至今还在,此事又是何等的骇人听闻。
所谓“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这是五代时期武将的“豪言壮语”。这句话的威力,和陈涉的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几乎具有同等的魔力。这在封建士大夫看来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五代的战乱,乱世不如狗。而一旦将将皇帝的神圣外衣剥褫干净,所谓“天子,原来也不过如此,什么天命。不过如此。如果说,南北朝时期,衣冠南渡,东晋正统还在,尚有一丝文明气息的话,那么,五代则是礼乐人理全部崩坏。完全是武人当道,南北朝时期,就算石虎这样的暴君,都知道要靠儒家文人当家理政,起码在面子上给一些儒生面子,而五代十国的军头们真觉得儒生百无一用。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写历史的特点,就是后面的朝代如果推翻前朝,必须黑一把前面的朝代。而五代十国皇帝犹如走马灯,都是篡位登基,后面的不黑一把前面的,在法统上就无法当皇帝,五代史越抹越黑也是正常。但武人乱政四个字肯定是跑不掉。
五代时期,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对外强悍,中原地区如此之乱,契丹不敢犯边一步 ,李存勖掌控河东。杀得契丹人头滚滚。数十年不敢侵犯河北一步。后来好不容易出了一个石敬瑭,耶律德光入主中原,但随即就狼狈逃窜,临死之际哀叹,想不到中原之人如此难治,耶律德光大概想错了,他以为中原地区的人人都是石敬瑭呢。五代十国的开国“皇帝”都是武将出身,一身军功和本事那是实打实干出来的,是真能打,所以养成了谁也不怕的性格。也就此形成了五代十国的混乱,武夫秉政,改朝换代犹如儿戏,都是二世而亡,以下克上比比皆是。这其中最关键一点是,士大夫丧失了话语权。武人不善于给自己脸上贴金,也是五代不为后世所喜的一个主要原因。从北宋欧阳修以后,几乎所有史家都认为五代十国是乱世。欧阳修曾说:“五代是干戈不息、乱贼横行的世道,礼崩乐坏,三纲五常灭绝,前朝的制度文化都消失殆尽了。”
但总体来数,五代十国比起晚唐已经好一些。所谓篡位不过是换个大旗而已,同理,魏晋比起汉末也好一些。国家战乱受伤害的都是底层百姓。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的你关注点评。
有人说五代十国是中国最黑暗的历史之一,你怎么看?
五代时期战乱频繁,那时的朝代更迭更是异常频繁,短短53年就经历了五个朝代,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五代时期留下的画作韩熙载夜宴图
其中后梁只有16年,后唐只有13年,成为契丹儿皇帝的石敬瑭的后晋只有11年,后汉最短只有3年,赵匡胤年轻时任职的后周只有9年。这个时代可以说军阀割据,叛乱更是频繁。只要是手里握有重兵的将领,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取代那时的皇帝。正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耳。
结束了五代的宋太祖赵匡胤
所谓“宁做太平犬,不为乱世人。”五代时期长期的战乱让人民苦不堪言。老百姓期盼过上太平、安定的生活。五代时期经常会发生屠城的现象,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就曾奉后周皇帝柴荣的命令对南唐楚州的居民进行过屠杀。相同的例子在五代时期可以说是比比皆是。那时中国的老百姓可以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五代前期形势地图
所以有人说五代十国是中国最黑暗的历史之一。
有人说五代十国是中国最黑暗的历史之一,你怎么看?
这个历史时代不止最黑暗之一,还是整个汉民族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第一方面,从秦始皇建立的郡县制中央政府制度到清朝灭亡,差不多有2000多年。恰巧可以分为前1000年和后1000年,从秦始皇统一到唐朝的安史之乱爆发刚好1000多年,这1000年,由汉民族建立政权是强盛的积极进取的。秦汉400多年大一统,把匈奴打到西迁,魏晋南北朝400多年大分裂,由于三国时期人口大量减少,所以从北方游牧民族迁移内地填充,短暂被游牧民族统治了中原地区,最后还是汉民族融合他们,掌握政权。隋唐到安史之乱之前大一统200多年,完全征服了游牧民族,大唐时期是汉民族达到了全盛时期,日本有遣唐使,到现在国外的唐人街等,唐朝对世界影响非常深远。从安史之乱后到清朝后1000年,汉民族是保守的,时长被外族入侵统治。从五代十国,北方辽国已经建立,到宋被辽金威,在被元朝统治,短暂的明朝强盛,也被北元满清威胁,最后被清朝统治。特别是燕云十六州被石敬瑭送给辽国,在到明朝徐达攻陷元大都,长达500多年被北方外族所统治。现在才有崖山之后无华夏,明亡之后无中国论调出现,所以五代十国是整个汉民族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里强调下中国不是单单指汉族人,只是前1000年汉族人掌握政权对整个中国做的贡献最大,后期虽然被少数民族统治一段时间,但汉族人还是中国的主体。
第二方面,前1000年,秦国创建三公九卿中央政府制度,国家民族形成。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举孝廉,建立了士人政府,把西域今天的新疆纳入中国版图,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魏晋南北朝时期,东吴和东晋开发江南,隋唐一统,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考试等等都一直是积极进步的。后1000年,宋朝重文轻武,虽然知识分子地位提升,严格来讲他并没有实现真正统一,而且从建国到最后灭亡版图一直在被侵蚀,元朝是我们被北方游牧民族征服了,我们一直在消化如何融合他们。明朝更是废除宰相,更集权制度,建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西厂。到了清朝也是被外族所统治,也在消化如何融合,不断的汉化,学习汉文化,所以基本后1000年都是维持前1000年所进取的成果。
第三方面,其实五代十国,是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沿袭。安史之乱到唐亡已无法恢复到之前,藩镇擅权先后约一百四十年,开始河朔三镇到结束,国门之外皆为强敌。唐代藩镇、其出身多是行伍小卒,本无教育、亦无野心、并不懂如何创建像样的政治规模,只是割据自雄。因为科举制度的设立,有地位、有志气的士人,全离开他们的故土,走向中央去。都是不知道任用士人、只在农民中挑选精状训练成军队,剥削农村来供养军队、层层驾驭、黑暗势力、亦维持到百年之久。除非农村破产,这个武装统治势力,还可存在。因其辖地之小、故不感觉要政治人才。更不感觉要文化势力,因此变成一个不关重要的地位,这全是一百五十年武人与胡人兵权统治之所赐,导致宋朝的政策变成了重文轻武,为了统治内部,而只能受外部长期威胁。江南为财赋所出,肃、代中兴,即靠东南之财赋,自此唐政府始仰仗东南财赋维持,至元和,东南财赋始重。大时代没落之大骚乱,即在中部发动而蔓延遍及于南部。王仙芝先发,历五年,王铎斩之亦亳州,次为黄巢,和王仙芝同理,以贩盐为生,王死黄巢继续统其众,破东都、攻潼关、陷京师,黄巢骑士数十万,国号大齐,数十州人大饥荒,吃俘虏,先后凡七年,又次之为秦宗权,每指乡聚,曰:吃其人、可以吃饱众人,先后凡五年。是当时中国黄河流域民众疾苦之加深,黄河流域民众,经黄巢、秦宗权大乱之后,继续还是经受武人、胡人不断争夺,横征暴敛,水深火热,几乎难于想象,难于形容,在政事极端无望之下,有一个张全义,在政事极端无望之下,还有一个冯道,历事五朝八姓十一君,死年73,亦以道能周旋有所存济也,其对耶律德光曰:此时百姓,佛出救不得,唯皇帝救得。论者谓道一言免中国人于夷灭,世运即此。民生间,直是中国有史以来未有之惨境。总结:中国2000年的郡县制中央集权政权,经过几个大动乱时期,秦末大乱,短短几十年就又统一于汉朝,东汉末年到三足鼎立也就几十年,西晋统一更是没有付出多大的代价就统一,东晋时期也只是北方中原短暂的内乱,后形成南北朝,到了隋统一,也没有付出什么代价,隋朝末年到唐朝统一也就几十年时间,后面的宋,元,明,清都是直接继承大一统。唯独安史之乱到宋朝建立,有一百五十几年地方战乱不断,四周强敌环伺,导致了后面的宋辽,宋金,元、满清等长期被外敌欺压、侵扰、统治的后果。不止影响当时百姓,更是影响后面1000年中国的统治。也因为慢慢消化周围的民族才有到清朝大一统,也奠定了我们今天中国的版图。
有人说五代十国是中国最黑暗的历史之一,你怎么看?
说五代十国是最黑暗的时代那是不知道东晋十六国时期,如果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黑夜的话,东晋十六国时期就是长夜漫漫看不到哪一天才是光明。五代十国从朱全忠篡夺皇位到赵匡胤的陈桥兵变,总共七十二年,之后迎来了宋代的繁盛,东晋十六国从刘渊灭亡西晋到鲜卑拓拔部统一北方,总共一百二十三年。之后仍是南北朝分裂时期。从时间长度上你就知道五代十国还不算是最差的。
从政治角度观察两个时期的异同东晋十六国时期形成的根本原因,还是西晋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造成的。西晋武帝司马炎在统一三国后采用了郡国并行制度,分封了大量的藩王,司马氏家族开始了内斗的阶段,司马炎在位时期作为领导核心还能压制住诸侯王,而它的傻儿子司马衷上位后,中央开启了内斗,皇后贾南风长袖善舞拉一派打一派使得中央陷于斗争之中,诸侯王压力顿时消失。中央与地方权力之争也开始蔓延,虽然贾南风死于赵王司马伦之手,但是局势早已失控,于是司马氏家族内部的八王之乱开始了。皇族内部斗争,一方面战争不断,老百姓苦不堪言,另一方面为魏晋以来长居中原的各个异族开始聚集力量反抗汉族政权,于是匈奴、鲜卑、羯、氐、羌五族势力染指中原,自刘渊建汉自立开始,五胡乱华时代开始了。这一时期传统中国的外戚干政、藩王作乱、异族入侵等政治弊端全部都有,世家大族开始衣冠南渡,而寒族地主开始组织力量防备入侵,最底层的农民流离失所,或逃或亡只为活下去而已。甚至前秦苻登领兵作战不备粮食,把百姓绑起来当做军粮,号称“两脚羊”;再有冉闵在邺城屠戮异族杀人无数;到鲜卑拓拔部统一北方之前的这一百二十三年间,战争不断。谁会希望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呢?
五代十国时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唐代节度使制度的广泛应用,就此形成了百余年的藩镇割据时代。而这一时期主要是军阀之间争夺地盘的战争,相对来讲,这一时期异族入侵的情形较弱,辽朝虽然吞并了幽云十六州,但是尚未完成对该区域的整合,与五胡乱华时代已经汉化的五胡各民族相比危害较轻。而战争的主要交战区域集中于中原地区,各个政权相互交替,各个军阀建立的军政府执掌政权。对于底层民众而言,虽然饱受战争之苦,但是人民不需要像五胡乱华时代进行大规模的迁徙。从后周政权开始,统治者开始反思军阀割据原因,进行了部分政治改革,后周政权转换成宋政权的过程中甚至并未经历大规模的战争,宋朝在统一的过程中消灭南方各个割据政权也基本上是压倒性优势,之后的汉族农耕区域迎来了宋代的经济文化大发展。相当于黑暗向光明的过渡,基本上还是优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
从经济文化角度观察两个时期的异同西晋灭亡后,中原地区的地方豪族开始了大规模的迁徙,北方的农业生产因战乱而被大规模的破坏,经济文化一度中断,这一时期的人民活下去就是他们最基本的愿望,更别提有什么其他的进步了,中原豪族迁往江南,江南迎来了经济上的大发展,但是由于政治上门阀势力的阻碍,东晋政权趋向自保,满足于南方相对安定的生活。门阀掌权的时代,人民生活更加艰难,政治上的进步乏善可陈。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是南方士人延续了魏晋玄学的风气,文化上一片衰败之象。
五代十国基本上延续了唐末藩镇割据的政治局势,主要变化来自于中原核心区域的统治者相互更替,对于各个地方割据政权来说,经济的破坏相对较小,这可以从继承五代的宋代时期繁华的社会生活可以看出。藩镇割据对于文化上的影响尚未到达全面破坏的地步,这一时期的儒生虽然很少在政府中任职,但是可以在尚未破坏的地方教授儒学传承文化。光辉灿烂的宋代文化正是从这一时代延续传承而来。
东晋十六国时期表现为外戚干政、诸侯割据、异族入侵等几个方面,是各族对抗、融合、再对抗、再融合的一个过程,这一时期的人民生活很悲惨,而五代十国主要是藩镇割据,军人干政,异族入侵因素较小,这一时期的人民相对来讲也很悲惨,相对而言,无论是从持续时间长度还是从社会影响方面来看,东晋十六国都要比五代十国更为黑暗,说五代十国是最黑暗的时代
恐怕是不对的。
有人说五代十国是中国最黑暗的历史之一,你怎么看?
我是白龙赤子,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五代十国,出现过一些在历史上重要的人物,比如政治家柴荣、画家顾闳中。但是,如果你还要罗列几个这个时代厉害的人物,恐怕就很难了。五代十国不光缺少自己时代的代表人物,它的社会风气也差到了极致。的确,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黑暗时代。
五代十国,总共持续53年,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了大大小小十几个政权不等。北方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汉,南方有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和南平。战争此起彼伏,政权不断更迭,改朝换代的速度惊人。夺权者凶神恶煞,儿子杀老子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衡量一个时代的好坏,对于普通人生活的考察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样时代中生活的普通老百姓,早上吃完饭可能下午就要走上躲避战争的路程。第二天醒来,自己家养的鸡啊猪啊的可能就被人抢走了,何谈幸福?温饱都得不到保障。
另外,在五代十国,出现了一些毫无底线的人物,比如朱温、石敬瑭等等。朱温作为后梁的开创者,理应被人们所尊重。但是,姑且不论他的篡位夺权,朱温在做人方面也有很大的问题,甚至是禽兽不如。朱温将自己的儿子派出打仗,竟霸占儿媳,此种行为,历来被后人所不齿。并且,朱温没有一丝的愧疚之情,最后也被自己的儿子所杀。可谓是“因因果果,循环不停”。众所周知,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后,给宋代历史造成了空前的边疆危机。但是割地卖国求荣还不算,这个石敬瑭还有更无耻的一面,他还认比自己小十几岁的辽太宗耶律德光为干爹,真是够了。可见,这不是个人现象,而是五代十国整个社会的道德标准都是很低下的。
五代时期,没有出现过伟大的思想家,这是让人惊奇的。中华文明五千年,各个朝代都出现过伟大的思想家、文化巨人。如西周之周公,春秋战国之诸子百家、汉之董仲舒、唐之韩愈、宋之朱熹、明之王阳明等等。每个朝代都可以拿出伟大的思想人物出来,而五代十国有谁呢?拿宋代来讲,跟宋朝根本就没法儿比,宋朝刚开始就有“宋初三先生”、邵雍的出现,对五代十国构成碾压之势。
结语
五代十国的黑暗,并不是当时出现的,而是唐末以来世风日下的一个总的反映。众所周知,自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始终陷入不死不活的状态,很难出现像贞观时期、开元时期那样繁荣的局面。当时,虽然韩愈站出来说,需要恢复以前美好的社会,但那始终只是一个梦。韩愈去世以后,唐末再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公共知识分子和政治家,社会陷入黑暗的边缘。漆黑的夜晚,没有人站出来点燃一支蜡烛,直到宋朝的建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