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常有好汉妻子与他人苟且,作者出于什么目的这么写?

揭露当时的社会现实情况。那时之人,写那时之事;今时之人,说今时之话。

《水浒传》常有好汉妻子与他人苟且,作者出于什么目的这么写?

《水浒传》描写好汉妻子出轨的並不是普遍现象,但都有特殊的意义。着重描写的是宋江的小妾阎婆惜,芦俊义媳妇贾氏,杨雄的媳妇潘巧云,都有不同情况的与他人苟且经过。

我认为作者这样写,目的很明确,《水浒传》中心观点是逼上梁山,围绕一个“逼”大作文章,也增加了许多故事的趣味性。

逼上梁山的人形形色色,一百零八人每个人都有故事,或官逼民反,或行凶杀人走投无路等等五花八门。

宋江,卢俊义成为梁山主要领导,经历必然是曲折的。宋江虽身为郓城县衙小吏,在地方上也能呼风唤雨,生活可谓十分安逸实足。如果不弄出个宋江杀惜的情节,宋江如何肯上得梁山?

再说芦俊义被逼上梁山,确是梁山军师吴用的杰作,贾氏的出轨完全是梁山导演的好戏。

节俊义本是个北京有名的土财主,又兼有一身好武艺,生活富足逍遥自在,做梦都不会想上梁山为寇。然而事情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梁山需要芦俊义,芦俊义就得按着梁山军师吴用的安排,一步一步的上了梁山。

最后说说杨雄,杨雄媳妇儿潘巧云不安份,是事实。揭露这桩丑事的不是杨雄自己,却是他铁哥们石秀。杨雄杀了潘巧云和侍女,石秀杀了奸夫头陀,三命在案只能逃命要紧。偏偏就逃到祝家庄,时迁又偷吃人家的报晓公鸡,若没有这桩事,怎能引起梁山好汉三打祝家庄的精彩下文?

《水浒传》有选择的细写了几个出轨女人,都是为了深入展开故事情节,使整个故事经过连贯起来环环相扣,读来才引人入胜不忍释手,这样作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水浒传》常有好汉妻子与他人苟且,作者出于什么目的这么写?

水浒中能算上好汉,又有妻子,妻子又跟人苟且的,老王记得有三位:宋江的妾氏阎婆惜,杨雄的二婚妻子潘巧云,还有卢俊义的妻子贾氏。

这三位都非常无耻,以阎婆惜为例,书中就描写了她丑态毕露的样子:

这阎婆惜水也似后生, 况兼十八九岁,正在妙龄之际, 因此宋江不中那婆娘意。一日, 宋江不合带后司贴书张文远来阎婆惜家吃酒。这张文远, 却是宋江的同房押司, 那厮唤做小张三, 生得眉清目秀, 齿白唇红; ⋯ ⋯ 这婆惜是个酒色娟妓, 一见张三, 心里便喜, 倒有意看上他。那张三见这婆惜有意以目送情,等宋江起身净手, 倒把言语来惹张三⋯

潘巧云跟和尚裴如海有染,把佛门中人都能拉下水;贾氏跟卢员外的管家李固一起陷害他。

这三个人的结局也非常悲惨

阎婆惜被宋江割了两刀, 那颗头, 伶伶仃仃, 落在枕头上;

潘巧云被杨雄卸为几块, 心肝五脏挂在树枝上, 任凭乌鸦啄食;

贾氏被卢俊义剖腹挖心,凌迟处死;

虽然这三位都是无耻的妇人,但是几位好汉下手也有点太狠了。动不动就大卸八块,剖腹挖心,让人不忍直视。

其实不光是这三个好汉的歹妻,《水浒传》里女性形象多是此类淫邪歹毒之人。对女性的称谓也都是“ 雌儿” 、“贱人” 、“小贱人” 、“ 贼贱人” 、“ 泼烟花” 、“ 腌脏泼妇” 、“ 淫妇” 、“ 表子” 、“老猪狗” 、“贱母狗气“ 、“老咬虫” 、“ 吃贫婆” 等辱骂之词。“

就连对三位女英雄的描写也很不堪

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这名起的都不如阎婆惜,潘巧云有水平。

顾大嫂绰号母大虫,就是母老虎的意思,书中对她的描写是:

眉粗眼大、胖面肥腰, 插一头异样钗环, 露两个时兴镯。有时怒起, 提井栏便打老公头; 忽地心焦, 拿石锥敲翻庄客腿。生来不会拈针线, 弄棒持枪当女工。

用德云班主的一句话总结就是:嫂子我敬你是条汉子!基本是比一般的老爷们都老爷们。

孙二娘,绰号母夜叉。夜叉是海里的妖怪,《哪吒:魔童降世》里,面目可憎,不讲卫生,乱吐吐沫的那个就是。对孙二娘的描写是:

眉横杀气, 眼露凶光。辘轴般蠢全腰肢, 棒锤似粗莽手脚, 厚捕着一层腻粉, 遮掩顽皮; 浓搽就两晕胭脂, 直侵乱发金训手笼魔女臂, 红衫照映夜叉精。

她的职业就是饭店里的麻醉师,把客人都麻翻了,然后当生牛给屠宰了。大块好肉当黄牛肉卖,零碎小肉剁成肉馅包包子。这不就是《西游记》里的妖精吗?其实我没明白的是,她这的客人,来一个她剁一个,整那么多包子都给谁吃了?难道都被她和老公张青吃了?按《盗墓笔记》里的说法,这二位吃实心肉长大的,以后不怕粽子了。

三个女英雄里其实就扈三娘算得上真英雄,又美貌,武功又高。结果呢,被宋江这个黑心肠,许配给了又丑又锉又好色武功又差劲的矮脚虎王英。可见作者对女性得有多仇视!

造成这种情况呢,老王分析有如下几点原因:

一是,男尊女卑的时代特点,造成了对女性的肆意侮辱和黑化。

二是,这个小说以造反为主。要是家里老婆都贤良淑德,怕好汉们就没心思造反了。以阎婆惜三人为例,他们的淫邪歹毒,直接把三位好汉逼上梁山。

三是,小说的读者面对的都是一些糙汉子。奸情人命的故事,一直最有市场。这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关注我,我是@老王叨光荐影 ,一起开心读故事,快乐涨姿势!

(图源豆瓣网,侵删)

《水浒传》常有好汉妻子与他人苟且,作者出于什么目的这么写?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梁山好汉的妻子红杏出墙,主动或者被动,除了增加故事情节的丰富性和可读性,还与当时的社会现状,施耐庵的生活经历以及传统士大夫的价值体系有关。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需要抽丝剥茧,层层推进。

红颜祸水,误家误国(李师师)

「大宋宣和遗事」是「水浒传」的母板,该书开篇就列举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各种红颜祸水误家误国的典故,如妲己,褒姒等。红颜祸水成为古代士大夫乃至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一部分。

这是对女姓的一种偏见,一种误读。大家对女性社会价值往往忽视,却在各种亡国悲剧中反复寻找女性身影。不近女色,好汉本色

除了红颜祸水误国误家的价值判断之外,过度女色对男性身体的损害,在传统医学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在冷兵器时代,强健的体魄是习武的基础。梁山好汉过着刀口舔血的绿林生活,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和高超的武艺做支撑。所以,不近女色也成为梁山好汉的标配。

替天行道,心无牵挂(宋江 剧照)

除了在精神层面对女性的排斥,在险恶的现实环境中,也需要梁山好汉心无牵挂。上梁山在当时是杀头的买卖,若有妻小,必然遭受连累。赤条条一人好安生,好行事。

文学反讽,极端对抗(宋徽宗 赵佶)在当时,皇帝三宫六院,妃嫔成千上万。达官显贵也是妻妾成群,奴仆满地。而普通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社会资源包括性资源被极大的不公平分配。

所以,作者在水浒传中塑造了一个个钢筋铁骨,不近女色的英雄好汉,与妻妾成群,贪淫无道的达官显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这是一种极端对抗和极致嘲弄,在那个一夫多妻的时代,一个个赤条条的梁山好汉,更让人心生敬意。————————故人西辞黄鹤楼,点个关注顺顺手。

《水浒传》常有好汉妻子与他人苟且,作者出于什么目的这么写?

那时候女子地位很卑贱,男人大都可以三妻四妾,而女子只能从一而终。否则,就被视为荡妇。作者利用这一点,彻底让男人当鲜花,女人当绿叶,让女人的失败成就了男人的英雄豪杰大丈夫阳刚之气。

《水浒传》常有好汉妻子与他人苟且,作者出于什么目的这么写?

回看《水浒传》中,宋江之妻阎婆惜与张三,杨雄的老婆潘巧云与裴如海,卢俊义的老婆贾氏与李固等。她们都出了轨,做了苟且之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作者为何要要这样写故事情节呢?

我们都认为在封建社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特别是男女授受不亲,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相夫教子,做一个贤妻良母,将来死后为自己立个贞节牌坊。

其实这里有个生活指数问题,说到这个问题,不难想到宋朝是一个比较富庶的国家,经济、文化、法律法规都是很宽松的时代,虽然老百姓日子清苦,但是还能过得去。

我们看宋江当时是衙门的小官人,混号宋押司,押司负责征收税赋诉讼,县衙的文书书写员。别看官不大,手里从来就不缺银子。

阎婆惜名誉上是宋江的老婆,暗地里与张三要好。宋江可以满足物质上的需求,另一个可以满足精神上的空虚,也就应了那句话:温饱思淫欲。

杨雄两院押狱兼充市曹行刑刽子,职业就狱警和刽子手。他没有什么官职,但是生活上没有任何问题。

由于工作和身体原因,冷落了潘巧云,才出现了后续故事。河北玉麒麟卢俊义,当地的大财主,要名声有名声,要钱有钱。摊上了个不守妇道媳妇,真是家门不幸。

施耐庵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呢?

一。突出一个中心点,就是为逼上梁山做铺垫,上梁山的前因。杀人欠命法网难逃,只好一条大路奔梁山。

二。抨击人性丑陋的一面,宋江、杨雄、卢俊义这些好汉,本来想好好过日子,可是她们却生在福中不知福,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她的丈夫。

三。社会的原因,阎婆惜、潘巧云、贾氏等,在爱情婚姻面前,只能是逆来顺受。没有恋爱情感基础,互相根本就了解不多少,稀里糊涂的嫁人了,婚姻基础薄弱。

四。对婚姻忠诚度的批判,夫妻双方都应该忠于对方,特别是情感上的问题,容不得有瑕疵。说白了是责任和担当,是互相的承诺,不老的誓言。

五。真实的反应出,人性的脆弱点,将食色性也,暴露无遗。这一切的发生,是人为的。道德底线和人身修养没有了什么尺度,值得警示和借鉴。

小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庸人之庸俗,体现在人间正道上,是向左还向右,取决于方向。

《水浒传》作者的目的,以故事告诉我们,夫妻之道贵在真诚,相亲相爱贵在一生。珍惜眼前人珍惜缘分,才是无上大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