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为什么喜欢闻鼻烟?

最早的鼻烟起源于美洲,就像当时的烟草那样,哥伦布从美州大陆将烟草带回欧洲种植,同时也带回了吸闻鼻烟的习俗。

印第安人吸闻的鼻烟只是烟草沫,就是经过研磨后得到的烟草粉沫。鼻烟进入欧洲后开始有了不同的“配方”,法国人在烟草沫中加入红葡萄酒、苏打、盐、奶油之类的调味料,让鼻烟有了不同的味道。

鼻烟进入中国是明朝万历九年(1581)年,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来中国,清朝赵之谦的《勇庐闲诘》中有记载:

“鼻烟来自大西洋意大里亚国。明万历九年 ,利玛窦汎海入广东,旋至京师献方物,始通中国。”

利玛窦带鼻烟进中国之前,烟草已经于1575年从吕宋岛传入中国,并在福建永定地区开始种植。鼻烟进入中国后,最初只流行于王公贵族之间,民间的普通百姓很少吸闻鼻烟,一直到明末清初,鼻烟才渐渐在民间流行起来。

中国的鼻烟品种又和欧洲不同,从康熙年间开始,宫廷开始自行制造鼻烟,那时候康熙给这种鼻烟取名为“御制露”。这种鼻烟在制作的时候采用茉莉花熏过,闻起来会有一股花香味,也是最早的花香型鼻烟。

古人为什么要吸闻鼻烟?

我们从鼻烟的发民历史可以发现,从哥伦布进入美洲发现烟草后,他就对这种植物非常感兴趣。美洲的印第安人对烟草的吸食方式有很多,有点燃吸食,有直接嚼食,还有就是用鼻子吸闻。

由于烟草具有提神和止痛的效果,所以印第安人会选择这种植物,更重要的是,烟草里面含有尼古丁,这种物质能够让人上瘾,这就是为什么烟草一旦在某个地区出现,传播速度会特别快。

鼻烟同样是烟草制品,古代的鼻烟里面都含有烟草沫,同样会让人上瘾。据史料记载,1561年法国驻葡萄牙大使尼古特,从葡萄牙买了鼻烟送给法国皇后凯瑟琳,没想到鼻烟能够缓解皇后的头痛症状,于是吸闻鼻烟就开始在法国贵族圈流行起来。

贵族总是希望自己有别于一般的平民,他们认为吸闻鼻烟是“优雅、高贵”的行为,而普通百姓用烟斗装烟丝,并点燃后吸烟的方式是低俗的。有了法国贵族们的吹捧,鼻烟的地位也开始慢慢提升。

中国的鼻烟从清朝开始进入一个发展期,最初利玛窦在明朝带进来的鼻烟都是用大瓶或者大盒子包装,清朝时期对这种包装进行了改良,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鼻烟壶。除了包装,鼻烟的配方也是五花八门,有用花叶搭配的鼻烟,还有用药物,比如麝香、沉香、薄荷等,这种鼻烟吸完后具有开窍醒神的效果,也能缓解头痛。

鼻烟的危害

鼻烟虽然不需要燃烧,但也属于烟草制品,同样是有害健康。

现在的鼻烟有两种,一种是含烟草,一种不含烟草。含烟草的鼻烟因为尼古丁的原因,就算不点燃也会被身体吸收,一样会上瘾。有人觉得不含烟草的鼻烟不会上瘾,对身体不会有什么危害,但实际上,经常吸鼻烟的人鼻子问题会特别多,比如鼻炎,还有嗅觉敏感度降低等等。

伦敦医生约翰·希尔在1759年发表的论文上警告称,不要过度使用鼻烟,因为鼻烟有可能会增加患上鼻癌的机率。

结语

鼻烟在某个历史时期非常流行,也因此发展出各种各样的鼻烟壶、鼻烟配方。

如今吸闻鼻烟的人已经越来越少,现代人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吸闻鼻烟会导致鼻子不舒服,鼻涕增多,还会带来其他的问题。所以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建议大家不要去尝试,也希望对烟草有瘾的朋友能够尽早戒烟!

古代的人为什么喜欢闻鼻烟?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鼻烟其实就是清代中后期才流行起来的。

烟草最早到中国是明代后期,但当时汉人抽烟方式是旱烟或者水烟,没有鼻烟。

由于欧洲有一段时间流行鼻烟,所以明朝进口商品中也有鼻烟。

但鼻烟在明朝不流行,主要是旱烟和水烟显然效果更好,价格也相对低廉。

而清代的鼻烟,最初其实是蒙古人流行起来的。

当时鼻烟在满清成立之前,就辗转进入东北,进而有进入蒙古地区。

那时候蒙古人的医疗差,迷信很多民间只要方法。其中鼻烟就是蒙古人颇为认可的一种治疗药物。

确实,当时鼻烟含有尼古丁等物质,吸入鼻腔以后会有一定的麻醉作用,给人带来欣快感,对于一些小病还是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

同时,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不可能骑马时候拿着麻烦的烟袋,而小巧的鼻烟更为合适。

时至今日,蒙古国仍然有抽鼻烟的习惯。

至于满清也是如此。

在清代曾经屡次戒烟,比如鼻烟开始流行的康熙时期,康熙就屡次戒烟。

一说康熙自己烟瘾很大,但直到抽烟伤肺,开始宣传戒烟。自然,你让臣民戒烟,自己也要做到。戒烟期间,康熙使用鼻烟来缓解不良反应,由此迷上了鼻烟。

其实,今天我们知道,鼻烟其实也有一定毒性,尤其会破坏鼻腔粘膜,西方学者认为鼻烟也会致癌。但当年没人知道,反而认为鼻烟完全无害,还可以治病预防。

由此,鼻烟就逐步流行开,首先是宫廷和贵族,随后流传到民间。

然而,鼻烟终究不如旱烟和水烟过瘾,价格也太高。

到了清朝末期,鼻烟逐步消失,成为少数人的爱好,大部分中国人还是抽烟。

古代的人为什么喜欢闻鼻烟?

我是炒米,我来回答。

茶叶从东方运往西方的途中,在船上闷馊了,结果西方人就发明了红茶(black tea),结果红茶还一发不可收拾,风靡全世界。

同样欧洲人在美洲印第安人那里发现了烟草之后,也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地囤积往世界各地贩卖,结果也在船上给闷馊了。然而闷馊的烟叶发出来一股神秘而诱人的味道,这就是鼻烟的雏形。

鼻烟最早在16世纪的欧洲宫廷流行起来的。法国皇后凯瑟琳自从吸了西班牙进贡的鼻烟后,久治不好头疼病竟然得到了有效缓减。而法国是整个欧洲的时尚之都,一下子整个欧洲宫廷都开始风靡了。

而自打鼻烟在万历年间传入后,同样深受明清宫廷上层的欢迎。因为刚进入国内的时候,还全部靠“进贡”,所以时有“黄金易得,高尚鼻烟难求”之语。

欧洲人会在“腌制”鼻烟的过程中, 加入葡萄酒、苏打、盐、奶油等等各种香味。而传入中国后,我们可以自主量产后,加入的香料就更丰富了,比如玫瑰、茉莉这一类草本香料;还有麝香、丁香、肉桂、薄荷、陈香这类香料,甚至冰糖、麻油、胡椒这类食用香料等等。这味道就更绝了,逐步发展出“酸味、膻味、豆味、糊味、甜味”这几个符合国人爱好的主流味道。闻之 ,刺激的味道冲入鼻孔,两个喷嚏一打,提神醒脑。

鼻烟在欧洲很快昙花一现,而在中国却流行了300多年,甚至发展出了独特的鼻烟艺术。特别是盛放鼻烟的“鼻烟壶”,成为了清朝工艺美学的标杆。

鼻烟壶采用瓷、铜、象牙、玉石、玛瑙、琥珀等材质,运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技法,汲取了域内外多种工艺的优点,被雅好者视为珍贵文玩,在海内外皆享有盛誉,中国也因此被誉为“烟壶之乡”。

古代的人为什么喜欢闻鼻烟?

先说一个和珅和鼻烟壶的故事。

两广总督孙士毅回京觐见皇帝时,给乾隆带了一个鼻烟壶。在他前往金銮殿面君之时,在宫门之外偶遇到时任吏部尚书的和珅。和珅见到孙士毅拿的鼻烟壶价值连城,非常精美。和珅很喜欢,想自己要了。但是,孙士毅没给,说是送给皇上的,已经跟皇上奏明了。和珅虽然不乐意,也只能说自己是在开玩笑,不用当真。

过了几天,当孙士毅再见到和珅时,那个鼻烟壶已经到和珅手里了。孙士毅非常吃惊,和珅竟然如此受宠。后来一打听,乾隆根本没送和珅鼻烟壶,是和珅自己想法从内库“拿”出来的。这下,孙士毅更觉得和珅厉害了。

鼻烟之所以流行,还是因为当时的娱乐项目太少了。

在古代,绝大部分老百姓都活在温饱线,每天想的是怎么能吃饱饭。少部分达官贵人倒是不愁吃喝,但是,他们的娱乐项目也是少得可怜。能光明正大玩的,也就是遛鸟斗兽,听个戏。稍微高雅点的,还会整点文玩书画。

在这些项目中,鼻烟具有很强的流传性。

首先,鼻烟很方便,不需要耗费太多精力和时间。随身携带,想吸的时候,拿出来搞一下就完事。他比焚香和吸水烟方便多了。

其次,玩鼻烟也不需要做太多深入研究。不说文玩戏曲这些需要很强专业知识的领域,就是溜个鸟,那讲究也是多了去了。你养的鸟一张嘴,别人就能知道你水平怎么样。鼻烟就不一样了,反正吸到自己鼻子里面,谁也不知道你的“水平”如何。

再者,鼻烟所特有的香气,确实有提神的作用。而且,这个作用非常见效。只要鼻子吸一点,(参见电影中吸白面的情节)人就会感受到冲脑的“刺激”。

最后,鼻烟壶也融入了传统文化。鼻烟本来只是烟草末加上一些香料制成的,随便装一个瓶子里就行。等到中国以后,制作鼻烟壶的材质有很多种类:瓷、铜、象牙、玉石、玛瑙、琥珀,等等。制作工艺多样,具有很强的观赏和艺术价值。

素来喜好收藏文玩的中国人,马上就把鼻烟壶当成了新的宠儿。就连皇宫之中,也有人专门负责给王公贵族制作鼻烟壶。

等到现在,吸鼻烟的人基本没了。我估计,可能是,怕被当成吸粉的抓了。大家设想下,一个人掏出一个瓶子,往一张纸上倒出一点粉末。然后,用卡片挂成一条线,再捏住一个鼻孔用另一个鼻孔吸进去。吸完以后,再抽搐两下。

5分钟不到,110来了。

(文|勇战王聊历史)

古代的人为什么喜欢闻鼻烟?

不论是在各种文学作品里还是在现如今的明清古装电视剧中很多人都会注意到,许多达官贵人随身携带鼻烟壶,而鼻烟壶里面装的就是鼻烟,可以得知古人很喜欢闻鼻烟,那么古代的人为什么喜欢闻鼻烟呢?

鼻烟主要产自意大利,明万历九年,1581年意大利人利玛窦将鼻烟带入中国,鼻烟刚传入中国的时候被称为“士那富”“西腊”“士拿乎”等,都是外来语翻译过来的语言。

到了雍正年间,雍正皇帝根据鼻烟是用鼻子来闻的特点,于是把“士拿乎”正式命名为“鼻烟”,鼻烟这才有了中国名字。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之所以古代的人喜欢闻鼻烟,这可能是因为最开始这是达官显贵们的一种雅好,而这种喜好由上至下开始漫延整个社会,随之带动了众人喜欢闻鼻烟,鼻烟传入皇宫以后,随着皇帝赏赐给大臣们鼻烟和鼻烟壶,鼻烟开始在上层社会流行起来。

早期的鼻烟都是外国进口,价格昂贵,就算不是来自皇宫里面的赏赐,很多人也没有能力去购买,只有官僚和贵族上层社会才有能力购买鼻烟,一般的老百姓也只是听说鼻烟,但是却没有机会见到并使用。

明朝时期的宫廷内流行一句话,“黄金易得,高尚鼻烟难求”,可见当时上好的鼻烟真的是非常少,因此成了士大夫和达官显贵们的一种高雅爱好,鼻烟还常常被当做贵重的礼品馈赠亲友。

到了清朝,特别是康熙年以后,北京的鼻烟铺子越来越多,吸鼻烟的习俗也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曾经也多次提到过鼻烟。

其中第五十二回写晴雯患病,宝玉便命麝儿取鼻烟给她嗅些。晴雯用指甲挑了些嗅入鼻中,只觉得鼻中一股酸辣,透入囟门,接连打了五六个喷嚏,眼泪、鼻涕顿时齐流。宝玉笑问如何,晴雯笑道:“果觉通快些。”在红楼梦中鼻烟有开鼻塞和通窍的作用。

之所以当时的很多人喜欢闻鼻烟,不仅仅是因为闻鼻烟是众人公认的高雅爱好,其次是因为当时的鼻烟好处多多。

鼻烟里面可以掺药,掺麝香,掺冰片,当时宫廷的太医们常常以鼻烟来治疗鼻病,当时的人认为闻鼻烟可以起到轻度的麻醉作用,可以醒脑提神、驱秽避疫,还能驱寒、治头痛、开鼻塞、通窍等作用。

综上所述,古代的人之所以那么喜欢闻鼻烟,更多的是因为是社会中流行的一种高雅爱好,以及认为鼻烟有提神醒脑、开鼻塞等作用的原因,到了清朝末年,鼻烟慢慢被旱烟、水烟、纸烟等代替,最终被社会淘汰。

古代的人为什么喜欢闻鼻烟?

古人,其实主要是明朝以来的人喜欢闻鼻烟,主要两个原因;其一,附庸风雅;其二,醒脑提神;

中国古代种植烟草的历史非常悠久,据有关文献记载,汉代左右就有种植烟叶的记录;不过那时的烟叶主要是被用来作为一味中药材;也不是“吸烟”,而是放在口中咀嚼。

传说当年诸葛亮到云南平定叛乱时,为了预防瘟疫以及瘴气,就曾经下令让士兵常常咀嚼烟叶。医书上说,烟,辛温有毒,宣阳气,行经络,治风寒湿痹,滞气停痰,山岚瘴雾,辟秽杀虫。闽产者最佳。

中国人开始“抽烟”,开始于十七世纪;闻鼻烟也差不多是同样的时间;纸烟(那时主要是雪茄cigar),鼻烟都是舶来品。

闻鼻烟的习惯,由西方传教士带到中国,当然,这样的“新鲜玩意儿”必须让皇帝开开眼;乾隆又是一个非常喜欢西洋玩意儿的皇帝;在他带动下,闻鼻烟风靡官场。

鼻烟粉,当时还是进口商品;由产自南美的烟叶磨成粉然后加入香料;鼻烟粉最开始的时候价格不菲,只有达官显贵才能买的起。

不过后来的“山寨”鼻烟粉越来越多,一般老百姓如果愿意,也可以买来开开洋荤;闻鼻烟的多了,衍生出了一大专门的物品——鼻烟壶。

那个时候的鼻烟粉,非常类似今天人们用的“清凉油”;不过,清凉油不是“闻”,而是涂抹;同样可以起到醒脑提神的作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