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鲁侍萍与周仆园30年未见,再见时周朴园真的不认识和自己生过俩个孩子的前妻吗?
《雷雨》中的侍萍与周朴园生过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是周萍和鲁大海。
但是周朴园和侍萍身份悬殊,青春年少的周朴园是周公馆的少爷,而侍萍则只是老妈子的女儿。
侍萍无论如何,算不上是周朴园的前妻。
那么周朴园和侍萍算什么关系?
倘若是在真正的古代。那么侍萍就算是周朴园的通房丫头。
可惜那个时候已经到了近代,周朴园已经不可能像古代的少爷一样享齐人之福。
当时的时代已经进步到,不允许一个体面的男子妻妾共存。
那么周朴园该怎么办?
是负起一个男人应有的责任,给孩子的母亲侍萍妻子的名分;
还是将这个本就没有名分的女人赶走,再另选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子为妻。
很明显,周朴园选择了后者。
对了那个时候的侍萍不姓鲁,她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叫梅侍萍……
一.没有名分的约束,终是不可靠
读者都是站在上帝视角,侍萍出场的时候是47岁。
她的两个儿子周萍和鲁大海,一个28岁、一个27岁。
算一下年龄,侍萍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19岁。
那么就意味着侍萍同周朴园相遇,是在一个女孩子最美好的十七八岁。
那个时候的梅侍萍,自然是青春年少、美丽动人。
侍萍念过书,这笔钱会由谁来出?
必然是在周朴园这位周公馆少爷的支持下,侍萍才有机会读书。
不然侍萍的母亲梅妈,身为周公馆的老妈子,不会有这个财力,也不会有这个想法,让女儿读书。
曾经的侍萍一颦一笑,必然会牵动周朴园的心。
周朴园比侍萍大8岁,在侍萍20岁时,周朴园已经28岁。
当周朴园青春年少时,周家老太太会对他与下人的关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等到周朴园快30时,周家老太太必然会对他施以巨大的压力,让他娶门当户对的女子为妻。
而那时的周朴园有能力反抗吗?
像周朴园这种富家子弟,是最没有反抗精神的一个群体。
周家老太太只要用财产要挟周朴园,周朴园会马上就范,听话地去选一个门当户对的姑娘。
请注意那个姑娘不是繁漪,繁漪比周朴园小20岁。
当时还是一个小孩儿!
周朴园去娶门当户对的姑娘,在周老太太的眼里,自然是越快越好。
那么等到侍萍的孩子出生,这个老妈子生的下人,就没有了在周公馆生活的可能性。
侍萍马上被赶出了周公馆,那天是国人团聚的日子大年三十,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之后周朴园了解到的侍萍,投河自尽……
从那一刻开始,周朴园认为侍萍已死。
对于一个已死之人,周朴园可以肆无忌惮的尽情回忆。
他是在回忆,同侍萍的感情;
还是在回忆,自己也曾经有过的热血与激情,也许都变得不再重要。
在周朴园眼里的侍萍,就是相片里的姑娘。
右边的衣服柜,铺上一张黄桌布,上面放着许多小巧的摆饰,最显明的是一张旧相片,很不调和地和这些精致东西放在一起。
①在周朴园认为侍萍已死的二十七八年之后,周朴园还“痴情”地保存着侍萍的照片。
照片中的侍萍最多20岁,清纯可人,永远是一个漂亮的姑娘。
②可实际上呢?
投河自尽的侍萍没有死,她讨饭、缝衣服、在学校做老妈子,残酷的生活早已经消了她的美貌,只剩下无奈和沧桑。
在周朴园的回忆中,侍萍是他的前妻;
可是在实际的生活中,侍萍就是个下人。
侍萍与周朴园的关系没有名分的约束,本来就不可靠。
像侍萍这样一个下层人物老妈子,突然出现在周董事长面前,这位周董事长会做何反应……
二.一切为了利益
时光早已经把当年青葱的周少爷,历练成了心狠手辣、老谋深算的周董事长。
在整个周家,周朴园董事长就是规矩。
生活在周家的所有人,都过得沉重而压抑。
而周朴园,就是要压抑住所有家人的反抗。
周朴园比他小20岁的妻子繁漪,用与周萍私通的方式来疏解心中的压抑。
而周萍呢?
重复了他父亲的老路,喜欢上了家中的下人四凤。
而四凤,正是侍萍和丈夫鲁贵的女儿。
侍萍来到周家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这就是周朴园的家。
而周朴园也完全不知道,自家下人四凤的母亲鲁妈,就是当年的侍萍。
在周朴园的眼里,二人没有任何铺垫地就见面了。
朴 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
鲁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朴 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
①在周家房间的陈设中,侍萍回忆起了当年。
所以当她见到周朴园时,情感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缓冲。
也许在这个女人的心里,也泛起了当年的点点温情。
可那一丝温情,马上就被现实无情地打碎。
②周朴园心中的梅侍萍,永远只是相片中留下的回忆。真实的侍萍他不想面对,更不愿意面对。
因为他害怕,他发自心底的害怕侍萍会揭了他的老底;扯开他表面上体面的遮羞布!
鲁 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
朴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 不是我要来的。
朴 谁指使你来的?
鲁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朴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①如果往更深一步去想,周朴园会觉得,如果侍萍要认儿子怎么办;
如果侍萍,要与他谈条件该怎么办。
商人的唯利是图和老谋深算,早就抵消了他与侍萍曾经的那点情谊。
那时候的周朴园,更在乎的是自家的产业,是自家的矿业。
②这时在周朴园的眼中,侍萍已经是一个刻意寻找他,给他带来巨大麻烦的女人。
那时的周仆园,将急于摆脱侍萍这个女人。
这时在周朴园的眼中,钱是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东西!
什么曾经,都过去了;
什么感情,都别再提了。
那时的周朴园最想达到的情景是,侍萍拿着他给的支票,带着四凤和鲁家人马上离开周家。
周朴园永远不想见到的人,同样包括他的亲生儿子鲁大海。
这样周朴园所谓的麻烦就全部解除,那时的他还会留着侍萍的相片儿;留着绣着梅花的衣服;保留着夏天关窗子的习惯。
他也同样会记得,四月十八是侍萍的生日。
那样侍萍,就永远是他心底的美好。
而侍萍这个实实在在的人,周朴园则永远不会想要再见到。
这就是,唯利是图的周董事长的虚伪。
《雷雨》鲁侍萍与周仆园30年未见,再见时周朴园真的不认识和自己生过俩个孩子的前妻吗?
曹禺的名作《雷雨》,作为悲剧经典的一场戏,是鲁侍萍因为女儿四凤和周萍相爱,被周太太叫来公馆,三十年后与周朴园不期而遇。
有人会觉得奇怪,周朴园不是三十年对她恋恋不忘吗,怎么会相逢对面不相识?其实从常识上讲,三十年未见认不出这很正常。当年周公子和侍女相恋的时候,正值青春年华,梅侍萍不过十几岁的妙龄女子,即便生了两个孩子,也不过二十刚出头的样子。
一别三十年她已五十左右年过半百了,不花大价钱整容拉皮玻尿酸啥的,普通人已然感叹岁月如飞刀,刀刀催人老,昔日花容月貌的小仙女,对爱情心灰意冷,早已变成沧桑满面鬓有霜灭绝师太了。
何况侍萍悲愤出走后,又嫁给鲁姓工人为妻,穷人家的老婆为衣食发愁,烈日和暴雨下为生计奔波,哪里可让和养尊处优的周太太相比的?
当她站在周朴园面前时,一副老佣人的打扮,对此假若大学里相恋的两个人,在三十年后重逢,毫无准备在朋友家见面不说,有几个一眼认得出,那个保姆就是当年的佳人?
然而从逻辑上说又绝非如此,反映了周朴园的虚伪和绝情。侍萍和周朴园并非淡淡之交,而是骨肉相亲的情侣,而且三十年来未曾停止思念,她房中的家俱摆设照旧,甚至鲁侍萍月子里受了风寒,绣有梅花的衬衣,和炎夏不开窗子的习惯也保留了下来。恋恋不忘眉间心上的白月光,怎么会当面认不出来,毫无真情流露的感觉呢?
人性之复杂莫过于此,周朴园早已经成了冷酷无情的大老板,心中仍有昔日爱情的柔软之地。在他看来侍萍应当已死了,于是心中对自己为娶有钱有门第的繁漪小姐,无情地抛弃了地位卑微,怀有身孕的恋人。
他为自己背叛感到愧疚,所有对昔日爱情的追忆除了对她的欠疚,更是怀念彼此往日感情的纯洁:那时的周也是热血青年,还未蜕化成唯利是图,漠视工人死活冷酷无情的周老板。
也许当年许下的海誓山盟都是真的,也许他也曾和家族奋力抗争,可是在利益成功面前,他退缩了辜负了一个弱女子的爱情,他内心遭到了道德的拷问,原罪感驱使他产生忏悔和赎罪的行动。睹物思人保留不开窗的习惯等,可以令其减轻负罪感的折磨,稍微心安一点,不过是基于自利性怀念。
这种怀念的虚伪性,在他确定鲁氏就是当年的侍萍后,短暂的一瞬间惊喜之后,心头的白月光立刻变成了饭粒子,追问她来周公馆的目的。当他得到回答不过是要带走女儿四凤时,长舒了一口气,又和颜悦色起来,提出可以用钱补偿侍萍。
生意人以等价交换金钱至上的法则根深蒂固,周朴园早已不是昔日的热血青年,正如彼时的周冲或早一些的周萍,在堕落成面目全非的周老爷后,认不出待萍也就理所当然了。
《雷雨》鲁侍萍与周仆园30年未见,再见时周朴园真的不认识和自己生过俩个孩子的前妻吗?
不是周朴园认不认识侍萍的问题,而是在他的心里就把侍萍设定成一个死人,这也是他潜意识的期望,一个死人就不会给他平静安宁的生活带来任何麻烦!
当心有不甘的鲁侍萍一步步说出真相,周朴园似乎恍然大悟,身边的这个女人就是三十年前的梅侍萍。侍萍说:“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其实侍萍的潜台词就是:无论我老成什么样子你都应该认得出我。
是的,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生了两个孩子,侍萍的音容相貌又没遭受过外伤,只是经历沧桑自然变老,怎么可能认不出呢?唯一的解释就是周朴园心里抗拒着侍萍活着的念头,侍萍已经死了,怎么会冒出来个侍萍?
可怜的鲁侍萍心里一直还爱着周朴园,当她见到周朴园时,周朴园只是把她当丫头四凤的母亲。“老爷,你想见一见她么?”这是侍萍对周朴园期待的心声,她是多么希望他想急切地见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明周朴园心里对自己存有爱恋。
周朴园:“她为什么不再找到周家?”
侍萍:“大概是她不愿意吧!”侍萍是真心的爱着周朴园,她内心里是替周朴园幸福安宁的生活着想,不想给他带来麻烦!“老爷,你想帮一帮她吗?”侍萍进一步试探周朴园,冷血的周朴园只说了句:“好,你先下去吧!"
这让鲁侍萍心灰意冷,泪如泉涌,不甘心的侍萍只有一步步说出真相,周朴园终于“恍然大悟”,这个女人就是三十年前的梅侍萍。当他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时,立刻露出狰狞的面孔:“你来干什么?”
看清周朴园嘴脸的侍萍,由爱生恨,由恨而愤:“是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天要我在这儿碰见你!”
周朴园恐惧,害怕愤怒的侍萍会危及到他现在看似祥和平静的生活,赶紧又换了一副嘴脸,安慰着激愤的侍萍:现在双方子女都这么大了,几十年前的恩怨何必再提?
又搬出了欺骗别人,欺骗自己三十年的方式再欺骗一次侍萍:“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的,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吗?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留着,只为纪念你。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弥补我的过失……”
周朴园在没认出侍萍之前,认为她死了,对自己不构成任何威胁,他对侍萍也许有一点愧疚,又或许是对逝去青春的一点怀念,他保留着侍萍给她绣着梅花和萍字的衬衣,保留着旧雨衣,甚至连侍萍因月子受风不愿开窗户的习惯都保留着,可是那只是他心里死去的侍萍,跟眼前的这个侍萍没有任何关系!
周朴园现在只想赶紧打发走侍萍,提出用钱补偿,侍萍当年跟他不是为了他的钱,这么多年在困顿中生活也从未找过他,现在也没想过要他的钱,只提出想见见他们的儿子周萍,周朴园只想让侍萍快走,答应了她的要求,并且开了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
伤心绝望的侍萍接过支票一点一点撕的粉碎,“我这些年的苦不是拿钱算得清的!”
《雷雨》鲁侍萍与周仆园30年未见,再见时周朴园真的不认识和自己生过俩个孩子的前妻吗?
侍萍和周朴园曾经是一对十分相爱的恋人,后来分手。30年没有见面,再见时,却相见不相识。
最初见面,周朴园真的没有认出侍萍。因为周朴园是老爷,他不会认真看一个老妈子长得如何,当然不认识侍萍。
后来,他认出了侍萍,可是他不想与侍萍相认。
在此之前,周朴园给人的感觉是还爱着侍萍,爱着那个给他生了儿子的姑娘。房间里的东西,一样没有动,不开窗的习惯也没有改变。儿子的名字“萍”也是为了纪念他的母亲侍萍。仿佛这周老爷就是一个情种。他漠视太太繁漪,是因为心里还爱着侍萍。
周朴园似乎天天想着侍萍,可是当侍萍来到周家的时候,当侍萍关好窗门的时候,周朴园忽然觉得她很奇怪,于是跟侍萍聊起来。这时候,他已经认出了侍萍,只是他不想相认。当侍萍问他,是否要见见那位侍萍时,周朴园拒绝了。此时周朴园已经确定面前的老妈子就是当年的侍萍 。但是他不想相认,于是他让鲁妈走了。是侍萍逼着周朴园与她相认的。
我们看看他们的对话:
朴 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
鲁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朴 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
鲁 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
朴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 不是我要来的。
朴 谁指使你来的?
鲁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朴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当周朴园发现当年美丽的侍萍变成了一个老妈子的时候,他没有心疼,没有疼惜,而是严厉地说:“你来干什么? ”侍萍当年被撵走,怨恨的是周老爷,不是周朴园,她始终认为周朴园是爱他的,是被迫娶妻的。如今真相大白,周朴园根本不爱侍萍。
周朴园保留过去的一切,不是他爱侍萍,而是爱他当年的爱情。周朴园的一生除了和侍萍有过一段爱情外,他没爱过其他人。包括他的妻子。
周朴园现在是矿山的老板,有身份的社会人,他并非没认出侍萍,只是他不想与侍萍相见,不想降低自己的身份,不想让人知道,相片里的人不是小姐而是一个低贱的下人,周萍的母亲不是小姐,是下人。周朴园不想让人知道,他曾经和一个不规矩的下人生了两个孩子。
我是润杨,欢迎关注:润杨的红楼笔记!《雷雨》鲁侍萍与周仆园30年未见,再见时周朴园真的不认识和自己生过俩个孩子的前妻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正常。
当时鲁侍萍和周朴园分手时,两人都是年轻人,鲁侍萍才20岁左右,周朴园也就20几岁。
而30年后,两人都变成50多岁的老人。
试问,就算他们和年轻时候很像,谁能够一眼就认得出。
大家看看自己父母20岁和50多岁的照片,都是有很大差别的。
更别说,鲁侍萍这30年来受尽了各种痛苦,人老的很快,已经面目全非了。
大家能够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同当年20岁美貌活泼的丫鬟联系在一起吗?
其实,周朴园已经感到年老的鲁侍萍似曾相识,甚至对四凤也有本能的好感。
因为四凤活脱脱是当年的鲁侍萍,只是长相有些不同。
甚至,老子的审美观,通常和儿子差别不会太大。周朴园的儿子周萍,也本能的很喜欢四凤。
甚至周朴园的小儿子周冲也喜欢四凤,就是这样。
《雷雨》这个故事,发生在一群有着血缘关系的家人中间,其实没有一个是外人。
这其实就是一个孽债的故事,年轻时候的周朴园玩弄美貌丫鬟,有了孩子还不负责任,始乱终弃,抛弃妻子。
最终,这段孽债十倍报应在自己的儿女身上。
结果周朴园的同母异父的儿女,就发生了不伦之恋,女方还怀上了身孕,最终双双死去。
所以《雷雨》很经典,永远也有警醒的意义。
《雷雨》鲁侍萍与周仆园30年未见,再见时周朴园真的不认识和自己生过俩个孩子的前妻吗?
曹禺写的雷雨是讲三十年代旧中国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受压迫受欺凌的悲惨生活,鲁侍萍是这种社会制度下的牺牲品,并通过写鲁侍萍来揭露周扑园的假道学先生的伪善面孔,他不识鲁侍萍只是周扑园伪善面孔的缩影。作者用雷雨这个标题来预示推翻腐朽旧的资本主义风暴即将到来,从而体现了那里有压迫那里就会有反抗这一颠不可破的真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