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神秘的北匈奴去了哪里?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匈奴并不是某一个民族的概念,而是一个游牧民族的联合体。

匈奴中既有黄种人,也有白种人,还有混血,成分非常复杂。

随着汉朝击溃北匈奴,原有归属匈奴的民族纷纷独立,而匈奴族群也开始融入其他民族,一部则开始西迁。

在公元91年,北匈奴逃到了今天新疆伊犁河流域,立足西域。

到了119年,北匈奴在西域还是很强的,攻陷了伊吾,杀死了汉将索班。

这惹恼了汉朝,随后派班勇为西域长史,屯兵柳中,对付北匈奴,连续两次将其重创。

随后双方连续攻打几十年,汉将裴岑于137年率军击毙北匈奴呼衍王于巴里坤。

到了160年,北匈奴已经完全不是对手,无法在西域立足,继续向西迁移。

而当时汉朝疆土最西就是西域,所以就没有继续追击。

一般认为,北匈奴第一步迁移到锡尔河流域。

锡尔河是中亚著名河流,经过今天的乌兹别克和哈萨克等国。

随后,中国资料就没有记载,而中亚游牧民族连文字也没有,匈奴就这么消失了。

大概公元350年,匈人突然杀入欧洲,建立了强大的帝国。

一种观点是,北匈奴随后逐步西迁,一部定居了今天的中亚和高加索地区,一部分则闯入自然条件更好的欧洲。

但杀入欧洲的匈人,并不能等同于匈奴。

他们经过长发200多年的迁移和混血,同汉朝为敌的匈奴人已经有很大的区别。

汉朝对抗的匈奴人以黄种人为主,而匈人则明显有高加索白人的特征,属于混血人种。

历史上神秘的北匈奴去了哪里?

我是旅行者说文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匈奴的前世

在中国史书上,将远古时期的匈奴人称为荤粥[xūn yù],意思就是没有开化的糊涂蛋,司马迁倒是没有把荤粥排除在华夏民族以外,而说他们“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夏后就是指治水的大禹。荤粥部落因为越界抢劫,被当时中原部落首领黄帝赶到了荒凉的草原;到了商代被称为鬼方,意思就是在荒地游荡的野鬼;到了西周被称为玁狁,意思是丑陋的长嘴猎犬,一直到了战国时期,他们才有了一个令人恐怖的名字:匈奴!从此,中原边关再无宁日。

匈奴的崛起与全盛

匈奴崛起之时,正是楚汉争霸之际。匈奴部落在首领冒顿单于的率领下先后吞并了东胡、楼烦、白羊河南王(匈奴别部,居河套以南),并收复了蒙恬所夺的匈奴地及汉之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等郡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秋,冒顿更是率兵围困了马邑(今山西朔州),逼迫驻守马邑的韩王信投降,跨越长城占据了晋阳城(今山西太原)。刘邦亲率32万大军迎击匈奴,不料中了冒顿的诱兵之计,被匈奴大军围困在了平城(今山西大同)以东的白登山,竟然七天七夜无法脱身。情急之下,刘邦只好采纳了谋士陈平的计策,暗中派人用珠宝贿赂冒顿单于的阏氏(正妻),通过走“夫人路线”才得以仓皇逃出了冒顿的包围圈。

刘邦去世以后,冒顿单于竟然千里求吕雉,修书一封,要求迎娶寡居的吕后,对此,吕后竟然也无可奈何,只有好话说尽,并送上美女、钱财来讨好冒顿单于。冒顿单于图一时之快,使他的后代在不远的将来付出了血的代价。

汉朝经过高祖至景帝长达60多年的休养生息,到了汉武帝的时候,终于缓过劲来,具备了为高祖白登之耻和吕后书信之辱雪耻的实力了。汉武帝从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开始,对匈奴发动了一轮又一轮攻击。卫青曾率兵直捣匈奴圣地龙城,一战成名;霍去病更是率1万骑兵横扫河西匈奴,给了匈奴沉重的打击。虽然随着李广战死沙场,卫青年老体衰,霍去病英年早逝,晚年的汉武帝也开始与匈奴寻求妥协,但是,中原王朝一直没有停止对匈奴的征讨。

北匈奴的第一次灭亡,陈汤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而匈奴内部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火并,最终剩下南北对峙的两个单于。北方的单于叫郅支[zhì zhī],南方的单于叫呼韩邪[hūhányé]。郅支单于是呼韩邪单于的哥哥,拥护者显然要多于弟弟。既然打不过哥哥,为了不被灭掉,呼韩邪单于就在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率领南匈奴归降了汉朝。呼韩邪投降的消息传到哥哥郅支单于那里,自知难敌大汉铁骑,慌忙夺路西逃,并主动向汉朝示好。汉朝也乐意接受郅支单于的善意,并派使臣不远千里送还了郅支单于的太子。不料,郅支单于过河拆桥,接到太子后,就杀死了汉朝使臣,还传令西域各国向自己进贡,并封闭了丝绸之路。

汉朝为了清除匈奴在西域的影响,恢复丝绸之路,派出西域都护甘延寿、陈汤以皇帝的名义秘密征调西域诸国军队,兵分两路,合围郅支城。郅支单于在康居国东部被砍死,其头颅被快马送到了3000公里以外的长安城,北匈奴从此灭亡。

而陈汤的那句千古名言,至今响彻中华大地: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匈奴再次分裂为南、北匈奴

郅支单于死后,汉元帝采取“以匈治匈”的方针政策,下令归降汉朝的呼韩邪回到草原,收拾哥哥遗留下来的残局。于是,呼韩邪离开了汉朝,回到了匈奴祖地,使南北匈奴统一。离开汉朝时候,他还顺便带走了怀抱琵琶的王昭君。

好景不长,匈奴因统治阶级的争权夺利,再次发生分裂,呼韩邪之孙日逐王比率领南匈奴部落沿着祖父的脚步再一次归降了汉朝,而呼韩邪的另一个孙子蒲奴单于则留居在了漠北,被称为北匈奴。

归降汉朝的南匈奴虽然和东汉王朝成为了真正的君臣关系,甚至东汉王朝还派官员陪伴在单于左右,监督南匈奴的动向,参与匈奴部落争端的裁定,但是,部落生存的危机却被东汉王朝解除了。而北匈奴位于北方的苦寒之地,连年遭受严重天灾,又受到汉朝、南匈奴、乌桓、鲜卑的攻击,社会经济极度萎缩,力量大大削弱。

为了生存,北匈奴被迫于汉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3)前后仓皇西逃,没来得逃走的数十万部众被兴起的鲜卑人吞并,至此,蒙古草原上长达几百年的匈奴时代宣告结束。

北匈奴引发的欧洲大乱

那么,西逃的匈奴人最终逃到哪里了呢?

北匈奴人经过长达四百余年的迁徙,终于在公元4世纪中叶进入了钦察草原,征服了当地的阿兰人后,扬鞭奋蹄,向顿河和多瑙河肥美的草原进发,直指日耳曼的一个族群:哥特人。随着东哥特王国的灭亡,最终引发了欧洲大乱,特别是“上帝之鞭”阿提拉的出世,庞大的罗马帝国轰然倒塌。

阿提拉虽然能够让罗马帝国走向灭亡,却不能保证匈奴帝国之花常开,继承者的无能很快就断送了强大的匈奴帝国。随着阿拉提之子邓格西克在多瑙河与东罗马军团交战中殒命疆场,匈奴帝国彻底灭亡,匈奴残部则沦为罗马人的雇佣兵。

匈奴, 这个无比强盛的草原民族,终于在公元500年之后走完了辉煌的历程。有人说匈牙利就是匈奴人的后代,也有人说意大利也是匈奴人的后代,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据说匈奴王阿提拉的孙子蒙克曾经担任过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的骑兵司令,而匈牙利的马扎尔部落首领阿尔帕德也自称是阿提拉的曾孙。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我们虽然无法还原,但是,匈奴人西征的历史不仅充斥着杀戮,也伴随着融合,他们在跟当地民族通婚(掠夺)的过程中,不自觉就将自己的血脉留在了当地,谁又能知道多瑙河两岸有多少人流着匈奴人的血液呢?

历史上神秘的北匈奴去了哪里?

匈奴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长期以来与中原人民有着经济、文化的联系。自汉武帝大规模抗击匈奴后,势力日衰。

公元 48 年,匈奴分裂,南匈奴逐渐归汉,北匈奴仍据漠北。公元 89 年东汉派窦宪、耿秉与南匈奴一起夹击北匈奴,取得大胜。公元 91 年耿夔的部队又大败北匈奴于金微山(今阿尔泰山),从此他们西遁,“逃亡不知所在”。

虽然后来我国史书上还零星地记载他们西去的一些踪迹,但他们究竟走的什么路线,到了什么地方,长期不得而知。北匈奴从此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了。

事隔 280 多年,公元 374 年,一支号称匈奴人的强大骑兵队伍突然出现在欧洲的东部。他们勇猛善战,所向无敌,很快征服东哥特国,接着挥戈西上,击败西哥特人,并迫使他们逃到罗马帝国境内。于是匈奴在东西哥特人居住的里海之北建立昏国。日后匈奴的骑兵又向罗马帝国进军,罗马皇帝兵败阵亡,全欧震惊。

5 世纪中,匈人阿提拉酋长又建立起一个东起咸海,西至大西洋岸,北至波罗的海,南至多瑙河流域的强大匈奴帝国。

6 世纪阿提拉的后裔阿巴鞮在匈牙利平原上建立了匈牙利国。同样,欧洲人对这突如其来的骑兵、从未见过的异族,也是茫无所知。他们来自何方,是属于哪个种族,也成为欧洲人长期以来一直未解之谜。

历史上神秘的北匈奴去了哪里?

南匈奴大部分于西汉年间内附,其中一些人汉化后用了汉姓,其余部分的南匈奴逃往,漠北加入北匈奴,北匈奴被汉武帝及其以后的皇帝施压退往漠北后来一部分退到伏尔加河流域,一部分去了中亚和中亚,匈奴人虽然推出了中国的版图,但是他们并有因此全部消亡,他们在中亚、西亚发展的不错,罗马帝国衰落以后,匈奴人屡次进攻东罗马帝国,使得东罗马帝国头疼不已,著名的匈奴王阿提拉,曾经两次入侵巴尔干半岛,围攻君士坦丁堡,欧洲人惊恐的称其为“上帝之鞭”。后来一些罗马贵族看中了匈奴人的作战能力,雇佣他们作为帝国的雇佣军,而且最后东罗马帝国的皇帝被他手下的匈奴将军所杀。

历史上神秘的北匈奴去了哪里?

根据《史记·匈奴列传》的记载:匈奴人本是夏朝的遗民。其先祖为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汉朝时,匈奴贵族中出现分裂,南匈奴归顺汉朝,而北匈奴则坚持与汉为敌,并经常发动对南匈奴和汉人的掠夺。南匈奴经过历史的时间逐渐的融合于个个民族之中。

而这种情况到了公元91年的时候,终于有所改变。那一年,汉军再次出击北匈奴,在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败北单于,北单于只得向西逃窜。至此,东汉对北匈奴的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而与汉为敌的北匈奴,则受到汉与南匈奴的合击,已无法在漠北蒙古高原立足,只得退出蒙古高原向西逃窜,进入了漠北地区。

那一部分西迁的北匈奴却因祸得福,在公元374年击灭了,位于顿河以东的阿兰国后,便成功地融入了欧洲民族,乃至对欧洲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后来,虽然如昙花般的匈奴王国在欧洲历史上也消失了,但是许多匈奴人的后裔都留在了哪里。所以,至今有许多学者都认为匈牙利人就可能是其后裔。

历史上神秘的北匈奴去了哪里?

谢邀

匈奴,一个马背上的游牧民族。

从战国时期开始一直都在与中原王朝正面刚的存在,整整有一百多年。

秦朝时修长城是为了抵御他,蒙恬还率领了三十万大军对抗他,直到汉武帝时期,派卫青霍去病领军北击匈奴,才把这个强大游牧民族重创。

东汉初年,匈奴这个强大的游牧民族一分为二,南匈奴与北匈奴。南匈奴南下依附汉朝融入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北匈奴则依旧盘居在漠北。随后北匈奴被南匈奴与东汉联合夹击,败与漠北与阿尔泰山,最终被迫向西迁移。至此,被匈奴神秘的消失了。

至于被匈奴究竟去了哪里呢?

期间有很大的空白期,所以众说纷纭。

有很两种说法。

一、是说他们西迁的过程中就此消亡了。二、是说他们流亡到了欧洲,在欧洲开疆扩土,在历史长河上留下了他们辉煌的篇章。

北匈奴西迁到了欧洲,打败罗马帝国,建立匈人帝国,雄霸欧洲。他们之中出现了一位传奇人物-阿提拉。阿提拉他率领着匈奴铁骑在欧洲所向披靡,使罗马人蒙差,日耳曼人丧胆,整个欧洲都活在他们的阴影之下,阿提拉和他的铁骑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

随后阿提拉死亡,匈人帝国逐渐灭亡。到了九世纪末,部分的匈奴人在多瑙河平原建立了匈牙利国。

据记载,阿提拉是一个东方人的形象,身材矮小,双肩很宽,短粗的脖子上有一个硕大的头颅,硬粗的黑发和稀疏的胡子,鼻子平扁等。

而且如今的匈牙利人吹唢呐和剪纸的情形和我们中国陕北一样,说话的尾音也跟陕北很相似。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更是在诗中写道:我们那遥远的祖先,你们是怎么从亚洲走过漫长的道路,来到多瑙河边建立起国家的?

而匈牙利总理欧而班说:“匈牙利名族来自东方,毫无疑问我们的祖先来自亚洲。欧洲人认为我们是匈奴的后代,虽然还没有确凿的史料证据,但我们相信这是真的。比如我们的家庭观念也非常浓重,我们的姓氏也是姓在前名在后。”

当然了,这些说法都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欢迎各位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