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为什么要脱离塞尔维亚?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铁托曾经领导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也毫无意外地发生了解体,其中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和马其顿四个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而作为主体的塞尔维亚共和国却选择了与黑山共和国联合成立了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也就是1999年,科索沃战争,北约轰炸的那个南联盟。

南联盟成立后,塞尔维亚共和国与黑山共和国这两个兄弟国家一路历经磨难,相濡以沫,特别是他们共同经历了1999年北约的轰炸,真可谓是患难见真情的“好兄弟”。然而,就在2006年,黑山共和国却选择了与大哥塞尔维亚共和国分道扬镳。那么,黑山共和国为什么要抛弃塞尔维亚共和国,难道是有“第三者”插足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来一探究竟!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一下当年塞尔维亚共和国与黑山共和国选择合体的原因是什么。原南斯拉夫在强人铁托的领导下,两个拳头打人,既不怕北约,也不怕苏联,甚至铁托还怒怼斯大林,南斯拉夫也曾是牛气冲天,在国际上有很高的政治地位。然而,南斯拉夫也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它是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和黑山6个自治共和国,其民族构成复杂,并且民族关系比较紧张。在强人铁托时代,6国尚能一体,而在铁托去世后,这6国就开始貌合神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1991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和马其顿四个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

当时,黑山共和国和塞尔维亚共和国之所以选择在一起,并不是真正的情谊,而是利益让他们走在了一起。当时,分家后,塞尔维亚被几个国家夹杂在中间,没有出海口,成为内陆国家,这就不能出去游游泳什么德国,塞尔维亚感觉好憋屈,宝宝不开心,非要找一个出海口。于是乎,塞尔维亚就盯上了黑山。这是因为黑山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南部、亚得里亚海东岸,海岸线总长293公里,有塞尔维亚急需的出海口。

与此同时,当时的黑山面积只有1.3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3万,就是一个巴掌大小的小弱鸡,急需一个大哥罩着,而周边的邻国中塞尔维亚最为强大,并且之前本就是一家。因此,塞尔维亚成了黑山傍大腿的首要目标。正是基于双方的利益诉求,于是乎双方一拍即合,就在1992年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在历史上,巴尔干半岛一直都是一个火药桶,战乱不断。这不,在南联盟成立后不久,就爆发了波黑战争,黑山也够意思,跟着大哥塞尔维亚并肩作战。波黑战争刚打完,就又爆发了科索沃战争,这次是北约出手,直接派出飞机直接对南联盟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造成了1800人死亡,6000人受伤,大量基础设施被炸毁,经济损失总共达2000亿美元。南联盟的经济崩溃,从南联盟成立初的人均收入还有3000美元,到战后人均竟只有900美元,百姓举步维艰。

本来,黑山选择跟塞尔维亚联合在一起,就是为了找一个大哥罩着,谁知道不仅没有被大哥罩着,反而是跟着一起吃了瓜落儿,并且还是惹了庞然大物的美国佬,万一哪一天美国佬不开心了,直接派兵,自己不就跟着塞尔维亚一起死翘翘了。从经济上,再看一看分家后,投靠了北约的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人均收入上万美元,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于是乎,在巨大的心理落差下,黑山萌生了另立山头的想法。当然,这里面也必然少不了西方的威逼利诱以及各种推波助澜,这是西方的一贯手法,甚至至今依然屡试不爽!

由于黑山自身太弱小了,并且国内还有超30%的塞尔维亚人,要想另立山头有点难。于是乎,黑山第一步先选择了更名,2003年,南联盟共和国议会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宪章》,改国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松散的国家共同体。紧接着,在2006年,黑山举独立公投,独派以微弱的优势获胜,塞黑解体,黑山独立,塞尔维亚失去了出海口成为内陆国家。

再紧接着,独立后黑山就迫不及待地投入了西方的怀抱。2010年12月17日,欧盟决定给予黑山欧盟候选国地位。2017年6月5日,黑山正式成为北约第29个成员国。总之,还是应了那句亘古不变的世界生存法则: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各位,你们认为呢?

黑山为什么要脱离塞尔维亚?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黑山人就是塞尔维亚人,区别是黑山人自认为更为纯血。

当年奥斯曼人征服巴尔干很多地区,控制了塞尔维亚,但没有控制地处山区的小国黑山。

当地的塞尔维亚人没有被穆斯林统治的历史,自认为完全保证了自己的文化传统。

所以,黑山人和塞尔维亚人其实区别不大,所以才一直和塞尔维亚拴在一起。

虽然民族一样,但黑山人和塞尔维亚人不同。

黑山人并没有很强烈大塞尔维亚主义思想,不像 巴尔干屠夫米诺舍维奇一样,不惜通过战争来维护塞尔维亚人的利益。

对于米诺舍维奇参加的克罗地亚战争、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等等,黑山不反对但也不支持。

所以,在后来北约轰炸南联盟时,明明南联盟就是塞尔维亚和黑山,但北约主要就是轰炸塞尔维亚,对黑山只是象征性的轰炸。

黑山是个小国,至今只有60万人口。

这么一个小国想要在巴尔干生存,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盟友。

然而,当时塞尔维亚已经垮台了,新上台的政党窝里反,将米诺舍维奇都绑给北约,纳投名状去了。

况且,塞尔维亚一再表示自己要加入欧盟。

这种情况下,黑山再跟着塞尔维亚,岂不是有毛病吗?

所以,2006年5月21日,黑山举行全民公决,正式计票结果为,参加投票选民中55.5%的选民支持独立,由此黑山脱离南联盟独立。

2017年,黑山正式加入北约。

目前欧盟很多国家支持黑山加入欧盟。

按照欧盟委员会的说法,如果预定计划开展顺利,黑山将于2025年正式加入欧盟。

其实对于黑山来说,他们同北约本来就没有什么冤仇。

向往大塞尔维亚的是塞尔维亚这个国家,黑山一个军队只有1000多人的小国,怎么可能有称霸巴尔干的野心呢?

还不如跟对一个大哥,保持国内经济繁荣才好。

黑山为什么要脱离塞尔维亚?

黑山何以脱离塞尔维亚?

不愿跟着“大哥”走“独木桥”!它把加入欧盟、北约视作阳关道。

从历史看,克罗地亚人铁托对黑山“另眼相看”

现代南斯拉夫的创始人铁托给“体量”最小的黑山以同其他五个“共和国”平等地位,当下的黑山也就62万多人,彼时塞尔维亚差不多千万人,但后者没有轻视“小弟”。唯有铁托“压制”大哥塞尔维亚。

黑山的历史足以使它挺直腰杆,因为在南斯拉夫各方神仙中,它是唯一未被奥斯曼帝国征服的地区,多山茂林的地理环境是一个因素,更赖黑山人顽强不屈的坚韧意志。在反法西战争中,黑山人同样坚定地反抗德、意侵略者,其游击队员是铁托队伍中的重要组成。

从人文看,黑山人与塞尔维亚人最亲近

人类学界将黑山人族裔归于南部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塞族称其为“大山中的塞尔维亚人”。黑山人自认是特殊文化群体,表现为讲塞—克语的特殊方言,拥有不同于塞族的民间史诗和英雄人物,居住在封闭的地区,具有400年抗击奥斯曼土耳其统治的光辉历史。

黑山居民中近80%信奉东正教,与塞族一致。官方语言为黑山语,它其实是塞尔维亚语的一种方言,与塞尔维亚语一样用西里尔字母书写。

1991年南斯拉夫开启解体进程,黑山眼看一个个“兄弟”分家,渐起离心

1991年6月起,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波黑先后独立,1992年,塞、黑组成南联盟。1996年起,黑山对南联盟离心倾向加速,1999年11月,它采用德国马克和南联盟第纳尔为双流通货币,一年后,第纳尔被剔除,如今黑山以欧元为单一流通货币。2002年3月,黑山与塞尔维亚签署协议,以松散国家“塞尔维亚和黑山”取代南联盟,“塞黑”正式对外称呼始于2003年2月,双方各自保持经济、货币和海关的独立性,在国防与外交上分享权力。

1999年科索沃战争“招致”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发动78天的轰炸,黑山没有成为直接目标,它同塞尔维亚一起承受战争重压。

黑山政坛“不倒翁”久卡诺维奇倾向独立,他带领黑山人完成该使命

2006年5月,黑山全民公决中,支持独立票集中于西南沿海地区的“旧黑山”人、境内穆斯林和城市阶层——占55.5%,比赞成统一票多4.5万张。

2006年6月3日,黑山独立并在12天后得到塞尔维亚承认,当月成为联合国第192个成员国。

黑山独立,塞尔维亚作为国家彻底“失去”出海口;2017年6月,黑山加入北约,它还是欧盟的“备选”成员,入盟时间未定。

黑山为什么要脱离塞尔维亚?

因为黑山闹分家。

1991年,对于南斯拉夫而言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从斯洛文尼亚宣布独立开始,原属南斯拉夫的加盟国、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以及马其顿相继宣布独立,昔日的巴尔干之虎分崩离析。

到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联邦彻底解体,6个加盟国中只剩下塞尔维亚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作为南斯拉夫的延续继续存在。

作为和塞尔维亚关系最亲密的南斯拉夫加盟国,黑山在南斯拉夫联邦解体后,与塞尔维亚携手并肩走过了十多年的艰难历程。特别是1999年3月,北约因科索沃问题干涉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内政,对南斯拉夫进行了野蛮的空袭,黑山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但同甘共苦的塞尔维亚与黑山还是在2006年和平分手了,南斯拉夫作为一国政权的历史彻底结束。

而塞尔维亚与黑山之所以分道扬镳,静夜史认为有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1、南斯拉夫分裂基因旺盛

南斯拉夫的形成,和苏联的形成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国家联盟,统治阶层的稍有不慎,就可能使整个联盟走向万劫不复的分裂境地。

而南斯拉夫相比于苏联,国土面积更小,这意味着南斯拉夫必然受到周边强国的影响;加上作为联邦主体的塞尔维亚无论面积还是人口,在联邦中均不占绝对性优势,这使得南斯拉夫从一开始就无法形成像苏联这样与俄罗斯族为主体的联邦。

南斯拉夫之所以能够成为令西方和苏联都忌惮的巴尔干之虎,根本原因在于铁托的坚强领导。这个德高望重且手腕强硬的南斯拉夫领导人,获得了境内6个加盟国人民的忠心拥护和支持,这是主体民族优势不突出的南斯拉夫能够存在的最根本原因。

而铁托在位时,为平衡各加盟国的诉求,一方面给予了各加盟国更大的自主权,另一方面极力打压主体民族塞尔维亚族,这使得南斯拉夫的凝聚力不断下降。等到铁托去世,新上任的南斯拉夫领导人难以服众,与塞尔维亚矛盾激化的克罗地亚等加盟国便纷纷选择脱离联邦。

所以从1991年开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以及马其顿相继宣布独立,虽然塞尔维亚武力镇压但无济于事,南斯拉夫联邦的解体无法逆转。

在其他加盟国纷纷与塞尔维亚劳燕分飞的关键时刻,黑山之所以和塞尔维亚携手并肩,是因为历史上的黑山与塞尔维亚都曾同时被东罗马帝国及奥斯曼帝国等强国统治,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有了更多的相同点。最典型的表现在于今日黑山境内塞尔维亚族占到总人口的30%以上,而塞尔维亚境内也有大量的黑山族人,这种水乳交融的民族关系使黑山与塞尔维亚更像一家人。

但失去4个加盟国的塞尔维亚并未彻底改变主体民族塞尔维亚族所占总人口比例较低的尴尬现实,虽然从南斯拉夫时代开始,塞尔维亚就不断在联邦内推行大塞尔维亚主义政策,不断为塞尔维亚族争取更多权益,但奈何力量弱小,塞尔维亚族的努力最终都归于失败。

而南斯拉夫联邦解体后,塞尔维亚在维持联盟的努力上更加力不从心,隐藏在国内的分裂基因挥之不去,虽然主体民族所占比例较联邦时代较为提升,但长时间的经济衰退使黑山的分家欲望越来越强烈。

在这样的情况下塞尔维亚只能通过越来越优厚的条件吸引黑山留在联盟内,比如提高黑山的政治地位,使其拥有完全的自主权,并将国名“南斯拉夫联盟”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

但越是这样,黑山挣脱南斯拉夫联盟的欲望就越强烈,于是在2006年6月,黑山终于通过全民公决宣布独立。

而黑山的独立绝不是塞尔维亚继续解体的终点,北部的伏伊伏丁那和南部的科索沃仍然在冲击着这个国家。

2、西方国家始终蠢蠢欲动。

南斯拉夫的解体和西方国家的运作密不可分。

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的分离倾向逐渐明显,经济发展不断减速,国内社会矛盾愈发激烈。再加上1973年以来的石油危机的强烈冲击,南斯拉夫最终选择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以南斯拉夫市场自由化为代价,获得西方国家的大量借款,这使得南斯拉夫经济开始受到西方国家的强烈影响,为南斯拉夫的解体埋下了祸根。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南斯拉夫联邦仍然将北部较发达的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地区的财政用来补贴马其顿等南方欠发达地区,引发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等加盟国的强烈不满。

由于此时的戈尔巴乔夫执掌苏联,在欧洲实行大跨步后退的政策,对西方的威胁骤然减小,因此南斯拉夫作为西方国家和苏联之间缓冲的战略地位逐渐下降,不受西方国家重视的南斯拉夫经济状况更加恶劣,塞尔维亚和其他加盟国的矛盾也逐渐激化,联邦终于从斯洛文尼亚开始逐渐解体。

而解体后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及马其顿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的承认和接纳,斯洛文尼亚及克罗地亚更是迅速加入北约,全面倒向西方阵营。

这些加盟国的改弦更张,对黑山的示范效应是极其强烈的,更对塞尔维亚和黑山形成巨大的威胁。

再被西方国家全面包围的情况下,塞尔维亚和黑山选择与同属斯拉夫民族的俄罗斯站在一起。

但此时的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同样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尤其在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下,俄罗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无论在经济还是政治上都不能给予盟友塞尔维亚以强力的支持,1999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因为和俄罗斯关系亲近,塞尔维亚和黑山在南斯拉夫联邦解体后,与俄罗斯一样受到西方国家的抵制和禁运,国内经济形势更加恶化。加上北约的军事打击,昔日的巴尔干之虎成了名副其实的病猫。

在这种情况下,塞尔维亚对黑山的控制力越来越弱,其综合国力也愈发衰落,如果继续和塞尔维亚站在一起,黑山必然继续成为西方国家的众矢之的。

没有经济状况的好转,这个沿海小国不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所以黑山从南斯拉夫联盟中独立出来是最好的选择。

作为名副其实的小国,黑山和古往今来的所有小国一样,在国际社会不仅没有话语权,更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它的最好生存方式,就是选择依附强大的靠山。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共产主义运动遭遇惨重失败的背景下,投靠西方国家无疑是黑山发展的最好契机。

2017年6月,黑山正式成为北约成员国,西方国家通过肢解南斯拉夫,将其加盟国纳入北约势力范围,进一步绞杀俄罗斯在巴尔干半岛据点的努力取得重大突破。

今天的塞尔维亚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也在寻求加入欧盟,但要其承认科索沃独立的苛刻条件使塞尔维亚始终被西方国家拒之门外。

塞尔维亚和黑山的分道扬镳,使南斯拉夫彻底成为历史。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黑山为什么要脱离塞尔维亚?

黑山本想着抱塞尔维亚大腿,结果弄巧成拙,加上西方的操纵,日子过不下去了,自然是大难临头各自飞,不能说黑山脱离塞尔维亚,因为二者当年同为一邦之时,地位是平等的,黑山并非是塞尔维亚的一部分,只能说黑山与塞尔维亚分了手。

当年的巴尔干猛虎南斯拉夫,由六个成员国构成,分别是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马其顿、黑山与塞尔维亚,结果上世纪后期,巴尔干土崩之势无法阻挡,斯洛文尼亚与克罗地亚等纷纷自立门户,最终就剩下了塞尔维亚与黑山俩。作为南斯拉夫主体的塞尔维亚与南斯拉夫六兄弟里最弱的黑山,组建了南斯拉夫联盟。

其实,南斯拉夫消散之初,黑山就有足够的机会自立,但是黑山并没有这么做。

在南斯拉夫的成员中,黑山的实力最弱,无论是经济还是其他方面,都是如此,小小的黑山仅有不到1.4万平方公里,人口至今也才60多万,这样的实力,想要单独生存下来,实在是太困难了,必须要考虑清楚。

最终,黑山考虑再三,选择与塞尔维亚联合,继续撑着南斯拉夫那已经名存实亡的体面,由于南斯拉夫的瓦解,塞尔维亚几乎失去了绝大多数的海岸线,这对于发展有很大的制约性,而当时的克罗地亚,继承了南斯拉夫89%的海岸线长度,可偏偏塞尔维亚与克罗地亚之间,向来势成水火关系很糟,塞尔维亚别想通过克罗地亚出入地中海。

这种情况下,塞尔维亚能够依傍的,竟然也只有非常弱小的黑山了。黑山虽然弱小,但却有一段不算太短的海岸线,而且相对于克罗地亚,更加靠近地中海主海域。

在历史上,黑山与塞尔维亚大多数人口也同出一族,有相似度极高的共同文化传统,彼此之间关系也很亲厚,正因如此,南解之后,黑山选择站在了塞尔维亚一边,两国共同进退,黑山依靠着塞尔维亚这棵大树,而塞尔维亚也能借用黑山的出海口发展。

要明确的是,南联盟由塞尔维亚与黑山共同构建,并非是黑山加入了塞尔维亚,两者在联盟之内的地位是平等的,而联盟诞生之时,塞尔维亚就承诺,绝不干预黑山的内部事务处理,也因为这个承诺,黑山愿意与塞尔维亚搭伙过日子,并且提供出海口。

可上世纪九十年代,西方不断加强对于南联盟的打击,想要将其彻底抹去,而西方欺负南联盟的时候,其实主要还是在对付塞尔维亚,黑山则是被连带着受气的那个。受到当时波黑战争的波及,南联盟的发展日益艰难,可谓举步维艰,面对这样的形势,黑山开始怀疑自己当初选择站在塞尔维亚一边的正确性了。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借口科索沃问题,悍然对南联盟发动了轰炸,造成了二战之后欧洲最大的人道主义灾难,而在这场灾难之下,黑山想要脱离南联盟的想法愈发强烈。

塞尔维亚自然心里是不愿意的,毕竟一旦黑山离开,自己就彻底被堵成了内陆国,而且黑山一旦落入西方各国手里,塞尔维亚的处境也就会愈发困窘。最终在2003年,南联盟改称塞尔维亚与黑山,简称塞黑,原本的联盟关系,变得如同邦联般松散。

可即便如此,塞尔维亚依旧没能留住黑山,2006年6月3日,通过公投的黑山正式宣布脱离塞黑,与塞尔维亚和平分手。

而黑山自立,有自己的考虑:

  • 第一,西方不断围堵打压南联盟与塞黑,无所不用其极,跟本就是想要置诸死地,自己继续留在塞黑内部,只能变成陪葬,这让黑山很害怕;
  • 第二,脱离塞黑,将塞尔维亚彻底堵住,也极大消解了俄在巴尔干的影响存在,这对于黑山来说,是像西方各国示好的投名状。

黑山只是个小邦,为求生存,与塞尔维亚分开是最好的选择,而黑山当年同意分家的人只比不同意者稍多一点,这种无可奈何,也是黑山作为小邦的一种悲凉。

黑山为什么要脱离塞尔维亚?

新型冠状病毒在欧洲大爆发之后,塞尔维亚总统哭着向中国求援的视频火爆网络,与之同时塞尔维亚这个国家也就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塞尔维亚是欧洲的一个标准内陆国,和中国的关系历来比较好。比如当年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也是发生在塞尔维亚过境内部的。

当年的塞尔维亚还叫做南斯拉夫,当时是由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国家共同组合的共同体,但在2006年的时候,黑山通过全民公投的方式独立了出去。

黑山国土面积只有1.6万平方公里,人口还不足70万。按道理来说,黑山和塞尔维亚团结起来力量更大。

它为什么要独立出去呢?

首先,就是历史的原因,第1次世界大战之前黑山和塞尔维亚本来就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国家。

当时巴尔干半岛一直是被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之下,黑山特别的小,但是奥斯曼土耳其却一直没有将这里给彻底的征服。和土耳其有世仇的沙俄支持巴尔干半岛的地方武装赶走了奥斯曼帝国土耳其的军队。

结果土耳其刚赶跑,奥匈帝国则趁机派兵进入了巴尔干半岛,并且占据了现在在的塞尔维亚全境,随后便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黑山为了能够捞点好处,在背后支持塞尔维亚,因此也就惹怒了以奥匈帝国、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随后黑山被全境侵占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德国和奥匈帝国成为了战败国,1918年奥匈帝国并将军队撤出了黑山,黑山得到了一定的自由。

不过还没有等海黑山军队和当地武装组织好政府的时候,塞尔维亚突然派军队占据了黑山的全境。

对于塞尔维亚来说,黑山这个地方不大,但却是一个很重要的出海口,因此也就顺势的将黑山融入了自己的怀抱,黑山和塞尔维亚的缘分从一战结束之后正式开始。

其次,就是国家体制和定性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巴尔干半岛的军事领导人铁托,通过自己强有力的军事还有政治手腕统一了巴尔干半岛,建立了强大的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的模式当时完全效仿苏联,是有6个完全有自治权的自治国组成,黑山也是自治国的一员。

所以其宪法规定,在特殊的情况下黑山是有权通过全民公投独立出去的,正是这一点从宪法上确定了黑山具有独立出去的机会。

最后,那就是受到东欧巨变以及科索沃战争的影响,东欧巨变之时南斯拉夫的创立人铁托早已去世,没有了这位强大的领袖,各个自治国之间已经开始打着小算盘。

发生东欧剧变之后,在欧洲各国的支持之下,除了黑山之外的其他自治国全部脱离了塞尔维亚独立了出去,随后黑山和南斯拉夫也就组建成了南联盟。

从塞尔维亚的角度是绝对不想失去黑山的,因为失去了黑山,也就失去了出海口,会让国家经济发展上陷入被动地位。

后来在发生科索沃战争的时候,以北约为首的集团对黑山进行了轰炸,后来在北约的威逼利诱之下,黑山开始慢慢的脱离塞尔维亚,并且在2006年通过公投的方式独立,从此塞尔维亚和黑山也就正式分开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