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打脸的故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可以说就是梅思平了。

梅思平是浙江人,北京大学的学生,相当有才气。

在北大期间,梅思平非常积极。

他不但高喊爱国口号,参加了著名的五四运动,还成为著名的学生领袖,高呼坚决反日。

梅思平等学生领袖,一致指责交通总长曹汝霖是大汉奸,带着大批学生冲到曹家打砸。

曹汝霖还算聪明,迅速躲入一个小房间,侥幸躲过一劫。

而而在曹家串门的章宗祥,则被学生胖揍一顿,差点送命。

随后,学生们一把火烧掉了曹宅,这就是“火烧赵家楼”事件。

搞笑的是,1938年,梅思平却同汪精卫一起逃到河内,做了大汉奸。

在汪伪政权中,梅思平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先后出任过工商部、实业部、内政部部长,浙江省政府主席。

这小子为虎作伥,做了很多危害国家民族的坏事。

1946年,梅思平因叛国被判处死刑。同年9月14日,他在南京被执行枪决。

被梅思平骂为大汉奸,还放火烧了房子的曹汝霖,后来没有做汉奸。

1936年7月,在日本逼迫下,曹汝霖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但只是挂名而已,不发表什么意见。

而那时候,华北大小汉奸互相内讧,争夺油水最多的职务,曹汝霖基本是在在隐居。

为此,日本人极为不满,骂他:以前你和我们关系不错,怎么现在皇军来了,你反而不出面了?你心里怎么想的,搞得什么鬼啊?

曹汝霖没有汉奸罪行,抗战后也没被追究。

1949年,曹汝霖迁居台湾善终。

历史上有哪些打脸的故事?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当然是傅作义了!

1946年10月,傅作义携集宁、大同战役之胜,率领国军精锐攻陷了晋察冀解放区重镇:张家口。一时如日中天,信心满满,他颇为高兴的对外国记者说:如果对方赢得了这场战争最后的胜利,我傅作义愿为毛泽东牵马执鞭。

此时的蒋氏王朝无论是军队实力,政治影响,还是经济实力都达到了最高点,与傅作义具有同样共识的将领更是一大批,甚至我军内部不少人都认为国军的实力不容小视,难以战胜。

当年傅作义的“豪言”公开以后,毛主席看后说了八个字:不报此仇,誓不为人。两年以后,形势急剧逆转,原本处于弱势的解放军已经快要夺取全国战争的胜利了。傅作义也被解放军重兵围困在平津地区,动弹不得。不知道,此时的傅作义想起以前放出的“豪言”,不知作何感想。

为了使得北平地区的和平解放,解放军对天津战役发起了总攻,傅作义赖以依靠的13万精锐便被瓦解了。就在总攻发起的当天,傅作义便接受了和平解放北平的协议书。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党与傅作义谈判的过程中,毛主席特地写了一封信,大致说的就是傅作义所犯的战争罪行,要追究傅作义的内战责任。碍于信中内容,可能对和平造成阻碍,这份信并未及时交付傅作义的手中。直到北平解放以后,傅作义才从《人民日报》获取了这封信的全部内容。看完以后,傅作义就有点惊慌失措,倒不是担心给毛主席牵马执鞭,而是害怕追究他的罪责。

最后,毛主席并未追究傅作义的战争罪责,还让其当上了水利部长,发挥余热,参与国家建设,也算是较好的对待了。

历史上有哪些打脸的故事?

秦始皇封号应该算一个

当时嬴政给自己建立封号的时候把自己叫做:始皇帝,后面自己的子孙就跟着二世、三世、四世乃至百世的不断传承下去,但是他自己怎么也想不到秦朝到秦二世胡亥的手里就亡了国,真是打脸呀!

三国袁绍战董卓时

联盟军和董卓的西凉铁骑在汜水关展开了一场大战,可是由于董卓的部下华雄太厉害,没有人敢上前挑战。这时韩馥向袁绍说道:“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结果潘凤上场没多久,就被华雄斩于马下,这句话曾经被作为段子在网络上疯传

明朝崇祯年间有一个叫洪承畴的将军

洪承畴是明朝末年崇祯皇帝手下的名将,他多次对战李自成的农民军和满清铁骑,可以说是战功累累,崇祯皇帝对他也非常的倚重,不断的给他加官进爵。洪承畴感念崇祯皇帝的恩德,就在自己家的大门前写了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可是,在松锦之战中,洪承畴战败被清军俘虏了,在皇太极的威逼利诱之下,洪承畴没过多久就投降了清朝。后来有人对洪承畴的反叛行为十分不满,就在他的上下对联中各加了一个字:“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以此来讽刺洪承畴的变节行为,洪承畴的老脸也被打得啪啪的响。

历史上有哪些打脸的故事?

英国首相张伯伦实行的绥靖政策,自食其果。

二战后,欧洲大陆由于是交战的中心,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衰退。

特别是资本主义霸主英国,当时占世界经济的9%,大量的劳动力丧失,让英国这个日不落帝国已经摇摇欲坠。

张伯伦在经济压力面前,选择了妥协的政策,对德国的对外扩张采取了纵容的态度。

德国利用英国的暧昧态度,将纳粹党组建了一个激进的政府。

希特勒上台后,对外积极扩张。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签订协议,将苏台德地区划分给德国,在捷克斯洛伐克没有签字同意的情况下,德国强占了该地区。

事后,英国首相张伯伦沾沾自喜,他认为自己维护了欧洲和平,避免战争再次到来。

张伯伦的纵容让德国更加肆无忌惮,英国对欧洲大陆已经没有了约束力。

接着德国入侵波兰和法国,张伯伦被迫下台。

张伯伦之所以采取了绥靖政策,在当时迎合了英国人的主流民意。

第一,扶德抑法,保持欧洲大陆平衡。

第二,以德反苏,实现祸水东引。

第三,不战而胜,维护英国的霸主地位。

张伯伦是主和派思想的推行者,他认为德国的崛起对英国有利。

即使失去了对德国的约束,欧洲大陆战端重开,远在英吉利海峡外的大英帝国,也不会受到波及。

可是,德国的政治野心远远超过了张伯伦的预估。

他们不仅要欧洲大陆的霸权,还要征服所有的敌对国家,包括英国。

张伯伦在一片谴责声中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英国由于卷入了二战,又一次损失严重。

绥靖政策不仅让张伯伦在英国被唾弃,还让英国真正衰落,失去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所以说,战争不是一味地退让和妥协就可以避免的。

张伯伦作为一个政治家,显然太天真和幼稚了。

—End—

原创

作者:冷月钩沉

编辑:冰封记忆

本文首发悟空问答,转载请注明出处!

历史上有哪些打脸的故事?

这类打脸的故事在历史上也出现过不少。

隋文帝杨坚被儿子打脸:

杨坚一辈子只娶了一个正房妻子,每次聊到前朝皇室兄弟相残,他都是满满的优越感,表示自己的儿子都是一母同胞,不会出现兄弟相残同室操戈的情况,结果没多久就被打脸,他的五个儿子有因为生活作风问题被治罪,最后被活活憋死的;也有因为争太子之位被关禁闭关到死的;最惨的老大因为惹他不高兴,被废了太子之位的;还有他最小的儿子在他杨坚驾崩后立马造反。杨坚一辈子只娶一个妻子为的就是让他的儿子之间不会出现同室操戈的现象,而且他一辈子都为自己这个决定而自豪,觉得自己做到了前朝所有皇帝都做不到的事,这样他的隋王朝能够千秋万代一直传承下去,结果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依然手足相残,而隋王朝二代就亡国了,真的是打了自己脸。

曹操被部将打脸:

曹操在起兵攻打徐州时,忽然后院起火,张邈突然发动叛乱,联合吕布夺取了曹操大本营兖州。而曹操有个部将叫毕谌,他的母亲以及妻儿在这次判乱中成了叛军恩俘虏,曹操知道后对毕谌说:“我知道你很为难,你一家老小都在叛乱中成了俘虏,这样吧,你要是想投奔过去,我立马放你走,绝不怪你。”毕谌听了感动的立马跪拜曹操,并表示对曹操的忠心日月可鉴,绝对不会背叛曹操,曹操听了很高兴,命人把毕谌的事在军中传开,来号召军中所有将士像毕谌学习,结果转眼之间,毕谌就逃到张邈军中去了,这个打脸来的真的太快了,导致曹操听到毕谌逃走的消息后都是懵的,许久都不敢相信。

汉文帝被冯唐打脸:

汉文帝有一次车架路过中郎府时看见了冯唐,在知道冯唐祖上是赵国人,就想卖弄一下。汉文帝在冯唐面前夸赵国将军李齐的事迹,问冯唐知不知道李齐,结果冯唐表示李齐不算啥,廉颇李牧才是真的厉害。然后汉文帝就感叹:哎,廉颇李牧确实是厉害啊,可惜我就没有这样优秀的将领,否则我早就灭了匈奴了。结果冯唐的一句话狠狠的打了汉文帝的脸,冯唐说:“得了吧,就算你有廉颇和李牧,你也是不会用的。”意思就是汉文帝不会用人,这大庭广众之下,汉文帝的老脸被打的真是没地方放了。

历史上有哪些打脸的故事?

打脸是指,对自己说过的话有违背之处。放到现在就是王境泽的真香定律,历史上有很多,比如:

①拿破仑

拿破仑来到一个宫殿看着墙上的女子壁画,指着说“这女子这么丑,傻子才跟她结婚”;几年之后拿破仑跟她结婚了。

2摩尔根

1909年摩尔根说孟德尔遗传学定律是高级杂耍,我摩尔根是永远不会承认的,结果在1910年摩尔根通过红白眼果蝇更加证明了孟德尔遗传定律是正确的。

3泊松

在波粒二象性的战斗中,菲涅尔用理论和实践向众学者说明光是波;泊松第一个跳出来表示反对,并且信誓旦旦的说我一定会推翻你的理论的。结果在实验中证明了在板中央有一个白斑点,从而推动了光是波,由于这一戏剧的事件,那个白点被称为泊松亮斑。

4小罗伯特唐尼

小罗伯特唐尼他撕碎了同学的一部漫画书,并且嘲笑他是个死肥宅,27年后小罗伯特唐尼出演了这部漫画的主演。

5宫崎骏

1986年的《天空之城》

1992年《红猪》

1997年《幽灵公主》

2001年《千与千寻》

2004年《哈尔的移动城堡》

2008年《悬崖上的金鱼姬》

2013年《起风了》

每次在发布会上都表示,这是我的退休之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