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宝山为什么要杀狱友,你怎么看?
谢谢邀请:
白宝山因盗窃,抢劫,1983年入狱,开始被判4年,后来改判15年,由此使他对社会产生了报复心理。
91年刑期过半的白宝山被遣送到新疆石河子新安监狱服刑,在新安监狱他成了一名“零星犯”,所谓的“零星犯”,就是那些服刑过半,平时表现又比较好的犯人,监狱对他们的监管也比较松驰,他们平时在狱外种菜,放牧,住也住在监狱外,行动比较自由,也没管教干警监督的犯人,相对“零星犯”,那就是“收监犯”,收监犯人是必须有管教干警管控着,住在监狱里面的。
当时的新安监狱,一共有三名“零星犯”,除了白宝山外,还有李宝玉和傅克军两名犯人,他们三人住在狱外的牛棚里,再外面就是茫茫的戈壁滩了,白宝山沉默寡言,假装老实,李宝玉人高马大,有恃无恐,傅克军刁钻奸诈,见风使舵,当三个在一起时,傅克军经常伙同李宝玉欺负白宝山,李宝玉不仅粗暴无礼,还动手动脚,白宝山常常挨上三拳两脚,那是家常便饭,傅克军总是借故骗白宝山的钱或者借了不还,白宝山表面上逆来顺受,内心里盘算着如何铲除这两个恶魔。
机会终于来了,93年9日,傅克军要单独外出放牧一段时间,牛棚里只剩下了白宝山和李宝玉两人,李宝玉不知收敛,仍对白宝山呼东喝西,白宝山事先在离牛棚8米处挖好了一个坑,然后将200元钱塞进牛棚的墙缝里,告诉李宝玉将钱藏在墙缝里抠不出来了,召呼他一起帮忙抠,抠出来买酒喝,正当李宝玉低着头专心致志地抠钱时,白宝山拿起事先准备的铁榔头一下砸向李宝玉的头部,李宝玉当场毙命,白宝山立即将他拖进事先挖好的坑中掩埋,并清理干净血渍,第二天去狱部汇报说,李宝玉失踪了,监狱总部经过现场勘察,未发现疑定,也就认定李宝玉可能越狱了,此事也就未深究。
杀了人,练了胆,蒙混过了关,半年后白宝山如法炮制,用铁榔头将傅克军砸死在睡梦中,依旧埋在事先挖好的坑中,仍然向狱部报告傅克军失踪,这次狱警侦察人员经过现场仔细勘察,发现墙上有血渍,房梁上有95发子弹,就将白宝山收监审讯,没想到白宝山心理素质特稳定,解释了子弹的来历,那是由于牧民的牛羊进了狱场的地界,牧民用子弹来换取的,说到墙上的血渍,白宝山始终装着不知道怎么回事,经过三个月的审讯,监狱侦察机关,认为白宝山不像是作案人员,就将他放了,这让他又一次逃避了法律的制裁。
从杀两狱友来看,白宝山的报复心理的确很强,此时离出狱只有4年的刑期,忍一忍马上就会过去,如果事情败露,前面的11年牢,岂不白坐了?可他偏不这样想,一搞就是接连二起,再无第二怀疑人的情况下,可见胆大心细,心狠手辣是他突出的心理特征。
白宝山为什么要杀狱友,你怎么看?
仅仅只是点小偷小摸,就被判刑十几年?他觉得很冤枉。刑满释放后,那个小警察,又故意刁难他,不给他办户口。于是,他对这个社会,充满了怨恨。心灵扭曲,报复性极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痛下杀手。这在犯罪学上讲,属于第四种:妒生型犯罪!
白宝山为什么要杀狱友,你怎么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白宝山杀狱友,是一种被欺负以后的激烈反弹。
白宝山是北京石景山人,另外两个犯人也是北京人,一个是盗窃罪,一个是抢劫罪。
他们三个人条件较好,而且刑期已经过半,所以花费数万元(当年币值)买了一个所谓的“零星犯”。
“零星犯”是什么概念,就是可以住在监狱外面,没有看守管理,只需要按时向监狱提供牛奶,释放时将牛交给监狱即可。
白宝山几个人等于不是坐牢,白天可以任意外出,去县城甚至石河子市,当天回来即可。
即便当天不回来,只要第二天回来,一般也没事。
当时白宝山和两个北京狱友,都曾经借此到处乱窜,包括去县里嫖妓和赌博,其中一个人竟然还在当地有相好。
这叫什么坐牢?形同儿戏。
监狱这样管理,是造成白宝山从容杀人的重要原因。
白宝山杀人,是因为长期被两个狱友联手欺负,所有脏活累活都让他去做。
白宝山如果略有反对或者争辩,就会挨打。
说实在的,这两个狱友也是人渣,被杀从某种意义上是好事,净化社会。
白宝山当时说过:我和你打架没用的,打轻了不管用,打重了我要加刑。我熬到今天还有一二年就释放了,不容易。
然而,这两个人还是对他进行欺负和殴打,白宝山内心的狠毒被激发了。
此人是个非常凶残狠毒的人,而且报复心很强,加上长期坐牢心里本来就别去,决定干脆将两个犯人干掉。
因为他们是在监狱外单独居住,杀人根本不困难。
于是,白宝山先是暗算其中一个狱友,从背后用铁锤将他砸死,随后埋在住房附近。
当时监狱认为这个狱友是逃狱,只是进行通缉而已。
半年后,白宝山又将另一个人在睡梦中砸死。
这次他运气不好,监狱发现了杀人留下的血迹,还发现了死者藏着的大量现金。
任何人逃狱,不可能不携带现金,看来很可能被人杀了。
但白宝山并不承认,推说血迹是之前两个狱友打架头破血流的结果。
监狱将他单独囚禁一段时间,就释放了。
而实际上,两个狱友尸体就埋在住房附近几米内。如果真的有心寻找,尤其是刚刚埋得死人,不可能找不到。
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逃狱总比监狱内搞出人命要好。
白宝山为什么要杀狱友,你怎么看?
首先白有这个条件,他是零星犯,罪行较轻,可以外宿,身边人少,就他们三四个人在监狱外边放牛,所以他有可能在在押期间杀人。
其次是他个人心理问题,白宝山的社会化不正常,他十四岁才上一年级,小学没上完就步入社会,没几年就因盗窃进去了,所以可以说他没有一个正常人的价值观道德观,自我约束不够,心理学上讲他以本我为中心做事,享乐主义之上,缺乏超我的约束。再加上监狱管理不善,他连杀两名同狱人员都没被发现。
白宝山盗窃时的同伙把他告发了,揭发余罪,这直接导致他加刑到十年以上,转到新疆,并与妻子离婚,而他的儿女也曾向他写信诉苦,所以他的情绪也是极其不好。
实际上,白宝山应该在监狱里就打定主意出狱后去犯罪报复社会,所以他狱中杀人也不足为奇了。
白宝山为什么要杀狱友,你怎么看?
在中国的刑侦史上,白宝山这个人应该留下了沉重的一笔。他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此人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袭击军警,抢劫枪支,打死打伤15人,抢劫财务140万余元。犯下这么多的惊天大案都是在他出狱后干的。
其实白宝山在监狱里就杀了两个人。他和两名死者属于积极改造先进人员,又刑期过半,监狱就把放牧的工作交给了他们,不需要和别的劳改犯住在一起,这就为日后白宝山杀人提供了机会。
白宝山为什么要杀害两名狱友呢?有几方面原因。
首先就是他这个人生性凶残而且诡计多端。外表看起来对人恭恭敬敬,可要是惹毛了他,是个什么事都能做出来的主。“蔫大胆”说的就是这种人。
再一个就是这两个死了的狱友了太过于豪橫,经常合起来欺负白宝山,白宝山有些口吃,骂吧骂不过他们,打吧又害怕出事了增加刑期。“不作就不会死”这句话比较适合这俩死者。
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的白宝山决定除掉这两个人。他们可能到死也想不明白这个平时想打便打,想骂就骂的人为什么要置他们于死地?
两个人平白无故的失踪引起了狱方重视,也怀疑到了白宝山头上,可是一直都没有找到尸体,到底是越狱逃跑了还是真的被人杀害无法确定。白宝山呢又态度强硬,死不认账。没有证据就是明知是他干的,也定不了他的罪。就这样过去了两年,这件事变成了一桩悬案。
接下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出狱后的白宝山做案多起,杀害多人。1998年被执行枪决。
好了,回答结束,希望你能够满意。感谢大家的阅读,谢谢
白宝山为什么要杀狱友,你怎么看?
如果没记错的话,他应该杀了两名狱友。一个是经常欺负他的,一个是闷不声响跟他差不多的。根本原因还是个人性格所致,小时候的成长背景和步入社会后接触的环境综合下来的结果。性格沉闷、阴冷、极端,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
杀欺负他的很好理解,白宝山被打骂不还手还口,只是默默攒着,当下定杀心,剩下的就是一个合适的时机了;
杀闷葫芦那个,还是白宝山认为这人的存在是个威胁,因为毕竟在一起住,他的动向、情况对方很熟悉,万一出事分分钟就能举报他的不正常,就算没有切实证据。
总之,白宝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完全畸形,他所有行为的出发点都是为自己的利益。他说过:枪是男人的胆子。这句话就可以说明这个人的内心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