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为什么猪八戒不想当净坛使者?

猪八戒当然不满意净坛使者这个职位,因为这个职位和唐僧、孙悟空差了不止一个等级,和沙僧、白龙马事实上也差了一点地位。

如果把灵山比作人间的封建王国,如来佛祖好比国王或皇帝,那么他手下的众佛、菩萨、圣僧、罗汉、揭谛、比丘、优婆夷塞、珈蓝、功曹等等,有着严明的等级的。

这里面如燃灯古佛、药师光王佛、弥勒佛等排在前列的佛祖,虽身在灵山,但和如来佛祖一样是受到四大部洲全体信众的供奉。这就如朝廷里的太后、亲王和大学士一样。其余在灵山的佛如同六部尚书之类。以唐僧和孙悟空的排名,应该就是此类。

像观音、普贤、文殊等排在前列的菩萨,他们虽然享受的不是全部四大部洲的供奉,但他们都有自己的道场,也就是说有自己的地盘。就如同地方上的总督、巡抚一样,可以自己开府建牙,起居八座,有自己的幕僚官署体系,甚至还有亲兵卫队,也可谓独霸一方,威风八面。

还有一部分金刚罗汉,虽然不如这几位菩萨一样威风,可都有自己的修炼洞府,负责一方的安全保卫,就如同提督总兵一样。在收伏牛魔王的时候出现了几位,分别是五台山的泼法金刚、峨眉山的胜至金刚、小须弥山的大力金刚和昆仑山的永住金刚。而沙僧明显是在这些人的队列里,至于以后给不给洞府另说了。其中白龙马盘旋在了灵山的华表柱上,也至少是个京城御林军系统的武官,虽然实惠少点。

但猪八戒确实有点惨。其他的师兄弟不论职位高低,至少都是官。但猪八戒的净坛使者虽然也盯着个菩萨的称号,却明显不是官,而是吏,是个需要不停干活的职位。

因为净坛这件事,是需要他每天疲于奔命一样的干,还得确保日清日结,这哪里是在当官?他既不可能有自己固定的坛场仙山,而且简直连一间办公室都不用设,因为他要在四大部洲间不停的奔波,同原来走街串巷收电费非常相似。

就算贡品都进了他的肚子,但功德供奉却让灵山的诸佛享用到了。猪八戒的食肠宽大,可却事实上只是过虑了供奉的杂质,尝尝味道,把精华全给如来等人上贡了。而且如来还在前面已经答应了他的娘舅大鹏雕,有好供奉先让他吃。那八戒二师兄吃的就更是人家剩的了。

取经路上,猪八戒懒惰了一路,偷奸耍滑了一路,挑拨离间了一路,最后的结果却得了个无比繁忙的差使。他虽然好吃,但却得了一个不吃不行,不吃完不行,不及时吃也不行的工作,让吃成了他的职业负担,这才叫佛家的因果。

西游记中为什么猪八戒不想当净坛使者?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以前职务太高,现在太小。

以前猪八戒可是天蓬元帅,类似于今天的海军司令员,可是一个了不起的岗位,也是实权派。按照今天的军衔,天蓬元帅至少是个上将。

然而,天蓬元帅终究属于高级军官,不属于统治集团一份子。

结果天蓬元帅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去潜规则玉皇大帝小蜜嫦娥,被恶整了一通。

结果,最后猪八戒变成了什么净坛使者。

沙僧本来就是个侍卫小队长,现在成为罗汉,还免除罪责,是很大奖赏了。

孙悟空、唐僧都成佛,更不必说。

小白龙本来级别就低,又犯了死罪,可以说是里面最严重的。此次免除死罪还升了几级,也算不错。

只有猪八戒等于降职,只是免除了以前的罪责而已。

第二,净坛使者是大忽悠。

放在以前,猪八戒因为喜欢吃东西,这个岗位确实是美差。

然而,修成正果以后,猪八戒食量大减,吃不了什么东西。

那么,这个岗位对他也就无意义,是个大忽悠。

第三,竟然和罪犯同样职务。

大家都知道,吃了狮驼国全国人的金翅大鹏,也被如来许诺做净坛使者的职务。

也就是佛家法事以后,让大鹏去吃。

那么,猪八戒岂不是和金翅大鹏一样。

但猪八戒是立功之人,金翅大鹏是罪犯,能同样待遇吗?

这岂不是当面骂人?

西游记中为什么猪八戒不想当净坛使者?

《西游记》第一百回,猪八戒听说封号为净坛使者,当场闹别扭问如来:“他们都成佛,如何把我做个净坛使者?

在86版的西游记中,猪八戒更当着灵山诸神面,毫不给如来的面子,大喊说:“我不当使者,我不当使者。”

从西游记的结局看来,猪八戒对千辛万苦西行取经,终于实现正果的愿望,但他却获得一个净坛使者的称号,心中是多有不甘。

因此他是取经团队五人里面,唯一一个站出来,敢于顶撞如来质疑如来不公。相反经常和如来对着扛的孙悟空,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后,仅仅要求唐僧把头上的金箍儿脱掉。而沙悟净和白龙马,后来分别被如来封为金身罗汉和八部天龙一言不发。

从《西游记》原文描叙透露,猪八戒对净坛使者的封号有点反感。众所周知《西游记》是吴承恩写的一部神话小说,内容包罗万象,情节环环相扣,吴承恩为了写这部小说,几易其稿,所有情节和对话都是经过反复推敲。

对佛教略知一二的读者都知道,佛教有佛、菩萨、金罗汉和八部天龙的说法,但使者却很少被提及。并且净坛使者的头衔从未在任何佛教经典中出现过。可以说是吴承恩独创的封号,那么为什么吴承恩要这样写呢?这样写有何特殊的寓意?

猪八戒为何质疑如来?

灵山封赏时,猪八戒当场黑脸质疑如来,“他们都成佛,如何把我做个净坛使者?要知道,猪八戒一路走来,是情商非常高的人。五个人中,猪八戒的样貌和身材都很丑陋,而且猪八戒有一路走来又偷懒又贪吃,经常还闹着分家,但他却是唐僧一路取经中最为喜爱的徒弟。虽然他得到唐僧的偏爱,但却不会被师兄们妒忌,反而和师兄弟门相处得非常的融洽。

而且猪八戒在西游记中是出了名的胆小怕事,无论是对付妖怪还是保护唐僧,猪八戒大多是出工不出力,遇上棘手的妖怪,他更多时候是配合孙悟空,或者是让孙悟空顶着。

但为何5人历经坎坷到了灵山,将真经带回大唐,论功欣赏时,四人对如来的封赏毫无异议,但为何一直以来情商颇高,素来胆小怕事的猪八戒,却在关键时候,跳出来质疑如来。

首先我们能要看猪八戒质疑如来说了这句:“他们都成佛,如何把我做个净坛使者?在论功行赏时,猪八戒排行第三,在这之前如来把唐僧封为了旃檀佛,把孙悟空封为了斗战胜佛,众所周知,成佛是佛门最高成就。

因此在猪八戒看来,自己在取经途中,一路保护唐僧不被妖怪吃,不被女妖抢回去成亲,每次都是舍己为人,无论是四圣试禅心,还是蜘蛛洞,他都是冲锋在前。最重要是唐僧在面对女儿国国王的考验中,他出力最多,因此才让唐僧度过这一劫。

论身份地位,他是天庭的天蓬元帅,曾经掌管了十万天兵天将,论贡献一路走来没功劳也有苦劳,数次在拯救取经团队于危难之际,如孙悟空被唐僧赶走后,被妖怪抓了走,此时猪八戒的态度极为关键,

猪八戒一反常态为了救唐僧,不远千里巧用激将法,最终让孙悟空出山救出了唐僧,取经团队再度团聚。

种种因素结合,猪八戒自己应该和唐僧和孙悟空一样,封个佛号,可猪八戒却失算了,不但佛号没有,连菩萨都不算,更不是金身罗汉或者力士,竟然是一个完全没听说过的使者。

这种心理的落差之大,让情商极高的他不免也心生抱怨,抱怨后又心有不甘,为此猪八戒斗胆冲口而出质问如来。

如来怎么说服猪八戒?

面对猪八戒斗胆质疑,如来是怎么把猪八戒说的口服心服的,其实如来在给几人封号时,时将他们对取经的贡献做了一次总结和点评。

比如如来点评唐三藏:...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

如来点评孙悟空:“孙悟空,汝因大闹天宫.....,压在五行山下......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

如来点评沙悟净:悟净,汝本是卷帘大将......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

这里要注意“加升大职正果”这个词,因为猪八戒很悲催地听出了分别,

如来点评猪八戒时说啥:猪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帅,为汝蟠桃会上酗酒戏了仙娥,贬汝下界投胎,...幸汝记爱人身,在福陵山云栈洞造孽.....保圣僧在路,却又有顽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

最末点评白龙马:“汝本是西洋大海广晋龙王之子......每日家亏你驮负圣僧来西.....亦有功者,加升汝职正果,为八部天龙马。”

或者你们看点了这里的分别了吧,猪八戒作为二师兄,保护唐僧一路西天取经,陪着团队历经坎坷,不但封号没有唐僧和孙悟空高,连升职的都比师弟沙悟净要低,反而和白龙马是不相上下,

严格意义上说,白龙马都比他的封号要高,因为白龙马是佛门的八部天龙,在佛经中是有提及的,但净坛使者,估计他也是头一遭听到佛门有这样的封号。

而且猪八戒当时估计也不知道净坛使者做些什么,相比成佛的师父和师兄,成金身罗汉和八部天龙的白龙马,他的封号和位置最为模糊,既不是佛,又不是菩萨,罗汉,到底是个啥,他心中没底。

猪八戒一路走来,心里可是明镜似的,从来没有吃亏过,所以他必须要问个清清楚楚。那么面对猪八戒质问,如来是怎么回复的呢?

如来非常的直接,切入到了重点,他抓住了猪八戒好吃这点,告诉猪八戒“因汝口壮身慵,食肠宽大。盖天下四大部洲,吾教者甚多,凡诸佛事,教汝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如何不好!

从这句话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看出净坛使者的品级不是很高,的确是和猪八戒想得差不多,于天龙八部相当。

但和天龙八部不同的地方,这个封号主要的职责,就是负责收拾干净四大部洲诸多佛事的祭坛,我们都知道佛门在做佛事时,都会摆放一些供品,供品类别很多,但食物是绝对少不了的,而这些供品肯定不能浪费,怎么解决最好呢?

当然是交给“食肠宽大“猪八戒最为适合,虽然如来没有明说,但却暗自提点了猪八戒,这位置我可是专门量身给你订做的,虽然封号一般,品级也不高,但却很实在。猪八戒听了以后,明白了如来的用意,也没有再提出了异议。

如来为何要让猪八戒做净坛使者呢?

按照西游记的里如来的说法,如来不给猪八戒一个高职,主要是猪八戒犯了三项错误,

一:猪八戒有前科,就是在蟠桃会上酗酒戏嫦娥,这也是他被贬下凡的原因,

二:他下凡以后,在福陵山云栈洞旧习未改,又犯下一错。

三:虽然入了沙门,保佑唐僧一路西天取经,可途中数次考验,都没有过关,特别是旧习未改,经常在酒色财气上犯下错误,也因为他一直挑担有功,才得了正果,如来给了一个净坛使者的封号。

其实如来让猪八戒当净坛使者,的确是因材施用,因为佛门特别讲究的因果,虽然猪八戒是取经有功,获得了正果。但是比起唐僧的九次取经,孙悟空一路走来的各种付出,猪八戒做的一些事情,多少落下了一些因果,但他挑担有功,因此功过相互一抵消,猪八戒能获得净坛使者一职,如来已经是非常照顾了。

或者有人会狐疑,挑担的不应该是沙悟净吗,其实西游记原文,挑担一直是猪八戒,而沙悟净主要是为唐僧牵马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猪八戒和其他几人的身份都不同,孙悟空大闹天宫,沙悟净打烂了琉璃盏,白龙马烧毁了宝珠,都被天宫惩罚了,唐僧是如来的徒弟,也就是自己人,唯一猪八戒是因为醉酒戏嫦娥被贬,

按道理说,猪八戒当上天蓬元帅,无论是实力和修为绝对是不低的,因此不会轻易犯这种的错误,而猪八戒不但犯了,而且还很离谱,这多少让如来看来有点不正常,在如来看来猪八戒的行为,多少有些无间道感觉。

因此即便是猪八戒对取经有功,也不会被重用,放在一些核心的岗位,但是又不能因此让取经人寒心,同时为了对猪八戒背后天庭的示好,权利利弊让猪八戒当时实惠的净坛使者,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猪八戒刚开始不想当净坛使者,为何后来答应了呢?

主要的原因,如来告诉猪八戒时,已经点评了猪八戒的功过,同时是在暗示猪八戒,一路走来过比功大,这种潜台词的铺设,在后来切入重点,告诉猪八戒净坛使者可以享用各种的美食,是多么实惠时,猪八戒毫不犹豫的就默认了。

可见经过了如来的一番解释,猪八戒明白了如来的用意,同时也懂得当净坛使者啥福利,心中暗自高兴,比起天宫做天蓬元帅,躺着就能吃到各种美食,也是人生一大乐事,而且这个位置没有太多的争斗,也不需要勾心斗角,反而是轻松自在的闲职,何乐而不为呢?而且猪八戒本身的实力已经是非常的强悍了,修为到此,在进寸步相当的困难。

综合各种原因,猪八戒也认为如来这样的安排比较合理,吴承恩其实这样写,是用猪八戒来隐喻,人生其实不需要过多的攀比,可能你曾经辉煌过,也曾经犯过错,但只要你回头是岸走上正途,总会有一天得到幸运眷顾,而人生最重要的是适合,特别是民以食为天,在古代人天天拥有美食,又能开心无负担的过日子,何乐而不为。

净和静相通,无论哪个宗门都非常强调,人要领悟了净、静。只要领悟了净,时时处于静的状态,才能成为天地的使者,照样能成就正果。

你对猪八戒刚不想当净坛使者有啥其他的看法呢?

西游记中为什么猪八戒不想当净坛使者?

在神话小说《西游记》结尾处,唐僧师徒几人经过长达十万八千里的长途跋涉,前后历时十六年,终于到达灵山大雷音寺,面见如来佛祖求取到了真经。作为对师徒几人完成取经工作的一种奖赏,如来佛祖按照功劳大小、表现好坏,分别封给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以及白龙马不同果位。对此,唐僧、孙悟空、沙僧和白龙马非常痛快的就接受了,唯独猪八戒提出了质疑,表示自己并不愿意当净坛使者。

在《西游记》中,多方势力并存,但总的来说可以为两大阵营:以玉皇大帝为首的道派和以如来佛祖为首的佛派。通常而言,修炼者如果能够得到如来佛祖的亲自封赏,应该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佛派高层对他的一种认可,修炼者从此脱胎换骨,顺利进入了佛派体制之内。但为何猪八戒听到如来佛祖的封赏后却高兴不起来呢?甚至还公开向佛祖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这里面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 首先,果位比不上唐僧和孙悟空,猪八戒产生了心理落差

在封赏猪八戒之前,如来佛祖已经封赏了唐僧和孙悟空,其中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二者均为佛,且是大职正果。而到了猪八戒这里,如来佛祖仅仅封他为净坛使者,整整差了一个级别,并且还是汝职正果,和小白龙一样,书中写道:

猪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入吾沙门,保圣僧在路,却又有顽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

在小说中,佛派的果位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可以分为佛、菩萨、罗汉,唐僧和孙悟空得到了最高果位,而猪八戒仅仅被封为菩萨。猪八戒内心的想法是:同样走了十万八千里,同样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师傅成佛无可厚非,人家是金蝉子转世,连师兄也成佛了,自己到头来才混了个菩萨。要知道,自始至终,猪八戒对孙悟空都是不服气的,因此才会心存不满,嚷嚷着不想干。书中写道:

八戒口中嚷道:“他们都成佛,如何把我做个净坛使者?”

猪八戒原本认为,自己功劳不小,也应该和师傅师兄一样成佛才是。但最终却仅仅得了个菩萨的果位,与唐僧、孙悟空差了一个级别,产生了心理落差,因此才提出了异议。

  • 其次,待遇比不上取经之前的自己,猪八戒心存不满

西天取经之前,猪八戒是师徒几人中混的最好的:他拥有卵二姐、高翠兰两任老婆,还有嫦娥仙子作伴,拥有福凌山云栈洞的万贯家财,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活的是相当滋润。再往前推,猪八戒乃天蓬元帅,管理天河八万水军,有权有势,是玉皇大帝手下的得力大将。而此时,其他几位生活的如何呢?唐僧正在大唐国的寺庙里念经,青灯古佛相伴;孙悟空正在五行山下受罚,没有人身自由;沙僧正在流沙河饱受万箭穿心之痛;而小白龙也在鹰愁涧四处奔波,寻找可以填饱肚子的食物。

然而加入取经团队之后,经过十几年的辛苦奔波,饥餐渴饮、夜宿晓行,猪八戒原本想着能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却万万没想到自己越混越差了,还比不上取经之前自己生活的滋润。师兄弟几个人,也是成佛的成佛,成菩萨的也是大职正果,自己反而成了里面混的最差的一个。辛辛苦苦十几年,最后得到的却与自己的付出不成比例,猪八戒当然会感到不悦,因此才会不顾形象,当场表达不满。

  • 最后,净坛使者是个苦差事,没什么油水还要天天加班

不少人认为,猪八戒食肠宽大、能吃能喝,如来给他安排净坛使者这个职位再合适不过了。书中如来也是这么解释的:

因汝口壮身慵,食肠宽大。盖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诸佛事,教汝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如何不好!

但现实情况却是,一旦修炼者成了正果,对食物的需求便减弱了,猪八戒也是如此。小说第九十九回,师徒再次经过陈家庄,庄上人请他们吃饭,几人的表现很能说明问题:

孙大圣自来不吃烟火食,也道:“彀了。”沙僧也不甚吃。八戒也不似前番,就放下碗。行者道:“呆子也不吃了?”八戒道:“不知怎么,脾胃一时就弱了。”

因此,对于已成正果的猪八戒而言,净坛使者这个职位没有丝毫利益可言,那些人间供奉的食物他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想想之后每天的工作——打扫别人吃剩下的贡品,猪八戒内心很不好受。更要命的是,自己还要在妖怪手下工作,如来之前曾许诺金翅大鹏雕为净坛使者,不同的是,人家那个是大职正果。第七十八回写道:

如来道:“我管四大部洲,无数众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

换句话说,猪八戒还要捡妖怪的剩儿!这岂是曾经的天蓬元帅所能接受的?

综上所述,猪八戒不愿意做净坛使者,一方面是嫌果位太低,比不上师傅师兄,自己有了心理落差;另一方面,净坛使者在待遇上也与取经之前的自己无法比拟。同时,在猪八戒看来,净坛使者是个没什么吸引力的苦差事,因此才不愿意干。

关注传统文化,解读经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欢迎与我交流讨论,一起成长~

西游记中为什么猪八戒不想当净坛使者?

猪八戒这个净坛使者,其实当的是相当的悲催。

猪八戒夸口能成佛,不想根本没有他,惨遭打脸难接受

猪八戒原是三兄弟中混的最好的:有独立山庄福陵山,有大别墅云栈洞,第二任老婆高家三小姐更是年轻貌美,在高太公家还能吃饱。

除了长得丑点,他的小日子过得很惬意。

当时观音菩萨说服他给唐僧做徒弟,条件是很诱人的:

“你可跟他做个徒弟,往西天走一遭来,将功折罪,管教你脱离灾瘴。”

老猪就是奔着能成佛去的,所以才答应了观音菩萨。

一直到送经回到长安城上空,老猪还是自信满满,他还笑着给八大金刚炫耀:

“师父成佛,我也望成佛,岂有贪图之理!泼大粗人!”

到了封赏时,老猪也笑眯眯地听着,唐僧和孙悟空都如愿成佛了,但是到了他突然一转,不是佛而只是一个净坛使者。

老猪有点懵,众目睽睽之下惨遭打脸,而且打的有点狠,理由就是“又有顽心,色情未泯”,还证据确凿。要不是照顾他说他挑担有功,连净坛使者都不一定能捞上。

想吃时吃不饱,不想吃时吃不了,猪八戒很悲催

老猪以前是好吃懒做,很少有吃饱的时候,但那是以前,现在他已经不贪吃了,转折点就是因为吃了灵山的一顿工作餐。

就是刚到灵山那会,唐僧向佛祖交旨后,佛祖让阿傩、伽叶二人先领着师徒四人吃饭,然后再传经。

灵山饭菜的质量,那自然是无与伦比,因为“并皆是仙品、仙肴、仙茶、仙果,珍馐百味,与凡世不同”,师徒四人吃的自然是惬意无比,特别是不知道矜持的老猪:

“素味仙花人罕见,香茶异食得长生。向来受尽千般苦,今日荣华喜道成。

这番造化了八戒,便宜了沙僧,佛祖处正寿长生,脱胎换骨之馔,尽着他受用。”

这几句话说的很清楚,吃完这顿饭他们师徒都大道圆满、长生不老、脱胎换骨,都不是凡人了,后面又具体表现。

就是他们回去时走到通天河边的陈家庄,陈清兄弟盛情款待这几位救命恩人,唐僧是这种情况:

“三藏自受了佛祖的仙品仙肴,又脱了凡胎成佛,全不思凡间之食。”

老猪也是这种情况,对吃的一点兴趣也没有了,也吃不多了:

“不知怎么,脾胃一时就弱了。”

因为专门为他们师徒创建的救生寺已经建好了,并且享受了香火,献果献斋的有无限人家,猪八戒只能吃“八九盘素食、二三十个馒头”。

要知道当年在高老庄,高太公说老猪:

“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

这个反差有点大,为此老猪自己也觉得有点滑稽和感叹:

“我的蹭蹬!那时节吃得,却没人家连请十请;今日吃不得,却一家不了,又是一家。”

很明显,老猪现在不是太想吃东西,也根本吃不下去了,任谁吃过灵山的仙品仙肴,对凡间的食物自然也就失去了兴趣。

所以这个吃凡间东西的净坛使者的职位,对老猪实在是有点悲催。

猪八戒天性懒惰,净坛使者太忙碌

弼马温都成佛了,猪八戒自然要在佛祖面前据理力争,佛祖倒是很耐心地给他解释了,说这个净坛使者其实是个很好的差事:

“因汝口壮身慵,食肠宽大。盖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诸佛事,教汝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如何不好!”

老猪一听还有这样的好事,这个职位好像还是专门为他单独设立的,而且也是个有受用的品级,于是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但是沙僧受封完,老猪仔细一品不对劲呀,老沙封的也是大职正果,和唐僧、孙悟空一样,就自己一个人是汝职正果,和那匹白龙马一个待遇。

而这个净坛使者,好像就是个打扫卫生的差事,就是需要把摆满贡品的祭坛清理干净、或者吃干净祭坛上贡品,这不就是吃剩饭的命吗!

而且佛祖还说了,天下四大部洲信奉佛家的很多,举办佛事的也很多,摆放贡品的自然也少不了,那他这个净坛使者,还真没有闲着的时候了。

老猪心里有点后悔了,想吃的时候吃不饱,不想吃的时候却落了个吃不了的差事。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在高老庄逍遥快乐,还不如给乌巢禅师做徒弟呢,哪怕是睡在树上的鸟巢里!

西游记中为什么猪八戒不想当净坛使者?

在《西游记》中,猪八戒跟随唐僧取经,一路上虽然总是偷懒,但干的活可没少过,降妖伏魔方面,甚至不比孙悟空少。可是到了西天如来佛祖面前接受封赏的时候,猪八戒就吃亏了,孙悟空都能成佛,而猪八戒却只是一个净坛使者,是一个菩萨的果位。

这让猪八戒很不爽,他也想成佛,不想当净坛使者,所以就当场质问如来佛祖,结果如来佛祖是这样解释的:“因汝口壮身慵,食肠宽大。盖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诸佛事,教汝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如何不好?”

如来佛祖这是在规避问题,没有直接回答猪八戒的问题,人家猪八戒是想问,他为什么不能成佛,结果如来佛祖却扯到净坛使者的职责是什么。猪八戒虽然本体是猪,但人家并不笨,你以为他不知道净坛使者是干嘛的呢?那他以前的天蓬元帅就白当了。

猪八戒当然明白,净坛使者只是叫的好听,主要的工作却是把别的神仙吃剩下的贡品由他处理掉,猪八戒肯定想,我都修到真佛了,不能恢复人身也便罢了,还要继续做"猪"的工作,谁能愿意呢?

更关键是,这个净坛使者的上司,实在不是个东西啊。净坛使者的上司是一个妖怪,曾经狮驼岭的三大王,创立了妖国的金翅大鹏鸟。当初如来佛祖降伏大鹏鸟的时候,说四大洲之内如果有人祭祀侍奉,那么就你先吃,而如来佛祖对猪八戒说的净坛使者则是打扫干净诸佛吃剩下的贡品。意思也就等于大鹏不吃的你再来扫尾。

这让猪八戒如何接受啊。这对于八戒来说是奇耻大辱,想当年降服众多妖怪,如今还在妖怪手下,换位思考,谁都不乐意。但是不干又能如何,人家大鹏鸟是如来佛祖的舅舅,是亲戚。猪八戒要是再多说,说不定连净坛使者的岗位都没有了。所以猪八戒只能忍气吞声地接受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