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加勒万河谷是怎样的一条沟谷,为什么位置如此重要?

海拔4300,寸草不生的加勒万河谷到底多重要?为何印度不死心?

首先必须清楚的一件事是,加勒万河谷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是中印对边界问题的不同理解造成的。

加勒万河,是什约克河的直流,都是流向印度方向的河流。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通道,顺着加勒万河谷、什约克河,走1200公里就到达了印度首都新德里。

1950年,我军进驻西藏,发现了这里的赛拉图哨所已经驻守了数十年的国军整编排。解放军和国军的换防,成了喀喇昆仑山上最有趣的一幕。如今赛拉图哨所改为神仙湾哨所,海拔5380米,是全国最高的哨所。

距离神仙湾哨所不远的加勒万河谷,就是现在中印争端的问题所在。

这里,在英国殖民入侵后,英国支持下的克什米尔土邦和我国西藏军队发生了非常大的冲突,最终双方在1846年划定了界限,但是我国清政府和民国政府都没有同意。

说白了,这里的边界问题,还是翻版的麦克马洪线,挑起他国争斗,这是英美等殖民国家的传统艺能。

1963年中巴边界谈判,基本确定了以分水岭为国界的基本原则。按照这一原则,不仅加勒万河谷,就连什约克河沿线,也是我国土地。但是,印度始终拒绝划界谈判。

1962年,我国战胜印军,胜利撤军至控制线20公里之内,就连加勒万河谷加勒万河谷这样的战略要地都撤出了。

我们的大局为重,被印度军队误以为是软弱可欺,尽然占领了加勒万河谷,还沿着河谷推进5公里,修建公路,与我军发生对峙。

最终,几个回合的交手后,什约克河成了实际控制线,什约克河北面的加勒万河谷,自然也是我们的地盘。

印度军队先不守规矩,越过什约克河,还要修建简易公路,架设桥梁,我们自然也要针锋相对,驱赶印军。

对我们有利的一点是,加勒万河谷两侧的高山上,都是我们的哨所,印军在加勒万河谷推进越深入,就等于给我们送人头越多。

就这样,印度军队跨这什约克河,与山峰上的我国军队对峙,怎么看都有些滑稽。我们一个冲锋下来,印度军队估计就都跑到新德里去了。

如今整个什约克河都被印度控制,成为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生命线。印度想要控制克什米尔,什约克河流经的这一块狭长地带,就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印度军队十分紧张的把什约克河流域称为“鸡脖子走廊”。

我们也容忍印度控制什约克河,但是得寸进尺控制加勒万河谷,就有些太过分了。

作为居高临下直接面对印度的战略要地,有效遏制印度军队的野心,这是我们的战略要求,也是我国在喀喇昆仑山上寸土不让的坚决态度!

和田加勒万河谷是怎样的一条沟谷,为什么位置如此重要?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很简单,加勒万河谷本身没什么,关键在于它同汇入什约克河,同什约克河成为直角。

什约克河是印度河的一条支流,流域范围为克什米尔东北部,分属于印度控制的查谟-克什米尔邦拉达克、巴基斯坦控制的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及中国控制的阿克赛钦地区,干流河长约550公里。

对于印度来说,什约克河谷是非常重要的。它在喀喇昆仑山东侧,从锡亚琴冰川和昆仑冰山发源,流经德普桑平地。其中中印边境的河谷距离为200公里。

而整个什约克河谷为印度所控制,成为重要的交通道路。

什约克河谷是印度的生命线之一,很多年前印军就从列城修了一条穿越什约克河走廊的边境公路(DSDBO公路),直通西北方向的 印军前进基地 德普桑平地和斗拉特别奥里地机场,这是印军到德普桑平地和斗拉特别奥里地机场的后勤保障线。

如果中国逼近什约克河谷,只需要发射导弹击毁河上的桥梁,就可以彻底摧毁印度的前线交通。

而在整个什约克河谷附近,我军只有在加勒万河口接近什约克河,其余实际控制线距离河都有几公里到几十公里。

这里多说一句:加勒万河谷本来是中国领土,在1962年前被印军蚕食,还驻扎了1300多名士兵。随后中印战争中,解放军全歼加勒万河谷印军,将大部分河谷转为自己控制。不过从现实考虑,我们没有控制河口,还有小部分地区被印度控制。此后印度一直认为加勒万河谷是自己的领土,是被中国占领的,所以用尽心思试图蚕食和夺回。

加勒万河口则我国唯一接近什约克河走廊的控制线,位于什约克河北南走向的中间位置。

所以,解放军只要控制加勒万河谷,就可以控制河口,控制河口就可以威胁到什约克河谷,切断印度对我国阿克赛钦等地的前线基地。

这次冲突的原因是,印军将支线公路试图修入加勒万河谷内,不但穿越河口,还深入河谷几公里(目前已经深入2公里)。

如果这条公路修建成功,不但涉嫌进入中国境内,还会让我军无法威胁到什约克河谷。

和田加勒万河谷是怎样的一条沟谷,为什么位置如此重要?

加勒万河谷本身没什么太大重要性,海拔高,又寸草不生,没有什么开发价值。但是由于加勒万河流入什约克河,所以直角横插进了印度实际控制什约克河谷,这战略意义就非同小可了。

也就是说我军只要控制加勒万河谷,就可以彻底切断穿越什约克河“鸡脖子走廊”的印度通西北方向的 印军“前进基地”德普桑平地和斗拉特别奥里地机场的后勤保障线。所以为什么印军那么紧张这个加勒万河谷?

但是加勒万河谷是我国固有领土,不过1962年以前被印度实际控制,我们1962年收复以后,考虑实际情况,并没有实际占领这个地方。于是印度就认为加勒万河谷是我们抢过去的。所以偷偷地又经过多年不断地试探蚕食,得寸进尺,试图事实占有加勒万河谷。

这次过分的地方就在于,印军将他的支线公路试图修入加勒万河谷内,不但穿越河口,还深入河谷大约2公里。这就是印军在我们的地盘上修自己的路,试图阻挡我们进入自己的河口。

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我们为了不使印度敏感,产生敌意想法。所以没有实质性地控制加勒万河谷,如果我们实质性的控制加勒万河谷,那么印度的生命线每天都处于我们的火力截断的威胁之下,如梗在喉。

可是我们的善意,却换来了印度的得寸进尺,他把公路修进河谷,目的不单单试图实际控制我国固有领土加勒万河谷,还打算反制我军不得染指加勒万河谷。

这也是为什么印度吃了亏之后,立马又缩回去的原因。就我们的基建力量而言,想实质性的控制加勒万河谷,快一点也就几天时间,别逼我们真的这样做,最终吃亏的自然还是印度。

——炒米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和田加勒万河谷是怎样的一条沟谷,为什么位置如此重要?

据近日报道,印度在和田加勒万河谷引发事端,印度方擅自逾越边境界限,寻衅滋事,阻碍我国军方巡逻,试图对边境管控做出单方面改变。

但加勒万河谷是我国固有疆土,是我国不可能放弃的领土权,但凡有侵犯,必将不退让。印度对加勒万河谷的挑衅举动让加勒万河谷再度受人瞩目。

小小加勒万河谷缘何引起巨大轰动,有何魅力让印度百般觊觎?加勒万河谷具有与生俱来的位置优势,对于我国和印度都有着重大的军事意义。

加勒万河谷对于我国的意义

加勒万河谷虽地势高、地形险峻、人迹罕至、环境复杂,但确实是一个战略要地,临近新疆喀什、西藏拉萨,我国军队重点在此处布防。

加勒万河发源地在我国新疆和田阿克赛钦的南部,阿克赛钦是新疆和西藏的交界地,自古以来都是我国的边防要塞,这一地区属铅锌矿地质带,是新疆进藏的必经之地。

居于中亚制高点,临近印度首都等重要城市,一旦发生战争,我军部队从阿克赛钦冲下,可轻而易举取胜。同时此处临近巴基斯坦,在巴印争执中,我国可以利用阿克赛钦地位优势给予巴基斯坦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加勒万河谷自古至今就属于我国领土,1962年印军来犯,我军在与印军交战中大获全胜,河谷重归我国控制。在1963年中巴边界谈判中确定基本原则是以分水岭为国界,以此而论加勒万河谷以及什约克何沿线均归属于我国。

加勒万河谷对于印度的意义

印度与我国对边界有着不同的理解,其认为加勒万河谷是他们的领土,致使加勒万河谷一直成为了历史遗留问题,印度方一直不死心屡次发动军事行动。

于印度而言,加勒万河谷的交通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加勒万河谷所属位置至关重要,地势高与生俱来一种居高临下的战略优势,从加勒万河谷至印度首都新德里全长约一千二百公里,鉴于此种情形会让印度在军事上会一直处于被动防守状态。

加勒万河汇入印度的什约克河,什约克河是印度河的一条重要的支流,此流域被印度称为“鸡脖子走廊”,印方早年就拥有一条穿越什约克河的边境公路,直通印度前进基地。

由此可见,我军对加勒万河谷的控制,对什约克河谷造成了威胁,直接阻断其对我国重点地区的前线基地,例如刚刚提到的阿克赛钦。

我国和印度都意识到了和田加勒万河谷位置的重要性,但是领土问题不容置疑,印度再怎么虎视眈眈,加勒万河谷都是我国不容侵犯的领土。

和田加勒万河谷是怎样的一条沟谷,为什么位置如此重要?

我们都知道,加勒万河的海拔基本在4200米以上,河谷四周的高山更是高达5000-7000米,雪峰林立,即便在盛夏的七月,印度恒河平原骄阳似火,这里白天的气温只有1-6度,晚上河水温度在零下10度左右,冰冷刺骨。前几天2名在河谷中施工的印度士兵,不小心掉入河中死亡,是因为穿着防寒的厚重衣物,头戴绒帽,被冰冷的河水一浸,身背龟甲,行动困难,要是没人现场救助、高压给氧,很快就会因低温缺氧,引发脑疝死亡。

印军前次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中死亡20人事件,大部分也是因黑夜中四处乱窜,掉入河中,因长时间低温缺氧引发脑疝死亡。

在高原环境下,由于外部气压很低,人体内外压差大,颅脑损伤很容易导致这种症状出现,而一旦脑疝形成,抢救不及时就会很快致命。

所以,人在高原上受伤,主要看后勤保障和救治方案能不能及时到位。

当然也有例外,这个要看部队纪律和个人素质。

比如1981年7月我军测绘人员在加勒万河谷进行的一次地形测绘任务,在完全没有后勤保障的情况下,凭个人意志完成自救,没有一人受伤。但他们带去的30峰骆驼,只有两峰走出来,其余全部死在河谷中。

1981年7月,我军决定在加勒万河上游靠近中印实控线走向的一条支流进行线路勘探和地形测绘,从下游到上游冰川共计35公里,32名队员共走了4天,其中17名队员最高走到6500米的冰峰,15名队员在下游接济,上下落差1200米。

上到山顶的17名队员在冰峰测绘了8天,可返回时遇上了冰川消融后的9个连续深潭,各深潭之间落差达50米,河水湍急,四周又是悬崖峭壁,无路可走。带来的电台,因信号不好,电报也发不出去。

幸好队员们带了两根登山用的50米长尼龙绳,他们把尼龙绳连接在一起,一头捆在一名身体好、会游泳的队员身上(这名队员基本没高原反应,且会游泳,不惧寒冷),一头放在露出的岩石上作为支点,众人左右牵绳,无数次的试验,终于把这名队员放进垂直的深潭。他游出深潭以后,再滑下几个深潭,终于遇见上山来接应的另外15名队员。最后他们靠着两只空汽油桶最终把冰峰上的另外16名队员全部安全救了下来。

后来,他们把走过的这9个深潭命名为“九龙冲”。这就是加勒万河谷九龙冲的来历。

现在我军在边防的建设情况好得多了,所有高原的边防哨所都配备了气囊式高压氧舱设备,加上完善的后送系统,有高原反应的我方士兵都会得到及时救治。

作者介绍:

专栏作家,资深自媒体人,人文地理写手。

微信公众号:南海秘境

可阅读《象族与龙族大战光明顶龙溪河,象族共进行三波攻击,死伤惨重》

和田加勒万河谷是怎样的一条沟谷,为什么位置如此重要?

加勒万河谷是印控克什米尔进入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通道之一,在加勒万河谷接近印度什约克河河口一带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沿加勒万河谷流淌的河流叫加勒万河,这是一条发源于我国新疆和田县阿克赛钦南部加勒万冈日峰的河流,总长度80多公里。

加勒万河沿河谷向西北方汇入印度的什约克河,这条河流虽然不算长,但河水非常丰沛且水流湍急,河谷平均海拔4000以上。

加勒万河谷位于新疆阿克赛钦西部,河谷的河口附近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这一带山高坡陡,高寒缺氧,完全荒无人烟。

从整个阿克赛钦的西部边线来看,加勒万河谷是一个突出部,直插印度什约克河所在的什约克河谷,这里的战略意义非常大。

在58年前,加勒万河谷就是西线的反击战场之一,仅用了40多分钟就成功拔掉了入侵印军的据点。可见该河谷战略意义之大。

具体介绍一下加勒万河谷的战略意义,共有三点:

第一,加勒万河谷是阿克赛钦的重要门户。

阿克赛钦位于和田县南部昆仑山与喀喇昆仑山间,是半封闭的山间盆地,地处新疆与西藏的交汇处,与印占拉达克东部相接。

阿克赛钦绝大部分属新疆和田管辖,有一小部分属西藏阿里管辖。这一地区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是我新藏公路的必经之地。

如果阿克赛钦受到威胁,则从新疆通往西藏的新藏公路便会中断。阿克赛钦西线分别与巴控克什米尔和印占拉达克地区接壤。

其中的加勒万河谷就是拉达克进入新疆腹地的为数不多的通道之一,所以说它是阿克赛钦的门户,控制它可保新疆腹地安全。

印度一直对阿克赛钦虎视眈眈,阿克赛钦西南部的喀喇昆仑山主脉被印度控制,印军最前方的哨所离新藏公路不到30公里远。

印军的重炮可威胁新藏公路上的车辆,加勒万河谷就像一把刀子直插印占拉达克,可钳制和阻止印度向阿克赛钦地区的蚕食。

第二,加勒万河谷可钳制印度什约克河谷。

什约克河是印度河的一条重要支流,发源于喀喇昆仑山脉,流向西北在巴基斯坦汇入印度河,它所在的河谷就是什约克河谷。

什约克河谷与加勒万河谷呈丁字形,加勒万河谷直插什约克河谷,谷口处也是两河的交汇处。什约克河谷对印度的意义很大。

这条河谷中有一条公路,一段连接印度首都新德里(1200公里),另一端直抵巴控克什米尔边境地区,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如果在加勒万河口处切断公路,那么什约克河谷以北的印控地区将被孤立,向南沿河谷可直达新德里,会威胁到印度的腹地。

在加勒万河口以西,什约克河西侧的河滩处,印军建立了诸多的据点,还有一个可供直升机起降的平台,全靠谷中公路补给。

与印军所处的位置相比,我方在加勒万河谷的条件就比较艰苦,没有可供驻军的河滩位置,这是印军觊觎加勒万河谷的主因。

第三,加勒万河谷可辐射影响锡亚琴冰川。

锡亚琴冰川位于巴控克什米尔、印控克什米尔和中国新疆之间。冰川东侧为喀喇昆仑山主脉,是印占拉达克与新疆阿克赛钦。

南侧是克什米尔谷地和查谟地区,西侧是巴控克什米尔的北部地区,北部是喀喇昆仑山脉,山中通道是连接中巴的战略要道。

印巴围绕锡亚琴冰川的争斗由来已久,该冰川是印巴实际控制线上的制高点,站在冰川顶部,可俯瞰克什米尔的大部分地区。

谁要是控制了锡亚琴冰川,便可获得居高临下的优势,从而取得战略主动权。印度在冰川南部布有重兵,就是在保护冰川地。

若印控制锡亚琴冰川,向东可威胁新疆地区,向西可威胁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唯有加勒万河谷,可钳制印度觊觎锡亚琴冰川。

从加勒万河谷切断什约克河谷,则印军位于锡亚琴冰川南部的据点将失去意义。这也是印度一直觊觎加勒万河谷的另一原因。

综上,加勒万河谷虽然是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其战略意义极其重要,可以对印度形成牵制作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