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事是没有一定军事知识的人会感到匪夷所思,但是确有其事的军事武器方面的事实?

1991年2月13号凌晨4点左右,顶部铺设了厚达3米钢筋混凝土的巴格达阿米里亚防空洞,一枚重达2.3吨的GBU-28型钻地炸弹,穿透厚厚的混凝土从天而降,在封闭的防空洞里剧烈地爆炸。

上千名熟睡中的伊拉克巴格达平民,很多在梦中就变成了冤魂,高达4500摄氏度的高温将上层避难者直接气化,洞壁上留下了恐怖的黑色人性图案。

仅仅几分钟后,又一枚同样的炸弹从第一枚的洞口精确进入,这时防空洞的消防喷淋头已经启动,但这一保护措施非但没有挽救下层避难者的生命,反而成了灾难的推手和“帮凶”。

喷出的冷水马上就成为沸腾的开水和灼热的蒸气,下面的人们基本上都被烫死。

假如有一天,世界突然爆发了大规模战争,当你躲在提前挖好的防空洞里,防空洞依土坡而建,大约在地下100米甚至200米的地方,里面有吃有喝,还有娱乐设施,简直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这时你是不是觉得特别安心?是不是觉得无论外面打成什么样,即便是核武器都用上,也可以高枕无忧?因为你觉得自己与外面的世界有100米土层的“绝对安心”保护。

可是,如果告诉你,有一款炸弹会钻入地下200米爆炸,你是不是觉得这不是在吹牛皮就是科幻,但很遗憾,都不是,这已经是成熟的武器装备。

现代武器钻地弹会让你的安全感瞬间消失殆尽。

钻地弹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美军对于苏联地下导弹发射井的摧毁作战需求。

这是一种依靠动能来实现钻地能力的武器,其实说白了原理简单粗暴:就是靠猛砸!根据动能定理:E=1/2mv²,钻地弹质量越重,接地时末速度越高,动能就越大,“砸(钻)”的就越深。

当然这里面还有几个关键技术,“钻头(侵彻战斗部)”要足够坚固耐热,不易变形,一旦在钻地过程中变形成“蘑菇头”,将大大降低钻深效果;延时引信(一般300毫秒以上)要可靠,能耐受高速下的剧烈撞击,保持精准深度灵敏起爆。

截止到21世纪初,已经有10多种类型和数十种型号,以上文提到的GBU-28为例,其钻深为钢筋混凝土工事6米,普通地面30米。

其升级型号是由波音公司研制的GBU-57,弹重达13.6吨,被称为“炸弹之祖”,装有2.3吨炸药,对于钢筋混凝土的钻深达到惊人的60米,坚硬岩石的钻深达40米,超强加固混凝土也可以钻透8米,对于普通松软地面的钻深更是达到了变态的200米。

中国在钻地弹武器技术方面,后来者居上,发展出了天戈系列激光制导航空钻地弹和世界上首款弹道导弹钻地弹东风-15C,射程700公里,圆概率误差1米(实弹打出过分米级精度!),弹头长度2.5米,直径500毫米,重量1吨,接地末速度高达6马赫(音速倍数)以上,根据动能测算,美国“炸弹之祖”的末端动能为13亿多焦耳,而东风-15C的末端接地动能达到了20多亿焦耳,其钻地能力理论上应该超过了“炸弹之祖”,令人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结语:现代武器的威力,已远远超出了普通人合理的想象,在很多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的武器,其实已经在实战中应用多年,未来战争中,“矛与盾”的比拼角力将越来越激烈。

以上原创内容,码字不易,喜欢的朋友请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感谢支持!

有哪些事是没有一定军事知识的人会感到匪夷所思,但是确有其事的军事武器方面的事实?

说说我自己这些年与人交流发生的事儿,有些令人哭笑不得。

我曾经遇到一个很喜欢打《穿越火线》的小年轻,他因为游戏,表现出对武器极为浓厚的兴趣,因此聊了不少。

比如,他曾经问我,沙漠之鹰是不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手枪,比AK-47还厉害。

我回答,沙漠之鹰来多少把也怼不过一把AK,手枪与突击步枪存在天生的火力差距,而且这枪并不好使。

他当场表示质疑,然后认为人家做游戏的不可能那么缺德,拿假数据骗人,而且沙鹰在世界上是名枪,厉害的很云云,能打大象。

我说手枪打大象不简单,用雷电手枪啊,12.7mm机枪弹,崩谁谁完蛋,你不就喜欢单发威力么?

他一脸懵逼,雷电是啥玩意儿?不知道。

好吧,不提沙鹰了,再说AK47,他说AK47是全世界最厉害的步枪,非常可靠,威力巨大,不然不会被恐怖分子使用,越战美国兵都丢了M4A1捡AK47。

我回答:

1.AK47生产时间极短,苏联原版很快就改产AKM了,输出技术也以AKM居多。

2.AK47技术简单,可靠性倒是还可以,但其它性能就没啥好说的了,特别是长行程活塞导致的震颤问题。

3.越战没有M4A1,M4A1在1995年才上场,越战是60年代,要扔也是M16和M14,主要扔的是M14,因为全威力弹药让连发性能变得鸡肋,M16则是早期批次的后勤、技术、生产磨合造成的积垢故障。

4.恐怖分子得看区域,比如爱尔兰共和军就使用过AR-18和M16,很多恐怖分子用AK主要是便宜、好搞到。

他表示不知道什么是M14,M16倒是知道,但这枪要装消音器才好使,而且威力不如AK47,是美国的警用步枪。

5.你分得清AK47、AKM、AK74、AK100、AK101、AK102、AK103、AK107、AK200么?

他当场表示:!!!…………啊~~~~~~~~!

然后又扯到M134,它坚持称这是火神炮,拒绝了我提供的“米尼岗”名称。

于是我告诉他,真正的火神炮是美国军舰密集阵和战机上的那个M61“火神”,虽然管子挺像的但我估计州长大人哪怕变身终结者也没法扛住一门M61射击。

结果他马上表示:难道A10攻击机上装的不是带贫铀弹的M134吗?

好吧,我服了,用那被CF榨干的小脑袋想想也明白,A10攻击机那么大个块头都只堪堪塞下的加特林炮,怎么总会被认为是游戏中人物拿着的小电轮儿呢?那是30mm的GAU-8/A“复仇者”好不好?

后来他终于对“12.7英寸黄金巴菲特大炮阻”下手了,问我这枪牛X不。

我只得点了根烟恢复冷静,苦口婆心告诉他,咱这显示器也就23寸的,你觉得那个破巴雷特口径能有咱这屏幕一半宽?记住是巴雷特!巴雷特!巴雷特!说三遍还巴菲特就%¥@*&X卸了CF装个大智慧炒股吧。

对了,还有“狙”不是阻!

他揉揉后脑勺:难道不是打“阻击”吗?“JU”是啥东西?

我回答:狙作名词表示一种猴子,做动词表示窥伺,做形容词表示狡诈阴险。“阻击”是另一个军事名词,表示阻挡对方的进击,是战术名。

然后我又告诉他,其实巴雷特反器材步枪这玩意儿也只是名气较大,单论威力,它与美国传家宝,勃朗宁M2重机枪使用的是同一种.50BMG弹药,甚至二战时美军战机用的也是这玩意儿,并不稀奇。

他将信将疑,突然问,勃朗宁M2是啥?比马克辛机枪呢?

我说,是马克沁,要不念马克西姆也可以,算了当你没毛病吧。马克沁加改型一起,全是7.62、7.92、7.7mm口径,怎么比的了12.7mm?

他突然顶嘴:胡说!马克辛有12.7mm的!

我说:哪儿有啊?请举例!

他说:“就有!只是你不知道!”

于是这天被我聊死了。

有哪些事是没有一定军事知识的人会感到匪夷所思,但是确有其事的军事武器方面的事实?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多人不相信,士兵在战场上最害怕的竟然是地雷。

中越战争老兵的回忆中,他们其实不太害怕枪弹、炮弹。

因为敌人开枪、开炮都有征兆,自己也有掩体,其实还是能够对付的。

然而,中越战场无所不在的地雷,才是最让人恐惧的。

老兵总是交代新兵,就算在自己的阵地上,之前没有走过的路,不要多走一步,搞不好就会出事。

触雷几乎没有办法预防,就看运气好不好。

比如著名的战斗英雄董玉香。在老山前线,他与侦察连的战士共同执行了41次侦察捕获任务,多次担任侦查组组长、捕获组组长等职,独自俘获越军3名,毙敌、毙伤越军30余名。

董玉香可以说是身经百战,接近于兰博一样的高手,战斗经验极为丰富,九死一生。他屡次受到部队首长的表彰,先后任战士、排长、正营职参谋。

这么一个百战而不死的高手,结果被地雷炸成重伤。

1987年,在执行一次处境捕获任务时,董玉香不幸触雷,当即昏迷不醒,身边的战友立马将他送往后方的战地医院进行抢救,经过努力抢救后,董玉香被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但是他的双腿均高位截肢,脑神经严重受损,成为了植物人。

为了表彰董玉香的卓越功勋,并激励他能坚持与病痛做斗争,组织决定授予他“侦查连英雄”、“一级战斗英雄”、“一等功臣”等称号,授衔于侦察兵少校称号,那时他不满26周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获得此军衔最年轻的一位。

可惜,董玉香早已人事不知,直到3年后的1991年去世。

此时中越已经停战一年有余,董玉香也成为了最后一名牺牲的对越反击战战士。

董只是无数触雷战士的一个,再看看骆牧渊。

骆牧渊虽只有17岁,是优秀的工兵,创造了一人排雷616枚的记录,被上级多次奖励,是很有名气的排雷英雄。

然而,即便是同地雷打交道多年的优秀工兵,也是极为危险的。在排除第617枚地雷时,罪恶的地雷突然爆炸,他全身50多处被炸伤,永远的失去了光明。

在收复老山的战斗中“老山英雄连”战士吴华,发现自己班里面1名工兵触雷。

由于战士伤势极为严重,危在旦夕,根本来不及一一排雷,吴华和班长杨庭忠冒险上去救人。

结果,杨庭忠不幸触雷,当场牺牲,吴华双腿被炸断,导致高位截肢。

有哪些事是没有一定军事知识的人会感到匪夷所思,但是确有其事的军事武器方面的事实?

这事儿是我爸跟我说的,他当了十九年兵,十六年警察,在军队是副营长,我跟他聊过些许记忆比较深刻的话题,有三个比较深刻;照明弹,军用炸药,和越战时遗留的地雷。

最开始我一直以为照明弹只是照明用的,但我爸跟我科普,照明弹分普通的照明弹(具体名称忘了)和燃烧照明弹,普通照明弹只负责照明指示,但还有一种照明弹;燃烧照明弹,即照亮照明区域落下并烧毁降落地的设施目标,虽然统称照明弹,但作用不同。

军用炸药我最开始以为都易燃易爆,但我爸说实际上炸药基本都是惰性的,引爆照耀个别都得需要瞬间产生四百公斤力的威力。

越战时遗留的地雷,我国跟越南交界的地方,这种地雷区除了地雷密集,我父亲还跟我说,这种地区地雷都被雨水冲刷的一层埋一层,那都是常见的,最头疼的是地雷都有不少在树上!我听了震惊的很,而具体为什么地雷长树上,原因是越南交界雨水大,植物生长旺盛,缠绕着引线随着树逐渐长高脱离,地面,所以长树上了……头上都有雷,真不知道越战再打都得成啥样……

有哪些事是没有一定军事知识的人会感到匪夷所思,但是确有其事的军事武器方面的事实?

古语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二战依然!

二战之时,美国是标准意义上的“世界工厂”,拥有当时全部工业体系,之前是英国,现在是中国。

现在中国是唯一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生产能力的国家。

题外话,不提!

二战之时,美国躲在北美洲撅着屁股使劲生产各种工业品,各种罐头,各种巧克力,口香糖,飞机大炮,吉普车,衣服,步枪,机枪,子弹,手榴弹,甚至包括劳军的明星杂志。

可是,战场在欧洲亚洲和非洲,战士们都在前线。

“粮草”怎么运过去呢?

大洋下藏着德国的潜艇一再击沉运输美国物资的商船。

造船!造专门对付潜艇的武装运输船。

你打沉一艘,就造出三艘!

当年,美国的造船能力完全是流水线式的,1943年,每一天就有三艘大轮船被制造出来。

这些大轮船就是著名的“自由轮”,长的奇丑无比:

但是,他肚子大,火力猛!

武器:船尾4英寸甲板炮专门用于对付上浮的潜艇,各种高射炮

载荷:9,140吨货物,运载货物5500吨左右。

一次性可装载:(按配货统计)

卡车250台(或吉普车400台、或轻型坦克200辆、或重型坦克100辆),约2500—3000吨。

弹药1000吨,轻武器500吨(含轻重机、长短枪支5000、迫击炮500、火箭筒1000、轻榴弹炮50等),给养500--1000吨。差不多是一个摩托化旅、或者轻型装甲旅的基本装备。

单独装载量为:2840辆吉普车、440辆坦克、2.3亿发步枪子弹。

这些船一共制造了2751艘。

当时,为了方便英国人使用,还特意设计了烧煤做动力,因为英国本土没有油田。

小编想说的是什么?

真到打起打仗来,将士们固然重要,枪炮坦克固然重要,能生产出来,运出去更重要。

打仗,归根结底打的工业能力。

有哪些事是没有一定军事知识的人会感到匪夷所思,但是确有其事的军事武器方面的事实?

过去战争中,尤其是大型混战时,最基层的士兵基本不了解全局,跟着走、跟着打就是了。

有一年,在一个小卖部遇见一位老人,身材高大,腰杆挺直,东北口音,我主动搭讪,"您是南下干部?"

"什么干部,小兵一个。这不,女儿嫁到你们南方,我们过来帮帮忙"。

"啊,您当过兵,打过仗?"

"打过,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

"听说辽沈战役规模大的很,打得也很残酷?"

"是的,只是都是后来听说的,当时啥也不知道。不过也有打得顺手、过瘾的时候,尤其是围歼寥耀湘兵团时,当时我只是个机枪班的班长,根本不知道对方是谁,有多少人,也不知道怎么迂回、穿插,反正是跟着跑。最后双方的建制都乱了,他们是四散逃窜、拼命跑路,给我们的命令是哪里有敌人就向哪里追击。那真是兵败如山倒呀,好多时候不等我们开枪,只要人到他们就乖乖投降,10来万人绝大部分被俘,包括他们的兵团司令寥耀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