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晴雯的遗产“三四百金”,到底是多少钱?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就是三四百两白银。
这并不稀奇,对于晴雯来说也是正常。
而且,晴雯并不是有三四百两银子的现款,而是“这些衣履簪环,有三四百金之数。”
也就是衣裳、鞋帽加上首饰,一共才是三四百两银子。
晴雯是宝玉的大丫头,就地位来说不亚于袭人。
而晴雯其实几岁就进入贾府,本来是伺候贾母,后来被贾母赏赐给宝玉。
保守估计,晴雯在贾府也有五六年了。
晴雯的月薪并不高,也就是一吊钱,靠这个想要存下这么多钱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晴雯的遗产主要来自于两部分:
第一,赏赐。
贾府是全国最有名的大贵族家庭,家里有的是金山银山。
王熙凤曾对老尼姑静虚说,别说3000两,就是3万两我此刻也拿的出。这不是王熙凤胡说,她确实有这个本事。
而八竿子打不着的刘姥姥来打秋风,王熙凤一面抱怨家境艰难,随后还是给了刘姥姥30两银子。
这不是王熙凤大方,而是家里的规矩就是这样,给少了太难看,给太多也不行。
在这种家庭,作为怡红院地位最高的丫鬟,被赏赐是寻常事。
比如鸳鸯和刘姥姥开玩笑,要把贾母赏赐的2个金锞子拿走,刘姥姥赶快同意。
鸳鸯却说她是说笑的,她有好些金锞子呢。
而这种金锞子其实就是黄金,一个一般就有接近1两黄金,是非常值钱的。
而这些上次对贾府来说也不稀奇,晴雯每年能够得到一两个金锞子,也是足够了。
第二,首饰和衣服。
王熙凤将自己的金项圈当了,得到几百两银子。
大家注意,这是典当,是可以赎回来的。
一般典当的价格只是首饰原价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可见这个金项圈就值至少上千两银子。
而贾府非常在乎主子的面子,身边的一流贴身丫鬟也很重视服饰和首饰。
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发现三等女仆的穿戴已经不俗。
袭人的母亲死了,她回家的时候,王熙凤亲自看过她的装束,其中:凤姐看袭人头上戴着几枝金钗珠钏倒也华丽。
可见,袭人的这些首饰,都可以入王熙凤的法眼,绝对不是便宜货了。
恐怕就这几个首饰,也值上百两银子。
这种首饰不可能是袭人自己买的,不是主子赏赐的,就是贾府统一购买后发的。
而晴雯不亚于袭人,这些首饰值几百两银子也没什么稀奇。
其实,袭人、晴雯尚且是小意思。
用周瑞家的说:哪位奶奶的头面衣服首饰卖掉了,都够普通人家吃一辈子的。
这就是贾府牛逼的地方,连女仆都比普通财主家的小姐有钱。
《红楼梦》里,晴雯的遗产“三四百金”,到底是多少钱?
晴雯被撵走,王夫人吩咐将所有东西没收,好衣服留给“好丫头”穿,可见对她恨极。袭人却阳奉阴违,背后偷偷将晴雯的东西都打包送还给她。
不久晴雯死后,表哥表嫂统计她留下的财产,总共有“三四百金”之数,可谓一笔巨款。那么,晴雯哪里来的这些财物,又具体价值多少呢?
(第七十八回)他哥嫂听了这话,一面得银,一面就雇了人来入殓,抬往城外化人场上去了。剩的衣履簪环,约有三四百金之数,他兄嫂自收了为后日之计。二人将门锁上,一同送殡去未回。宝玉走来扑了个空。
“三四百金”是指三四百两银子,而非黄金。不过晴雯的遗产并非现金,大多是“衣履簪环”的估计价值。
古代物质并不丰富,很多“二手”物品都能流通且价值不菲。晴雯日常所穿的四季衣服,甚至“贴身”衣物,都有价值。更有金银珠宝首饰,价值更大。
晴雯做丫头十多年,最开始在贾母房中,后被赐给贾宝玉,位列八大丫头第二位。虽说每个月的月钱只有一吊钱不到一两银子。但逢年过节主人赏赐,红包等积攒起来百十两银子是有的。
她身为大丫头,日常穿着的规格非常高。用现在的标准也是一身名牌。这些衣服首饰折算下来,才是这三四百金的大部分来源。
晴雯一个丫头就有“三四百金”的财富,贾家像晴雯这个等级,比晴雯更高身份的人比比皆是。这些人全靠贾家养着,可见支出有多吓人。鼎盛的时候财源滚滚支撑没问题。后期财政入不敷出,可不就彻底被掏空了。
闲话少叙,“三四百金”究竟价值几何呢?还真不能小看了这笔钱。
首先,从《红楼梦》中的描写看。刘姥姥说他们一家五口人,生活在京郊,物价消费高于普通农村。一年需要二十两银子。
王熙凤给的二十两银子只够一年的。到第二年仍旧没钱支撑好好过冬,刘姥姥就又跑过来以酬报贾家的名义,实则是还想再要二十两银子。
晴雯死后留下的“三四百金”,也就是三四百两银子。足够刘姥姥一家生活二十年不愁。这可真是一笔巨款。
古代与现代没有办法准确等价换算。以现在京郊一家五口一年普通基本消费估算两万元,按购买力不按实际换算,“三四百金”大概要有四五十万的价值。(注:实际折算一定不是这个数字,这里不论)。
其次,对比历史同时期的商品价值,“三四百金”也不得了。
据《清会典》计算大米价值,康熙到乾隆时一两银子大概能买100升米,约等于150斤。三四百金大致能买60000斤上好大米,起码15/20万元。
据史料记载,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因米价腾贵,田价骤涨。如吾邑(上海县)七斗起租之田,价至二两一亩,甚至有田地方,各就近争买者,价至二两五钱,以及三两。华(亭)、娄(县)石四、五斗起租之田,价至七八两一亩。昔年贱价之田加价则赎者蜂起。
到了雍正乾隆年间,基本田地价格在八两银子上下一亩。晴雯这三四百金可以买大概五十亩地。当个富农也是够了。
刘姥姥若有这么多钱估计睡觉能笑醒。不过刘姥姥可能最初不清楚。她喝了妙玉半杯茶,拿走的那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才是价值最高的收获,要超过王夫人给她的一百两银子。
根据明末清初成化官窑鸡缸杯的市场价一对超过一百金计算。“成窑五彩小盖钟”,有钟有盖,器形更大,起码价值150/200两。刘姥姥的财富也不比晴雯少。
刘姥姥一家一百多两银子,就能改变命运,从贫户变小康,有三四百两银子,妥妥富裕半生不成问题。
文|君笺雅侃红楼
别忘了关注:君笺雅侃红楼,动手转发一下,没准您的朋友也爱看,感谢赞赏。
《红楼梦》里,晴雯的遗产“三四百金”,到底是多少钱?
这里的金,代指白银。
因为明清时期与前朝不同,白银已经是国家法定货币,黄金之外的金不再指钱和铜,一般指白银。
这些白银价值多少?🍒以今天的白银价格做比较不妥当,因为今天的白银是工业原材料,而当时是世界流通货币,比美元还硬。
🍇以古今粮食价格比较也不客观,因现代农业技术下的粮食亩产、人口数据、仓储物流水平这些都不一样。
应该以综合物水平比较。
以乾隆时期为例,北京城一个中等人家,家中5口人,住四合院,出入有马车,两个孩子上学读私塾,有两仆,每月平均消费水平在20两白银。
今日,北京二环内两套房,无月按揭。两辆轿车,两个孩子上学,请一个保姆,每月基本消费约2.5万至3万。
所以,乾隆时期首都一两白银大约折1200元。因此,晴雯遗物价值大约40万。
晴雯有这么多钱嘛?晴雯7岁入贾家,17岁死亡。
荣国府最低等丫头月钱500文,晴雯后期则是大丫头(等于贾母二等丫头)每月1000文铜钱。就算各占一半,则前5年每年6000铜钱,合计3万。后5年每年12000铜钱,合计6万钱,总计9万钱。这些钱,按乾隆时白银市场兑换最低水平850文折一两计,就是105两以上。
此外,丫鬟吃饭穿衣用度都是免费。所以开支极少。
同时,荣国府大主子们生日、年节有赏。
另外,贾宝玉属于荣国府超级待遇,花费庞大,晴雯每年得到一些例外分润。加上贾宝玉又喜欢,单独给晴雯的赏钱或首饰珠宝及散银,每年有五十两不算多,最后5年大丫头身份积累200多两是可能的。
《红楼梦》里,晴雯的遗产“三四百金”,到底是多少钱?
红楼梦的作者为了隐藏隐瞒自己的真才故意借了假,即假语村言,也即世俗人流传讲说的人情故事。这外表的人情故事即掩盖了真,同时也掩盖了假。由于真假水火不容的尖锐对立性,知假便很快知真,所以,为了完全隐藏掩盖真,必要同时掩盖假。红楼梦隐藏掩盖真假的外表人情故事文字也可以形容为“晴雯”;按拆字法“晴”可拆为“日青”,“雯”可拆分为“雨文”;前三个字“日青雨”就可以表达为真假并存:“日”就是真,即“道”;“青”是形容的鬼的颜色,“雨”即泪雨泪水,红楼梦外在人情故事就是悲伤之泪。作者借假隐真是由于作者当时所处的政治文化环境不允许直接表达真,作者是很希望能在后世让后人揭示真并认清真假的,让人认识真假,就意味着掩盖隐藏物去除废掉,这就是“睛雯死”的含义。外在不存在,所遗留下来的内在真就是“睛雯的遗产”。“三四百金”就是形容红楼梦真意价值的,也即言红楼梦真意是无价之宝。由于晴雯的假性和外在性,按照合并同类项真假归类的原则,假同情假,舍不得假,这就是晴雯死贾宝玉写诔文悼念之因。假是人类的虚文化情文化,假诔虚,那么实就应当怀念真诔真悼真,这就是脂批“实诔黛玉”之因。可知,黛玉是真而贾宝玉是假,黛玉和贾宝玉表达的是红楼梦真假尖锐对立的两条线索或两种文化。
《红楼梦》里,晴雯的遗产“三四百金”,到底是多少钱?
所谓的“三四百金”,就是三四百两银子。只要读过几部明清小说,对这个说法都不会意外。
三四百金是多少钱?刘姥姥曾经计算过,她家一家四口,一年生活费是二十多两银子。也就是说,晴雯的遗产,够刘姥姥一家生活十几了。
不过,这就是个数字,别演绎过度,更别“语不惊人死不休”猜测晴雯是不是有贪污、偷盗的嫌疑。事实上被王夫人撵的时候,晴雯连外套都没穿,只有贴身的衣服。
是袭人,出于同事之情也好,为了博取名誉也好,把晴雯的“所有的衣裳以及各什各物”、并加上怡红院平时攒下的“几吊钱”都给晴雯送了出来。
这样一来,才有“剩的衣履簪环”——不是现金,“约有三四百金之数”。
《红楼梦》里,晴雯的遗产“三四百金”,到底是多少钱?
《红楼梦》里的丫鬟晴雯死后 剩的衣服,鞋子,头簪,首饰等物,大约有三四百金之数,也就是三四百两银子。
晴雯哪里来这么多的财产呢?
从原文看,晴雯没有现钱,是衣履簪环折合的银子。
那么,晴雯的家底为什么这么多呢?
1.贾府固定的份例。
贾府丫鬟春夏秋冬都要做新衣服,过年过节,或者有重大活动前,例如元春省亲,也会做新衣服,新鞋子。打新的簪环首饰。
2.贾府临时起意给丫鬟做的衣服。例如贾母看到了软烟罗,就吩咐给黛玉糊窗户,自己做个帐子,给刘姥姥两匹。
下剩的添上里子,做些夹背心子给丫头们穿,白收着霉坏了。
这就是临时给丫头做背心。
3.主子的赏赐。
袭人得王夫人喜欢,袭人回家奔丧,穿的多是王夫人给的衣裳。
晴雯得贾母的喜欢,她经常给贾母做针线活。贾母喜欢晴雯的活计就会赏赐她点东西,时间久了,也攒下不少东西。
宝玉是一个不知钱为何物的公子哥,高兴了就会赏人东西。晴雯也得一些。
4.奖励。
贾府经常会对丫头进行奖励。例如宝玉生病,病好后,贾府就会对丫头进行论功行赏。晴雯每次都是一等的。小丫头就曾经嫉妒晴雯和袭人是一等。
因此晴雯也攒下一些衣服鞋子,簪环首饰等物。大约值三四百金,即三四百两银子。
刘姥姥说过,二十两银子够一户庄稼人全家一年的吃穿用度,晴雯留下的财产够庄稼人全家15年-20年的生活费用。别看晴雯是一个丫鬟,她也算是小富婆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