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艘铁甲舰是什么?

原创问答【传统文化 造船艺术】【中国历史上第一艘铁甲舰“定远号”】

龙旗悲歌

中国历史名城威海市之海港码头,停靠着一艘雄伟之战舰,长近百米,其司令塔等上部建筑若参着之楼房、烟囱、桅杆高高耸起,火炮、鱼雷筒等各类武备一应俱全,俨然是一艘待命出征之海上铁骑,只有舰首、舰尾飞龙戏珠之金色纹饰与旗杆上猎猎飘动的黄底青龙旗告诉现代人,这是一艘早早退出历史舞台之战舰--大清帝国海军北洋军舰,著名历史文献《龙旗悲歌》描述了它的一生。

“定远”传奇

“定远号”铁甲舰,其造价620万马克(折合37万英镑),属定远级战斗舰。“定远号”是由大清帝国委托德国特伯雷度之伏尔铿造船厂建造的7000吨级的一等铁甲舰。

“定远号”与“镇远号”两舰于1884年竣工,定远舰花费约140万两纹银,镇远舰花费约142万两纹银。这两首战舰在当时堪称“亚洲双第一巨舰”。

2019年9月2日,“威海湾一号甲午沉舰遗址保护区域划定论证会”在山东威海刘公岛举行,经过专家多次论证,现已基本确认大清帝国之北洋海军旗舰“定远号”的沉灭位置,并出水一批沉舰文物。

中国历史上第一艘铁甲舰是什么?

铁甲舰指的是进入蒸汽时代以后,舰体外覆盖了铁或钢质装甲的军舰。一说起铁甲舰,很多历史爱好者肯定会首先想起北洋水师的“定远”和“镇远”。不过如果单纯从定义上来说,中国的第一艘铁甲舰其实是国产的“金瓯”号小型近海防御铁甲舰。

19世纪60年代英国设计师伦道尔设计了一种新式炮艇,国外称之为伦道尔式炮艇,国内则一般音译为根驳,或称为蚊子船、蚊炮船。这种炮艇最大的特点就是只在艇首装备了一门大口径巨炮,因为火炮过于巨大,所以无法转动,只能依靠炮艇自身转动来调整射击方向。

第一艘伦道尔式炮艇“师丹”号

伦道尔式炮艇主要是作为水炮台,用于临时加强重要海域的海防力量。因为价格便宜,当时各国都认为这是守港利器而大肆购买。中国当时也购买、仿造了不少伦道尔式炮艇以加强海防。

而江南制造局也对这种新式炮艇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自行设计制造。不过江南制造局在上报时却用了小型铁甲舰的名义。当然,这不是故意混淆概念,江南制造局在设计方案时确实是按照铁甲舰来设计的。

江南制造局不仅从海外买入伦道尔炮艇模型加以分析参考,还聘请了几名熟悉铁甲舰设计的外国技师,在设计方案中破天荒的引入了铁甲舰的理念,给自己的炮艇加上了一层水线装甲。

“金瓯”号线图

1875年9月15日江南制造局自行设计制造的“金瓯”号下水。“金瓯”号造价62586.93两,排水量只有195吨,舰长32米,宽6米,吃水2.1米,舰首装备有1门克虏伯170毫米后膛炮,还配有撞角。最重要的是,“金瓯”号的水线有着厚度为2.75英寸的装甲带,火炮也安装在有2.38英寸厚装甲的炮房中,是货真价实的铁甲舰希腊的“阿克忒翁”

“金瓯”号也是世界上第一艘铁甲伦道尔式炮艇,此后各国也陆续有类似产品。这种军舰又被称之为近海防御铁甲舰,像北洋水师后来的“平远”号也是同型舰。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第一艘铁甲舰是“金瓯”号,而并非“定远”。

“平远”号近海防御铁甲舰,从某种角度来说,它也算是“金瓯”号的近亲了。

中国历史上第一艘铁甲舰是什么?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要看对于铁甲舰的定义是什么了。

如果只是包裹铁甲的军舰,早在古代的中国军舰就有加装铁甲的,以防被敌人霹雳炮(投石车)的打击。

1859年11月,由法国海军领衔的全球第一艘主力铁甲战舰光荣号首度启航。英国皇家海军自1856年起筹划发展装甲战舰,1857年顺利拟定装甲护卫舰草稿图,1859年初皇家海军则选择打造二艘铁甲巡防舰,并于1861年决议朝全装甲舰队发展。

在美国内战期间铁甲舰首度交锋后,帆船时代无装甲(木质船壳)的战列舰已明显居于弱势,铁甲舰便取代之,跃身成为水战最强大的船舰。

铁甲舰的定义是,19世纪下半叶早期开始,外覆有坚硬的铁或钢制装甲的一种军舰。它务必有三个主要特征:金属外壳、蒸汽动力和能够发射爆炸性炮弹的主要火炮武器。

根据这个定义,确实“金瓯”号是符合的。它多少也有装甲,是政企动力,火炮也可以发射开花弹。

然而,因为它本身就不伦不类,本身只有100多吨,没有任何实战记录。

一般认为,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实战化铁甲舰,当时是定远号。

对于定远舰的性能,就不多说了。

它的装甲重量就有1461 吨。

黄海海战中,定远中弹多达159发,舰上17人死38人受伤,前甲板更曾发生大火。镇远中弹更多达220发,舰上13人死28人受伤。但二舰因其装甲坚厚,并无致命损伤,没有失作战能力。

日本海军著名的段子是:日军旗舰“松岛号”上一个身负重伤的三等水兵三浦虎次郎,临死前抱着炮弹流着泪嚷道“定远为什么击不沉啊……”。

中国历史上第一艘铁甲舰是什么?

诺亚方舟!!!!

什么大和号、华夏号、炎黄号、郑和号、定远号、致远号、都是历史进步泛起的尘埃!!!!!

人强、国强、民族强!!!!

中国历史上第一艘铁甲舰是什么?

什么是铁甲舰?披上装甲的蚊子船,满载排水量只有两三百吨,也能是铁甲舰吗?

我们要明白“舰”这个字的意思。“舰”这个字,是用来描述500吨以上的军用船只的。小于这个吨位的水面船只,叫“艇”。

例如:鱼雷艇,满载排水量40~200吨,只能在近海作战。登陆艇,最大的满载排水量也就200~500吨。

还有近代的蚊子船,外国叫“伦道尔式炮艇”,其满载排水量在200-500吨之间。例如:北洋水师订购的“龙骧”、“虎威”号蚊子船,还有清廷自制的第一艘蚊子船----“金瓯”号。他们都是“艇”,不能算“舰”。

清廷建造和购买蚊子船,一是图便宜,一艘才六七万两白银,比铁甲舰便宜二十多倍。二是,节省沿海建造炮台的开支。这种移动炮台,可以及时补充沿海地区的火力。

有朋友说国产的“金瓯”号炮艇是我国第一艘铁甲舰,这是不对的。一是不理解“舰”的意思。二是,也忽视了铁甲舰的另一个标配:三门以上的大炮!三是忽略了“全装甲”覆盖的标准。只扛着一门炮、排水量200吨、只有水线装甲的“金瓯”号炮艇,只能算是“移动炮台”。而且,清廷和“伦道尔式炮艇”发明者造这种船,也是把他当“水炮台”使用,不担任出海作战的任务。

也是因此,我国的第一艘严格意义上的铁甲舰是定远号!

定远舰于1881年开工,并与当年下水,其造价为620万马克(约140万两白银),满载排水量达到7670吨。其主要武器是,4门305毫米(12英寸)/25倍径后膛主炮,2门150毫米(6英寸)副炮。

按照当时排水量6000吨以上就是一等铁甲舰的标准,定远舰属于一等铁甲舰。这也是我国装备的第一艘铁甲舰。

(文|勇战王聊历史)

中国历史上第一艘铁甲舰是什么?

“定远”号战斗舰/一等装甲舰造价620万马克(折合37万英镑),属定远级战斗舰,由清朝委托德国坦特伯雷度(该地二战后划归波兰,现名什切青(Szczecin))的伏尔铿(Vulcan)造船厂建造的7000吨级的一等铁甲舰。分别为定远号及镇远号,为大清国北洋舰队的主力舰。

1881年开工,同年12月28日“定远”舰下水,次年11月28日同级“镇远”舰下水;“定远”、“镇远”两舰于1884年竣工,定远舰花费约140万两白银,镇远舰花费约142万两白银。当时的英国大使威尔玛就指出,这两艘铁甲舰在当时的价格已经算是很便宜了。德国政府出于一方面刺激重工业,一方面增加德国在远东的政治影响力,而拿下这个订单。(季南《英国对华外交》)。

1885年二舰驶抵大沽口加入北洋水师。二舰当时堪称“亚洲第一巨舰”。同年一起在德国购买的还有一艘2440吨巡洋舰济远舰,性能远不及“定远”、“镇远”两舰,造价却占到前者的将近一半,68万两白银。在造舰合约中,原本订明除舣装外在完工后运付中国,但受中法战争影响,德国需保持中立,所以在战争结束后才运付。定远号于1885年10月服役,并成为大清帝国北洋水师的旗舰。

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大战,海战中日本舰队旗舰“松岛”被“镇远”舰主炮命中,引发大火而丧失战斗力,被迫退出战场。但由于北洋水师是突然遇敌,准备不足,“定远”、“镇远”弹药匮乏,在海战中未能充分发挥战斗力。二舰又参加了其后的威海卫保卫战,1894年11月14日“镇远”舰在进港时因不慎触礁受伤,又由于旅顺船坞被日军攻占而无处修理,已不可能出海作战,管带林泰曾于次日夜引咎含恨自杀。“定远”舰于1895年2月4日夜被突入港内的日军“第九号”鱼雷艇偷袭受伤,9日“定远”被日军由占领的炮台炮火击中受重创,次日“定远”舰被自爆,2月17日“镇远”舰被日军掳去编入日本舰队仍名“镇远”,成为日本海军的第一艘战斗舰,曾参加日俄战争及明治33年在神户举行的海上观舰式大校阅,1898年被定为二等战舰(日语中“战舰”即为战斗舰、Battleship之意),1905年12月改一等海防舰,1911年4月1日除籍做为武器靶舰,1912 年4月6日出售拆解,指挥舱中的陈设炮、大清海疆图等交付日海军部纪念馆保存,所遗铁锚、铁链被日本政府陈列于东京上野公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