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防炮和舰炮哪个更厉害?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稍微有常识的人都该知道,舰炮受到军舰的限制,而岸防炮则是无限制的。
在几百年时间,各国海军是反对用舰炮攻击炮台的,认为这是一种愚蠢行为,属于以弱击强,自寻死路。
这是因为岸防炮,比舰炮有着很大优势。
详细来说,就是两点:
第一,命中率的差距。
舰炮想要击中敌人,并不容易。
这是因为即便平静的海面上,也会有一定的风浪,尤其在炮击敌人炮台时军舰为了自保一般会低速运动。
这种情况下,想要击中敌人目标难度是相当大的。
相反,岸防炮则是在陆地上发射,不存在稳定问题,当然命中率会高的多。
其实,原则上除非舰炮射程大大超过岸防炮,不然是不能随便对射的,因为这是找死。
举个例子,
1940年4月开始的“威塞演习”作战行动(即德国征服丹麦和挪威的行动)中,德国海军布吕歇尔号重巡洋舰,在海湾中被挪威279.2毫米大口径岸防炮重伤
“布吕歇尔”号重巡洋舰,属于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满载排水量1万8208吨,最大航速33.5节,拥有四座双联装203.2毫米主炮,单座炮塔重达250-260吨,炮弹重达122公斤,最大射程为33.5公里。
该舰服役还不到1年,是德国最先进的新锐重型巡洋舰。
然而,它却在和挪威岸防炮对射中差点挂了。
炮战中,它被奥斯克堡要塞的280毫米岸防炮直接击中,上层建筑燃起大火,重伤不能移动。随后,它又被鱼雷袭击,最终沉没。
讽刺的是,挪威的280毫米岸防炮,就是德国克虏伯公司生产的。
可见,在和岸防炮的对射中,口径相同的军舰舰炮并没有任何优势。
第二,
岸防炮可以具有更大的口径,更远的射程,更快的射速。
还是以“布吕歇尔”号重巡洋舰为例,它的排水量已经接近2万吨了,才装备203毫米舰炮。
而普通的重型巡洋舰,排水量还不到1万5000吨。
可以说,各国海军的重型巡洋舰都是不多的,战列舰就更少。
而对于岸防炮来说,它其实不收到排水量的任何限制,可以无限增加重量和口径。
就比如为了增强大西洋防御,二战时德国装备了不少岸防炮,从150毫米到300多毫米不等。
而苏军使用岸防炮的时间更久,甚至导弹时代已经到来了几十年,它还在用。
在1984年1月1日,苏联海军依然有13门铁道海岸炮在服役,8门TM 1-180型在黑海舰队,2门TM 3-12型和3门TM 1-180型则部署在列宁格勒海军基地。
而50年代,苏军陆续将超大口径岸防炮退役,因为他们体型太大,难以逃过空袭,包括6门ТМ-1-14型356毫米海岸炮在1952年退役,ТМ-3-12型305毫米铁道海岸炮也在50年代初退役。
由此可以看到,岸防炮口径的惊人。
岸防炮和舰炮哪个更厉害?
在同等数量同口径的情况下,肯定是岸防炮更厉害。舰炮唯一的优势是具有机动性,可以集结起优势火力以后再挑战岸防炮。
英国著名海军统帅纳尔逊曾经有一句名言:“没有水手,只有傻瓜才会拿军舰和炮台战斗。”这一句话就说明了岸炮的难打。
岸防炮和军舰相比,优势简直太多了。岸防炮的要害部分只有火炮本身和弹药库,只要不击中这两个地方,很难摧毁一门岸防炮。岸防炮也不像军舰那样受吨位限制,其防御性只要军费允许就可以无限加强,比如把弹药库这样的要害部位深埋地下,做到理论上无法摧毁。
即使是临时部署的岸防炮没有工事可以利用,那么也可以通过伪装加以掩护。或者干脆部署在在海岸的丘陵之后,通过前方的观察哨提供的数据进行射击。这样军舰极难发动反击。
而军舰由于吨位的限制,即使是战列舰其防御能力也是有很大限制的。虽然说只要不击中弹药库这类致命部位,击沉一艘军舰挺难,但是军舰任何一个部位中弹都会影响其战斗力,总体生存性比炮台显然要差着很多。
另外炮台往往能更快速的得到人力和物质上的支援,在战斗中即使受伤也可以进行抢修,军舰在海上的补给和抢修难度显然要大得多,因此炮台的持续作战能力也强于军舰。
所以怎么看军舰和炮台对射都是吃亏的一方。当然,军舰的优点是可以机动,可以选择战场和对手,避开对方严密设防的要塞,选择防御薄弱的地方发起进攻,或者集中起绝对优势的兵力以后再发起进攻。
岸防炮和舰炮哪个更厉害?
时间越是靠前,岸防炮跟舰炮相比优势越大
具体地说,在一战或者一战以前,岸防炮完胜舰炮;但一战以后,岸防炮跟舰炮较量就占不到便宜、处于下风了。
在一战以前,战舰配备的火炮还比较落后,因此当舰炮和岸防炮对轰时,往往岸防炮更胜一筹。
不服的朋友不妨回顾一下,一战中英法联军和土耳其之间进行的一次岸防炮和舰炮的较量。
这次战斗发生在一战时期,有人叫它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也叫人叫它加里波利战役 。
一战爆发后,土耳其跟德国是一个战线的,英法就想控制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卢斯海峡,占领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迫使土耳其屈服,退出跟德国的联盟。
准确地说,这是一场登陆战役,也是岸防炮和舰炮的一场著名的较量。
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英国皇家海军和法国海军出动了包括伊丽莎白女王号在内的18艘大型无畏舰,企图一举摧毁土耳其的海防工事,并登陆土耳其。
在英法联军看来,拿下土耳其岸防炮是探囊取物,不费吹灰之力,因为力量对比太悬殊了。
这18艘庞大舰队配备有300多门威力无比的大中型火炮,其中口径在305毫米的大型火炮占了几乎一半,其余则是76毫米的中型火炮。
而土耳其军队只有的22座岸防炮,最大口径只有240毫米,还全都是又老又旧的克虏伯火炮,必须要人力操作,射速慢的可怜。
在英法海军看来,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较量。
可是这场登陆作战从上午战到下午,英法海军数量占优的舰炮竟然一直没能将土耳其的岸防火炮压制住,竟然还有四艘舰船被岸防炮近距离命中,四艘舰触发了水雷,最终丢下3艘沉没的舰船后,英法舰队灰溜溜地撤出了战斗,导致了登陆作战的失败。
舰炮为什么干不过岸防炮?舰炮之所以打不过岸炮,首先是因为舰炮在射击的时候,受海浪、大风和其它恶劣气候的影响,难以准确命中目标。
其次是对于岸炮来说,军舰是个庞然大物,目标大好瞄准。
而对于舰炮来说,炮台体积小,目标小,不好瞄准。
而且炮台多数在隐蔽位置,开火之后目标马上消失,舰炮的瞄准设备落后,不能准确捕捉。
因此在早期,岸防炮完胜舰炮。
二战时岸防炮最后的辉煌但这也许是岸防炮的谢幕演出,因为在一战后,随着航母的问世,航母已经不屑于跟岸防炮进行对决,航母舰载机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火炮成为了海战中最主要的攻击手段,舰载机的攻击半径远大于岸防炮的射程。
这样一来,海上舰队和岸防工事之间的强弱对比就发生了改变。
因此在整个二战时期,几乎很少有大型军舰被岸防炮所击沉。
二战中一共有近40艘大型军舰葬身海底,只有两艘是被岸防炮击沉的,他们是分别是:
一、德国重型巡洋舰吕布歇尔号。该舰在1940年进行一次攻击挪威的任务时,因为轻敌冒进在近距离被一发280毫米的岸防炮弹击中,造成了致命伤,随后又被两发挪威岸防部队的鱼雷"补刀",沉没于挪威的奥斯陆峡湾内,不过恰巧的是击沉布吕歇尔号的岸防炮,正是当年德国人生产的克虏伯火炮。
二、日本神风型“疾风”战舰。1941年12月11日该舰在威克岛被岸炮击沉,是太平洋战争中沉没的第一艘日舰。
耐人寻味的是,它们都是在二战初期被岸防炮击沉的,类似的事情在二战期间再也没有发生,说明岸防炮已经是强弩之末。
在诺曼底登陆中,盟军飞机在登陆行动中出动战机上万架次,对诺曼底地区进行了猛烈的轰炸,摧毁了德军大量坚固的岸防工事。此后英美舰队的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在不对称的情况下,开到海岸边为陆军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二战之后,岸防炮再也没有跟大型军舰的舰炮较量的机会,也就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美军1925年部署在加利福尼亚的岸防巨炮,口径达到了356毫米,有效射程25公里,但后来也因为被时代淘汰被拆除。
而大型军舰上的舰炮也因为舰载机的出现而成为火力配角,很多舰船上舰炮也销声匿迹。
岸防炮和舰炮哪个更厉害?
岸防炮厉害多了,第一有掩体,第二不晃动,容易瞄准目标。我曾经是一名水兵炮兵,海上打炮不好打,第一舰艇是在航行的,第二浪涛让船一直上下摆动的。只有抓住摆动之间停顿的间隙发射才能打到目标。85年我们大队一艘艇出去抓小股,给台湾东碇岛的打了几发炮弹,125吨的炮艇,后面厕所给打坏了,后炮瞄准镜给打坏了,还有多处弹坑。艇长背部中了弹片。因为没有开战命令就赶紧回来了。那一年我18岁刚下舰艇,就看到这一幕,所以印象特别深。
岸防炮和舰炮哪个更厉害?
我以为在大多数时间里舰炮远比岸防炮历害。
舰炮依然是现代海战中不可或缺的利器,先不说炮射导弹、火箭炮、电磁火炮等新型火炮,舰炮拥有的高射速给敌人致命的打击远超陆炮。目前,俄罗斯海军的AK176舰炮、中国海军的HP/J-26 76mm舰炮最高射速都可以达到120发/分。与之相比,目前世界上射速最高的陆上火炮是德国的PzH 2000自行火炮,但即使是在急速射模式下,PzH 2000能1分钟之也仅能连续发射10至13发炮弹。相对于陆炮,能够保持持久快速的开火。俄罗斯AK130舰炮射速20-30发/分,而岸炮一般最快12发/分。同时由于舰炮身管长射程精度都好,美制MK45 mod4 127MM舰炮有62倍口径,而岸炮最多52倍。
一般来说,舰炮相当加农炮的一个分支,岸防陆炮中最常见的榴弹炮,即便是人工填装老式舰炮,其最大射程和常规射速都要超过同口径的榴弹炮。比如我军早期使用的61式100毫米单管舰炮,是前苏联B-34型100毫米老式舰炮改进研制的,人工装填炮弹,053H型护卫舰主炮,射程高达22公里,最大射速达12发/分,要超过几乎所有型号的陆炮。
主要受制于火炮发射时产生的炮管高温,一般陆军炮兵不会持续不断地开火。而舰炮的炮管冷却技术很早就得到了深度研发应用。一般来说,舰炮上都安装有管外循环水冷却系统,舰炮炮管的外部加装散热套,通过对散热管输入淡水从而实现冷却,俄制军舰和中国军舰的舰炮普遍采用该模式,比如俄罗斯海军的AK176 76mm舰炮就是如此。一些国家的军舰采用外冷开放循环技术,直接往炮管里喷水,在炮管温度下降后,炮管再将水排出。目前,美国之外北约国家的海军舰炮,绝大部分都是采用外冷开放循环技术。
备受瞩目的055型驱逐舰就装备了新型130毫米舰炮。这款一流舰炮不仅威力巨大,而且在炮管冷却系统方面有很大的创新亮点。据介绍,采用了单管单链路供弹和水冷却技术,射速高达40发/分,射程超过100千米,一门AK-130双联装130毫米舰炮的火力密度,甚至要超过陆军一个炮兵营。
值得一提的是,在舰炮领域一直遥遥领先的美国,其战列舰406毫米主炮到目前为止还能在实战中发挥巨大威力,同时代的岸防炮多被导弹取代。美国海军“依阿华”级战列舰装备的就是406毫米舰炮,堪称当前世界上威力最猛的舰炮,它能发射重达1吨的炮弹,射程达38公里,可用炮弹穿透9米厚的混凝土工事。
岸防炮和舰炮哪个更厉害?
肯定是前者了得,可以抛开口径不说,也可以比一下陆地和战舰,谁面积最大最稳?答案是陆地,地面可以无限承重,只要你能制造出来,地面就能承受,就算是口径800毫米的大炮,对于地面没有任何影响。但战舰不行,战舰上寸土寸金,如果是大口径舰炮意味着重量向上浮动,另外炮弹重量也全跟随口径加大,战舰是靠水浮力支撑,要是舰炮重量加大,那么舰体相对加大,同时动力系统也要加马力,一连串反应,说明战舰限制舰炮,这就是舰炮不能随便加大口径的原因。
图1是口径500毫米铁道岸防炮,看它全身都是钢铁,并且前端承重钢轮,左右两侧共有16个钢轮,而后面承重钢轮和前面一样,共有16个钢轮,它的穿甲弹一枚重量就有2000公斤,而高爆弹则有1500公斤,单是药装就有280公斤,要是有技术,还可以加大口径,但口径500毫米,它是史上最大的岸防炮。
图2是口径406毫米岸防炮,其炮口可以容纳一个人的身体,看到炮口如此巨大,再看它钢铁的颜色,很有威力,难道舰对岸,不像是鸡蛋碰石头吗?
图3是口径460毫米舰炮,是全球最大舰炮,并且是三联装,单是炮座是多少吨?炮管有多重?炮弹有多重?都与舰体大小有关系,证实舰体限制了舰炮。
岸防炮和舰炮相比,无可否认,岸防炮厉害。日本在二战制造了510毫米的舰炮,但最后不成功,不排除是舰体承受不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