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雷特会不会对飞行中的武直造成威胁?
巴雷特其实就是美国的M82A1狙击步枪,其采用半自动击发方式,每扣一次扳机只能射一发子弹,考虑到对武直这类运动目标的瞄准加自动退弹装弹时间,完成一发能够击中武直机身的有效射击起码需要五秒钟。也就是说狙击手如果第一枪不能将武直击落或者重伤,那么在五秒钟时间内,很可能被武直用航炮甚至是火箭弹打成筛子,最后还在尸体上盘旋两周,以表达对狙击手大无畏精神的尊重。即使武直不进行还击,那么五秒钟时间也完全足够脱离战场,逃之夭夭了!所以巴雷特会不会对武直构成威胁,我们只需要分析一发巴雷特狙击子弹能不能对武直造成实质性伤害即可!(半自动狙击枪射击状态)
巴雷特在各类射击游戏中经常被人叫做大炮,原因就是其枪管口径大,子弹威力惊人!该枪使用与勃朗宁M2重机枪的大口径12.7×99mm (西方称.50口径),与之对应,巴雷特也经常被美国陆战队那帮四等马润称之为轻50。虽然绰号为轻50,但是它的威力却从来没人敢轻视!在阿富汗,美军曾经用巴雷特在1000米距离远程狙杀,直接将一名塔利班成员拦腰打断,12.7毫米子弹真不是盖的!(巴雷特12.7毫米子弹真的是巴掌大!)
巴雷特M82A1狙击枪最常使用的是M33型普通弹,该弹弹头约重45.8克,弹壳内装有15.23克双基发射药,膛压379Mpa,出膛速度约850米/秒。这种弹药在1000米距离上只能击穿不足1厘米的钢板,主要适用于击杀敌方高价值的无防护有生目标。如果要用于对付重防护人体目标和轻防护装甲目标,则需要使用M8穿甲燃烧弹,相比普通弹的铅弹芯,该弹采用高强度的合金钢弹芯,弹头虽然减轻至40.34克,但是内部装药量提高到15.1克,这使得巴雷特在发射穿甲弹时,膛压达到了406Mpa,初速也提升至881米/秒,穿甲能力有了很大进步。巴雷特M82A1使用穿燃弹时在500米距离能够击穿16毫米A3钢板,1000米距离内仍旧可以击穿10毫米厚A3钢板!因此在对付轻型装甲车时,巴雷特也可以化身为反器材步枪,远距离精准攻击车辆侧部尾部等薄弱部位,有效杀伤内部乘员!那么在满血状态能够有效应对轻装甲目标的巴雷特M82A1,如果遇到武直是否还有一击之力呢?武直被称为一树之高的火力制高点,主要执行反坦克和火力压制等任务,由于自身所携带的反坦克以及火箭弹和航炮射程一般不超过10千米,武直每次作战都必须光临交战最为激烈的战场上空,吸取了苏军米24被阿富汗游击队毒刺导弹和机枪集火攻击的狂虐惨剧后,现代武直都特别重视自身的装甲防护性,而且由于绝大多数武直没有配备弹射系统,发生突发情况只能选择硬着陆来求生,因此武直的机体结构也是很经得起蹂躏的!以全世界最著名的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为例,其机体虽然大部分是由轻质铝合金打造而成,但是在诸如发动机、油箱、乘员座舱等关键部位都安装了碳化硼陶瓷和凯芙拉纤维防弹装甲,足以抵挡500米距离内23毫米口径子弹的直接射击。阿帕奇武直仅有的三块玻璃都是高强度的氧化铝防弹玻璃,可以抵挡12.7毫米子弹近距离射击和23毫米子弹远距离射击。武直最脆弱的地方莫过于螺旋桨,电影《生死狙击》中,男主角就是用12.7毫米狙击枪打断了直升机的旋翼杆而让直升机直接坠毁了。但在现实中,阿帕奇主旋翼杆使用高强度合金钢材料,能够承受12.7毫米穿甲弹直接命中而面不改色。而阿帕奇的旋翼则是使用柔韧性良好的复合材料制造,即使被巴雷特打中,最多只能穿一个洞眼,根本无伤大雅!(电影生死狙击,主角将直升机击落)
总体来看,巴雷特M82A1狙击枪虽然威力不小,但是现代武直“空中坦克”的绰号也不是白叫的,各类抗揍设计和装甲板防护几乎把武直包裹的严严实实,即使存在个别巴雷特一发子弹足够打穿的脆弱部位,也完全不影响武直的正常飞行。因此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巴雷特狙击枪不管是什么神枪手来射击,对现代武直都无法构成威胁,反而可能被居高临下的武直一轮火力覆盖给直接埋了!(武直十机炮实弹射击)
巴雷特会不会对飞行中的武直造成威胁?
▲巴雷特大口径狙击步枪及其部分性能数据(图片来源于:网络)
巴雷特是现役最著名也是最先进的一种12.7毫米大口径狙击枪,由于其口径大,射程远,并具备一定的反轻装甲的作战能力,故而这种大口径狙击枪有时候也会被称之为反器材武器。
▲先进的武装直升机除了具备强大的侦测能力和火力外,也具备较好的防护能力,故而一般狙击步枪很难威胁到它(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巴雷特能否对飞行中的武装直升机造成一定的威胁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得这样看,首先,大部分情况下,武装直升机对于手持巴雷特的狙击手来说是暂居优势的,毕竟武装直升机不管是其航炮.还是其导弹,它们的射程都比巴雷特狙击步枪来得远,而武装直升机相对于狙击手来说也有观察视野上的优势,其上面的机载侦察设备往往也可以在较远的距离发现狙击手,另外考虑到武装直升机一般都带有防弹装甲,加之地面打空中目标的命中概率往往也不高,故而,在正常情况下,巴雷特是无法威胁武装直升机的。
▲武装直升机的桨毂是其较为脆弱的部分,故而假设能命中,那确实可以将其击落(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假设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如果狙击手能够使用手中的巴雷特狙击步枪命中武装直升机的桨毂,造成其桨毂的损坏,那确实可以将武装直升机直接击落,不过,这种概率在战场上是十分小的,因此,我们说,在大部分情况下,巴雷特是无法威胁武装直升机的。
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赞同回答的话,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
巴雷特会不会对飞行中的武直造成威胁?
对巴雷特打击武装直升机不要太寄予厚望,巴雷特在战场上并没有对武装直升机取得过像样的战果。巴雷特是一种可以精确射击的大口径反器材步枪,当然是可以打击武装直升机的,只不过战果很少,估计比RPG火箭筒击落的直升机还要少,主要原因是大口径狙击步枪的装备数量较少。
巴雷特大量装备美军以及盟国的时间是在90年代以后,1990年,美军开始全面装备M82A1大口径狙击步枪,随后在海湾战争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大口径狙击步枪也引起了各国军队的重视,在世界轻武器领域掀起了一场持久的大口径狙击步枪开发热潮。在这之前,大口径狙击步枪只是在阿富汗得到过秘密应用。
在80年代的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国中央情报局成立了一个秘密办公室,专门发展适合游击战和小规模战斗使用的新式武器。由于美国有大批武器射击爱好者,特别是很多都曾在军队服役过,中情局寻找新式游击战武器的消息在他们内部消息网传开以后,各色武器发明家纷纷上门,提供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新型轻武器,例如改进型的巴雷特,榴弹发射器和新型地雷。
为了支援阿富汗游击队的战斗,美国人想了很多打击苏联武装直升机的战术,包括为游击队配备英国吹管,美国红眼睛和毒刺等西方的单兵肩扛式防空导弹,让这些导弹埋伏在苏联机场附近,伏击起降中呆头呆脑的战机,苏联空军被迫发明了阿富汗式的垂直俯冲降落法。
在野战的战场对抗上,阿富汗游击队也不是毫无还手之力,游击队经常将中国造的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架在山顶上,居高临下打击在山谷里低飞的苏联直升机。不过大口径机枪还是太重了,例如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的战斗全重(带弹箱)高达110公斤。机动性很差,于是美国专门为阿富汗战场研制了M-82A2型巴雷特大口径狙击步枪,这支大狙采用肩扛式的无托设计,提供给阿富汗游击队,该枪可发射初速1100米/秒的钨芯脱壳穿甲弹,用来打击苏军的武装直升机。
这种脱壳弹是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机枪穿甲弹,1975年由美国太平洋技术公司首先发明,是一种次口径旋转稳定穿甲弹,是在一公里距离上能打穿45度角倾斜的15毫米厚装甲钢板,这相当于苏联BMP1/2步兵战车的前装甲,这个穿甲能力,可以轻松打穿苏联米-24武装直升机的装甲。
此外,美国和欧洲国家在80年代还发展了12.5毫米的穿甲爆炸燃烧弹。这种多用途弹是一种高效能枪弹,集穿甲、爆炸杀伤和燃烧于一体。初速900米/秒,主要对付轻型装甲车辆和飞机直升机,侵入目标后可杀伤人员和破坏装备器材。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机枪弹。
有了轻便的巴雷特大狙,又有了高性能枪弹,就可以比较方便的打击武装直升机,只是武装直升机的飞行速度都在200多米/秒以上,而巴雷特大狙的子弹初速大约900米~1100米/秒,打击一公里航路捷径的快速飞行的武装直升机,子弹要飞行1秒钟以上,射手要稳定瞄准,还要估算提前量。命中率会很低下。所以,在实战中,巴雷特只适合在三四百米距离内打击武装直升机。
巴雷特会不会对飞行中的武直造成威胁?
巴雷特是反器材狙击步枪,这把枪打起来观看特别的好看,以前上学的时候玩CF甩狙觉得特别的神气,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可以盲狙和甩狙就真的神了,游戏和现在的差距还是特别大的,就像非常火爆的时候,三级头盔可以挡住98k,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只要在有效射程,分分钟就是爆头。
巴雷特可以对飞行中的武直造成威胁吗?答案是有威胁,但是威胁性不大,但是如果是抗日神剧的话,都不用巴雷特,用手榴弹和冲锋枪就可以打下飞机了,就是为了现实主角光环,没有什么不可能,而如果是印度的电影的话,可能就是一枪打下,就像打鸟一样的容易。
首先从枪来说,枪的射程毕竟是有限的,而目标还是移动的,对于一个快速移动的人,巴雷特对于锁定目标就有很大的难度,再加上武直会飞行的速度和飞行的高度,狙击手很难瞄准飞机,就算瞄准了,也很难打中目标,很多时候就是射击到一小半,子弹就开始做快速自由落体了。
对于飞机来说,飞机的防弹就不错,而巴雷特的子弹就算打中也不会有什么影响,而我们看到在飞机飞过的时候,一直开枪,也是为了干扰一下,作用不大,就像一个起飞要扣篮的,你在篮底下吓他一样,没啥作用。
巴雷特如果面对是低空的武直的话,在射程范围之内,而且飞机的飞行速度比较低,狙击手可以对周围环境的计算,湿度、风度的计算,还会自己校正下,那么就可以对它进行威胁,但是这些的机会是非常少的,能打中的也是盲狙。
巴雷特会不会对飞行中的武直造成威胁?
巴雷特作为一款反器材武器,其主要任务就是在中远距离使用北约12.7mm(.50 bmg)子弹对轻装甲载具器材进行精确打击。
看一款步枪的威力是否巨大,从其使用的子弹便可以判断一二。北约的.50bmg全称为.50 勃朗宁机枪子弹,是当时专门为反装甲所设计并使用的子弹。作为从二战时起一直奋战到现在的老干妈(Ma Deuce)的常用子弹,.50 bmg的穿甲能力非常强悍。一战时期,坦克的出现改变了陆军作战的历史。由于当时世界上常见的30caliber口径步枪的穿透能力无法击穿坦克,而与英国为敌的德国开发出了13.2mm TuF 反坦克步枪。德国13.2mm子弹的出现,也促使美国人发现自己同样也需要这么一款穿甲枪弹,所以使用了与13.2mm类似的12.7mm(也就是英制单位的.50英寸)为口径的子弹作为反坦克用途。于是乎,便开始了老干妈上天打飞机,下海打快艇,地面打坦克,闲暇搞狙击的光辉岁月。
而正是由于M2老干妈的广泛使用,其使用的子弹.50bmg的弹种也非常丰富:穿甲、燃烧、曳光、钨芯等应有尽有。而普通m107或者m82常用的M8白头API(Armor Piercing Incendiary穿甲燃烧)弹在500米距离可以击穿16mm的装甲。用来对直升机进行精确打击,如果射击到位的话还是有一定概率对其造成较大伤害的。
而矛盾之争总是存在的:穿甲弹在进步,飞机的防护能力也随之在加强,尤其是这些对地攻击的直升机。飞机的确存在一些薄弱部件,被击中后可能会造成重大损伤,但还不至于坠毁。
根据美国AH64阿帕奇的制造商波音公司的文件表示,AH64可以在多发12.7mm 子弹的射击后生存下来。这也就意味着,很有可能巴雷特的弹匣并不足以进行防空射击。而且飞机的关键部位如发动机与旋转主轴,可以直接抵御23mm炮的攻击。所以想要以巴雷特作为一种绝对防空,至少说对阿帕奇是无效的。
我是轻兵器爱好者,欢迎大家留言讨论。了解更多轻武器文化,请关注我的头条号!^ ^
巴雷特会不会对飞行中的武直造成威胁?
可以造成威胁,但是并不大。很多人认为巴雷特作为反器材狙击步枪就一定可以击落武装直升机,这点其实是错误的。只能说是可以击落,但是概率低,难度大。即便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狙击手,也很难对飞行中的武装直升机造成威胁。
其实,像这类反器材狙击步枪所谓能打直升机,其实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针对停在地面的直升机,而不是在天上飞的直升机。天上飞的直升机,并不是反器材步枪就能针对的。反器材步枪在针对地面行进的汽车要比天上飞的直升机要容易得多。这把枪拦截汽车的能力不错,正是这个技能,美国警察装备了这把狙击步枪。
其实武装直升机在射击的时候就已经考虑轻武器方面的威胁了,很多直升机的钛合金装甲和聚氨酯防爆材料都可以对12.7mm子弹进行防护的,通常情况下,很多直升机对巴雷特都是免疫的。很多直升机的强大的装甲和火力,其实就是在空中飞行的一个坦克,地面的一些轻武器对它起不到什么太大作用。
直升机的飞行速度和高度对于狙击手就是一个很大考验,飞行中的直升机很难做到一枪命中,而且,即便是命中一枪,也未必能将直升机击落。想击落飞行中的直升机,还是需要精确制导的导弹的,而不是这个狙击步枪。以直9为例,300多千米/小时的飞行速度,单发的狙击步枪想打下来,难如登天。
而狙击枪打飞机更致命的是火力问题,用枪打飞机本身就是个难事,看上去是一群士兵在对天射击飞机,实际上目的并不是击落,而是制造火力网,让飞机无法从容攻击。往往,这种情况下都是大口径的机枪做的事情,射击也是持续射击,而巴雷特的半自动射击,基本无法满足,打中一发其实没什么太大伤害,哪个直升机出任务没受过伤呢。
巴雷特,猛是猛,但不要太过神化,它就是一把反器材狙击步枪,不是专门击落直升机的防空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