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4/85在后期是不是靠数量而非质量压倒虎式的?

今天在dy上看到一条神评,说34除了数量完全没有虎式好,光靠数量压死虎式,希望各路大神帮忙解释一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话也不算说错,但数量本身就是战斗力啊。

这就像打群架一样,己方二三个人就算人人都是李小龙,遇到对方二三十个小流氓也得躺倒。

道理就是这样。

T-34/85总产量超过35000辆,相当惊人。而虎式1型坦克仅仅生产了1350辆,双方相差太远。

而T-34/85主要是对T-34/76的升级。

这是因为T-34/76的76毫米主炮,能在500米的距离上击穿92毫米的装甲。

这可以对付三号、四号坦克,但对付不了黑豹和虎式坦克。虎式坦克正面装甲厚度为100毫米。

所以,装备85毫米火炮以后,T-34/85可以在500米距离击穿黑豹和虎式坦克正面装甲。

这样一来,T-34/85可以和敌人重型坦克正面对抗,这是很重要的。

T-34/85坦克是外号叫做大脑袋T34。

作为二战后期苏联装甲部队的核心坦克,它的出现淘汰了T-34/76。

外观上最大的特征,在于T-34/85的炮塔要大的多。这主要式之前76毫米火炮的炮塔太小,难以容纳85毫米炮。

T-34/85原则上可以击穿黑豹和虎式坦克的正面装甲,必须靠近到500米内。

战术上非常危险,也比76毫米主炮根本无能为力要好。

T-34/85的装甲有所增强,正面炮塔厚度增加到90毫米,车体正面为45毫米。

这个装甲厚度,已经接近早期德国黑豹坦克的水平。

T-34/85从1944年开始服役,一直使用到今天。

今天的朝鲜、越南等国,仍然有不少T-34/85作为训练坦克。

更夸张的是,竟然还有人用于实战。

乌克兰内战中,东乌民兵使用的2辆T-34/85参战,创造了世界记录。

其中的237号坦克竟然还发生了坦克战,这是二战坦克战斗的最后时间点。

在2014年7月,它被2辆乌克兰政府军的T-62坦克追击。

237号不是对手,被一炮击毁。全体车组成员奇迹幸存,仅受轻伤。

这是太爷和重孙子之间的较量。

T-34/85也是中国志愿军的主力坦克。

1950年11月中国从苏联购买的10个坦克团的装备陆续交付,包括300辆T-34/85中型坦克,60辆IS-2重型坦克和40辆SU-122自行火炮。由于前线急需坦克,志愿军坦克兵草草训练3个月后就上了战场。

即便如此,T-34/85仍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志愿军T-34/85之王,是215号坦克。

1953年7月215号坦克参加了对石岘洞北山美第七师的作战,夜间机动时215号在距敌1400米处时意外陷坑,车组乘员迅速将坦克伪装,在躲过美军的空中侦查后,于次日成功伏击了美军3辆坦克,击毁2辆,击伤一辆,并在撤退中再次击毁美军2辆坦克。

t34/85在后期是不是靠数量而非质量压倒虎式的?

这个道理很简单,首先,虎式在质量上确实强于T34.85,两军坦克单挑,T34必败无疑。

如果不信,请先看这样一组数据。

苏德战争爆发后,1941年苏军损失了20500辆坦克;1942年损失的坦克是15000辆;1943年一年“阵亡”了22400辆;1944年有16900辆坦克失去作战能力;1945年有8500辆报废;苏军在整个战争期间损失坦克83500辆。

德军方面,1941年损失是2758辆,1942年是2648辆,1943年是6362辆,1944年是6434辆,1945年是7382辆;德军一共损失了25584辆。

德军跟苏军的损失比,是1:4.4。

仅仅是1944年夏天的巴格拉季昂行动,苏军就损失了2900多辆坦克,在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中,损失了1,269辆坦克;而且还是在苏联军队完全掌握制空权,炮兵掌握战场主动权的情况下,还损失如此惨重。

在这场战役中,苏联航空兵总共出动飞机15.3万余架次,坦克数量优势为10:1,飞机数量优势为7:1,苏军的火炮几乎一门挨着一门。

1944年7月8日的苏德坦克战则是一场一边倒的战斗,20辆德军坦克面对80多辆苏军坦克的群殴,在短短20多分钟内,30余辆苏军坦克变成了爆炸燃烧的死亡陷阱,坦克第65旅的旅长和第3营营长也在这场悲剧性的战斗中阵亡了,德军坦克没有一辆被击毁。

由此可见,德军坦克对苏军坦克的质量优势究竟有多大。

但是,在苏联的产能优势面前,质量优势迅速被抵消。

双手难敌四拳,一虎难斗群狼。因为武器差距,二战时期的苏德战争中,苏联在跟德国的坦克战中,就采取了群殴战术,以数量的优势来完胜德国虎式坦克。

据资料显示,虎式坦克于1942年8月正式投产并开始装备部队。但因为种种原因,这种坦克产能非常低,到1944年4月,产量最高时月出产的105辆。

直到1945年2月,共生产了1354辆"虎"式重型坦克。有的朋友会搞不懂,德军坦克总产量才1300多辆,哪来的2万多辆损失?

其实我们说的1300多辆,是德军虎式重型坦克的产量,德军各类坦克的远不止这么点,两万多辆的损失是整个德军的损失。

但德国的这点坦克产量相比于苏联来说,完全不值一提。

苏联的各种T-34/85从1943年的283辆,到1944年的一万辆,1945年又开足马力生产,总共生产出18000辆T-34/85,加上其它类型的T34,总数不低于五万辆!

而苏联在二战中一共生产各种类型的坦克14万辆,加上苏联是主场作战,很多坦克可以返修,据统计苏联人一共修复了超过20万辆/次的坦克。

因此从数量讲,T34是虎式的几十倍,几乎一辆虎式要迎战40辆的T34,结果可想而知。

而T-34/85坦克可以在800米的距离上击穿虎式的正面,而T-34/76则能在近距离射击的时候,轻松击穿虎式的侧面。

如果把T34/85比做狼的话,几十头恶狼去迎战一头猛虎,老虎也是凶多吉少,难以占上风的。

另外,苏联国土广袤,有战略纵深,坦克击毁坦克只是杀伤德军的方法之一,苏军有的是其他方法消灭虎式坦克。

拿虎式来说,很多虎式坦克是被苏军反坦克地雷摧毁的,或者死于苏军反坦克炮和各类火炮和空袭,最后才是坦克,所以德军坦克击毁被苏联坦克击毁的仅只占很少一部分,苏联对付德军坦克,是靠反坦克地雷、反坦克炮还有炮兵的联合作战来完成。

苏联之所以要用数量来压倒德国坦克,首先是因为德军坦克先进,苏联是战时,又是主战场没有研发新式坦克的条件。

其次,美国从苏德战争开始打响没有多久,就对苏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援助,让苏联有条件去生产更多的坦克。

美国从1943到1945年春天,每月向苏联援助高速钢300吨,工具钢1500吨,刻度钢13000吨,热轧钢700吨、冷轧钢板8000吨。

有了这样的便利,让苏联的群殴战术得以实现,在战争中用数量弥补坦克性能的不足,在战争中彻底打残德国陆军的坦克部队,让德军的装甲集群为主的闪电战略成为纸上谈兵。

t34/85在后期是不是靠数量而非质量压倒虎式的?

T-34/85不可能在质量上压倒虎式,否则德国坦克部队早就崩溃了。

首先,虎式坦克和虎王坦克的压倒性优势,是用重量换来的。虎式坦克重57吨,虎王坦克重68吨,而苏联重型坦克“斯大林-2”才46吨。这么重的车体,导致生产性很差,而且火炮、发动机、负重轮、炮塔等都要求很强的加工能力,所以虎式坦克造价很高,工时也特别长。

如果苏联人按照这种造价和工时来造坦克,那么以苏联比较粗糙的工艺和技术,坦克生产肯定拼不过德国人。

事实上,T-34/85采用的是“够用就好”的思路。防护方面,能确保防护50毫米反坦克炮就够了,75毫米和88毫米炮基本不想了,反正费劲增加防护也未必管用。

火炮方面,85毫米炮虽然还不如黑豹坦克的长管75毫米炮,但在500米距离基本能击毁虎式,在1000米距离上运气好也能瘫痪虎式,距离再远也未必打得中。所以,T-34/85的火力还是够用了。苏联不是没有更好的火炮,但是122毫米炮太笨重而且射速太慢,100毫米炮性能最好,但研制进度赶不上。

所以,T-34/85在各方面都达到了“勉强够用”的水准,虽然都不非常优秀,但也不是太差。每一辆T-34/85坦克单挑“虎”式都未必是对手,但却能给对方造成威胁,而不是T-34/76那样一点威胁都没有。当T-34/85数量足够多时,一点威胁就凝聚成巨大威胁。

此外,德军的虎式坦克产量不过1300多辆,战时保有量最多也就200-300辆,多数坦克还是4号坦克和3号突击炮,黑豹坦克都不多。所以,T-34/85对付大多数德军坦克都是没问题。

还有,85毫米坦克炮作为反步兵、反工事的火力很好,不像黑豹的75毫米炮那么差,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也是几万辆T-34/85的最重要用途之一。

t34/85在后期是不是靠数量而非质量压倒虎式的?

八五炮明明可以打穿老虎的装甲,德国到了后期,缺少稀有金属,尤其是坦克装甲中必有的锑元素,这种物质可以使坦克装甲更有韧性,更难击穿,但是德国到了后期,减少甚至没有锑元素,我是增加了一种叫做钒的东西,这使装甲的质量下降。所以八五炮可以将老虎专甲击穿

t34/85在后期是不是靠数量而非质量压倒虎式的?

说这个话的就是个白痴。

首先,T34不是那么菜,无论是早期的76时期的T34危机,还是后来的85时期,T34都算一款不错的中型坦克,连黑豹都参考了34,要说34菜是不对的。

其次,虎式也不是那么强,作为一个过渡性的产品,虎式的名气主要还是靠优秀的车组,和优秀的后勤抢修队打出来的,对这个问题有疑问的,可以去翻翻:泥泞中的老虎。这本书。

第三,34是中型坦克,虎式是重型坦克,二战时期两者使用的方式和战术要求都是不同的,非要说面包车没有跑车跑的快,这不是白痴吗?

t34/85在后期是不是靠数量而非质量压倒虎式的?

是的t34在质量上无论如何都无法和虎式对抗因为t34的装甲在虎式面前就是裸奔,t34也只能在较近的距离才能摧毁虎式,不然就不会出现德军一个坦克营摧毁苏军半个坦克师的惊人战绩了,苏联的胜利是庞大的坦克数量和差距不是特别大道无法弥补的坦克质量质量,如果t34质量上也比虎式好那2战就没到打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