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二战趣闻?

二战中有趣的军事

讲几个已经烂大街的二战神人的故事吧。

跟随苏军冲锋的美国空降兵

约瑟夫·贝尔是101空降师506团的伞兵,1944年参与了诺曼底登陆,空降到了法国。

落地后约瑟夫·贝尔发现完全找不到队友,为了不被德国人抓到,他四处逃窜,顺带还制造了几起破坏,然后被德军抓住,扔进了战俘营。

约瑟夫·贝尔蹲了7个月的战俘营,然后他想办法越狱了。

因为不知道该往哪儿走,他干脆按照太阳的方向,一路往东跑,结果遇到了俄罗斯坦克女指挥官亚历山德拉·萨穆森科上尉。

约瑟夫·贝尔让女坦克手带上他,亚历山德拉说她不会往东,她们要杀向柏林。

约瑟夫·贝尔表示自己可以并肩作战,居然就这么跟着苏联坦克走了。

于是,一个101空降师的美国大兵,混在苏联坦克部队中,一路杀向柏林。

他与苏军同吃同住,连续进行了1个月的战斗,然后光荣负伤。

苏军很欣赏这个勇敢的美国兵,他被送到了后方医院,然后见到了朱可夫元帅。

朱可夫为他提供了官方文件,这使得约瑟夫·贝尔能成为提前归国的士兵之一。

约瑟夫·贝尔后来成为美苏友好合作的象征,直到1994年,两国总统仍然拿他出来说事儿,在白宫草坪上为其颁发了奖章。

叛逃德国并成为党卫军的美军飞行员

一般来说,战争中美军投降拉稀的不少,但完全投敌叛变的还真找不到几个,这个叫马丁·J·蒙蒂的算一个。

30年代美国纳粹主义横行,马丁·J·蒙蒂属于那种一开始就被纳粹污染的人。

1942年,马丁·J·蒙蒂加入了美国陆军,成为光荣的P-38“闪电”飞行员。

1944年,这个被纳粹洗脑的玩意儿不知哪根神经短路,德国都要完了,他居然驾机飞往米兰,找德军投降,说自己投奔光明了。

德国人一开始有点不相信他,将其扔进战俘营看押,但后来可能发现这人确实是个稀饭,便将他送到柏林,还让他加入了武装党卫队,担任电台主持人,专搞反动宣传。

没多久战争结束,马丁·J·蒙蒂自然被盟军投下大狱。

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马丁·J·蒙蒂在1946年居然被“推翻判决”,美军允许其重新入伍。

就这样,马丁·J·蒙蒂硬是在美军中又服役了两年,接着迎来再一次的反转——FBI联邦调查局在给人查底子的时候,发现马丁·J·蒙蒂居然是个党卫军军官……这在战场上要是被人发现了,当场就是一枪都不用判!

于是,马丁·J·蒙蒂被以“叛国罪”起诉,终于蹲了大牢。

但他其实也没蹲多长时间,到1960年便获得了假释回家的机会。

有人说,美国人对叛徒是真心宽容。然而许多美国老兵也表示看不懂,这种人分明应该枪毙。

战场上的白袍巫师萨拉曼

《指环王》中邪恶的白袍巫师萨拉曼给人带来了非常深的印象,尤其是他血虐甘道夫的时候。

实际上,这个名叫克里斯托弗·弗兰克·卡兰迪尼·李爵士的演员,在二战时期是个非常厉害的战士。

他是荧屏上的法师,现实中的刺客信条+詹姆士邦德。

1939年李爵士加入了芬兰军队,不用说肯定是揍苏联人。

1940年苏芬战争结束,他只好回国加入了皇家空军,成为远程沙漠巡逻队的情报和联络官,在北非执行秘密任务。

北非任务结束,他又被送到挪威,负责与抵抗组织进行联络(没准炸重水厂就有他的份儿)。

再往后,他被派到最危险的东欧,继续执行秘密任务。

战争即将结束的日子,他还在四处奔波,追杀逃跑的纳粹战犯。

没人知道李爵士经历了什么,只知道他精通6国语言,深谙易容术,能轻易扮演不同的角色。

在一次节目采访时曾透露,他曾经给指环王剧组指导“刀子捅进人体应该是怎样的反应”,因为脚本上的杀戮一点也不真实。

而且,李爵士虽然1946年退役,后半生当了70年的演员,但他的军队服役记录一直处于密封状态。

唯有英国、捷克、波兰、南斯拉夫政府授予的勋章,能证明他的确有一段不寻常的峥嵘岁月。

曾有人问他当年是怎样执行任务的,大巫师萨拉曼回答道:“就假设我在特种部队吧,就这样吧……”

抄着斧头生擒德国坦克的毛子

1941年8月,一个叫伊万·巴普洛维奇·塞雷达的22岁坦克团厨子遇到了人生危机。

他当时正蹲在野战厨房边劈木柴,准备为部队煮饭和烧水。

刚擦了把汗,一辆坦克突然开了过来,停在了野战厨房旁边的树林前。

塞雷达定睛一看,差点没吓得尿裤子——是辆画着法西斯标志的德国坦克,车头的机关枪还在左右转动呢。

情急之中亮剑精神发挥了作用,塞雷达脑中一片冰凉,端着斧子就上去了。

不过,他没有丧失理智地大吼大叫,而是躲开了坦克的观察,悄悄地摸了上去。

当时已经有德国人下车了,他们看到塞雷达后马上钻回坦克,开始用机枪四处扫射。

塞雷达反应也挺快,他几下子爬上坦克,一斧子就把吐火的MG34机枪给劈了。

然后,他拿出块随身带的破油布,蒙在坦克的观察窗上,彻底让坦克变成了瞎子。

为了吓唬德国人,塞雷达还机智地大喊:“快给我递颗手榴弹”。实际上他哪有什么战友。

接着,塞雷达开始用斧头拼命地敲打坦克,他明白,只有自己表现得愈发肆无忌惮,对方才会误认为自己有恃无恐。

就这样搞了半天,德军坦克既不敢跑,也不敢出来拼命,他们以为自己面对着一大群埋伏的苏联坦克歼击车部队,乖乖地出来投了降。

挥剑斩德军的“疯狂杰克”

此人名叫杰克·丘吉尔,是个彻头彻尾的战场狂人,别人用枪用炮,他倒好,堂堂中校居然拿着英格兰长剑作战,所以人送外号“疯狂的杰克”。

其实杰克中校挺有才华,他本来是个1936年退役的老干部,当过报纸编辑,做过电影演员,还当过模特,喜欢冲浪、英格兰长弓和苏格兰风笛。

1940年战争爆发,他再次回到军队,然后开始了他战场的神经病表演。

他会背着苏格兰风笛和英格兰长弓,拿着自己的大宝剑冲锋,即便面对着对方的枪炮,也依然疯子般要冲上去肉搏,连德国人都吓得目瞪口呆。

可偏偏子弹总绕着这种人走,这个战场秀儿用弓射剑砍的方式居然干掉了不少德国人,还单枪匹马俘虏了42名德军。

当人们质疑他不符合时代画风的举止时,丘吉尔中校把脸一垮:“任何不带剑上阵的军官都属于穿着不当!”

后来英国人研究了下二战,认为这位疯子杰克创造了战争中最后一次用弓箭杀敌的记录——他在40年的时候,在法国用长弓射死了德军一个中士。

不过,估计傲慢的英国人是不会去研究中国的抗战史的。

被人爆头的芬兰“白色死神”

芬兰战士“西蒙海耶”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凶残的狙击手之一,他1个人完成了505次确认击杀,而且全部是在苏联人身上完成的,真正的单枪匹马消灭1个营。

西蒙海耶作战时对敌人狠,对自己也狠,他趴在雪地中,嘴里含着雪,哪怕冻得再痛苦也忍着,这样能避免口中呼出白气。

而且,他也是个张桃芳式的“机械狙击手”,他不太喜欢光学瞄准镜。

结果整场苏芬冬季战争他都打过来了,却在战争结束时大神翻车——1940年3月,他被苏军一枪打到脸上,整个下颌都给爆了。

几乎同时,苏联与芬兰签署了和平条约,战争结束了。

西蒙海耶因此而毁容,面目非常狰狞,他后来退役后靠养狗为生,活到2002年。

尼泊尔纯爷们,单手杀掉31只鬼子

此人名叫哈维达尔·拉奇曼·古隆,其实是尼泊尔廓尔喀步枪团的士兵,当时隶属于英印殖民地军队,算是印度军队的一部分。

他的身材非常矮小,只有1.50m,但还比较强壮。

1945年5月12日-13日,古隆的排被派去镇守前沿阵地,他被派往最前方的前哨岗位,孤身一人。

突然阵地遭遇了日军的袭击,到处都是战斗,没人管得了他这个前哨。

古隆凭借强大的求生欲望,拼命与200多日军对射。

对方将冒烟的手榴弹砸到他的哨位里,于是他不断捡起手榴弹扔回去。

当他扔到第三颗雷的时候,那颗雷在他手上爆炸了,当即整条手臂被炸碎,人也受了重伤。

古隆痛苦地在地上翻滚,然后他爬起来继续开枪,用单手装填弹药,用廓尔喀弯刀砍,硬撑了4个小时增援部队才到。

援兵们将血肉模糊的古隆从阵地中拖了出来,这时他周围已经躺满了死人。

人们数了一下,足足31只日军横尸于此,都是被这个独臂士兵单手弄死的。

有什么二战趣闻?

谢邀

对二战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许经常会发现,二战中的美国大兵的标志性装备,就是他们头上的M1钢盔,和德军不同,美军头盔上经常涂有五花八门的图案和标示,这些图案标示到底代表了什么含义,是仅仅为了表现个性还是身份的代表,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讲述一下。

首先,这些图案是军衔标示系统。比如钢盔北面的军官,军士标示。看过《拯救大兵瑞恩》或者《最长的一天》,以及电视剧《兄弟连》的军事影迷可以注意到,诺曼底登陆期间,美国陆军和空降兵部队在钢盔上使用了一套白条系统来鉴别军官和士兵。具体做法是,军官(少尉以上)在钢盔后面有一个竖白条,在冲锋和集结的时候,士兵们可以紧跟着钢盔后面有白条的军官前进。

另外,钢盔正面,也有军衔标示。在士兵这一级,二等兵和一等兵的钢盔正面会有一个倒V,中士,上士,一级上士在钢盔正面会有三个倒V。到了少尉这一级,钢盔上的图案开始各不相同,一个军衔级别一个图案,比如上尉(连级指挥官),就会在钢盔正面有一个类似中文“口”字型的标记

到了校级军官,图案就比较个性化,比如少校是一片金色的橡树叶,中校是银色橡树叶,上校则是一只鹰,从而被普通士兵谑称为“鸟上校”。到了将军这一级,估计大家就比较熟悉了,钢盔上直接漆星,做到几星上将就漆皮几颗星,钢盔上的星星,考究点的用金属,不讲究的就直接用白色油漆了。

(巴顿将军这顶四星钢盔,估计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二.所属部队标示

除了军衔,美国大兵钢盔上五花八门徽章的另一个用途就是标示自己的部队,比较常见的就是自己所属陆军作战师的师徽。比如下面这一顶,上面那个类似太极的蓝灰两色标志,就是陆军29步兵师的徽章,这个师是D日在奥马哈海滩登陆的首批部队,承受了重大伤亡。

(陆军步兵第1师“大红1师”钢盔)

(陆军步兵第2师,“印第安人”师钢盔)

3.独具一格的陆军空降兵部队钢盔

由于其特殊性质和作战方式,空降兵落地后,各个不同单位,职能的作战和技术人员混杂在一起,必须要迅速聚拢,找到各自部队单位后开展行动,所以他们把自己所属的部队单位,以及职能标示统统以图案形式印在了钢盔上,以大名鼎鼎的“呼啸山鹰”101空降师为例,其钢盔标志简要说明如下图:

(空降诺曼底前夕的101空降师官兵,注意钢盔上各类不同的标示)

4.游骑兵部队

“游骑兵”(rangers)是美军在二战期间,比拟英国特种部队“哥曼德”而建立的精锐突击部队,一共建立了5个游骑兵营,1到5营在欧洲战场,第6营部署在太平洋战场。

游骑兵部队在钢盔后面都有一个橙色的菱形图案,中间是一个代表

所属游骑兵营的黑色数字军官,同时也漆有军官,军士标示的白色竖条,如下图。

(画家笔下,诺曼底滩头的游骑兵部队)

5.军医

医护兵和军医会在钢盔侧面画上白底红十字,在欧洲战场上,美军也承认,大部分情况下,德军不会射击钢盔上带有红十字标记的美军医疗人员。

6.宪兵

这个大家就比较熟悉了,钢盔上两个大写字母(MP),一些宪兵还会在钢盔上同时画上他们所属部队的师徽

(1944年夏天,法国战场,一名隶属第2步兵师“印第安人”师的宪兵)

——原创全程打字录入兼找图不易,看得满意的看官请随手点赞,感激不尽

有什么二战趣闻?

1944年11月27日夜,东京湾内的信浓号劈开波浪开始了处女航,舰长室内的阿部俊雄志得意满,历经数年,帝国海军的杀手锏终于要向世人展露獠牙啦。米国鬼畜们,在绝对的力量面前颤抖吧!只要老夫到广岛吴港完成最后的列装,尔等皆将在吾帝国海军面前俯首,蝗军的神话将我来书写,哇哈哈哈哈.....

护航的浜风、雪风、矶风三艘驱逐舰有点蒙圈,这二货没事笑个毛啊?因为怕被美国潜艇发现,这个航母群不敢开舰灯,这黑灯瞎火的听着莫名其妙的笑声总有拍恐怖片的感觉。三艘护卫的巡洋舰总觉得心里毛毛的,却又不知道问题在哪。

与此同时,美国潜艇射水鱼号正在东京湾附近晃荡,恩莱特中校正在飚美国脏话,因为作战计划变更,他们的任务中断,司令部的指示是让他们自己寻找战机。说白了就是没空管你们,爱干啥干啥去。还有这么不靠谱的上司吗?老子们在东京湾晃荡好几天就得这么一个狗屁命令?

很快恩莱特就发现了信浓号踪迹,然后他就悄悄的跟了上去。恩莱特有点小看信浓号了,日本海军大本营虽然是一群逗逼刷下限,但信浓号毕竟是精心打造的航母,雷达精度还没菜到丧心病狂的地步。好吧,得承认之所以航母雷达做这么好是因为本来信浓号是想做成战列舰来着。

总之信浓号发现了尾随的潜艇,资深战略游戏玩家阿部俊雄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米畜孤零零一个潜艇摸过来想干什么?自杀?不可能!他们确实很二,但不是白痴。我明白啦,真相只有一个!他们想把护卫舰引开,再以其他舰艇攻击我。还好老夫睿智天成,看破了他们的诡计!传令!护卫舰向我舰靠拢,全速前进。

恩莱特看着速度超过25节的信浓号彻底斯巴达了,鱼雷速度才18节,死也追不上这大家伙啊!无奈的他只好向司令部发电报请求援军堵截,并且放弃追击信浓号,向右前方行进。好死不死的,这电报又被信浓号给截获了,信浓号那群逗逼却以为是另外一艘潜艇的信号。

资深战略游戏玩家再次陷入了沉思,5分钟后他猛然右拳击左掌心,搜嘎!我明白啦,米畜果然狡猾狡猾滴,他们用一艘潜艇在后面假装追赶我们,实际在前方埋伏了大量潜艇堵截我们。幸好老夫及时识破了他们的诡计!传令!右转舵,改变方向,同时做Z字移动,避免鱼雷攻击。

射水鱼号这时正在近地的水下游弋等司令部回电,突然发现左前方出现了一个熟悉的黑影,我擦嘞?这不是刚才那货吗?我都追不上了他咋又回来了?那就不客气啦!六发鱼雷同时发射了出去,就这样当时世界上排水量最大、最先进的航母“信浓号”,在出海17个小时后,卒!阿部俊雄在沉海底之前还在反复念叨:“米畜太狡猾了,太狡猾了....”

资深战略游戏玩家——阿部俊雄,他用生命演绎了什么叫作死....

有什么二战趣闻?

二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争劫难,除了各种壮烈的英雄事迹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今天我就来分享几个小故事。

希特勒在电影院被嘲弄

一天希特勒穿着便服在电影院看电影,但电影银幕上出现希特勒演讲画面时,全体起立,并向希特勒一样举起右手。电影院只有希特勒没有动,他总不能和自己行礼啊,这时候旁边的一位观众弯腰和他说“我们的心情和你一样,只是不敢向你这样,勇敢的公开的反对罢了”

英国人自己炸自己

1939年9月5日,一架英国“安桑”式水上飞机正在苏格兰西海执行反潜巡逻机人物,突然发现水下十几米处有一艘潜艇在缓慢的航行,于是赶忙投炸弹,由于飞机距离水面太近没想到的是炸弹并没有沉入海底,而是在海面弹了上来,弹上来不要紧可是引信被弹开了,返回正好集中飞机的油箱,眼看马上就要坠机,不得不放弃这块触手可得的肥肉,后来知道那艘潜艇也是英国人的。

敲桌子泄露机密

二战期间,一天苏军司令部派来一个工作组来核查部队的作战计划,一个工作组成员无聊敲桌子,本来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一名苏军细心的发现,敲桌子的鼓点竟然是德军的军乐“胜利进行曲”,于是赶忙汇报,把这个工作组全部抓住,后来证实这个工作组正是德军假扮的,目的就是套路苏军的作战计划。

有什么二战趣闻?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最年轻的二战美军士兵,只有12岁。

这个小兵叫做卡尔文·格雷厄姆(Calvin Graham)。

格雷厄姆出生于1930年的美国德州小城。

他刚刚生下来不久,父亲就病死了。母亲无奈之下,带着他离开小城,改嫁到另一个城市。

嗜酒的继父并不喜欢格雷厄姆,两人感情很淡漠。

同时,母亲和继父性格也不和,整天争吵甚至打闹。

1942年,已经12岁的格雷厄姆实在无法忍受现在的生活。

当时美国没有户口一说,格雷厄姆又是出生在外地,这里人并不知道他的底细。

所以,格雷厄姆找个人伪造了一张出生证,说自己已经年满18岁,参加了美国海军。

由于格雷厄姆个子比较高大,又有全部的证明材料,美国海军并没有怀疑。

在当时,只有伪造材料拒绝参军,没听说过伪造材料主动参军的。

格雷厄姆等于是离家出走,母亲四处找不到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年仅12岁的儿子去参军了。

到了1942年9月,格雷厄姆完成新兵训练,成为南达科他(USS South Dakota)号战列舰上的一名新兵。

在军舰上,有些战友发现格雷厄姆虽然身材高大,但谈吐颇为幼稚。不过战友们认为他只不过是个“乡下佬”,也没有多想。

战列舰在10月参加了圣克鲁斯群岛海战,格雷厄姆也第一次参加了实战。

格雷厄姆是40毫米防空火炮的装填手,一旦战斗的工作强度非常大。

在11月,也就是刚刚参战不到1个月,格雷厄姆所在的战列舰被敌人密集炮击。格雷厄姆被弹片炸成轻伤。

然而,他非常勇敢,不顾自己伤势,将本班的受伤炮兵,全部拖到安全地带。

为此,格雷厄姆被授予一枚紫心勋章的同时,还得到了一枚铜星勋章作为嘉奖。

1942年12月18日,经历过瓜岛血战的南达科他号返回美国东海岸返修。

这艘战列舰虽然后高达42次受伤,但还是重创了日军。

然而,格雷厄姆谎报年龄的事情却穿帮了。

战列舰靠岸以后,格雷厄姆找到朋友打听家里情况,结果发现外祖母刚刚去世了。

格雷厄姆同外祖母的感情非常深,就向军队请假回去参加葬礼。

没想到格雷厄姆刚出现,已经找了他很久的母亲,立即将他抓住,关在家里。

海军发现格雷厄姆逾期没有返回,认为此人是想做逃兵,派出宪兵去他家里抓捕。

格雷厄姆被抓捕后,无论怎么解释,仍然被关押了长达3个月。

后格雷厄姆的母亲跑去大闹,还将格雷厄姆只有12岁的事情告诉媒体,海军这才将格雷厄姆释放,允许他退役。

但格雷厄姆的勋章都被收回。

格雷厄姆回到美国成为一个电焊工,直到1948年年满18岁,再次入伍进入海军。

不过这次格雷厄姆的运气不佳。

在1951年维修军舰的时候,他不慎从高处摔下,导致腰椎骨折,治好了以后仍然存在后遗症。

海军认为他不适合继续服役,让他退伍。

他一直默默无闻,直到1988年美国CBS电视台出品的战争剧《少年英豪》(Too young the hero)才出了名

格雷厄姆却没有 出名多久,1992年62岁他突发心脏病去世。

两年后,经由美国总统比利·克林顿的批准,在二战时被美国军方强制收回的2枚勋章,重新回到了格雷厄姆后人的手里。这份迟到的荣誉,也是对这位少年兵最好的告慰吧。

美军最年轻的海军士兵,只有12岁,也是一个英雄。

有什么二战趣闻?

二战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一场战争,参展国家之多,战况之惨烈,是人来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但是,在残酷的战争中,由于各个国家的制度不同,各个民族的性格不同,仍然产生了许多笑话趣闻。下面我来盘点几个二战趣闻。

一德军布雷与英军扫雷

故事就发生在这么一个小港口,这个港口是由英军控制,德军几次强攻也没打下来,之后,德军也不强攻了,想了计谋,在港口出口处布大量水雷,准备炸沉英国军舰。但是英军很快察觉了,派人把水雷排了,排了后德军又重新布,英军又排,就这样,布水雷和排水雷成了德英双方的例行公事了。这时候,德军严谨傲娇小公主的毛病犯了,每周固定一三五三天布水雷,英军则每周二四六负责排水雷,周日双方休息。嗯,,很和谐。但是悲剧发生了,散漫的英国人有一天忘了排水雷了,结果德军布水雷的船被自己的水雷给炸沉了。英军这时候秉承国际主义精神,将落水的德军救了起来。不曾想,德军被救起来之后,不是感谢英军的救命之恩,而是大发雷霆,十分生气的质问英军军官:“你们的扫雷部队怎么这么不负责任!这在我们的军队里是绝对不允许的。”英国绅士也十分过意不去,给予了这些德军很好的待遇,战后把他们送回国了。

二被坦克击沉的潜艇

坦克是陆地之王,潜艇是水下神器,坦克怎么会打的到潜艇呢?

在著名的“狼群行动”中,一艘德军的U型潜艇击沉了一艘英国的运输船,这艘船上装的都是准备发往前线的军用物资,一时间,海面火光四起,各种军需物资满天飞。这时候,德军潜艇的舰长为自己的果断出击兴奋不已,于是把潜艇升到海面来观看自己的杰作。谁知道,运输船上一辆被炸飞的坦克从天而降,刚好砸在U型潜艇上,就这样,一辆坦克把潜艇击沉了。

三意大利军队的趣闻

二战趣闻千千万,意呆利人占一半。正因为有意大利的存在,才让残酷的二战战场多了几分幽默。下面是意大利军队的专栏。

找不到撬棍

二战时期在中非,意大利军队派遣500多人防守一个野战机场,他们拥有坚固的混凝土永备工势,充沛的弹药,甚至还有2门德国支援的两门威力巨大的88炮。而进攻的英国军队只有400人左右,连一件撑得起门面的重武器都没有,相较之下,可以说是意大利军队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英国指挥官对那一次的行动都抱着必输无疑的心态了,甚至做好随时撤退的打算。没想到,进攻战刚刚打响,意大利开炮还击,刚射击了2、3分钟,意大利人突然就停止抵抗,举起了白旗,选择了投降。后来,询问投降的意大利军官他们为什么要投降,对方竟然非常生气地说:“我们没有撬棍,没办法打开那些该死的弹药箱!”

再也不回德军军营了

在北非的沙漠上,英军与意大利军队正在对峙。英军坦克正准备快速突进意军的阵地,当英军决定发起进攻时,对面的意军又举起了白旗,没有办法只好清点意大利的战俘(好象战俘十分高兴)。这时一个英军士兵看到一个意大利士兵,说:“呦,兄弟,怎么又是你啊。我记得你已经被俘六回了。”意大利士兵愤怒的高喊:“兄弟你记错了,是七回!!!前六回全让德国人救了回去,这回打死我也不回去了!”

自己把自己关起来

在北非,5000人的意大利军队遇到一个连的英军设下的路障后就地缴械了。英军长官通过电台询问坦克手抓了多少个俘虏,得到的回答是1英亩军官,9英亩士兵。由于战俘太多,英军太不及造战俘营了,只要让军需官发给意大利战俘原材料,让他们自己搭个战俘营把自己关起来。一个德军军官发现两个英军压着差不多一个连的意大利战俘,为了解救他们,向英军射击。结果意大利人终于跑起来了,不过是朝英军阵地跑去,请求英军的保护。

如果要问二战中意大利士兵最擅长什么,那答案肯定是擅长被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