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37B空天飞机的用途究竟是什么?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X-37的主要威胁在于它实际上已经具有太空作战功能。
X-37计划始于1999年的测试项目,当时NASA计划研制一款航天飞机的后继型号。到了2004年,该计划被移交到了美国军方,由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接手。从此,X-37B项目就成了高度机密。目前X-37B由美国空军快速能力办公室管理,是美国空军目前的主力可重复使用和无人驾驶的航天器。X-37B美国空军中罕见的从立项到多次测试都处于极度保密状态下的一种飞行器。
防务学者埃里克·斯特纳(Eric Sterner)在谈到X-37B时说,“你可以把传感器和卫星放在X-37B上,你也可以把弹药放在X-37B上,只要它们存在。”
X-37使用火箭或者大型飞机主推,依靠自己的动力飞入近地轨道。
它可以在近地轨道飞行超过1年,然后依靠自己的动力返回地面。
耐高温隔热瓦能抵受重返大气层时所产生的热力,飞机会滑翔飞行至跑道降落。
这样一来,X-37就很惊人了。
X-37试验机至今已发展出X-37A和X-37B两个版本,X-37B(OTV-3)于2014年10月17日完成连续飞行超过674天后,第四次航行任务(OTV-4)于2015年5月再次升空,于2017年5月降落于肯尼迪太空基地,打破自身纪录共飞行了718天。
必要的时候,X-37可以改变轨道,击毁大量敌人的卫星,将敌人变为瞎子。
同时,它如果携带实用化激光武器,也可以用于反导。
X-37的最高速度能达到音速的25倍以上,这项性能也很惊人。
它因为可以自行返回地球,就同导弹之类武器完全不同。
X-37可以实现太空战机的所有要求,也是第一款实用化太空武器,只是还没有安装武器而已。
X-37B空天飞机的用途究竟是什么?
各位关于X-37B各种用途的说法基本上都是流于推测,实际上X-37B空天飞机是美国空军历代研发项目中少有的“从立项到多次测试都严格保密”的一种飞行器,消息来源也大多都是美媒公开的一些“有限”资料。即使到了今天,“X-37B到底能做什么,未来想做什么”都还是一团迷雾,我们能做的也就是根据其技术特征大略聊聊而已,可以说历来“航空航天”技术与军事都未曾分过家,至于其军事用途我们同样也只能基于技术范来推测一二。
▲X-47B空天飞机
项目背景关于“空天飞行器”,其实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是近些年才开始研制的,这种空天飞行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的德国,就美国本身来说也要从六十多年前谈起。1957年10月24日(也就是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20天后),美国波音公司和空军就提出了X-20空天战斗机项目,计划研制一种利用火箭垂直发射进入太空,可以在太空中进行侦查、拦截卫星和航天器等任务,完成任务后可以安全返回地球降落在机场跑道的“空天飞机”。X-20计划提出以后,断断续续一直延续到冷战时期,波音公司期间设计出利用“大力神”运载火箭发射X-20的三种方案,分别可用于执行亚轨道和近地轨道任务。
▲美国波音公司冷战时期开发的X-20空天飞机实物及结构图,右侧是三种轨道任务运载方案
当然,既然提到了德国,那么X-20空天飞机项目也少不了战后美国从德国“挖”来的一批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其中德国V1导弹的“主要研发人员之一”多恩伯格于1947年被美国从英国监狱中接走,后来担任美国X-20验证机的首席设计师。
▲X-20空天战斗机飞行想象图
▲美国波音公司公布的X-20空天战斗机照片
20世纪80年代,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国防部组建了一个“可复用空天飞机研究”专门机构,主要研究验证高超声速飞行器基础技术,弥补地面试验设施难以测试超过8马赫速度的不足。时间进入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NASA有提出了“未来X”计划,该计划项被划分为两个子项目,其中之一就是X-37空天飞行器研究,1999年波音公司获得NASA授予的为期四年的X-37验证项目合同,项目总投资为1.7亿美元。其后,美国空军也加入项目并追加了投资.
▲1999年,美国波音公司公布的X-37验证机概念图,与今天的X-37B大同小异
除此之外,美国于1986年还提出过使用超然冲压发动机进行水平起降的X-30飞行器,该项目属于里根政府重振大气层航天飞机计划的一部分。根据设想X-30空天飞机能够以单级进入近地轨道,然后可以超过12马赫的速度在3-10万米高空跨大气层巡航。但根据当时的技术条件,使用超燃冲压发动机仅能使飞行器的最大速度达到8马赫,设计师们拟利用飞行器高速飞行摩擦产生的大量热能来提高飞行速度。当年X-30项目竞标阶段和研发阶段涉及了罗克韦尔、麦·道、洛·马、普·惠和通用等诸多航空航天的巨鳄,可见项目之难和受重视程度。至于美国的其他空天飞行器计划就不再过多介绍了,以上内容主要是说明空天飞机不是突然之间“蹦”出来的,从概念诞生到基础技术研究、试验验证其实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界的发展。
▲美国罗克韦尔公司X-30空天飞机模型
回到X-37B空天飞行器项目总体来说,X-37B空天飞机涉及到多种关键技术,比如“空间变轨、垂直发射水平降落、再入隔热保护、空间对接”等。实际上X-37项目的机身是在X-40A空天飞机的基础上放大(120%)而来。这是为了降低技术风险,X-37项目以循序渐进地开发路线为主,项目资金首先用于研制一种“缩比”型号进行试验研究和收集数据,然后再放大机身,开发真正的X-37。这一“缩比”型号就是X-40A技术验证机。
▲X-40A技术验证机进行飞行测试
X-40A虽然是缩比型号,但是美国用它验证了自主着陆技术、亚声速飞行气动特性和GPS/惯导融合算法。实际上,以空天飞机这种气动布局(机体粗大、机翼小、升阻比低。适合高速飞行),实现大气层内低速飞行和自主着陆还是很困难的,当年X-40A就出现过在0.4马赫俯仰控制难以稳定的问题,不过好在后来都解决了。
▲波音公司后来的X-37B自主降落机场跑道成功
2001年,X-40A技术验证机完成了验证数据收集和设计目的,当年五月底就正式退役。2002年NASA与波音公司签署合同,正式开始X-37A的研制计划,合同金额3亿美元。实际上X-37A还是为进一步验证自主着陆技术打造的,总共只生产了一架。由于相比X-40A,该机的重量和体积大幅增加,所以无法再使用直升机吊运,只能利用固定翼飞机吊运至高空投放做试验。
▲固定翼飞机携带X-37A验证机
此后,由于NASA投资目标的转移导致经费有限,X-37项目被交给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局(DARPA),2006年以后X-37项目被调整为最高保密级别,项目相关的各种研究测试基本上就再也不公开了。
▲X-37B空天飞机各种参数细节图
X-37B的发射任务迄今为止,X-37B已经执行了五次发射任务。2019年10月27日,美国空军宣布X-37B空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当天凌晨3时51分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着陆场成功着陆。这是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的第五次飞行任务(OTV-5)。至此,在第五次飞行任务已经在轨飞行了780天(超过两年),打破其第四次飞行创造的在轨718天的记录,并且使其多次任务一共在轨时间提高到2865天。
▲2019年10月,X-37B成功从太空返回降落在肯尼迪航天中心
其实说其军事用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其轨道高度和长时间在轨能力。上文已经说了其具备长时间在轨的能力,其第二次飞行时的轨道高度为“近地点320公里,远地点333公里”,这已经高于卡门线(是一条位于海拔100 km处,被大部分国家认可为外太空与地球大气层的界线的分界线),这样就避免了入侵其他国家领空的问题,这可比一般侦察机好多了,在X-37B轨道高度进行侦查拍摄的话,既没有纠纷,又比侦查卫星灵活,至少这种可复用的空天设备,携带的侦查设备可以及时更换,至于其他空天打击武器什么的,现在谈还为时尚早。
▲美国空军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5米整流罩
X-37B空天飞机的用途究竟是什么?
X-37B本是美国NASA穷极无聊的一个项目,要争得资金只有争得项目,正在推进“一小时打遍全球”的美军,似乎通过X-37B看到了空天战机的曙光。
2011年通过224天第一次在低轨飞行,心里有了数,收归空军掌管,例入国家机密,相继进行了5次发射,时间一次比一次更长,第五次试验在轨飞行了780天,超过了两年。期间验证了什么技术,世间无人知晓,按其披露,可在200公里至900公里的轨道高度上变轨飞行。
今天吹牛说,可以加装高超音速导弹如何,仅以其高超音速导弹可能的入役时间,应该说到2023年以前可能性不高。今天的美国,专心致志于“一小时打遍全球”不是秘密,X-37B+高超音速导弹能成功组合的话,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空重不足5吨,载荷相对有限,X-37B做一实验机可以,当做实机还需要努力。X-37B距离真正成功还有多远,值得探讨,新型号自当重新验证,不过,再研制就会是实机,执意要捅破太空军事化的窗户纸,太空军已然成立,太空军要发展什么武器,正引起国际社会谴责和一致警惕。
对美国的孜孜以求,现在一点也不用怀疑。X-37B目前可以实现无人驾驶和天地往返,驻轨时间长,发射条件基本不受限制,“宇宙神”和“猎鹰”两型火箭都可以,致于增加了重量的X-37B如何,当然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X-37B空天飞机的用途究竟是什么?
“从目前公开测试数据看,空天飞机完全可以通过由上至下的垂直闪电打击,几分钟内摧毁一个国家的所有战略目标,从而瘫痪对手政治、军事指挥系统。”这就是胡扯!
弹道导弹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就不要幻想空天飞机了,即便挂着个高大上的名字,也不代表这种外层空间飞行器能“数分钟内完成对任何一个地方的打击。”
空天飞机也并非什么新概念,早在冷战时期,美苏双方就已经对此进行了研究探索,并且拿出了亚轨道飞行器的方案,今天的空天飞机也不过是拾前人牙慧的东西罢了,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根据冷战时的计划,人们希望通过低成本的空宇往返飞行器,以实现对宇宙外层空间的争夺,继而在外层空间建立大型宇宙空间站基地,建设轨道炮火和轰炸体系,形成对轨道的控制、对地面的遏制,捕捉对方的卫星,甚至能通过空天飞机直接从大气层空降人员、实施轨道轰炸,狠狠的插入对方的心脏。
但是呢,这些规划虽然很美妙,甚至砸进了不少金钱,但它们最终都没有开花结果。人们最终还是将宇宙空间列为了禁区,更多的强调和平合作与共同发展,从而避免了战争延伸进宇宙,“空间站武装化”和“空天飞机”项目也就彻底黄了。而且当时的人也想通了其中的BUG,当人们已经能拦截中段的弹道导弹、尝试拦截末端弹头时,空天飞机“降入大气层作战”还有什么价值呢?
所以今天的X-37B虽然挂着“空天飞机”的名头,但它其实是只是个无人宇宙飞行器而已,并不负担载人的功能,也无法具备相应的搭载能力,更不存在武器搭载能力,就算让它携带核弹头,它的专业性、便利性还不如导弹呢。
“数分钟内完成对任何一个地方的打击”,美军的“民兵”、“三叉戟”等导弹完全可以做到,但“摧毁一个国家的所有战略目标”这种事连挂满了核导弹的战略导弹核潜艇都做不到,(呃,你要打意大利那当然做得到)凭什么说一架武备不足的空天飞机做得到?
美军目前主要利用X-37B完成“太空军”的相关空间任务,按他们公开的说法,从事的是“试验”和“军事验证项目”,既是试验飞机也是技术验证机。但根据其它的说法,X-37B涉及一些近地侦察、卫星通讯窃取和轨道数据收集的任务,美军还拿它们尝试着释放小型间谍卫星,它就是架军用可重复使用的“无人航天飞机”。
真正应该担心的是美军反映出的未来战略谋划,很显然,美国近年一系列的作为都旨在抢夺太空控制权,他们寄希望于宇宙的高度来继续掌控全球,乃至遏制其它国家的空间建设发展。如果美国真的布局成功,到那时谁都别提什么仰望星空了。
X-37B空天飞机的用途究竟是什么?
X37B本质上是一款“多用途无人轨道飞行器”。
通过火箭发射进入轨道,之后可自由切换轨道,机动性和隐蔽性极强。其搭载的“多任务舱”可以根据不同任务提前准备好特定的任务载荷。所以具备执行各类长期在轨任务的能力。而且在任务完成后还可自行返回大气层,并以常规飞行器的形态在常规飞机跑道滑跑着陆。
根据其特性,小编判断其可能担负的任务:
1、应急/补缺性天基战略侦察/监视(对地)
2、对轨道/在轨飞行器的侦察/监视
3、对在轨卫星实施欺骗/干扰/篡改、打击、捕获
4、作为备选的战略突防/打击手段
(携带小型核弹头/“上帝之杖”)
所以小编以为,X-37B其实就是未来“空天战斗机”的雏形。
X-37B空天飞机的用途究竟是什么?
X-37B是美国最新研制的一款无人驾驶空天飞机,也是美军一小时内打遍全球目标的快速打击的武器平台。X-37B也是一款无人驾驶空天战机,可搭载导弹、激光武器等先进武器实施远程打击,也可以对敌国卫星和其它航天器采取监视、控制、捕猎甚至摧毁等措施,更可以对地面目标进行攻击。X-37B就是美国军方用来进行太空作战的太空战机,进而达到美国控制太空的目的。
美国一直深信“谁控制了太空,谁就控制了地球”的理念,也一直为这个目标进行努力,为了不被别的国家抢先控制太空,为了谋求美国的世界霸权,太空战略利益成了美国重点维护的必争之地。对此,美国不禁屡次违反太空禁令,研发起了太空武器X-37B战机。X-37B可由“阿特拉斯5号”和“宇宙神-5”型火箭进行发射,进入太空后凭借其自身携带的涡喷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组合,以及太阳能电池板,X-37B可以长时间执行太空作战任务。据美国军方目前测试的结果来看,X-37B在太空执行试验任务最长的在轨运行时间为780天。不仅如此,其发动机的动力组合,可以为X-37B提供最高25马赫的高超音速飞行速度。
X-37B逗留太空,可以对自己太空的飞行器进行维护与巡查,对敌方的太空飞行器进行监视、控制、干扰、捕获或摧毁。X-37B还具备强大的情报侦察、搜索、监视以及作战能力,传统的卫星和侦查监视战机,还有很多的盲点和弱点,而X-37B可以为美国军方提供超高分辨率成像的监视目标、超强动目标的指示、广域海洋的监视、地形地理高级高分辨率信息和空间情报,为地面、空中、太空作战部队提供精确情报指引。
X-37B还具有携带备份卫星的能力,在战时,其携带的备份卫星,可以随时在太空进行释放,填补太空卫星的损耗,也可以释放各类太空武器对敌方卫星进行摧毁。X-37B还是太空对地面目标进行打击的利器,不管是使用高超音速炮弹还是精确制导炸弹或高超音速导弹,地面的导弹防御系统对此统统都会失效,无以对此进行防御。
目前,美国的X-37B已经完成了5次太空试验,预计今年的5月份将进行第六次的试验飞行。一旦试验成功,X-37B将会是美国用来进行太空作战的无人太空战斗机。
图片来源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