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脱亚入欧”是谁提出来的,具体有哪些措施?其他国家的反应如何?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一般认为这是一万元钞票上的福泽谕吉的主张。

时间是1885年3月16日(明治十八年)在日本报章《时事新报》发表的短文。

福泽谕吉的基本观念认为,以中国文化为领袖的东亚文化以及制度,曾经是非常辉煌强大的。但是,由于故步自封、闭关锁国,目前中国思想和儒教文化已经落后于世界。

欧洲和美洲利用更先进的文化和制度,建立了一个个强国,并且打败了外强中干的中国和江户幕府时代日本。

日本目前虽然进行了明治维新,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思想上还缺少根本的启蒙。

日本必须吸收西方文明,接受西方政治制度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完成彻底的西化,才能够成为强大的国家。

如果日本不这么做,下场就会同满清一样。

后来他写文支持甲午战争:福泽深信要实行亚洲的现代化,最好的途径就是战争。他认为清朝的弊病在于其制度陈腐且一成不变。清军和日本军队交战时,清朝仍有缠足的陋习;酷刑在日本早已被废除,但仍在大清帝国内盛行;鸦片大量出口到大清帝国内,令国人精神萎靡。清朝的政治制度未能防范外国侵凌:朝廷被迫出卖铁路、采矿等权利,以偿还国债。当时的日本,同样要承受不平等条约的委屈。对福泽而言,战争不但可以给日本一个翻身的机会,还可以借此令它强大,让其他亚洲国家早日“警醒”,变革图强。

而当时日本国内很多政治家认为,可以联合中国、朝鲜(其实是团并)、印度一同发展。

还有政治家认为日本传统文化并不落后,必须复兴。

对此,福泽谕吉认为中国已经是亚洲文化最先进的国家,尚且如此,其他国家就可想而知。

所以,他认为必须同亚洲划清界限,防止受到这些国家的影响:东方文明必定失败,因此他呼吁与东亚邻国绝交,避免日本被西方视为与邻国同样的“野蛮”之地。他对当时的东亚其他国家采取蔑视的态度,比如将甲午战争描述为一场“文野之战”;认为朝鲜王朝、清朝是“恶友”。故而《脱亚论》又被认为是日本思想界对亚洲的“绝交书”。在主张与东亚邻国“绝交”之外,福泽还主张“东洋连带论”。他认为东亚各国只有进行改革旧体制的革命,才有可能摆脱被西洋国家殖民的宿命。因此,福泽主张对邻国的革新派给予实际支持,帮助西洋文明在东洋的“蔓延”。

实际上,托亚入欧对于日本来说不可能。这是因为日本有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尤其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今天走在东京街头,随处可见汉字。一个传统文化比较深厚的国家,想要摆脱自己的根基是不可能的。

日本“脱亚入欧”是谁提出来的,具体有哪些措施?其他国家的反应如何?

每当翻阅我们近代历史的时候,都有一种悲怆和屈辱的感觉涌上心头因为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落后挨打的历史。

悲伤之余,还会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这世界上既然有了古老伟大的文明古国中国,为什么还会有西方国家?

西方有文艺复兴、有资本主义兴起,有工业化革命,有民主传统,让我们有点自惭形秽,自叹不如。

面对着中国近代的巨大落后,近代中国很多开明人士感到绝望,甚至认为以东西方差距之大,我们对西方文明似乎永远都赶不上了。

可是日本的崛起却否定了我们的悲观,给了我们启迪,给了我们信心。它用实际行动告诉近代中国人,原来东方人并不笨,这种差距也可以缩小甚至超越他们。

日本的经验就是脱亚入欧。

日本跟中国都是黄种人,同种同文,而且日本是蕞尔小国,按照一般规律,日本摆脱不了宿命,永远要在中国的后面当小弟。

日本生在一个孤岛之上,而且资源匮乏,比较起来中国要比日本要优越了不知道多少倍。

从地理上说,日本是个先天不足,命非常苦的孩子。

正是日本的地位让日本人感到自卑,所以一千多年以来,日本一直仰慕我中华灿烂文明,诚惶诚恐拜中国为师,亦步亦趋向中国学习。

19世纪之前,中国跟日本一样自给自足、闭关锁国、悠闲自得。日本的锁国力度一点也不比中国小,早在1633年,日本的德川幕府跟中国皇帝一样,害怕开放丢失了自己的政权,颁布了禁止国人跟西方人通商的锁国法令。

不过日本也曾允许自己的国民,在指定的九州长崎跟外国人进行交易,日本人因此耳濡目染向荷兰人学习了不少先进的东西包括理念。

19世纪中叶,中日这对难兄难弟先后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国门,都饱尝了丧权辱国的屈辱,都见证了西方列强的威猛和强大。

所不同的是,大清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再接再厉,见了棺材也不流泪。

日本却痛定思痛,拜打败自己的敌人为师,选择了脱亚入欧的道路。

日本没有历史包袱,没有文化优越感,所以日本采用的是实用主义,只要是有用的都要借鉴甚至原封不动拿来。

既然日本没有自己引以为荣的文化和历史,所以他们对西方文化和制度没有抵触心理,所以日本人在蒙受屈辱后,对西方的一切都如饥似渴。

19世纪末期,日本好多学者提出向西方学习,但其中最有名、最有影响的是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

1853年3月,福泽谕吉在《时事新报》发表文章阐述了自己的主张,这就是被日本史学家公认的最早、最系统、最全面的“脱亚入欧”理论。日本的史学界甚至把它编入了日本近代史的大事年表,可见其影响非常深远。福泽谕吉在文章中指出,中国跟西方相比,已经沦落为“非文明”国家,日本要再以中国为师,只能被世界文明抛弃,死路一条。

福泽谕吉断言只有向西方学习,融入西方文明,才能让日本强大。

他说,总有一天日本不但可以让支那人顶礼膜拜和臣服,还会跟列强平起平坐、扬眉吐气,“而且辱其英人,而将东洋权柄掌握于吾国之中。”

1896年,日本学者、政治家竹越与三郎进一步阐述,日本应该以欧洲文明的继承者自居,洗心革面跟过去告别,凤凰涅槃获得新生。废派遣使团出访欧美,考察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司法制度

派留学生到欧洲学习,吸取西方文化精华。

通过国营工业,带动私营工业发展,用各种手段扶植鼓励私营工业。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制,

发展重工业,国家兴办军事工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

发展对外贸易,拓展国际市场。

建立一套类似西方的警察、司法制度。

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军队向欧洲学习,建立起跟欧洲相同的军事体制。

总之,跟中国相比,日本的脱亚入欧是彻底的,动真格的,是壮士断腕式的,不像中国只搞洋务,不学精髓,治标不治本,注定要被时代淘汰。

但是日本的西化也走了样,没有引进西方民主体制,过分强调政府主导和政府权威,以及行政干预,导致日本强大之后,法西斯军国主义主导了日本,为日本入侵亚洲各国埋下伏笔。

日本“脱亚入欧”是谁提出来的,具体有哪些措施?其他国家的反应如何?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日本近代文明的缔造者之一。他一方面介绍先进国家情形,以促进“文明开化”;另一方面又鼓励日本人发扬独立精神,以保持在列强环伺下的日本民族的独立。著名的口号“脱亚入欧”,即是福泽谕吉首先呼喊出。

对日本来说,“脱亚入欧”不但是一个摆脱半殖民地而跻身列强的过程,同时也是在思想文化、价值观念上向西方靠拢的过程。通过派遣考察团、派遣留学生、聘请西洋顾问、翻译西方名著,以及同西方列强打交道,日本民族贪婪地学习西方文明,其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念逐渐西化。久而久之,日本人开始以西方人自居,时时处处与西方列强看齐。既然挤进了“西方贵族俱乐部”,日本人的民族优越感也随之膨胀起来。一些日本学者鼓吹日本民族是“天照大神”的后裔,优越于任何其他民族,应当统治全世界。侵华战争中,日本对中国的抗日力量进行攻击之时,所用词汇往往是“讨伐”“膺惩”“扫荡”和“治安强化”之类,完全是一副居高临下的统治者姿态。这种恶劣影响,相沿成习,延续至今。

至于西方人如何看,当一个落后国家向你靠拢,学习你的文明,当然是有优越感的。但当日本的发展超越部分国家,则心里五味杂陈,出手制约也在情理之中。表面上日本脱亚入欧,实则是西方允许它脱亚入欧。

日本“脱亚入欧”是谁提出来的,具体有哪些措施?其他国家的反应如何?

谢谢作者提出的问题,说实话真的不懂,谢谢

日本“脱亚入欧”是谁提出来的,具体有哪些措施?其他国家的反应如何?

福泽谕吉 日元最大面值的纸币上的那位 脱亚论的倡导者

日本“脱亚入欧”是谁提出来的,具体有哪些措施?其他国家的反应如何?

不知道,,那是别人家内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