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工头陀事件后,少林为什么不靠七十二绝技重新崛起,难道练不成?
羽菱君个人认为,少林武学一道的衰落真正的根源并不是“火工头陀事件”,而是从扫地僧开始的。受扫地僧“崇佛抑武”思想的引导,少林一派在“天龙时期”之后,就形成了深研佛法的风气,致使武事低迷,最终一经区区一个火工头陀的创伤,就让少林武学彻底中衰近八十年,直至无色禅师带回了残版的《九阳真经》。少林武学衰落的根源,实际上是从扫地僧而始的。
小说《天龙八部》中,佛法化身的扫地僧,一出场便是一副济世为怀,普渡众生的活菩萨形象。正是的及时出场,一场能称得上是旷世对决的大战,被他生生给压制,萧氏父子与慕容氏父子仇恨的随之被他轻易化解。这一切都源自他那高深的武学修为和与之相配的那一身精妙无边的佛法。他的佛法和禅机为少林众僧所拜服,但他对“武学障”的阐述,无疑是为少林众僧引导进了一个新的武学思路。
那老僧道:“不是危言耸听。本派武功传自达摩老祖。佛门子弟学武,乃在强身健体,护法伏魔。修习任何武功之时,务须心存慈悲仁善之念。倘若不以佛学为基,则练武之时,必定伤及自身。功夫练得越深,自身受伤越重。……那老僧续道:“本寺七十二绝技,每一项功夫都能伤人要害、取人性命,凌厉狠辣,大干天和,是以每一项绝技,均须有相应的慈悲佛法为之化解。……要知佛法在求渡世,武功在求杀生,两者背道而驰,相互克制。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绝技方能练得越多。”新修版《天龙八部•第四十三章》扫地僧的武学新思路,可以简单的总结为一句话,那就是“要想武学有为,必先佛法有成”。扫地僧的思想是通过他自己的实践而来的,称得上是真理。作为少林寺中活生生的样板,诸僧追慕的对象,他的话,他的思想,他的作风由此形成了佛法的最新标志,深深地烙印在少林众僧的脑子里。这种状况,就不免给少林带来新一轮的影响,那就是少林自此自然而然的就出现了一股侧重佛法的潜修之风。
寺中诸僧,侧重佛法修为,对于武学一道自然就会有所怠慢,“佛法有成,武学有为”也无疑成了寺中武僧的思想束缚,大大减弱了他们对上乘武学竭力和潜心追求的渴望。然而佛法的修为,并不是说你多读佛经就能有所大成的,凡事都是一个理,都要看悟性。少林虽是禅宗祖庭,但真正能在佛法上有大修为的本寺高僧本来就屈指可数,从二祖慧可开始,禅宗的衣钵便离开了少林。这就是说,少林中人人都想成为扫地僧,可实际上却是百年都不可能再出现一个。
寺中的僧侣,因为自认为佛法不足,对少林诸多武功绝技望而生畏。而在少林挂单的高僧,或许有高修为的,但他们却不可能有机会学到少林绝技。这无疑就是让少林武学,从此固步自封,步入了衰落的泥潭之中。
要知道《天龙》结束时的少林,玄字辈一代高手已经所剩无几了。武学修为有成的玄字辈八大高手:玄澄、玄慈、玄悲、玄苦、玄难、玄渡、玄寂、玄因,这八个人是修为有成,有资格能进“达摩院”研技的。但这八个人,除了走火入魔筋脉尽断的玄澄,就只剩下接任方丈的玄寂和接替玄难成为“达摩院”首座的玄因。当日乔峰重伤在身,玄寂却还能被他单手擒拿,他的武学修为如何可见一般,以他继任方丈,领袖少林,可以说就是少林武学沉沦的开始了。
如此再经扫地僧所推崇的“崇佛抑武”之风一盛,随着“玄”字辈一代老去,“慧”、“虚”字辈,备受“佛法有成,武学有为”的思想束缚,少林武学慢慢出现青黄不接的迹象,练成高深武功的僧人也因之越来越少。如此经过“慧”、“虚”、“止”、“苦”至少这四代的继续沉沦,在扫地僧八十年之后,香积厨中出现的一个偷学武功的火工头陀,就竟能让那时的少林武学遭受了一次惨大的灾难。由此可看出,当时“达摩堂”和“罗汉堂”两堂的高手,无论是在数量之上,还是在其武功水平之上,都已经是沉沦到底了。
说两堂高手对阵火工头陀之时,属于手下留情,明显就是说不过的。刚开始两个与之交手的,确实是点到即止,但是随着他们被火工头陀凶残重伤,接下来与之交手的僧人还会手下留情,白白送死吗?明显就是不可能的,说是手下留情,致使两堂高手伤亡惨重,只不过是为了掩饰他们的武功着实已经衰落了很长时间了。以火工头陀偷学而来的一身武功,倘若他是出现在“天龙时期”,以当时“达摩堂”、“罗汉堂”两堂高手的人数和实力,火工头陀根本就是难逃一劫。
因此,扫地僧的武学境界和成就虽然很高,但少林武学却并未因为他的出现而繁荣,少林武学的衰落反而恰恰就是从他扫地僧而始的,“火工头陀事件”只是这段衰落期,一个集中的爆发点而已。
武学典籍都在,不一定就意味着少林武学能因此而复兴。那么在“火工头陀事件”之后,已经彻底衰落的少林武学,寺中高深典籍都在,想要复兴怎么就那么困难,竟又挣扎了近八十年之久才有复兴的机遇呢?其实还是受扫地僧思想的影响太深了,墨守陈规不会变通,另外就是心胸狭隘,运气不佳。
少林武学典籍,无论是内功还是外功所在都有。比如说最高深的内功《易筋经》和《九阳真经》,都藏在少林,只是他们自认为练不成或者根本就不知道。像《易筋经》在少林寺过去数百年,修习的高僧着实不少,但穷年累月的用功,往往一无所获,于是历来众僧都以为此经并无灵效或者练不成,基本就没有人去修练了。也是这样,当年阿朱从少林将《易筋经》盗走,他们根本就不当一回事,而且阿朱所盗走也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本梵文抄录本而已。
而《九阳真经》,当年斗酒奇僧在悟到此武学深理,创下此功法之后,并不敢在少林寺中与人研讨参悟,只随手写在四卷梵文版《楞伽经》的行缝之中。千余年来,少林僧人所读的《楞伽经》均为华文译本,无人会去读梵文原本。因此这部《九阳真经》在藏经阁中虽藏得年深月久,却从来没人去翻阅过一句一页,这也让少林武学错过提前复兴的机会。
外功方面,“少林七十二绝技”典籍也都在,但是扫地僧说过,七十二绝技,每一项功夫都能伤人要害、取人性命,凌厉狠辣,大干天和,是以每一项绝技,均须有相应的慈悲佛法为之化解。少林诸僧,多受此思想的束缚,对少林绝技望而生畏,或许有几个能练成其中一项的,但却怕多练几项会引致走火入魔而作罢。如此墨守陈规,又谈何复兴呢?
再加上在“火工头陀事件”之后,少林为了杜绝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对寺中的服事僧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顿,许多有武学天赋的服事僧都被赶出少林,留在少林的却又是杜绝习武。像后来藏经阁中发现了《九阳真经》的觉远,就因为他是服事僧人而遭埋没。本来觉远发现《九阳》是少林的运气,但是少林狭隘的心胸和短浅的目光,却白白浪费了这次运气。少林的这份胸怀,在某种程度上无疑也是阻碍了少林武学的复兴。
幸而后来的少林出现了无色禅师。无色禅师身出绿林,一身豪气,不为陈规所束缚,在众僧擒拿觉远师徒之时,他却在暗中帮助他们逃亡,最终就让他有机缘获得了《九阳真经》。无色禅师所得虽是残版,但是通过他的整理,少林却从此有了一门易学易练的内功心法。众僧有了内功根柢,外功自然容易有成,少林武学因为无色禅师的出现,迎来了一次变革,最终实现新的复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火工头陀事件后,少林为什么不靠七十二绝技重新崛起,难道练不成?
根子不在火工头陀,造成衰落的原因,是扫地僧,扫地僧轻轻一句话,给少林集体种下了心魔,从此少林僧人失去了勇猛精进研究武功的动力,一个个畏首畏尾,再无绝顶高手出现。
在天龙八部,扫地僧展现了绝顶的武功,又恐吓少林门下,修炼少林武功需要佛法配合,否则戾气发作,会武功全失,成为废人。目睹了鸠摩智的惨状,以及萧远山和慕容博的混乱状态,少林武僧们的内心动摇了,从此之后,陷入自我怀疑状态,只要修炼武功,就想着会出事,一个个哆哆嗦嗦,小心谨慎的不得了,导致进度太慢,始终没有绝顶高手。
扫地僧说的是真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天龙八部的少林,也是顶级门派,玄字辈高手如林,很多高僧都练成了少林七十二绝技,威风凛凛。就算是玄慈这个好色贪财的掌门,品格卑劣,对佛法毫无敬畏之心,都练成了少林的顶级绝技,可以和游坦之打个不相上下。只能说,武学障这个东西,不一定存在,即使存在,那也是武功练到绝顶之上再绝顶时的问题,到了那一步,大概率有易筋经洗髓经打底,不会有生死问题。
所谓十三绝神僧武功尽失,成为废人,只是偶合事件,这和尚年纪大了,得了心脑血管疾病,当天练成神功,过于兴奋,引发了脑梗而已。十三绝沉迷武功,常年生活不规律,又加上少林总是吃素,营养不均衡,发病是必然事件,没必要大惊小怪。
疏不见火工头陀暴虐无知,完全不学佛法,一样能成为高手,他门下的阿三,居然能修成金刚伏魔神通,那是正宗的少林功夫,就说明扫地僧说得毫无道理可言。
少林寺的和尚们,迷信权威,导致固步自封,造就了少林的悲剧。直到无色禅师学了九阳神功的一部分,创出了少林九阳功,才发现扫地僧是胡说八道,少林终于重回巅峰。
到了笑傲江湖时代,方证大师是心机深沉之人,方正大师广传弟子,连俗家弟子都传授了不少,进一步解决了少林武学的理论问题,少林迎来了黄金时代,方证大师自己也是排行前三的高手。
到了鹿鼎记时代,少林人才济济,到处是高手,已经成为超级门派。到了书剑恩仇录时代,少林的实力已经深不可测,天虹天镜都是绝顶高手,只怕比袁士宵更厉害,更证明少林武学完全不需要佛法支撑,只要有资质肯苦练即可。
火工头陀事件后,少林为什么不靠七十二绝技重新崛起,难道练不成?
谢谢兄弟邀请!
少林的衰败不是因为缺乏武学秘籍,也不是因为缺乏天赋之人,而是因为少林心胸狭窄,拘泥陈规,官僚主义盛行。
少林做为武林的泰山北斗,三次“华山论剑”乾坤五绝独领风骚,唯独不见少林高手的身影。郭靖召开武林大会商讨团结一切力量,抵抗蒙古保家卫国,也未见少林寺的一兵一卒。
武侠小说的读者有疑问,同样郭襄也有这样的疑问。
在《倚天屠龙记》中,郭襄在少林被僧众命令在一苇亭“陈明详情,听由法谕”。聪慧的郭襄一眼看出少林的官僚主义,因此出言讥讽。
郭襄冷笑道:“少林寺的大和尚官派十足,官腔打得倒好听。”—《倚天屠龙记》。觉远大师看守经书兢兢业业,少年张君宝靠着一对铁罗汉,无师自通学到了一套罗汉拳。在关键时刻他们为少林争了面子,不但未于鼓励,反而被拘泥陈年旧规的少林僧人擒拿治罪,真是可笑。就连少林寺自己人无色禅师也不以为然。
无色道:“善哉善哉!老僧尚分是非,岂是拘泥陈年旧规之人?”。—《倚天屠龙记》。在《倚天屠龙记》中,少林虽称武林第一大门派,其实无论武功还是江湖名声都被武当全方位压制。
所谓“少林神僧,见闻智性”,少林僧人大都是拘泥陈见,心胸狭窄,迂腐不堪之人。
空闻空智空性大师在张三丰百岁大寿之时,和天下人一般见识,带头逼问谢逊的下落。武当和少林因此差一点就兵戎相见,那可是武林的浩劫,是令“亲者通,仇者快”的事!
张三丰是武林中的前辈,以百岁高龄降尊纡贵去少林寺求部分《九阳真经》,其目的不是为了武林秘籍,也不是为了江湖名声,而是为了治病救人,救他的徒孙张无忌。少林神僧断然拒绝,其心胸狭窄可见一斑。
空见慈悲心肠令人感动,却天真无知,被成昆耍的团团转。空闻和空智也一度被成昆及其党羽指控。更可悲的是空性被无名小卒所杀,四大神僧迂腐不堪,智商令人堪忧!
与少林形成鲜明对比的武当派,张三丰武功出神入化,他见识高远,胸襟宽广又至情至性。张三丰和武当七侠之间亦师亦友,融洽无间。
武当七侠,宋远桥谦谦君子,俞莲舟外冷内热,俞岱岩精明强干,张松溪足智多谋,张翠山宽厚正直,殷梨亭善良仁慈,莫声谷粗犷豪放。师兄弟间守望相助,情逾骨肉。武当七侠之风远非少林诸僧能比。因此武当派能在《倚天屠龙记》中大放异彩。
少林人心胸狭窄,拘泥陈规,迂腐不堪,加上官僚主义盛行。少林七十二绝技也难以挽救衰败的少林!
《倚天屠龙记》本是武侠小说,以上是本人戏言,欢迎讨论,不喜勿喷!
火工头陀事件后,少林为什么不靠七十二绝技重新崛起,难道练不成?
少林派在金庸江湖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大门派,传承千年之久,几乎每一部作品中都有少林弟子的身影,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然而在射雕和神雕时代,江湖上却少有少林弟子走动。也就只有神雕时代提过一个无色禅师的名字。金庸在射雕三部曲最后一部《倚天屠龙记》中对此作出了解释,那就是火工头陀事件导致了少林派人才断层严重,从而封寺近百年。
少林的武学传承是金庸江湖众多门派中最为完整的,从最早的天龙时代就有少林七十二绝技之说,到了最晚的《鹿鼎记》时期,少林的七十二绝技基本上都在。武学传承没有断绝,又并非收不到徒弟,少林为何不凭借着七十二绝技再次崛起?
在倚天屠龙记开头,曾借着何足道挑战少林之机说出了少林人才凋零的原因,那就是火工头陀事件。当年的火工头陀原本只是少林的一名普通香积厨僧人,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一名厨房的帮厨,或者说是打杂的。管厨房的僧人头头脾气暴虐,动辄打骂,火工头陀三年被打得吐血三次。
火工头陀也是一位极擅长隐忍之人,他暗中偷学武僧们练武,几十年下来练成了一身强横的外家功夫。最终自认武功大成的火工头陀在少林一年一度的寺内大比中悍然出手,打伤了9名罗汉堂武僧。达摩堂首座苦智禅师原本已经制服了火工头陀,却出于怜悯之心没有伤他,结果被火工头陀偷袭反击打得重伤而死。此后火工头陀又上门将与他有积怨的几人全部清除。
为给火工头陀事件收尾,结果导致少林起了内讧,从而导致少林实力严重下滑,不得已之下作出了封山百年的决定,直到倚天正式剧情开启后才重新现身江湖。
少林在倚天时代重新崛起,靠得极有可能是无色禅师记下的本部分九阳神功改编而成的少林九阳功,而非是少林七十二绝技。少林派没有凭借七十二绝技从火工头陀事件上翻身,根源应该是出在少林派自己身上。
真正能体现出少林派自身出问题的事件,就是倚天开局时觉远大师和少年张三丰被逼得一个身死,一个离开少林,几十年后开创了武当派。
昆仑三圣何足道受良心发现的尹克西的委托,不远万里从西域赶到少林,只为传回一个“经在油中”的遗言。不料却和不服何足道名号的西域少林三名弟子潘天耕、方天劳和卫天望对上,双方约在少林一决高下。这三人是西域少林天字辈僧人,和嵩山少林派的方丈天鸣禅师一个辈分。三人的武功完全不在天鸣禅师之下,然而却被何足道轻松击败。何足道显示了一份划石为棋盘的功夫,包括心禅七老在内的众高僧无人能做到,逼得少林差点就要开口认输。
觉远禅师练成了九阳神功,内功之深厚远较何足道为高,轻松抹掉了何足道划下的棋局,逼得何足道此局认输。然而觉远禅师却不会招式,此时还叫张君宝的少年张三丰出手,与何足道定下的十招之约,并最终胜出。然而作为少林功臣的张三丰师徒却成为了少林的眼中钉,原因只是因为少林在火工头陀事件后定下的那个不近人情的规矩:凡是不得师授而自行偷学武功,发现后重则处死,轻则挑断全身筋脉,使之成为废人。
这样苛刻不近人情的寺规,颇有点像是蛮横之人解决问题的思路:我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如此问题自然就没了。
这样的管理思路,充分证明了一个事实:少林此时的管理模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思维僵化,矛盾众多,变化不足。这也是为何火工头陀事件后,原本应该是有道僧的少林管理层会大起争执,互责互咎,从而起了内讧,导致罗汉堂首座苦慧禅师远走西域,创立了西域少林。
少林禁止随便学武的禁令一出,再加上少林管理层的僵化,从而导致少林派在习武一事上暮气沉沉,不知变通,寺内气氛压抑,习武环境恶劣。这样产生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那就是缺少交流,因本自封,只能因循守旧,自己摸索。
少林本身的武功体系也决定了,他们的武功是一脉相承的,想要修炼到一定境界,与武当、全真等派功夫一样,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来积累。这点《鹿鼎记》中韦小宝的老师侄澄观大师的话也可以间接给出证据:
澄观见韦小宝什么拳法都不会,也不生气,说道:“咱们少林派武功循序渐进,入门之后先学少林长拳,熟习之后,再学罗汉拳,然后学伏虎拳,内功外功有相当根柢了,可以学韦陀掌。如果不学韦陀掌,那么学大慈大悲千手式也可以……”韦小宝口唇一动,便想说:“这大慈大悲千手式我倒会。”
诸般武学一路循序渐进地练下去,等到了将七十二绝技中一门或数门练成,一般都到了五六十岁以上了。
天龙时代的扫地僧曾对慕容博和萧远山说过,每一门七十二绝技修炼时都会产生戾气,必须要与对应的佛法来化解,一味地贪多贪快是没有好处的。然而这番话可能是少林众高僧压根没有听进去,并没有注重佛法的参悟。
这也是为何一直到倚天时代,少林高僧给人的感觉都有些像纯粹的武林人多过出家修行之人。像倚天时代的空闻、空智等人。
本身少林的七十二绝技就极难修炼,少林自身的管理又出了问题,导致在修炼武功时,只能纯粹地师傅教徒弟,武学缺少了交流,缺少了互相启发,必然会进步缓慢。直到少林九阳功的出现,初步解决了修炼产生的戾气问题,少林才在倚天时代又重新崛起。
火工头陀事件后,少林为什么不靠七十二绝技重新崛起,难道练不成?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火工头陀事件不是这个头陀打死了几个人这么简单,而是少林寺隐藏矛盾的大爆发。
大家注意,火工头陀造成的危害其实并不大。
他单挑打死了达摩堂首座苦智禅师,打伤了他的9大弟子,后来又潜入少林寺打死了同他有仇的5名僧人。
这样一算,少林寺不过是6死9伤而已。唯一被打死的高手,就是苦智禅师。
然而,苦智禅师已经七老八十,这次不被打死也活不了多久。
况且少林寺高手如云,苦字辈恐怕至少有几十人,死了一个也没什么。
然而,为什么少林寺由此衰败了几十年呢?
主要是火工头陀这一闹,将少林寺所有的问题摆到了明处。
第一,管理有严重问题。
火工头陀不是天生的恶棍,甚至他逃出少林寺以后也没有还俗娶妻生子,再传弟子也多是僧人。
可见,火工头陀是一心向佛之人。即便逃出少林寺以后可以凭借绝顶武功得到财富和美女,他并不动心,继续做默默无闻的和尚(所以少林寺才找不到他)。
火工头陀之所以变态,主要是长期被人虐待的结果:原来这头陀在灶下烧火。监管香积厨的僧人性子极是暴躁,动不动提拳便打,他身有武功,出手自重。那火工头陀三年间给打得接连吐血三次,积怨之下,暗中便去偷学武功。他既苦心孤诣,又有过人之智,二十余年间竟练成了极上乘的武功。但他深藏不露,仍是不声不响的在灶下烧火,那监厨僧人拔拳相殴,他也总不还手,只是内功已精,再也不会受伤了。
看看,三年吐血三次,说明下手很重,换成一般人早就被打死了。
而且大家注意,火工头陀不是偶尔被打,而是20多年不断被殴打。
那么,火工头陀为什么不去报告方丈呢?
唯一的解释是告状也没用,反而会遭到更多的殴打,监管香积厨的僧人绝对是有后台的人。
就是由于管理的严重问题,才出现了火工头陀这种报复寺庙的人,罪魁祸首其实是少林寺。
第二,高层冲突严重。
在火工头陀事件以后,少林寺高层内讧,互相指责。
最终,罗汉堂首座苦慧禅师一怒而远走西域,开创了西域少林一派。
罗汉堂首座是仅次于方丈、达摩堂首座的第三号人物,苦慧禅师却竟然离开寺庙,说明闹得实在不可开交。
唯一解释是,少林寺分为多个派系,互相攻击,苦慧禅师实力较弱,不愿意背黑锅才愤然出走。
第三,不明事理、粗暴管理。
火工头陀事件的根子在于少林寺的管理问题。
然而,出了事后,少林寺不但不检讨自己,反而采用粗暴管理的方式来解决。
他们不改善管理方法和文化,而是出台一个莫名其妙的制度:自此定下寺规,凡是不得师授而自行偷学武功,发现后重则处死,轻则挑断全身筋脉,使之成为废人。
这岂不是搞笑?
完全是不解决问题,而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所以,明明少年张三丰为少林寺打跑了昆仑三圣何足道,却差点被寺庙处死。
所以说,少林寺之所以数十年内衰败,主要还是火工头陀暴露的种种社会问题。
火工头陀事件后,少林为什么不靠七十二绝技重新崛起,难道练不成?
其实从天龙八部到火工头陀事件这段时间,少林寺早就不复当年的威望,而且是越来越没落,这其中的原因,不止是武功上的退步和人才凋零,主要是这三点原因,且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点,少林寺人才凋零,弟子资质普遍不高经过了几十年的沉浮,少林寺从当年的泰山北斗,变成了籍籍无名。甚至成为和华山,崆峒地位差不多的门派。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少林寺的人才凋零,弟子的天资越来越差。
简而言之,就是没有几个弟子能够争口气。好不容易出了个火工头陀,他却心性不正,先后杀了自己的师傅和很多师兄弟,这一战已经让少林寺损伤很大,也是因此,少林寺的方丈才立了门规,以后的弟子没有允许,不可以擅自练习少林武功。
连方丈都这么说,弟子们练武的积极性就更低了,没人敢钻研武学,因此也不会有什么人才出现,所有人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
第二点,拜殷素素所赐还记得在武当山,六大门派逼死张翠山和殷素素吧。殷素素临死之前,假意告诉少林空闻,谢逊和屠龙刀的下落,她贴在空闻的耳边,其实什么也没说。
但是当着六大门派的面前,却说“大师,我已经把谢逊所在告诉你了,你可要牢牢记住。”
这一句话顶的上千军万马了,空闻也是反应过来,心里估计已经开骂了。这一招嫁祸他人,玩得真是妙啊!
用一个数据表明吧。
少林寺没来武当之前,有门人弟子863位,短短几年,少林寺就剩下367位弟子......
本就人才凋落,加上各大门派不断骚扰,少林寺更加萎靡不振。
第三点,少林寺方丈故步自封,心胸狭隘当日张无忌的寒毒再次发作,张三丰已经没有办法,他自己的武当九阳功内力不够,而几年来,他一直给峨眉派送书信,希望能够和峨眉九阳功融合,来医治张无忌,但是灭绝师太每次都拒绝了这个建议。无奈之下,张三丰就带张无忌来到了少林寺。
恰巧碰到几个少林高僧追杀一个弟子,空性大师还阻拦师兄,口中振振有词:“师兄,他好不容易练成了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罗汉伏魔掌,不能轻易杀了他!”
看看,连随便练成一项绝技,在少林寺就是香饽饽了,可见少林寺真的堕落了很多。
张三丰见状,便用纯阳无极功制住了那名僧人,提出条件,希望用武当九阳功和纯阳无极功两门绝学,换取少林九阳功。
言下之意就是希望能够共同探讨,其实怎么算,少林寺都是占尽了便宜,首先张三丰的辈分远比他们几个高,竟然屈尊降贵来求他们,而且这纯阳无极功是张三丰首创,武当派的弟子都不知道,用来换取峨眉九阳功,他们竟然不愿意。
少林寺方丈说:“人们只知道张真人武功高强,却不知道武当武功源自少林,少林只有少林九阳功这份绝技,如果再给了你,日后恐怕又说不清楚。”
张无忌虽然人小,但是却很懂事,对张三丰说:“太师傅你不用求他们,他们无非是记着当日在武当山被我娘陷害的仇恨,因此不肯交换罢了。”
其实就是这样,少林寺的方丈心胸狭隘,就记得当日的仇怨,竟然错过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试想一下,如果这次和张三丰切磋武学,那么少林寺的武功必然可以上升一个境界,何况还有张三丰这位领导亲临现场指教。
少林寺的几位高僧竟然不愿意,这也是让人没有想到的。他们只在乎自己的那点东西,和清朝的闭关锁国有什么不同?
说到底,少林寺的没落,和主要领导人有直接关系,你们怎么看呢?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