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人崛起时,是以2万人击败辽国七十万大军并灭国的吗?为何会这样?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兵力没有这么悬殊。
当时金国已经是10万户,古代的家庭一般人数都比较多,不是今天的三四口之家。
金国女真的人数,应该是接近100万。
根据一般军事常识计算,100万人的国家至少可以出兵8万人左右。而由于女真是游牧、渔猎民族,应该是全民皆兵,可以使用兵力应该超过10万。
相反,辽国表面上似乎很强大,但同宋朝接近100年没有交战,朝廷上下安于和平,骄奢淫逸,腐败盛行,军队无斗志也没什么战斗力。
况且,辽国核心是契丹人,但契丹人并不多,到辽国灭亡不过一百万人左右,并不多余女真人。
所以,所谓辽军中大部分都是汉族、奚族等少数民族,并不是之前那支强悍的契丹军队的。
而当时女真人刚刚崛起,还出于野蛮时代到封建时代的过渡期,打仗极为凶恶,如同野人拼命。
所以,契丹人哪里是对手。辽国后期,军队大概是20万到30万,然而多是乌合之众。
金军至少可以出兵七八万,战斗力是很强的。
古代打仗,所谓兵在精而不在多,没有战斗力的军队,数量再多只是耗费补给而已。
金国和辽国对抗中,双方激战并不多,多是辽军看到女真大军就打一下溃散,或者直接闻风而逃。
比如双方初期交手辽军先锋萧嗣先率7000人,同女真军队隔河相对。
然而,阿骨打率甲士3700人乘夜渡江袭辽军。
辽军明明兵力有一倍的优势,结果一触即溃,大部分士兵没有交手就丢下辎重南逃。女真军掳获无数人畜、车马、兵甲。女真军在出河店取胜后,乘胜攻下辽宾(今吉林农安东北)祥(今农安境)、咸(今辽宁开原北)3州之地。
另外,辽国是游牧民族政权,内部问题众多,存在很多军阀。女真人攻打辽国时,辽国内乱非常多。
比如在双方主力决战时,辽大臣耶律章奴发动兵变.欲立燕王耶律淳为帝。
前线的天祚帝得知,被迫从前线西还。女真人趁机主食哈,重创辽军主力。
金收国二年(1116)正月,辽东京(今辽宁辽阳)裨将、渤海人高永昌拥兵自立,占据辽东50余州。天祚帝先后派张琳、耶律淳募兵镇压,被以逸待劳的女真人击溃,又歼灭高永昌,轻松占领东京。。
女真人崛起时,是以2万人击败辽国七十万大军并灭国的吗?为何会这样?
1115年,护步达冈之战,辽国皇帝天祚帝亲率70万大军围剿金人叛逆,结果却被两万金人打败。
此战之前,金人首领完颜阿骨打在黄龙府战败了辽国二十万辽军,此即是黄龙府之战,这场战役标志辽国由进攻方转变为防守方。
黄龙府之战后,天祚帝决定亲征完颜阿骨打,于是率领七十万大军前去剿灭金人叛逆。
那么金人是如何做到以两万对阵辽国七十万大军呢?事实上,天祚帝真正率领的军队还不到三十万,只是对外号称是七十万而已。可是皇帝出征可不仅仅是只有军队,所以这不到三十万的军队里面还有皇帝的仪仗,以及随行的王宫大臣,一行人浩浩荡荡前往平叛。
虽然不到三十万,可是在对阵两万的金人军队按理说是怎么也不会输的,可坏就坏在皇帝在,天祚帝有如此碾压式的兵力不予金人决战,却分兵六路,无形之中削弱了自身的势力,给了金兵逐步分化击破的机会。
此前的黄龙府之战,二十万大军被金人轻松打败,结果辽国皇帝没有从中吸取教训,分兵六路,最终也为此战埋下了覆灭的种子。
一开始在与金人的战争中,尽管辽国并不能在正面战场上战胜金人,但是架不住辽国人多势众,始终能够消耗。
而真正称为压垮天祚帝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则谣言。当时大将耶律章奴的军营有天祚帝的耳目,消息传来说耶律章奴追呗用户天祚帝的叔父为帝,这一下可是把天祚帝吓到了,于是他丢下来大军,带着自己的亲卫前往平叛。
这一走使得前线将士愤怒不已,连皇帝都贪生怕死,他们这些小兵还给他耶律家族卖命干嘛。所以很显然,前线几乎是不击自溃。没有人在愿意与金人死战到底了,所以这场仗就是输的这么糊涂荒唐。
在辽国被金人打败后,天祚帝出逃,但是最终也逃不过被俘虏的命运。
王朝政权不稳,军队战斗力薄弱,皇帝无能这几乎是每一个末代王朝的共有点。
女真人崛起时,是以2万人击败辽国七十万大军并灭国的吗?为何会这样?
我认为金国以2万人击败辽国70万大军的情况应该不属实,毕竟在辽国天祚帝时期,全国人口也就900万人左右,如果一次出兵70万,不能说辽国没有这个动员能力,但是其中应该是作战人员和后勤人员为1比1的比例左右,也就是35万左右的作战部队和35万左右的后勤人员。如果是70万的作战部队的话,那么一般来说也需要70万左右的后勤人员,按照辽国900万人口的情况,就动员不了这么多人了。
▲金军当时的战斗力可以称得上所向无敌
不过我国历史上的作战,经常会有号称的情况,也就是说,号称70万人,实际上往往没这么多,人数一般要打个对折,甚至更少,最多也就30多万人,再按照1比1的作战和后勤比例来算的话,实际作战部队也就是10几万人。
金国的崛起女真人是东北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以渔猎为生,在辽朝的时候基本是辽国的臣属。到了辽国最后一个皇帝天祚帝时期,由于辽国对女真人的压迫日益加深,引起了女真人的不满,在其领袖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女真人起兵反抗辽国的统治,从而就有了金辽之间的战争。
女真人起兵的时间是公元1114年,起兵之后接连获得了对辽国的几场胜利,尤其是在当年11月,完颜阿骨打击败了辽国派来的十万大军,更是震动了辽国朝野,完颜阿骨打也于次年即公元1115年称帝建国,国号大金。
▲金辽战争进程
实际上在整个金辽战争中虽然辽国兵力往往占了绝对优势,但是真正作战起来感觉基本不是金国人的对手。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率军攻克了黄龙府后,天祚帝派耶律里朵、萧乙薛等人统兵27万人进攻金国。正月29日,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带兵到达鲁谷(今吉林扶余)迎战辽国大军,虽然辽国大军人数众多,但是军容不整,经过一番激战被完颜阿骨打击败,全军溃逃。
击败辽国主力到了1115年的2月份,金军再次攻入了黄龙府。
到了111年的11月份,天祚帝亲率70万大军出征,由驸马萧特末等人统领骑兵5万、步兵40万至斡邻泺(今吉林大安),企图两路夹击金国。完颜阿骨打带兵进攻爻刺,此时辽国却发生内乱,燕王耶律淳篡位自立为帝,天祚帝不得不从前线返还。阿骨打乘势追击辽军,在护步答岗(今黑龙江五常)追上了辽军,这时候的金军为2万人,阿骨打集中兵力攻打辽军的中军,辽军战斗不利,大败而逃。
这次战役就是题目所说的2万人对战70万人的事情。当时金国以2万人能够击败“70万大军”的原因在于:
▲天祚帝时期辽国危机四伏,内乱不断
一是实际上辽国的作战人员没有所谓的70万。这点上面也分析了,辽国人口总共在900万人左右,按照古代战争动员能力的极限,一般是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也就是在90万人左右。在天祚帝亲率70万大军进攻金国之前,其实已经经历了数次大战,这些战役辽国出动的人数总数在大约50万人左右,当然这也应该是一个虚数。如果按照90万人的动员极限来说,之前的战役至少已经损失了10万人,而这10万人都是作战人员。剩下的80万人的动员能力来说,至少有30万人左右要防御西夏和宋朝,剩下的50万人当中,才是最终的极限。而即便是这50万人全部动员,其中一半人员为后勤人员,一半认为才是作战人员,也就是说,作战人员最多在25万人左右。从当时的情况来说,辽国发生内乱,天祚帝离开前线,金军追击辽军发生了战斗,所以金军遭遇的,也不是全部的辽军主力,作战中,辽军作战人员应该在10万人左右,再加上没有作战的士气,才被金国的2万精锐击败。
▲完颜阿骨打时代的金军是战斗力异常强悍的时期
二是当时的辽军应该已经无心作战了。毕竟辽国发生了内乱,有人篡夺了天祚帝的皇位,对于天祚帝来说,最为要紧的是赶紧夺回皇位而不是在东北和阿骨打死磕。所以天祚帝很可能已经带走了军中最能打的主力部队,只留下了作战能力较差的部队殿后,主力部队不在的情况下,那些殿后部队自然就没了作战的勇气,被击败也很正常。
三是当时的金军确实战斗力异常强悍。当时的金军是在其第一代皇帝阿骨打的带领下的金军,其战斗力也是处在异常强悍的状态,从后面的战役也能看出,往往一两万金军就能横扫一大片区域,6万左右的金军南下就灭亡了百万大军的北宋,可以说当时作战的情况就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对战一支战斗力非常弱的部队,获胜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综合以上来说,我认为2万金军击败辽国70万大军,是有些夸大了。一是实际作战的辽军没有70万人,恐怕只在10万人上下;二是当时的辽军士气低迷,内乱不断;三是当时的金军正处在战斗力异常强悍时期,获胜也就不足为奇了。
女真人崛起时,是以2万人击败辽国七十万大军并灭国的吗?为何会这样?
完颜阿骨打抗辽起兵的时候,只有2500人,但很快在河店之战时增加到了3700人,战后已经突破了万人的规模,“辽人尝言女真兵若满万则不可敌,至是始满万云。”
那么,金军为什么那么强呢?
金人每次征战,诸位将帅不分尊卑,“饮酒会食,略不间列,与父母兄弟等,所以上下情通,无闭塞之患。”军将行,“使人献策,主帅听而择焉,其合者,即为特将,任其事。”师还,“问有功高下,赏之以金帛若干,举以示众,或以为薄,复增之。”
军事民主制的遗风、灵活的用人机制和奖励机制,使女真军队内部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将士们的战斗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战场上才能无往而不胜。
金军的战法以骑兵为主,五十人为一队,前二十人全装重甲,持棍枪。后三十人轻甲操弓矢。“每遇敌人,必有一二人跃马而出,先观阵之虚实,或向其左右前后结队而驰之,百步之内,弓矢齐发,中者常多,胜则整队而缓追,败则复聚而不散,其分合出入,应变若神,人自为战。”
女真骑兵人数虽寡于辽军,但速速快入击能力强,阿骨打根据这一特点,采取了集中兵力先发制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略战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出河店之战中,辽军步骑十万,女真兵只有3700人,如此众寡悬殊,阿骨打率军连夜“渡混同江,掩其不备,诸军(辽军)未及阵而为女真所败。”
天庆五年十一月,天祚帝亲率番汉兵十余万分五路进发,“与女真兵马会,契丹未阵,女真三百急击之,天祚帝御旗向西南出,众军从而败溃,天祚一日夜走三百里,退保长春州。”
此外,金军还以攻城法见长,这是辽 金交战中,通过战争不断向敌人学习而来,黄龙府之战,完颜娄室身先士卒 ,倚梯爬城,焚敌楼橹;攻打辽西京时,母、娄室等制造了掩蔽士卒身体、以利填暂的木洞,以及安装四轮,包裹皮革的楼车。
为增强实力,孤立辽朝,阿骨打除注意加强内部团结外,还注意搞好与各名族之间的关系,他采取了积极的笼络政策,效果显著,而这一点恰恰是天祚帝所没有做到的。辽朝为北方大国,立国又遭,北方各民族都先后依附于它,女真人亦在其统治下,天祚时期的腐败统治,是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但当时女真人与辽朝实力相比显而易见,以至于当阿骨打抗辽起兵时,达鲁古部发出了“我部谁从?”的疑问。
攻克宁江州城,俘获了辽防御使大药师叔,阿骨打随后释放了他,让它去“招谕辽人”。进入来流城,又召渤海梁福,把周边的部族全部收入了女真的阵营。
随着金军的南下,辽节节败退,阿骨打又加大了拉拢力度,收国二年(1116)正月,下诏:“自破辽兵,四方来降者众,宜加优恤,自今契丹、奚、汉渤海、系辽籍女直、室韦、达鲁古、铁骊诸部官民,民降或为军所俘获,逃遁而还者,勿以为罪,其酋长仍官之,且使从宜居处。”
金人的军队确实强,而辽军已经早已经不是百年之前的强军,加上辽廷腐化堕落,内部各民族矛盾尖锐,这才短时间内轻易被金所灭。
女真人崛起时,是以2万人击败辽国七十万大军并灭国的吗?为何会这样?
辽国计有户七十六万,丁一百五十二万,口三百八十万。辽国末年要是真能把七十万丁编成大军,它还真灭不了。这就是辽国皇帝自己吹牛壮胆,女真人给自己脸上贴金的说法。
女真人崛起时,是以2万人击败辽国七十万大军并灭国的吗?为何会这样?
题主说的应该就是护步答岗之战,金军2万,辽军号称70万。结果辽军大败,此战之后辽国主力部队尽失,很难再和金国对抗了。
不过很显然当时辽国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军队,辽国当时总人口不过900万,而且分散在5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的,都是游牧民族,很难凑得齐70万的部队,护步答岗之战当时辽军最多不过十万人,但是金人也是处于明显的劣势,当时是辽国天祚帝御驾亲征,但是国内有人造反,发动了兵变,天祚帝不得已只能回撤,金人于是在半路上伏击了辽军,主攻中路,辽军大败。
护步答岗之战女真能够取得胜利,首先来说辽军明显没有那么多人。其次来说当时辽国内部发生了叛乱,天祚帝只顾回撤,根本没有心思和女真人作战。当时大军是分路回撤的,女真当时主攻中路,两边夹击,辽军只顾回撤,也没有做准备,最后大败。
不过其实金人一开始反辽的时候连两万部队都没有,当时金人总的不过10万户,宁江州之战,当时金军不过2500人,这也是金人第一次取得对辽的胜利。后来辽国派遣10万骑兵镇压金人,在鸭子河(松花江上游)对峙,当时完颜阿骨打亲率3700人偷袭辽军,辽军又大败。辽军屡败屡战,之后又集结了十万大军进攻女真,分四路出击,其中一路被女真大败,其余三路不战而退。
护步答岗之战之后,辽国内部以发生了叛乱,,耶律章奴在辽上京叛乱,原渤海国的高永昌也叛乱,1117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改元收国,称帝。到了1120年辽国已经失去了一大半领土,这个时候又发生了皇位继承的问题,发生了内乱,天祚帝把他的长子最后杀了,也大大的削弱了辽国的国力,因为这一次的内乱导致很多的辽军投降金国。辽国灭亡也就是迟早的事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