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俄罗斯不可能放弃远东地区? 俄罗斯为了远东地区付出了哪些代价?
对于信奉“俄罗斯虽大,但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普京大帝而言,俄罗斯的任何一寸土地都有它的价值,远东地区也不例外。
近日来有关俄罗斯和日本关于日本称“北方四岛”,俄罗斯称“南千岛群岛”的归属问题,再次成为世界热议的焦点。
虽然当下俄罗斯的经济环境仍然严峻,日本也仿佛看到了收回北方四岛部分岛屿的希望,但是从俄罗斯的一贯作风来看,这种希望非常渺茫。
而南千岛群岛属于俄罗斯远东地区,远东地区是俄罗斯联邦最东端领土,面积621万平方公里,人口600多万。
由于远东地区境内基本是东西伯利亚山地,加上纬度较高,所以这里气候寒冷,北半球寒极奥伊米亚康就位于这里。
由于恶劣的气候和地形条件,所以这里人口稀少,城市分散。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俄罗斯其他地区,尤其是欧洲地区。
但是俄罗斯对于远东的掌控却一刻也没有松懈过,特别是对于南方大国的移民更是长期保持高度警惕。
那么远东地区对于俄罗斯而言有什么价值呢?
远东地区达621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如果作为一个国家,它的全球排名将仅次于澳大利亚,位列世界第七,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面积。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当今世界第一领土大国,虽然是传统的欧洲国家,但是组成其庞大领土的绝大部分却位于亚洲。
虽然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几乎占到了欧洲总面积的1/2,但是如果没有西伯利亚,包括远东地区的支撑,俄罗斯是不可能撑得起大国地位的。
而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其他地区相比,有着更加突出的优势。首先,远东地区具有漫长的海岸线。虽然俄罗斯国家整体纬度较高且气候寒冷,尤其是远东地区没有常年不冻港,最好的港口海参崴每年受千岛寒流影响每年有超过100天的封冻期。但是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远东地区,尤其是北冰洋沿岸很有可能逐步解冻,届时远东地区漫长的海岸线,很可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其次,远东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这对于当下依靠出卖资源发展经济的俄罗斯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远东地区一系列的海岸线和岛屿,使得俄罗斯在太平洋、北冰洋等拥有了面积巨大的领海和沿海经济区,这使得俄罗斯不仅成为世界陆地大国,还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海洋大国。
远东地区不仅为俄罗斯提供了广袤的土地面积,丰富的资源,更为俄罗斯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今天的俄罗斯能够成为濒临三大洋的世界大国,远东地区功不可没。正因为远东地区的存在,使得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拥有了相对优良的港口,例如海参崴。对于进出太平洋有着极端重要的意义,能够自由进出太平洋,意味着俄罗斯在亚太地区能够充分发挥其国际影响力。
同时远东地区的东部是美国的阿拉斯加,在美国等北约国家于欧洲对俄罗斯进行疯狂围堵时,远东地区可以在另一个方向对北约国家形成巨大的牵制作用。
再者,远东地区紧邻日本,能够对日本形成有效威慑,南千岛群岛和千岛群岛一道,组成了封锁日本的紧箍咒。
最后,远东地区紧邻南方大国东北。虽说当前两国关系紧密,但远东地区的存在也是阻碍南方大国参与北极事务的重要屏障,对于俄罗斯维护其在北极地区的核心权益,有着巨大的作用。
所以远东地区虽然长期得不到开发,人口不断减少,气候条件恶劣,但是对于俄罗斯而言,这片土地不能放弃。
为何说俄罗斯不可能放弃远东地区? 俄罗斯为了远东地区付出了哪些代价?
坦率说毛子对远东地区宁死不放并非因为那里得来不易,只是这帮家伙天生的嗜土性作祟,再加上那里有太多重要的东西。吐槽机如果把他们侵占远东的故事讲出来,估计很多人会骂一句脏话,还能这么轻松扩张的?
俄罗斯的远东侵略史这个故事得从一个家族说起,我们都知道今天的俄罗斯寡头横行,事实上在历史中他们就有这样的传统。早在伊凡雷帝时期沙皇俄国就有很多寡头家族,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就是其中的翘楚,影响了他们几百年的政治、经济。
公元1558年,垄断了乌拉尔山以西毛皮生意的斯特罗加诺夫家族非常焦虑,传统捕猎区域的毛皮产量下滑严重,家族生意一落千丈。于是他们向伊凡雷帝申请了一次授权,准许家族自行翻越乌拉尔山,去东部攫取新的货源。
皇帝欣然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于是这个家族雇佣了哥萨克人进入西伯利亚,最初他们只是建立货栈、收购毛皮,很快就在当地站稳了脚跟。当时统治那里的是西伯利亚汗国,算来应该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后裔。
时间很快到了1572年,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已不再满足于只是站稳脚跟,他们又通过家族的影响让沙俄要求对方进贡毛皮,西伯利亚汗国想当然的拒绝了,俄国也想当然的把这当成开战理由。
最终进攻西伯利亚的根本不是沙俄正规军,只是斯特罗加诺夫家族的哥萨克雇佣兵,人数则只有可笑的840人。可就是这不足1000人的队伍把西伯利亚汗国打的人仰马翻,最后要不是漫长的冬季来临,汗国估计挺不了2年。
折腾到1586年春天,瓦西里 ·苏金带着300名正规军,郊游一般的覆灭了西伯利亚汗国,在那里建立了统治。换句话说俄罗斯吞并接近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拢共连1500人的军队都没出,哪有什么代价一说。
覆灭了西伯利亚汗国后俄国人继续向东挺进,那里是大片的土地,到了1636年他们抵达鄂霍次克海,又收获接近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没费一兵一卒。1652年他们向南侵入黑龙江,和当地驻屯的宁古塔章京海色打了一场小规模战斗。
1689年9月7日,在清朝和沙俄围绕雅克萨与尼布楚城几番争夺之后,双方签订了一份领土条约。吐槽机到不是想给清朝洗白什么,这份条约其实在中俄两国内都被很多人视为不平等条约,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失去大量土地换取的和平。只是两边的核心统治区都距离那里太远,又各自有不得不优先处理的事情,只能就此搁置下来。
到了晚清衰败后,俄国又通过《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强抢了黑龙江北、乌苏里江东、库页岛共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944年紧贴外蒙的一部分土地再次被并入苏联。至此总计1310万平方公里的远东土地尽数被俄国侵占,其总共花费的代价只怕没有一场失败的日俄战争大。
为何不愿放弃?其实这事儿根本都不用分析,现代国家哪个愿意放弃领土的?你让美国放弃阿拉斯加可不可能?你让英国放弃直布罗陀海峡可不可能?除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这里还有一个国家脸面不是?除非衰败到极点彻底没办法了。
而且远东地区是有巨大利益的,那里有巨量的矿物资源,全俄罗斯的铅和铂储量占85%,煤炭和钼占80%,镍占71 %,石油占89%,天然气占95%,铜占69 %,银占44 %,金占40%。失去远东本就穷如败狗的俄罗斯可以直接亡国了,连做地区大国的机会都没有。
总结起来吧,关于毛子有句话说的很正确,半死不活的毛熊最可爱。这帮家伙活蹦乱跳了就侵略性十足,当邻居实在不爽,可这帮家伙彻底死翘了又少了一道挡箭牌,容易搅乱局势。国际政治中哪来的真朋友或者真敌人?我们关起门来为这种事吵的不亦乐乎才真的可笑。
为何说俄罗斯不可能放弃远东地区? 俄罗斯为了远东地区付出了哪些代价?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俄罗斯占领远东其实没花费什么力气,因为这里基本就是无人区,早就被满清放弃了。
在远东地区活动的主要是雅库特、达翰尔等少数民族,人口稀少,族群落后。
以雅库特人为例,当时只有一二十万人,分散在整个远东的辽阔地区。
沙俄的在1604年,沙俄在额尔齐斯河岸建立托木斯克要塞,标志着沙俄完成了对西伯利亚的侵占。
占领西伯利亚仅仅20多年,俄国哥萨克探险队就到了雅库茨克,1632年在这里修建简易城堡。
到了1639年,俄国人抵达鄂霍次克海岸,1649年,俄国人在太平洋岸边建立鄂霍次克要塞,标志其势力已推进到太平洋沿岸。
至此,俄罗斯人已经横穿了远东,不过还是局限于北方,没有达到南方。
俄国占领的地区地广人稀到了极点。鄂霍次克要塞附近最大的民族为楚科奇人,直到今天才有1万多人。
俄国人占领冰雪覆盖的远东北部以后,对这里也不感兴趣。因为在那个时代看来,这些土地毫无意义。
逐步的俄国人开始南下。
1657年沙俄军队在尼布楚河与石勒喀河合流处建立了雅克萨城与尼布楚城。
清军两次击败沙俄后,签订《尼布楚条约》。
中俄双方达成和议,俄军撤出雅克萨,拆毁雅克萨城。
虽然被挡在雅克萨城外,但俄国人仍然顺利的占领了鄂霍次克到雅克萨之间的辽阔地区。
1699年,沙俄在远东最北端的半岛上建立堪察加堡,标志整个远东被他们吞并。
自然这一切还没有结束。
清末,沙俄先后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一系列条约,夺占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大大扩充了自己的远东的地盘。
其中的关键人物,是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
1858年5月28日,乘中国清朝政府陷入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而无暇北顾之机,穆拉维约夫成功地迫使黑龙江将军奕山同其签订了《瑷珲条约》。该条约不但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万平方公里土地完全割让与俄国,还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黑龙江下游以南40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中俄共管区域。
《瑷珲条约》的签订,使得俄罗斯打开了通往太平洋的通道。为表彰穆拉维约夫的功绩,亚历山大二世封其为“阿穆尔斯基伯爵”(即黑龙江伯爵)。
可以说,穆拉维约夫是夺走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元凶。
有意思的是,在普京担任总统的2006年,俄罗斯中央银行将穆拉维约夫铜像作为5000卢布纸币的图案。
此举是什么意思,我想就连傻子也知道。
对于我们北方的恶邻,中国人永远也不能掉以轻心。
为何说俄罗斯不可能放弃远东地区? 俄罗斯为了远东地区付出了哪些代价?
不管是在沙俄时代,还是在原苏联时代,以及现今的俄罗斯,在这个诺大的国家版图上,真正有效利用的部分也就是四分之一的国家面积。
除了乌拉尔山以西的部分之外,自乌拉尔山向东一直到它最东边的勘察加半岛、哈萨林岛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等这些地区,基本都是冰天雪地的苦寒地带,人类在此生存困难,差不多全是旷无人烟之地。
但是,你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些冰天雪地的苦寒地带,它对俄罗斯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原苏联和现今的俄罗斯虽说乌拉尔山以西的欧洲部分是它的人口稠密地区,但是西西伯利亚地区、中西伯利亚地区和东西伯利亚地区等,依然是支撑俄罗斯不倒的一个强大后盾力量。
虽然说这些地区人烟稀少环境恶劣,但是却能起到两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这些广大地区对于四面树敌的俄罗斯来说,在战时可起到一个战略纵深的作用。
第二,这些地区表面看起来一片冰天雪地,但是地下却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多种资源。
比如说著名的秋明油田就位于西西伯利亚地区,它是苏联时代最大的石油储集区和采集区,探明的可采储量为70亿吨,并有极其丰富的油气储量。
除了有着丰富的油气储量之外,其它的稀有金属以及丰富的煤炭资源、铜铁矿资源和金矿资源的等,都位居世界前列。
难怪俄罗斯总统普京这样说:“俄罗斯的土地是辽阔的,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
就目前来说,远东地区只是开发了很少的一部分,但是俄罗斯人永远不用担心挨饿。
远东地区就是俄罗斯的半条命,它和俄罗斯的西部地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俄罗斯,如果撇开矿藏资源暂且不谈,单是一九四一年的苏德战争,如果没有远东地区这个大后方做回旋余地,苏联的工厂机器和生产资料往哪儿搬?
也许希特勒真的就有可能拿下整个苏联!
俄罗斯现今的国土面积为1700万平方公里,在苏联时期是2240万平方公里。
但在沙俄时代,它的面积比原苏联时代还要大,在十月革命之前的沙俄时期,它的面积要包括芬兰、和波兰的一部分。
这其中就有一个疑问了,为什么俄罗斯会有如此辽阔的国土面积?
这其中最大的一个因素就得说它的地缘问题了,至于说它的扩张成性所起的作用,我认为那得排在第二位。
在美国还没有出现之前,人类的文明中心是欧亚大陆。
在欧亚大陆这块打版图上,人类的文明中心大致是东方的中国和印度部分、中间的中东地区和欧洲部分。
而在欧亚大陆的版块上,欧洲的东部地区,中东地区的北部地区和中国、蒙古的北亚部分地区,都是矿无人烟之处。
而俄罗斯所处的地理位置应该是欧洲部分,但却不是欧洲的中心地区,而是欧洲的边缘。
在欧洲的核心地区,内部彼此之间打的你死我活,所以才出现了在欧洲地区有那么多的小国家。
但是俄罗斯是处在欧洲的边缘,这些内部的争斗很少会波及到它。
自从莫斯科大公国成立之后,它就伺机四处扩张,但此时的莫斯科大公国还很弱小,它不可能加入到欧洲诸强的争斗。
于是,它便选择了先向周围弱小国家下手。
它通过血腥的手段,先后征服了基辅公国、喀山汗国,又通过与瑞典和土耳其的战争获得了波罗的海地区和克里米亚地区。
但是为了征服这些地区,它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于是在十九世纪越过了乌拉尔山向东方扩张。
俄罗斯民族打仗一向不怎么出色,但对土地的扩张却犹如一个吸食鸦片成瘾的极度渴望。
它的格言是:只要双头鹰旗插到哪里,哪里就是俄罗斯的土地!
虽然它在向西扩张的道路上充满了血腥,但一路向东却颇为顺利。
在远东地区,本来就矿无人烟和一片冰天雪地,沙俄探险队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把这一大片的远东地区划到了自己的版图里面。
如果没有远东地区这一片的冰天雪地,如果这里也跟欧亚中心一样拥有先进的文明,俄罗斯不可能会发展到一个拥有两千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国家。
如果它地处欧洲的中心文明地带,它也不可能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辽阔版图的国家。
所以,俄罗斯的扩张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它地处欧洲的边缘,而不是欧洲的中心。
看看欧洲的那些中心国家,德国、法国、英国、荷兰和西班牙等,哪一个也不是好惹的主,但是即便这些国家拥有领先世界的人类文明,但在版图上没有一个国家的领土超过一百万。
这些国家都尚且如此,如果当初的莫斯科公国地处这些国家的中间地区,到今天最多也就是一个瑞士国家的大小。
为何说俄罗斯不可能放弃远东地区? 俄罗斯为了远东地区付出了哪些代价?
这个问题让俄罗斯怒不可遏:
什么叫半条命?对于一个“没有一寸领土是多余”的国家来说,有什么领土是半条命的,就是一条内裤、一张卫生纸都有它的亢奋之处一样,每一寸领土都是俄罗斯的老命!
而远东就更是如此了,高达1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阔面积,为俄罗斯提供了极其广阔的战略回旋空间,使俄罗斯成为世界上几乎最难征服和消灭的国家;其蕴藏的海量资源,也为靠出卖资源为生的俄罗斯撑起了一片天,使俄罗斯即便混吃等死也能坐吃山空几百年;更重要的是,因为对远东的牢牢掌控,俄罗斯雄踞亚欧大陆内部的地理位置,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强烈的压迫态势,更在北极事务中占据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这样的远东,哪是俄罗斯的半条命?这是俄罗斯的老命、维他命好伐?
那么,为了俄罗斯的老命,历史上的俄罗斯付出了怎样沉重的代价呢?静夜史认为主要是心情比较沉重。
从数万平方公里的莫斯科大公国到2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沙俄帝国,俄罗斯在400多年的时间里,领土猛烈扩张400多倍。而在野蛮生长的过程中,立志走向四大洋的沙俄在扩张方向上的遭遇却截然不同,比如在欧洲的扩张可谓举步维艰,步步惊心。
相比之下,俄罗斯在远东的扩张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因为几乎是天寒地冻的无人区,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扩张基本取决于哥萨克骑兵向东奔驰的速度,比如:
1582年,第一批哥萨克越过乌拉尔山,并依靠先进的武器装备陆续消灭了喀山汗国和西伯利亚汗国,打开了向东方扩张的窗口;
1600年,哥萨克前锋到达贝加尔湖西部和北部地区;
1639年,哥萨克到达鄂霍次克海沿岸,并于1649年修建了城堡,标志着沙俄扩张到太平洋沿岸;
1643年,哥萨克侵入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沿岸的达斡尔族等深受其害。
因为哥萨克本身就是和沙皇合作的半自治军事集团,因此雇佣哥萨克包打天下的沙俄政府付出的代价微乎其微,但收获却异常惊人。靠着对毛皮的渴望,哥萨克一路向东,几乎完全占领了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并伺机跨过白令海峡,将触角伸向了美洲。
而沙俄在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扩张毫无疑问与南部的政权产生了剧烈冲突,比如清朝,比如准噶尔。
沙俄在黑龙江两岸的野蛮入侵严重威胁了东北这一清朝的龙兴之地,因此康熙皇帝运筹帷幄,从1685年开始,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的沉重打击,迫使沙俄接受城下之盟,于1689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两国在东北地区的边界。
而不甘心失败的沙俄转而开始支持干涉蒙古,尤其是和准噶尔汗国沆瀣一气,这使得清朝征服蒙古各部的过程,逐渐演变成清朝和沙俄争夺蒙古地区的过程。而随着1755年清朝消灭准噶尔汗国,并于1759年彻底平定天山南北,清朝和沙俄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争夺暂告一段落。
但随着清朝国力的由盛转衰,沙俄势力趁机卷土重来,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朝自顾不暇,英法联军又趁机在1856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而当清朝在战争中疲于奔命时,沙俄依靠地利之便趁火打劫,陆续夺走外东北和外西北超过15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
应该说,除了清朝中前期的几次军事挫折,以及沙俄在和准噶尔汗国结盟前的亚梅什湖之战的惨败,沙俄在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扩张几乎是轻松加愉快。
不过,对于貔貅一样只进不出的沙俄而言,让他们把吃下去的领土再吐出来,无论如何也是难以接受的奇耻大辱。而这样的耻辱,沙俄经历了两次,分别是克里米亚战争和日俄战争。
1853年,沙俄和奥斯曼帝国在黑海再度爆发大战,即克里米亚战争。由于英法等列强的干涉,沙俄不仅没有实现饮马土耳其海峡的夙愿,反而被英法等国打回了原形,几十年的扩张成果毁于一旦。
而由于这次战败,沙俄在面对英法等国时胆战心惊,尤其是加拿大隔壁的阿拉斯加更是惶惶不可终日,而一旦阿拉斯加有恙远东必然也覆巢无完卵。
于是在没钱又没胆的情况下,沙俄经过低三下四的讨价还价,终于在1867年将阿拉斯加以720万美元的价格打包推销给了美国,以舍车保帅的操作保住了远东和西伯利亚。
不过,沙俄转身就在清朝身上敲诈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在领土上基本没有吃亏。
不过1904年的日俄战争就完全不同了,早在19世纪80年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就炮制了臭名昭著的“黄俄罗斯”计划,将新疆乔戈里峰到海参崴之间直线以北的区域全部划归沙俄。
在这一计划的指导下,沙俄于1900年八国联军战争中趁机抢占东北,并制造了一系列罄竹难书的惨案。
而沙俄在东北的扩张极大损害了日本的利益,于是为遏制沙俄南下的脚步,西方列强支持日本挑战沙俄,这就是日俄战争。
在西方列强的支持下,日本以小博大,将沙俄赶出了东北地区,夺走了沙俄的半个库页岛,使黄俄罗斯计划彻底破产,也间接导致了沙皇帝国的崩溃。
可以说,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扩张几乎是顺风顺水的,正是有了这个面积广大的基础,俄罗斯才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
虽然1991年苏联解体让俄罗斯损失惨重,但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几乎毫发未损,俄罗斯只是损失了边界谈判时的若干小岛,比如半个黑瞎子岛。
在当前俄罗斯核武器傍身的情况下,纵然俄罗斯人口不断减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依然地广人稀,但俄罗斯对这里的控制也不会丝毫懈怠。所以,故土重归需要的是拳头和实力,更需要变局和时机。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为何说俄罗斯不可能放弃远东地区? 俄罗斯为了远东地区付出了哪些代价?
远东是中国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