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枪兵也不能追骑兵怎么扩大战果?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大家知道为什么直到二战还有很多骑兵部队吗?

比如日军,还有骑兵旅团的编制。

而且骑兵旅团并不是形式上的部队,曾经多次参加过大会战。

为啥?

就是骑兵相对步兵具有无法比拟的机动性。

火枪兵也不能追骑兵怎么扩大战果?

无法扩大战果。

火枪兵其实只是弓箭兵的升级版。

以古代中原王朝对付北方游牧骑兵来说,无非就是4个方法。

第一,防御战。

所谓击破战,就是头疼医疼,脚疼医脚的方法。

代表作是于谦的北京保卫战。

瓦剌骑兵大局入侵,在土木堡击溃明军。

于谦以北京城固守,最终打退了瓦剌人的进攻。

瓦剌人损失不少兵力,退回大漠。

这种打法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其实毫无作用。

因为骑兵都不会打呆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骑兵一旦有损失,判断不会胜利,就会撤退。

第二,诱敌深入歼灭战。

代表作是赵国李牧大破匈奴。

方法很简单,不断示弱,引诱匈奴主力长驱直入我方国境,然后使用步兵四面合围,将其全歼。

李牧诱敌示弱多年,然后合围匈奴歼灭对方十多万。

匈奴总兵力才20万,此次受到毁灭性打击,多年不敢南下。

然而,这种打法的要求太高,还要敌人蠢到上当。

当时匈奴之所以上当,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唯一的领袖,而是各部落联合,各自为政,指挥混乱。

第三,驱逐战。

就是大秦将军蒙恬一样,一战击退匈奴300多里,然后修建长城防御。

匈奴畏惧蒙恬大军,多年不敢南下。

然而,这种打法其实无用,因为匈奴主力还在,随时可能进攻。

果然秦末汉初,匈奴就不断入侵,差点把刘邦都干掉了。

第四,机动歼灭战。

代表作是卫青霍去病、窦宪、李靖等人的作战。

他的特点是用骑兵对付骑兵,使用大汉、大唐骑兵,以高机动性和更强的战斗力,深入大漠围歼敌人骑兵主力。

这种围歼会造成敌人毁灭性打击,甚至一战可以将敌人彻底消灭。

然而,深入敌人境内长期作战,谈何容易,必须又极为高超的指挥水平、强悍的部队、强大的后勤供应才可以。

火枪兵也不能追骑兵怎么扩大战果?

骑兵跑了就跑了丫,步兵本来面对四条腿的骑兵,怎么都不可能扩大战果丫

19世纪以前的作战风格还是排队枪毙的野战或者据点攻防的阵地战为主,对面骑兵跑路之后,步兵按部就班的推进就行,但得小心跑路骑兵重新从侧后迂回。

再者,骑兵在19世纪中期,尤其是线膛步枪普及之后逐渐乏力,毕竟这么大个目标是线膛枪的好靶子,所以在战场上多数作为一种机动力量存在,才不会傻乎乎的冲步兵阵。

到19世纪末乃至20世纪初,骑兵更多是上马机动,下马打仗,击溃对面之后上马收割,打输了就上马跑路

火枪兵也不能追骑兵怎么扩大战果?

我是个军事爱好者,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单纯的的火枪兵无法追击骑兵,所以也不可能靠追击来扩大战果。

如果就问题本身而言,这就答案了没啥可说的了,但我想提问者应该并非是这个字面上的意思。而是应该解读成笨重的纯步兵,是如何给予善于机动的骑兵重大杀伤的。

在有记载的战例当中无非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骑兵人数占优,又有不得不坚守的地域,丧失了大范围机动的能力,只能硬拼一场。案例之一就是清军曾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对抗八国联军的八里桥之战,当时清军投入约5至6万人,其中3万骑兵,损失1000人(清朝自己估计为3000人)。法军死亡3人,受伤17人,英军死亡2人,受伤29人。

第二,火枪兵只是诱饵,结硬寨打呆仗,时时给骑兵一种在努力一点就能搞定的错觉。然后火枪兵的友军完成战略合围,来打歼灭战。成功案例就是明成祖朱棣的征讨北元,朱棣利用善于打阵地战,且意志顽强的全火器部队,神机营打头阵。在北元主力陷入胶着状态时,亲率主力给予致命一击。

以上几种情况都并非单一兵种之间的对抗,在现实中除非规模很小,否则单一兵种之间的对抗是不可能发生的,为了应对提问者所说的那种,打赢扩大不了战果,打输了就全军覆没得情况,军队的编制就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事情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欢迎留言。

火枪兵也不能追骑兵怎么扩大战果?

看看明代初期火器部队吧!

洪武戊辰二十一年,三月,思伦发纠集部众,号称三十万攻击定边,镇守云南的西平侯沐英率三万骑讨伐思伦发。两军对垒之际,云南土蛮使用大象攻击明军,甚是锋利。

沐英设置火炮,火铳和强弩为三行,对敌寇发起攻击,大象皆向反方向逃窜,重创敌军;又将大军分为三部分各由一位将领统率发动攻势,大败思伦发。

沐英在此战之中运用了火器进行军事作战,并充分发挥了火器的威力。同时,更具有意义的是,在火器发动攻击时运用了三段击的军事战术。明代时期,火炮,火铳都是单发武器,需要时间进行弹药装填,尤其是在火铳的使用中,这一问题常常导致己方部队还未装填好弹药,敌人就已经冲至面前。所以,沐英设置火炮,火铳和强弩为三行。第一排进行射击,完毕后快速退后,第二排立即补充为第一排继续射击,而退后的军队开始装填弹药,依次循环,持续发动打击,保证了火器作战的连续性,能够更好的对敌人进行压制。

三段击军事战术在当时火器的运用中,尤其是火铳、火枪无法连续射击的情况下,弥补了其射击速度慢并且装填弹药时间长的缺点,在连发火器未发明时是一种快速且持续有效的射击方式。明朝洪武时期沐英运用的这种射击方法早于日本出现八十多年,早于欧洲一百多年。

永乐丙戌四年(1406)七月发兵征讨交趾,张辅率军在进攻多邦城战役中,使用神机火器予以敌人重创。在征交趾中,明军还学习到了新的火器使用方法,并且得到了几种新的火器装备,新的方法遂传入中原,明军开始训练操演。朱棣便整编了一支以火器为主的作战部队,这便是三大营的第三个组成部分——神机营。

神机营编制仿照五军营,也分为五军。后来得都督谭广马匹五千,遂演练火器及随驾护卫,将骑兵与火器相结合,即是神机马队官军。神机营作为三大营中具备远程攻击和密集打击能力的部队,配合步骑作战,与五军营、三千营组成了明代初期强大的军事打击力量。对于此后明代火器在战争中的运用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火枪兵也不能追骑兵怎么扩大战果?

▲火枪手

起初的火枪兵对于骑兵的机动性是无可奈何,但这并不代表骑兵打的过火枪兵。所以火枪兵可以被布置在防守阵地里,这通常是在骑兵多自己数倍的情况下使用的策略。

▲在山谷伏击敌人

若是想大规模的歼灭敌军,则要看将领的才能了,如果将领被动那只能打防守战,但如果我方将领神机妙算就可以将骑兵引进某某山谷,然后火枪兵就可以进行包围歼灭。

▲明朝神机营火枪

不过随着火器的进步,火枪的射程也得到了提升,他们可以打到很远骑兵,逐渐的超越了弓箭。这时的火枪兵足以直接向前推进,骑兵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够了射程就可以直接打,让骑兵输的没有任何怨言。

▲现代枪械

到了现在,火枪兵更是压制着骑兵,让现在的骑兵击败不存在,就算存在也是垫底的地位,当然,这也可以说是时代的进步。

火枪兵也不能追骑兵怎么扩大战果?

骑兵的战术一贯是以速度取胜,有疾如风之说,火枪兵遇到骑兵,最好的战法是有坚固的栅栏为依托,等骑兵到达枪的有效射程,分组排枪齐射,一组射击完毕,第二组紧接着射击,第三组在第二组射击完以后,紧接着射击,第一组必须在第三组射击完成后,进入阵地射击,反反复复……。靠子弹的密集连续性,来实现消灭骑兵的。而骑兵一旦进入枪的有效射程,发动冲锋后,很难折返的,有效的折返距离不够。火枪兵不存在扩大战果的问题。而是保持队形及射击。不让骑兵撕开口子。否则,一旦队形不能保持,一旦有口子存在。火枪手就会死的快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