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乌克兰没有销毁核武器,今天的乌克兰会是什么样的一个国家?
感谢普天贤有邀请!
如果乌克兰没有销毁核武器,它当然也是一个拥有3700枚核弹头的,响当当的核大国俱乐部成员,不仅如此还将是一个世界排名前三/四的军事大国,五常之外响当当的政治大国,欧洲前列经济大国。假设乌克兰当年没有销毁核武器,那就证明,因为他当年没有相信美国的战略忽悠,经济援助的欺骗,就说明当年乌克兰的决策者们,是一群政治成熟的国家领导者,之后的一切与现实相比全都颠覆了。
当年乌克兰独立,分得了前苏联第二庞大的国有资产,更有世界第三强大的军事装备,是当年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三大军事强国,还有强大完备的军工产业支撑,经济实力也不容小觑,这个乌克兰曾经被誉为黑海明珠。
但是这个独立的黑海明珠,庞大的国有资产被官僚买办寡头,联合克林顿政府鲸吞,并且在美国价值观战略忽悠下,以经济援助为诱饵,彻底销毁了3700枚核弹头,随之一起销毁18架,作战能力至今还仅于b2隐身性能的图160战略轰炸机;两艘苏联时期最大的航母也可以扔在码头烂废铁,还有大量的关键军工生产企业被荒废,在此后的这些年中还在一次接一次的被摧残,一直到今天波罗申科执政的最后一年,经济指标比前任时期1800亿美元,倒退到1300萎缩了1/3,军事装备仍然使用着当年走私都没人要的东西,国力军力衰竭一至于斯。
如果当年的乌克兰没有销毁那3700枚核弹头,就证明他们没接受那种战略忽悠,是政治成熟的国家领导人,之前的一切都将被改写,所有的国力军力都将会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并且会得到更长足的发展。乌克兰的地缘正处于俄欧两大经济板块的中间,便捷的海陆物流运输,能源流通是它有别于欧洲其他国家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加上它雄厚的工业科研装备基础,整体高素质的劳动力人口,每一项条件都是助推乌克兰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在那种政治成熟的国家领导人的领导下,政通人和加上与周边合作的四方取利,将让这颗黑海明珠更加璀璨,更让人羡慕嫉妒。
那种条件下的乌克兰,在它的强大基础,并且必将得到长足发展的国防战略装备、军工产业的支撑下,有足够的优势使她坐在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为宝座上,经济发展也足可以支撑它还在欧洲的前列,具备了这种经济军事实力和强大经济物流中心枢纽地位的乌克兰,就没有必要多方恳请去加入欧盟,相反还会被欧盟多方邀请,实际在欧洲的国际政治地位上,也几乎可以跟英法德并驾齐驱了。
这种地位条件好乌克兰还能混丢了克里米亚吗?可惜这只是假设而不是现实,现实这正儿与其相反,
如果乌克兰没有销毁核武器,今天的乌克兰会是什么样的一个国家?
维护和贮存核武器不是储存过冬大白菜,是非常考验一国的国家体量和国力的;而且,鉴于核武本身的敏感性,处理不当,容易在国际社会上招惹到大麻烦。
首先就是国际环境上的挑战。
试想,如果当年乌克兰没有销毁核武器,其境内的130枚的SS-19洲际弹道导弹、46枚SS-24洲际弹道导弹,176枚核巡航导弹、2500枚战术核武器,加上170个核导弹发射井,能使默默无闻的乌克兰一夜之间,跻身成为继美俄之后的第三大核武器储备国。此情此景下,让中美俄英法这些传统拥核国家“情何以堪”!
此时,在各种利诱和劝说下,如果乌克兰执意要留,很可能会同时得罪联合国五常,在国际社会上寸步难行。
更现实的问题是,就算乌克兰顶住压力和各方“诱惑”,下本儿留下这些核武器,也不一定就能派的上用场。
大家都知道,核武器本身是不能直接拿出来用的,必须要配有对应的各类战略力量,最典型的就是三位一体的核打击体系——陆基洲际导弹发射系统、海基战略核潜艇、空基战略轰炸机等投送平台,还得有配套的大规模雷达阵和防御设施等等。这些配套设施,在苏联解体时的分家活动中,很多都分给了俄罗斯,甚至根本就不在乌克兰境内。
当年,苏联以国家的力量把自己庞大的工业体系分布于各个加盟共和国,乌克兰虽然是重点建设的军工中心,但多数也仅属于配套工业基地,离不开俄罗斯本部的关联产业,很难独挡一面。
此外,苏联留下的大量核武器,乌克兰要想使用的话,更是难上加难。
这里举个例子,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里根总统曾经说过一句狠话——“作为总统,我不带钱包,不带钱,不带驾照,口袋里什么钥匙都没有,只有能导致世界大部分地区毁灭的密码。
这个所谓的“密码”当然不是咱们普通人说的六位数字,而是如下图这种核密码箱。同理,苏联/俄罗斯这边也是一样——1991年底,苏联解体时,戈尔巴乔夫向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转交了核密码箱,1999年,提前退休的叶利钦把这箱子又转给了普京,之后普京-梅德韦杰夫、梅德韦杰夫—普京之间又倒了两次手。
所以,对于乌克兰来说,虽然东西在自己手中,但密码等指挥控制中枢,却一直牢牢地掌握在人家俄罗斯那边。
这也是当年苏联解体时,俄罗斯那么大方的留给乌克兰一堆“产业”的原因之一——离了我,你自己玩不转的。
众所周知,启动核武器,属于及其谨慎的事儿,原本苏联的计划是——苏联总书记下达发射命令,启动作战数据链,激活密码,苏军总部各种复杂的“运作”后,再传到乌克兰基辅军区,基辅军区按指令在进行操作,加上自己的发射码,给对应的核武器平台做出指令,才能完成核弹的发射。
因此,成为主权国家后的乌克兰,几乎不具备独立进行核打击的能力,留下这么多不能用的核弹,很不现实。
那么,如果乌克兰仍然坚持不放弃,就算用不了,还是要留的话,这么大规模的核武,除了巨额的财政负担外,对于乌克兰,甚至整个欧洲大陆来讲,更属于一个不小的“安全隐患”。
客观看,一颗核弹造价本身就不便宜,但要保持一个拿起来就能用,或者仅仅保证不出问题的状态,日常维护成本是非常高的。
还有,核武的维护属于一个庞大的技术工程,花钱的同时,更需要大量的人才、智力支持。而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境内的众多俄罗斯籍专业纷纷撤走,导致相关行业方面,乌克兰缺乏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
此时的一口气继承了数千枚核弹的乌克兰,经济衰退的厉害,政府欠了一屁股债,老百姓连日常“吃饱饭”都成问题,每年再花费数亿美元进行核武器维护,明显高于生活。
更可怕的是,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和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维护,不少核武器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核弹头出现蓄积现象,弄不好容易再出一个更大规模的切尔诺贝利核事件,整个东欧地区都得跟着遭殃。
所以,如果乌克兰坚持留下核武器,那么在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都明显超出了其本身的承受能力,会极大的挤压乌克兰的民生资源和发展动力,再加上来自于国际上的压力,长期下去,乌克兰很难经营的更好,没准还会酿成各种惨烈的泄露事故。
因此,上世纪90年代,拮据的乌克兰签署了《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宣布彻底放弃所有核武器,还算是比较理性的选择。
根据协定,核武一部分运到了俄罗斯境内,大部份选择本地销毁,销毁费全由美国提供,拆完后的料都归乌克兰。乌克兰把核武器里面的铀提炼成商用铀,在国际市场上出售来获取外汇。加上几个国家“凑钱”给了乌克兰一笔可观补偿,当年也的确起到了缓解经济、民生困境的作用。
所以,乌克兰放弃核武器,并不能被简单的定义为“自废武功”,还是有一定理性考量的,人穷志短,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如果乌克兰没有销毁核武器,今天的乌克兰会是什么样的一个国家?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说很多遍了,乌克兰没有办法不销毁核武器。
第一,乌克兰不能使用核武器。
核弹不是鞭炮,随便就能点燃的。
在苏联时代,乌克兰仅仅是所谓基辅军区,不具备独立发射核武器的能力。
在苏联总书记、国防部长下达发射命令,激活密码以后,还需要经过军方战略部门认可加上自己的密码,再传到基辅军区。
基辅军区确认无误后,加上自己的发射码,交给距离核武器平台,才能发射核弹。
所以,乌克兰基辅军区只是一个中间环节,根本无法独立发射核武器。
所以,苏联解体后留在乌克兰的那么核武器,其实都是废铁。
第二,乌克兰没有办法保存核武器。
乌克兰不具备独立保存核武器的技术,这些维护工作本来都是苏联方面负责,乌克兰只负责部分执行工作。
众所周知,核武器的维护不但需要很高的技术(参考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还需要巨大的资金(每年几十亿美元)。
当时的乌克兰第一没有技术,第二没有资金,这些核武器不能发射却成为时刻会泄露的炸弹,只能销毁了。
第三,乌克兰有了核武器也没有任何作用。
就算今天乌克兰有核弹,试问他敢用吗?
这世界上,除了美国以外,就是俄罗斯核武器数量最多,发射平台最多。
核武器的威慑,只能用于有核武器的国家对付没有核武器的国家。
如果两个国家都有核武器,这种威吓毫无作用。
乌克兰万幸在于背靠北约,俄罗斯不可能敢于对他使用核武器。
然而,如果乌克兰主动核打击俄罗斯,必然遭到十倍的核弹报复。
第四,北约捐助乌克兰销毁核武器,不是玩乌克兰。
恰恰相反,他是怕乌克兰的核武器出现泄露,甚至盗卖给其他国家,包括恐怖分子。
因为北约有着强大的核武器保护伞,乌克兰的核武器又算得了什么。
乌克兰如果保持着当年的核武器,到今天最有可能是早就泄露了。
大家看看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搞到今天屁股还没擦干净,今天福岛地区水产都没有人敢买。
乌克兰之前差点被切尔诺贝利玩死,还能玩得起吗?
道理就这么清楚,怎么还有人整天把乌克兰核武器挂在嘴边。
如果乌克兰没有销毁核武器,今天的乌克兰会是什么样的一个国家?
首先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乌克兰当初如果不销毁核武器,那么拥有六千多枚核武器(1900枚为战略核弹头,4200枚为战术核弹头)的乌克兰将会拥有世界第三核大国的身份地位。这可能让很多人觉得,如果乌克兰拥有第三核大国的身份,就不会像今天这么被动了。
当初,美俄等大国都承诺维护乌克兰的战略安全,才让乌克兰放心地销毁了核武器、洲际导弹,以及战略轰炸机等战略核打击资产。现在的乌克兰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草地,乌克兰国土处于被分裂和硝烟战火中。但是,乌克兰的现状更多是其所处的东西方敏感的战略位置决定的。
那么如果拥有数千枚核武器就不会出现像当前这样的结果吗?答案是否定的。核武器不是万能的,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以乌克兰的经济实力,根本无法支撑这么庞大的核武器库。这些核武器的维护和技术升级都需要天价的费用。如果保留核武器,乌克兰经济将被拖垮。
要知道在苏联没有解体前,乌克兰境内的核武器维护是由中央预算支持的。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在核武器问题上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卖给俄罗斯二是销毁。这也符合乌克兰独/立的军事安全战略思维。放弃核武器后,乌克兰可以在美俄欧之间拥有更大的战略腾挪余地,以寻求利益最大化。
刚开始的时候,乌克兰在欧洲和俄罗斯之间找到了平衡点,让乌克兰经济迅速得以恢复到较高水平。但是颜色革命后,乌克兰的对外战略出现大方向的改变。说到底就是乌克兰选择在美欧和俄罗斯之间选边站队了,这样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关系失去回旋余地。并最终导致两个斯拉夫兄弟国家反目成仇。
如果乌克兰没有销毁核武器,今天的乌克兰会是什么样的一个国家?
前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境内保留130 枚UR-100N 洲际弹道导弹(ICBM),每个带有六个弹头,46枚RT-23 Molodets洲际弹道导弹,每个带有十个弹头,以及33 架重型远程战略轰炸机。在乌克兰境内留有总共1700个核弹头。凭借这些遗留下来的核武器乌克兰一下成了世界第三大拥核国家。
(核弹头)
然而乌克兰并未继续持有核武器,在1991年之后,开始将核武器同一交给当时的独联体统一管理。这也是在当时特殊的情况下的一种特殊的安排。之后在1994年乌克兰与美国、俄罗斯、英国签署了《布达佩斯备忘录》同意放弃核武器同时获得这三国所提供的安全保证,以维护自身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同时乌克兰也加入了核不扩散条约。
(布达佩斯备忘录讽刺漫画)
然而2014克里米亚被俄罗斯占领以及乌克兰东部局势的客观事实表明,《布达佩斯备忘录》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欧美除了提供了军事援助、政治支持,还有强化对俄制裁之外,再无任何实际行动。俄罗斯更是彰显自身特色,继承了“光荣传统”,翻脸比翻书还快成了事件的始作俑者。普京在回答相关记者提问时更是坚持俄罗斯没有违反协议,其没有强迫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也没强迫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并且暗示美国是美国煽动乌克兰政变才导致克里米亚的分离。
(2014在克里米亚的俄军士兵)
那么问题来了乌克兰如果保留那些核武器,其能否维护自身领土和主权完整么?一方面,任何一件武器本身都有其使用寿命,而且运行和维护成本。核弹头的寿命大概为10年到30年左右,以俄罗斯为例其公开的保有核弹头数量为6850枚左右。然而如果能够保证每一件都能够立刻投入使用,那么其每天这方面的花费就在200亿到300亿美元。这相当于俄罗斯国防预算的大概40%到50%左右。可以想象对于本身经济状况就不怎么好的乌克兰而言,其根本无力保管这些核武器。
(贫困的乌克兰)
另外一方面,这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乌克兰保有的这些核武器,其自己根本就无法使用。因为核武器不是常规武器,不受限制,其需要统一的管控。当时如果没有莫斯科提供的电子秘钥,乌克兰的核武器其实就跟废铜烂铁也没什么区别,顶多也就能当成“脏弹”去用。还有就是乌克兰自身虽然有技术储备,但是前面也讲了,本身经济条件并不好,研发核武器根本就不太现实。
(SS-19导弹)
客观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都不允许乌克兰保留和研发核武器。除此两点之外,外部压力也是一大重要原因。上世纪90年代初冷战阴云散去,美俄关系较好。在当时的条件下,如果执意保留和研发核武器,那么将会面临美俄的双重压力,会被国际社会所孤立,甚至是制裁。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刚刚独立建国的乌克兰而言,是极为不利的。所以乌克兰必须妥协,以顺应国际社会的大趋势,才能立国。
(签署布达佩斯备忘录)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如果乌克兰没有销毁核武器,今天的乌克兰会是什么样的一个国家?
乌克兰是否销毁核武,与今天乌克兰面临的局势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乌克兰走到当今的局面,完全是乌克兰领导人给国家所指的方向,出现了错误,而乌克兰人民被西方媒体忽悠,成为了人家的待宰羔羊。乌克兰即使拥有前苏联遗留下来的核武器,乌克兰的处境恐怕会更加艰难。
在1991年前,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成为前苏联衣钵最大的继承者,前苏联70%的核武器都留给了俄罗斯。但是乌克兰作为前苏联解体的第二大受益者,不仅仅拥有部分前苏联遗留在乌克兰境内的军事工业,还有包括图160在内的战略轰炸机,1900枚为战略核弹头,4200枚为战术核弹头,这还包括一些像SS-19、SS-24这样洲际弹道导弹。可以说,最后的乌克兰一跃成为美俄之后世界第三大核大国,这让美国和俄罗斯极为担忧。
因此,在独立之后的乌克兰,美俄纷纷把目光都投向了乌克兰手中的核弹头。这也让乌克兰方面承受了来自美国和俄罗斯的巨大压力,最终在乌克兰没有控制技术的前提下,和缺少巨额资金维护的无奈下,乌克兰同意俄罗斯回收这些核武器。1994年,美国、英国、俄罗斯和乌克兰签署了《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并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乌克兰在1994年获得了美俄两国共同的核保护承诺后,乌克兰放弃全部核武器。只不过是这样的承诺,到现在来看,早已经变成了一纸空文。
对于当时的乌克兰而言,其国家刚刚独立,并没有摆脱前苏联遗留下来的经济疲软现象。想办法改变国家经济状况,就已经是乌克兰政府的当务之急。然而,乌克兰拥有前苏联遗留下来的军事工业,和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大粮仓,这样的条件只要有合适的国家经济政策和领导人方向,就会让乌克兰很快恢复国家经济发展。可是乌克兰却没有出现这样的政治人物,反而是被西方国家忽悠,学习经济“休克疗法”,让前苏联遗留下来的宝贵资产都贱卖,最终落到了乌克兰的寡头手中,这也给乌克兰日后的危机埋下了隐患。
最终经过几年的折腾,乌克兰的经济始终没有好转,人民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提高。然而乌克兰私有化进程的加速,乌克兰的媒体被西方的代言人所掌控,于是大肆宣传西方的民主价值观,让乌克兰的民众更是向往西方。最终让乌克兰在2014年爆发了颜色革命,亲西方的波罗申科集团登上了乌克兰的政治舞台。当然结果现在我们都看到了,乌克兰的经济并没有亲西方而改变,反而是在波罗申科的统治下整整缩水了1/3。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一个问题,那就是乌克兰并不是因为手中是否拥有核武器,而让乌克兰今天的结局会有所改变。导致乌克兰处于今天糟糕的状况,完全是乌克兰的国家经济政策导致的。乌克兰在交出核武器之后,是获得了美国和俄罗斯的承诺保障,乌克兰拥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乌克兰可以安心发展国家经济。可是乌克兰的领导层并没有把握好这样的好机会,而是在一番折腾之后,让乌克兰更是雪上加霜,弄的民众对政府逐渐失去了信心。
可是乌克兰如果当时拥有核武器,而不是选择放弃,那么,乌克兰将会面临来自于俄罗斯和美国的共同夹击。显然,乌克兰的环境将会面临更加危险的境地,这让本身经济就十分脆弱的乌克兰会面临崩溃的局面。对于当时的国际环境来讲,乌克兰的选择是相对正确,毕竟核武器只有掌握在大国手中,才能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乌克兰拥有核武器,显然是一个危险的存在,完成乌克兰的军队可以贩卖军火这一条上,就可相信乌克兰可能会售卖手中的核武器。
因此,乌克兰手中拥有核武器,只会给乌克兰带来更多的麻烦,根本就不会给乌克兰提供好的国际环境。只不过是乌克兰交出手中的核武器之后,并没有利用好当时有利的国际环境和自身的优越条件。反而是在无能的领导人错误的经济政策下,让乌克兰陷入了更大的深渊。最终导致今天的局面,也怨不得别人,只能说是乌克兰的政治目光短浅,没有格局,只是期望美好,而不去仔细研究。失败已经成为乌克兰必然的结局,只是希望日后的乌克兰能够在某些问题上拥有自己独立的主张,从而逐渐摆脱当今被动的局面。(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