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黑鹰坠落》里三角洲部队那么弱鸡,他们对得起王牌部队的称号吗?
三角洲:弱鸡????what????
三角洲:你怕是没听说过咱的威风。
我们看索马里这个摩加迪沙战役,这场战役美军特种部队总共出动160人,里面三角洲的C中队,游骑兵的三营B连,还有海豹参与。就这么一个临时凑出来的突击队,制定任务的时候,三角洲负责进去抓人,游骑兵负责外围警戒。这一仗,美军特种部队,并没有任何弱鸡的体现,反倒是非常顽强。
美军总共就160人,配合14架直升机支援,地面有悍马车队,而你再怎么有武器,你地面就160人,而对面的索马里民兵,是有2000-4000人参与,摩加迪沙多大个地?基本上是,你看见的人,都是向你射击的人。而就是这场战斗,美军深陷重围,战斗结果是,美军阵亡18人、73人受伤、1人被俘,而索马里上面,上千人伤亡,联合国调查的结果是,索马里300-500人死亡,受伤的又有八九百人,伤亡比是1:10左右,死亡比是1:20左右。
我们看啊,这场战斗,失败原因并不在于美军特种部队自己战斗力不行,而是他将自己置于了一个死地,是指挥系统方面的问题,并不是部队素质不够。
美军的打算是,三角洲队员从空中降落,到奥林匹克饭店去抓人,抓了二十多个,然后从地面开悍马把俘虏押走。而这个地方,又是一个当地人都能迷路的地方,四周又全是人。这方面,就是指挥失误、情报失误导致的,最后美军深陷重围,就是这么个原因。而准备方面,美军的直升机被击落,所有直升机都不同程度受伤,却没有支援过来,准备上又不足。
而你这个武器装备方面,美军出动的UH60黑鹰直升机、AH6小鸟直升机,这在当时都是非常先进的,而这些直升机则又将自己置于一个死地。正常来讲,你UH-60黑鹰直升机,应该是在战斗即将结束,有绝对的空中优势的时候,有攻击直升机打掩护的情况下,才能够出动,在远离对方重兵集团的地方降落。而这是在摩加迪沙,他黑鹰直接把自己放在了对方眼皮子底下,低到了抬手就能打的地步,不被击落才怪呢,地下那堆AK47、RPG全能够到他,以前没打下来,是因为打不着,现在你就在眼皮子下面,我还惯着你么?
而你再看这个美军当时装备的M16A2,在当时也是非常先进的,索马里人拿的是啥?AK47,这种土掉渣的武器,二战结束的时候出现的老枪。你M16A2射程远精度高,但是你在这有用么?你总共一百来把枪,而对面呢,索马里人几百把上千把AK47,还有RPG,直接就能给你美军的悍马打成马蜂窝。你武器的优势有啥用?这场战斗呢,美军可以说是,准备不足、仓促上阵、情报失误,这一连串的都不是特种部队打仗的时候应该出现的,结果这些都出现了,他岂有不输之理呢?这是指挥上的失误,而不是部队本身。如果是战斗力不行,三角洲和游骑兵真弱鸡的话,这100来个人早就被这几千个索马里人打成筛子了。其实吧,阵亡18个,已经是美军的一个非常严重的失败了,尤其死的还都是特种兵。
三角洲、海豹,这都是全球顶级特种兵,全世界特种部队都有自成一套的体系,而他这个体系又是最顶尖的,很多国家的特种部队,在训练、组织、作战、装备选取方面,都是学着他们来的。
美国电影《黑鹰坠落》里三角洲部队那么弱鸡,他们对得起王牌部队的称号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事实上,摩加迪沙之战的美军三角洲部队和游骑兵,都是非常强悍的。
此战美军共有18人战死,而索马里黑人民兵死亡超过1000人,这个比率很惊人,几乎达到1:100。
如果美军是动用了重武器,这种伤亡比也许没什么了不起。
但此战美军没有出动重武器,只有悍马车、黑鹰直升机、MH-6“小鸟”直升机的机枪和榴弹发射器。
最后的救援都是依靠马来西亚的M113装甲运兵车,没有坦克。
实战中,三角洲和游骑兵的作战能力很强,而且心理素质稳定。
大家看《黑鹰坠落》的电影就能看到,黑人民兵是对准美军方向,用AK47乱扫。
而美军士兵包括机枪在内,很少扫射,而是稳定的三连发射击,以保证精度。
实战中,三角洲特种部队士兵右臂中弹,随即可以换成左手继续射击。
至于黑鹰直升机飞行员,也是比较勇敢的。
当时战况绝对不是电影中那样,黑人民兵随便用RPG射了几发,就击击落了2架黑鹰。
黑人民兵对空少说发射了数百发RPG。而黑鹰从战术考虑,必须超低空飞行,等于是在RPG火网中穿梭,随时又被击落的可能。
在具体作战期间,第一坠机点附近的120名美军,抵抗住数千黑人民兵长达7小时的轮番猛攻,一直坚守到援军赶到。
这种战术素养,是让人震惊的。因为美军并没有重武器,只有步兵班的机枪,弹药有限。
相反,黑人民兵不但拥有无坐力炮、车载重机枪甚至还有迫击炮。
至于第二坠机点,因为只有重伤的飞行员Durant一人生还,又距离救援车队很远,实际上已经无法兼顾。
然而这种情况下,2名三角洲的狙击手Shughart和Gordon,仍然自愿去拯救同胞。
他们至少毙伤五六十个民兵之后,被乱枪打死。
在战死前,他们几乎打光了所有的子弹。
最后被打成筛子的Shughart死时,手枪里面就是最后一个弹匣。
就是因为他们打死了这么多人,才被剥光了衣服游街示众。
美国电影《黑鹰坠落》里三角洲部队那么弱鸡,他们对得起王牌部队的称号吗?
你对特种部队的含义一无所知!
特种部队并非蓝博似的一个打十个的超人,而是掌握特殊技能,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除了强健的体魄,更需要较高的智力,执行任务也分常规和非常规之分,除了掌握普通步兵技能外还要掌握化妆、潜伏、侦察、无线电操作、地图作业、车辆特种驾驶、舟船驾驶、突袭、夜战、伏击、爆破、搜集情报、捕俘、战场急救等一堆技能,可能还包括溜门撬锁,翻墙偷窥,偷拍绯闻,打家劫舍,光学习这些技能就要好几年。
他们是军中骄子,不是用来和敌人拼消耗的,而是专职干脏活、累活和见不得光的活。
况且摩加迪沙之战伤亡比是19:2000,美军并未吃亏,只是阵亡士兵尸体被电视传播到世界上,美国丢了面子。
这次挫折反应了美军的弱点。即从来只是在军事上考虑行动方案,根本没有考虑到民心所向,这次行动反映出索马里当地人对于艾迪德武装的态度,美军恰恰是遗漏了这一点,才造成后来尴尬的局面,天时地利人和,最后一点他们到现在都没学会。
另外补充一点,这部影片里面有一位三角洲队员是参加过摩加迪沙行动真实行动的退役三角洲成员,也是本片的军事顾问之一。
美国电影《黑鹰坠落》里三角洲部队那么弱鸡,他们对得起王牌部队的称号吗?
《黑鹰坠落》是取材于1993年在索马里的摩加迪沙之战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影片基本还原了那场15小时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这次战斗对美国后来参与的战争影响极大,突出了地面战斗是美军的软肋,所以无论是后来的对伊拉克的战争,科索沃战争和利比亚战争,美军都极力不采用地面作战,即使是派出最精锐的部队也不能稳操胜券。
摩加迪沙之战美军的代号是艾琳行动,和1980年为解救被伊朗革命军扣押的人质而采取的鹰爪行动一样都是惨败收场。这两次行动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对当地环境研究不充分,例如鹰爪行动中完全没有考虑到当时的直升机无法应对伊朗的沙漠环境;而艾琳行动则低估了军阀对老百姓的动员能力,以至于使美军落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而指挥系统盲目采取赌博式的行动而且胜率还很低;在发生意外状况时没有预案,或者预案不切实际,基本相当于瞎指挥了。
三角洲部队的这两次败仗对美国政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鹰爪行动直接导致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连任失败;艾琳行动的惨剧在美国朝野掀起了轩然大波,致使克林顿总统做出了美军撤出索马里的决定,对外国的干涉也收敛了很多。
虽然三角洲部队有过两次失败的黑历史,不过请大家不要忘了更多的是他们成功的案例:1983年格林纳达的紧急狂暴行动;1989年巴拿马的酸涩初始行动和正当防卫行动;1990年到1991年伊拉克的沙漠之盾和沙漠风暴行动;1993年索马里的重建风暴行动;2001到2002年阿富汗的持久自由军事行动和巨蟒行动;2003到2004年伊拉克的自由伊拉克行动和消除警戒行动。还有许多未公开的行动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从可见的资料得出结论,三角洲部队无疑是美军的一把尖刀;任何一支部队不能做到百战百胜,怕就怕从失败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把这把刀磨得更加锋利。
美国电影《黑鹰坠落》里三角洲部队那么弱鸡,他们对得起王牌部队的称号吗?
建议题主再去把《黑鹰坠落》这部电影看一遍,或者直接去了解一下美军“哥特蛇行动”中的“摩加迪沙战役”,这场战役就是电影《黑鹰坠落》的故事原型。当时正处于索马里内战期间,而这场“摩加迪沙战役”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目的是为了抓捕叛军的首领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控制内乱形势,避免进一步恶化,而参与这场战役的部队主要是美军第75游骑兵团和三角洲特种部队,除此之外,海豹突击队、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和美国空军伞降救援队也有参加,也就是说,美国三军的特种作战部队都参与了这次的行动。
▲哥特蛇行动中的特遣队
但是,在战役开始进入到了市中心进行“斩首行动”的特遣队成员主要还是由三角洲特种部队和游骑兵组成,人数只有160人,但是这场预计1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任务,最终演变成了对峙和营救行动,因为这160名的特遣队成员,需要面对的是对面2000~4000名,甚至更多的武装分子,虽然游骑兵和三角洲部队都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精锐,但是起码在人数少已经是处于绝对的劣势了,而且此次计划在一开始就是打算速战速决的,并没有想着和整座小城的人员交战,所以也就没有携带足够的重火力和空中支援力量,不然也不可能来的只有“黑鹰”、“小鸟”这两款直升机了。
还有一点,索马里的那些军阀在自己的统治区域内,是一直对平民丑化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或者说对于介入索马里内战的所有外部势力,索马里本地的百姓都不会有太多的好感,再加上在抓捕行动失败后,美军的作战太过于束手束脚,最终导致了这160多名的精锐陷入了与数千名武装分子作战的尴尬境地,还有就是前面提到了缺少足够的空中火力支援,且“黑鹰”直升机又被打下来了2架,使得本就人数不多的特遣队还需要分开建立防线和突击路线,因此,才使得这支精锐的部队在战斗力上大打折扣。
但是我们可以看一下双方之间的伤亡比,此次战役包括后面的救援行动,美军一方总共牺牲了19人,受伤73人以及1人被俘虏,而在装备损失方面主要就是被对方击落了2架“黑鹰”直升机,而索马里叛军方面,包括平民在内的死亡人数超过1000人,受伤人数更是在3000~4000人之间,虽然这种伤亡比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后面的救援行动开始后造成的,但是也已经可以证明由三角洲特种部队和游骑兵组成的特遣队战斗力之强悍了,最主要的是此次战役的目的是俘虏叛军首领艾迪德,并没有想着大开杀戒,纯粹就是一场特种作战,而一支擅长特种作战的部队,与几十倍数量的敌人打了一场城市巷战,哪里看出人家弱鸡了?
美国电影《黑鹰坠落》里三角洲部队那么弱鸡,他们对得起王牌部队的称号吗?
文化差异而已,有些国家把自损一千毙敌八百称为大胜,只宣传击毙敌方八百甚至虚拟至上千而只字不提自己伤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