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早期,零式战斗机是当时最强的战斗机吗?

1940年9月13日,在中国璧山爆发了一场惨烈的大空战。

日军派出56架战机轰炸重庆,我空军第3、第4大队出动25架伊—152和9架伊—16—10战机进行拦截。

然而,我军突然遭到新式战斗机,13架零式战斗机的突袭。

我军3架伊—16—10瞬间被打得起火下坠。

当时我军还没有零式战斗机的情况,并不知道遭遇什么先进武器。

即便如此,国军飞行员仍然毫不犹豫的架机进行空战。

然而,我军发现敌机速度非常快,简直像闪电一样。

我军速度最快的伊—16—10在其面前,就像一台老迈的手扶拖拉机。

更可怕的是,敌机不仅仅是速度快,还非常灵活。

我军以盘旋格斗著称的伊—152,在零式战斗机面前根本不是对手。我军一个圈没转完,敌机已经追上对我军多次射击了。

第4大队的徐吉骧(后改名徐华江)驾机技术精湛,是我军中少有的在空中格斗训练中拿过满分的飞行员,他发现自己的伊—152均不如对手。

虽然徐吉骧将伊—152的性能几乎发挥到了极限,多次占位咬住了敌机。

可惜由于零式战斗机性能太强,每次徐吉骧射击都是慢半拍。

零式战斗机能够赶在我方射击之前,迅速甩掉我军战机。

徐吉骧不但没有击中敌人,反到被日机抓住机会,十几次击中他的座机,最后被打的迫降落地。

半个多小时后,这场一边倒的空中格斗终于结束了。

我军空中损失11架战机,迫降损失13架战机,合计损失24架,牺牲飞行员10人,受伤8人。

第3大队28中队的雷炎均中队长,含泪叹息:“飞机差的太多,根本还不了手…”

日军则毫发无损,仅仅只有几架飞机中弹受了点轻伤。

造成我军如此大损失的战机,就是我们上面说到的零式战斗机。

零式战斗机不是当时国军任何一种型号战机可以对付的。

甚至后来性能强大的美军P47,对于零式战斗机也没有必胜把握。

只有最先进的野马P51才能够彻底压倒零式战斗机。

由于零式战机强大的性能,我空军为保存实力采取了避战的方式。

到1940年底,我空军也仅剩65架战机。

为了对抗零式战机,1941年,空军从苏联引进了最后一批93架伊—153战机。

在新飞机到货以后,1941年3月14日,日军派出12架零战护航10架97式舰攻前往成都,我军派出第5大队所有战机,会同第3大队28中队,共计31架伊—153战机迎敌。

双方在双流上空展开激烈空战,结果我军仍然惨败。事实证明,这种苏军战机也根本不是零式的对手

在混战中,零式击落我机8架,同时我军还迫降损失8架,合计损失16架,日方则毫无损失。至此,我空军主力飞行员已损失85%以上,中国空军的骨干已经几乎不存在了。

二战早期,零式战斗机是当时最强的战斗机吗?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您这早期加的不错,这玩意后期就扯淡了,因为日本人拿这玩意当碰碰车的撞美国人的军舰去了,毕竟零式战斗机正面杠美国战斗机,这就是在找死。

有些人说这零式战斗机的时候,喜欢从什么技术角度上去说事,那没劲。要不就扯他的什么战绩,也没多大意思。

零式战斗机这玩意胜在一个灵活,其他的都不咋地。当然了估计有些人不爱听,那么咱就从这东西称霸,到最后完蛋,说这么一通,您自己吧嗒吧嗒这味道。

零式战斗机开头的时候。

咋说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这零式战斗机也风光过,差不多有三个年头吧!

1937年五月份的时候,日本军部找到他们家那飞机制造商,想要弄一款飞机。这帮子打了鸡血的日本军人,要求造一款万能飞机。

啥万能飞机呢?他就既能战斗,还弄轰炸,捎带脚的还能做个侦查的多重作战任务飞机。

这事被三菱公司给接了单,回头就丢给一个叫堀越二郎的家伙搞设计。

就这人组织了一个二十九人的小组,这里头年龄最大的就是这堀越二郎三十四岁,所以这个设计团队,年龄偏轻,所以胆也肥。

他们在九六式战斗机的基础上,来设计零式战斗机。

这堀越二郎对这飞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飞的快,飞的高。大家伙一听这话,就感觉这应该在发动机上琢磨事,把那发动机整的火力十足,啥都好说。

咋说呢?日本人他就没这技术,就没在发动机上动啥心思,他是从另一个角度入手的。

想着法的给这飞机减重,毕竟飞机轻了,原来动力不变,可不就飞的快了吗?身轻如燕他还能飞的高呢?

接下来您看他是怎么干的。他不仅见油箱自动灭火装置给你拆了,就连驾驶员的座舱和油箱的防护钢板都没留下。

再有这飞机上用的铆钉,也从原来的直径3.5毫米,变成了三毫米。您别小看这铆钉,架不住这玩意多,积累起来这分量就不少,回头还采用了超硬铝合金,还弄了一个大视野的座舱。

总之这么一通改下来,上秤上这么一秤,好家伙零式战斗机的空重也就一千五百七十九公斤,就这分量特别适合航母使用,而且这速度达到了惊人的五百三十四千米。

当然日本军部看到这零式战斗机的时候,乐的跟多花似的。

第一批出厂的零式战斗机就被日本人拉到了咱中国战场上了,其实您也能想象得到,这时间点上,日本人和咱打成了对峙。

他们已经打不动了,只能拉着一点炸弹跑去轰炸重庆,想要通过不断的轰炸让国民政府举手投降。

这纯粹是想多了。

不管怎么说吧,第一批十五架零式战斗机就这么被编成了两个中队。八月十九号的时候,急不可待的日本人就派了十三架零式战斗机护航五十四架九六式轰炸机,跑到咱重庆丢炸弹,当时咱也没拦截。

到了九月十三号的时候,十三架零式战斗机带着轰炸机可就又来了,飞到璧山上空,这次咱有三十架战斗机进行拦截。

咋说呢?那会咱家里就没有什么航空业,都是靠卖来的飞机组建的队伍,所以这飞机也老了。

和这零式战斗机的性能压根就没法比,毕竟零式战斗机本身就轻,那么他的转弯角度就小,爬升速度就快。

这就跟胖子惯性大,不好改变方向一个意思,所以这零式战斗机相当的灵活,那么咱要是咬住了他,被他发现,很快就能摆脱,一个爬升,兜到咱后边,反过来到是把咱咬住了。

咱被击落十三架,击伤迫降了十一架,十名飞行员牺牲。

当时咱把日本人有新式战斗机的事,报给了美国空军,希望他们重视起日本这零式战斗机。

结果美国人压根就没当回事,这就造就了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国人吃够了零式战斗机的苦头,那家伙被敲的满头包。

1941年十二月七号,零式战斗机参与了偷袭珍珠港,这过程咱就不介绍了。

这就相当于美国这个牛仔,蹲在大海边上抽着雪茄,享受阳光浴的时候,被小个日本人掐着脖子,给抽了一顿大耳瓜子。

打这里起,日本人的重心开始往太平洋上倾斜。当然这是因为日本人在中国战场上已经找不到任何便宜了,这么继续耗下去,他是在等死。

就想着抽一顿美国,看看能不能给他续命而已,当然就算是日本人将重心往太平洋上倾斜,但在太平洋战争的整过过程中,日本人搁在咱中国战场上的兵力都是远远比太平洋上的多。

这个时候,您就看到,日本人拢共就生产了三百架零式战斗机,留了五十架在咱中国,其实二百五十架这都塞到太平洋上去了。

说道这里估计有些人就要说了:“你看看这飞机都在太平洋上了,你还说日本人的兵力在中国多?”

咋说呢?在中国日本人就不需要这么多零式战斗机,有些个老式的战斗机就可以了,因为咱中国的飞机在之前就消耗的差不多了,所以对于日本人的飞机来说,那可没有任何威胁可言的。

好吧,咱不说这个了,回头说美国人和日本人的较量。

1942年六月四号,中途岛之战这就打起来了,美国人六架野猫加二十架水牛战斗机掩护六十六架轰炸机,可就跑去给日本人的舰队丢炸弹去了。

结果遇到日本人的零式战斗机,美国十七架战斗机被打下来了,七架战斗机受伤,而零式战斗机无损。

跟着美国人不服气,六架复仇者鱼雷攻击机,带着四架B26轰炸机来轰炸赤城号航空母舰。

结果撞上日本人二十架零式战斗机。您听着飞机类型,就知道美国人能有个好?除了三架带伤回来的,其余全掉海里头去了。

美国人再次出动十六架轰炸机,一半被零式战斗机击落。

跟着美国人又来。

不管怎么说吧,虽然日本人的零式战斗机比较牛气吧,但海战打的是军舰,最后的结果是美国人赢了中途岛海战。

但美国人也为此付出了五十七架飞机的代价,至于击伤的就更多了。

这就是美国人不注意收集情报而付出的代价。

那么美国人如何解决零式战斗机的呢?

这其实也是一个偶然。在1942年的六月三号的时候,一架零式战斗机在返航的时候,发现油箱漏油了,这家伙就飞不回去了,没法子这日本人就把飞机飞到阿留申群岛上的一个无名小岛。

当时按照日本人的规定,这零式战斗机要是发生迫降,如果周围环境有可能被俘,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这零式战斗机给炸毁。

结果太巧合了,那日本飞行员迫降的时候,把自己个弄死了,他就没有机会引爆这飞机,最终这飞机就落到了美国人的手里。

美国人拿回去,回头就把这零式战斗机给拆了,拆开一瞅,他们才知道,这什么东西啊!

里头的玩意,没有一个是新奇的,还比美国人的落后,零式战斗机之所以如此灵活,压根就跟发动机没多大关系,就是日本人把能减重的地方都给你减了,这才造就了他的灵活性。

飞机最要命的油箱和驾驶员的座舱都没有防护钢板,得咧,打日本飞机可劲的朝这俩地方打,一打就一个准。

发现这个秘密之后,美国人逮住零式战斗机就朝这俩地方打,一打日本人的零式战斗机直接就炸了,等不到落地就空中解体了。

那么针对零式战斗机,美国人造出了恶妇舰载机,那速度在五百九十四千米,一装就装了六挺机关枪。

而且这恶妇的防护性也不错,带弹飞行于中弹坠毁的比例也就是九比一而已。

到了后来,美国的雷电也出来了,这货囊括了恶妇所有的优点之外,俯冲性能和机动性能比恶妇还要好

所以在1943年十月十一号,四架雷电在空中遇到人了日本人三十六架零式战斗机和十二架轰炸机,这通突突。

一家伙就击落了七架零式战斗机,大队长基比尔一个人就干掉了六架零式战斗机。

后来没辙的日本人,想要把这油箱和驾驶舱给防护起来,也就是弄个改进型啥的。

结果打了鸡血的日本人军人,认为他们不怕死,用机动性换取安全是可耻的,所以零式战斗机就一直是那个样子,没怎么改动。

其实零式战斗机已经把该压榨的地方都压榨了,已经没有多大改进的余地了。

后来那堀越二郎想要憋个烈风出来和美国人的飞机对着干,结果美国人的轰炸机已经开始频繁的往日本小岛上飞,这烈风还真就憋死在了堀越二郎的脑子里了。

那么零式战斗机呢?这玩意已经是垂死挣扎了,不过最后居然被日本人挖掘出了他的另一个用途。

当时是这么回事。

1943年十月二十五号的时候,五架零式战斗机瞅着美国航空母舰圣路易斯号发动了攻击。

就这五架小飞机那是白搭,废了半天劲,啥效果都没有。

结果日本人的脑壳一抽抽,这就架着零式战斗机往航母上撞。

“咚!”的一家伙还真就把圣路易斯号给撞沉没了,这家伙日本人收到消息之后,就俩字——开心!

“吆西!”至此一个叫做神风特攻队的玩意诞生了。

说道这里估计有很多小伙伴要问了:“这玩意为嘛叫神风呢?”

其实也简单,当年元朝的时候,元军坐着大船这就准备去打日本。当时日本人接到消息之后,都快哭了,感觉天塌了。

结果海上遇到一股子风,把元军给刮到大海里头去了,日本人认为这是一股子神风,所以这个所谓的神风特工队的神风是这么来的。

后来日本人根据这个神风特工队,又弄出了不少自杀式武器。

这其实就是日本人最后的挣扎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二战早期,零式战斗机是当时最强的战斗机吗?

讲真,零式战机设计的还算精妙,但还不算多优秀,之所以让美国和中国飞行员那么恐惧,是因为日本人的作战思维太丧心病狂,操作方法太野蛮。

零式战机不是什么绝世精品,但也不是垃圾,它所以举世闻名,只因为它生逢其时、生逢其主,落在了日本飞行员手中。也可以说,是日本人把一副烂牌打好了;就像一个演奏大师用一把普通的小提琴演奏出一曲余音绕梁的天籁之音。

1984年,曾经有一部电影风靡一时,它的名字叫《燃烧的零式战斗机》,是由日本著名导演舛田利雄执导,著名影星堤大治郎、早见优和加山雄三参演的一部战争片。

影片讲述的就是二战中零式战斗机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太平洋中,日本飞行员顶住了美军的强大攻势,夺取了太平洋上空的制空权,以"零战"威震天下的"传奇"。

零式战斗机其实跟"零"关系不大,因为它是出自日本的三菱重工,所以叫菱式战斗机,原始的型号是:A6M,后来外界以讹传讹就叫成了零式战斗机,日本人一看大家都这样叫了,也改不过来,自己也叫零式战斗机了。

关于零式战斗机名字的由来,也有另外一种说法,说它开始服役时正是日本皇纪纪元2600年,因为年号最后两位数字都是零,所以起名叫零式战斗机。

零式战机作为日本二战期间的主力战机,主要配备在日本海军的战舰上,是日本海军舰载机挑大梁的角色,在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为日本法西斯屡建奇功,作恶不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1941美日宣战后,零式战斗机以转弯半径小、速度快、航程超长等特点碾压美军的系列战斗机,让美国空军在前期吃亏不小,美国飞行员几乎得了恐惧症。而中国空军当时的装备,更无法跟日军相比。

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在二战初期,1942年之前的三、四年间,日军的零式战斗机是一骑绝尘、没有对手的。

零式战斗机配备20mm1机关炮2门,携带炮弹120发。如果加装一门机关炮的话,则可以装备两挺机枪,机枪子弹280发。该机续航时间可以达到6小时。而同时期的美国主力战机P40的飞行高度比零式低了一千米,续航时间少了一个半小时,可携带弹药也比零式少。

零式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改进,根据实战经验,零式飞机在1941年第一次改进,改进后的战机续航时间增加了两小时,携带弹药增加了三十公斤,飞行高度增高1000米。

由于采用了特殊材料,零式飞机机体很轻,仅有1.6吨。因在发动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时速惊人,达到了530公里/小时。

机体轻的另一个优点体现在升空速度能力,续航能力,转弯速度,各项功能优越,把F2A、F4F、P-40、喷火等欧美战斗机远远甩到身后,格斗能力总体性能遥遥领先。

从1938到1941年,日军连续对中国重庆轰炸,中国飞机数量少又性能落后,几乎不敢应战。

1940年9月13日日军出动49架零式战机照例轰炸重庆,如入无人之境。日军欺人太甚,中国空军编队35架伊15和伊16愤怒迎击,终因寡不敌众,有30架被击落,只有5架返航还受了伤,而日军战机没有一架被击落。

接下来的半年较量中,中国空军的战机损失99架,日方没有损失一架战机,只有两架零式由于意外而损伤。

太平洋战争初期,盟军飞机真的是干不过零式战机,这出乎盟军的意料。

开战初期,零式在太平洋战场仅仅投入了不到250多架,但干掉了盟军六成的飞机,仅仅三天,美国在菲律宾的战机几乎全军覆没。菲律宾的制空权就落到了日军手里。

1942年6月3日,上帝送给了美军一个很珍贵的礼物——中途岛战役中,一架零式战机由于出现故障迫降在一个荒岛上,飞行员丧生。美军意外地发现了这架零式,他们如获至宝,他们立即派人对其进行仔细研究,后来马上根据它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研制出了,P-51野马、F4U海盗、F6F等一批更高性能的战斗机的快速投入太平洋战场,零式战斗机成了纸老虎,黔之驴,优势丧失殆尽。

但到了战争后期,零式战机再次威名大震,因为日本法西斯成了强弩之末,他们做困兽斗,丧心病狂地用零式战斗机给自己陪葬。把零式战机作为成神风特攻队"的自杀攻击武器,给美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但也于事无补,回天无力,不能挽回日军灭亡的命运;因此零式战斗机又被盟军叫做疯狗战斗机,日本人把它叫做悲剧战斗机。

但不管怎样说,零式战机在二战初期确实是叱咤风云,独领风骚。

二战早期,零式战斗机是当时最强的战斗机吗?

最强战斗机可能算不上,但说当时的零式是最强舰载战斗机是没有问题的。

二战初期的BF-109E和喷火Mk2在最大飞行速度上都明显高于零式,它们的最大飞行速度都接近600km/h,比零式早期型号高了接近20%。

但是同时期的舰载战斗机,比如F2A水牛,或者F4F野猫,比起零式确实是垃圾。

至于很多人说的飞虎队用P-40吊打零式?这完全是扯淡。零式的首次实战确实是在中国战场,不过那是1940年的璧山空战,那个时候飞虎队还没影呢。

除开璧山空战,在中国大陆的全部都是陆航的飞机。

日本陆航用的是Ki-43隼,飞虎队的P-40根本就没有和零战打过。而且即使如此,飞虎队所谓的超高交换比那都是靠消极抗战得来的。

在1944年扩编并换装P-51野马之前,飞虎队从来就没有在与日本陆航的作战中掌握制空权,都是等待日机编队深入境内然后找找机会打一下,即使如此交换比也不超过1.5。P-40确实与零式交战过,不过是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国陆航的P-40对上日本海航的零式,然后被吊着锤。

二战早期,零式战斗机是当时最强的战斗机吗?

肯定不是啊,零式战机诞生的时候是在1940年,初成作战规模的时候也要到1941年,而同时期的欧美国家比零式战机还要优秀的战机多的是,德国的BF-109、英国的飓风和喷火,美国的P-38战机综合性能都要优于日本零式战机,甚至是美国的P-40战机都可以和日本零式战机一较高下。日本临时战机,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有一个最大的优点是其他所有飞机都不具有的,那就是它是航母的舰载机,能够在航母上起降,跟随航母到远海进行作战。

而放眼全球同时期的航母舰载机,零式战机的性能可以算是优秀的,它机体油箱载油可以飞2200公里,是同时期全球航程最远的战机,而且拥有着最小的转弯半径,第一个搭载20毫米机炮的舰载机,这些都是它的优势。再加上它机体较轻低空机动性能灵活,所以在太平战争初期大杀四方。但这并不代表着它就是最强的战机,现在很多人都知道零式战机是空中打火机,没有装甲一打就着🔥,所以它顶多是一个专注某一方面的特长生,相比其他拥有着综合性能的战机它并不算是一个优秀的飞机。

速度是作战飞机性能的一个最重要属性,作战时期的空战基本上凭借着速度来取胜,和同一时期的飞机相比零式的速度并没有任何优势,后来美军克制零式战机的方法其实就是速度。而日本零式战机在中国取得的首个战果依然是依靠速度而不是机动优势,因为当时中国空军使用的苏制伊-15/16战机速度最大飞行速度才440km/h,而零式战机却高达520km/h,所以临时战机和中国空军对战,依然是依靠速度来取胜。而面对飞行速度为540km/h以上的美制P-40战机,零式都不占优势,在澳大利亚战场上,P-40对战零式的战损比为1.2:1,而P-40这货美国陆航和英国空军都看不上眼,因为自己都有比它更好的飞机。

二战早期,零式战斗机是当时最强的战斗机吗?

零式战机的设计理念与日本人的性格密不可分,日本人非常崇尚进攻,就如他们的剑道一样,讲究一击毙命,讲究强大的攻击力,为了攻击可以忽略其他的一切,于是便有了零式战机。

零式战机由日本三菱重工和中岛飞行机株式会社设计、生产,于1937年开始研制,1940年服役,之后成为了日军的主力舰载机。因为此款战机服役的时间是1940年,正好是日本神武纪年的2600年,其型号也由此得名是为零式。

零式战机最大的特点就是机动性极强,最大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490千米,拥有极好的垂直机动能力,这就使得其他战机在与零式缠斗的时候很难从背后咬住零式,甚至零式战机一个反转又会反咬对方。零式战机机体重量仅为1570千克,这也是零式性能优势的最大来源,因为特别轻,所以翼载极小,完全弥补了其发动机动力的不足,增强了飞机机动性的同时也加强了其续航能力。此外在火力上,零式装备了2门20毫米机关炮,以及2挺7.7毫米激光枪,拥有非常强大的火力。

但如此高性能的机动性和攻击性牺牲的是飞机自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由于机体太轻,所以在遭到对方攻击的时候就很容易被打散架。更致命的是,零式战机的油箱外层非常薄,在交战的时候很容易被对方打穿,一旦油箱被打穿就很容易引起爆炸,所以到了战争后期,零式战机也有了“空中打火机”的称号。

▲美军前期的主力战机是野猫战机

这种战机刚出来的时候盟军还是被打的非常懵逼的,在太平洋战争刚开始的几个月内,日本就凭借着250多架零式战机击毁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区战机的三分之二。尤其是在珍珠港事件中,日军第一波攻击183架战机中就有43架零式战机,在轰炸珍珠港的时候日军飞机顺带摧毁了美军地面上的岸基飞机。在混战中还是有30多架美军P-40岸基飞机成功起飞与日军展开了空战。不过空战当中P-40并没有占到零式战机多少便宜,大部分被击落。

1941年12月18日,日军飞机对美军在菲律宾的驻军发动了攻击,84架零式战机护送108架轰炸机袭击了美军的克拉克机场,美军飞机紧急起飞迎战,然而交战后不久美军15架野猫战机就被零式战机击落,此外还有50架战机还没起飞就被摧毁了。仅仅一天时间,日军就基本消灭了美国在菲律宾的空中力量。

战争初期,美军主要用野猫战机与日军的零式战机正面交锋,零式战机与野猫相比,无论在速度、爬升还是机动性上都全面占优,但野猫火力更强,机体更为坚固,俯冲速度与零式旗鼓相当,而零式的转弯半径比野猫要小很多,这就使得零式在空战中总是能快速转弯占位,绕到美军战机背后。在太平洋战场上,零式战机也一度让美军束手无策,但是美军也很快就想出了应对日本零式战机的办法,“萨奇交叉曲线飞行”。

“萨奇交叉曲线飞行”,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己方战机相互打掩护的战术,无论日军零式在背后咬住了己方的那架战机,已方的另一架战机就飞到零式的背后,并开火将其击落,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在中国战场的飞虎队司令官陈纳德经过多次对日军作战的观察,他注意到零式战机在低空的作战性能非常好,但是在高空的作战性能就非常差,而且零式不敢进行高速俯冲攻击,这主要是因为零式的机体结构不坚固所致。陈纳德就抓住了日军零式战机的这两个弱点,让飞虎队员与日本零式战机长时间缠斗,因为时间长了,日本零式战机的弹药就不足了,同时也多采用俯冲攻击的方式对零式加以打击。因此在战争初期,中国战场上的飞虎队就曾经创造出击落日军280多架战机,自身仅损失十几名飞行员的战绩,沉重地打击了零式战机。

1942年6月3日,日军一架零式战机在攻击阿留申群岛的美军基地后,在返程途中由于油箱被击中导致漏油而不得不迫降,在迫降过程中机毁人亡。美军找到了这架飞机,对其研究发现实际上这架零式战机只是受到了轻微的损伤,后来美军就将其带回了基地,经过修复后对这架零式战机进行了各方面性能测试,从而掌握了零式全部的作战数据。

▲随着坠毁零式战机的修复,美军也掌握了零式战机的全部资料

美军经过研究就发现了零式的很多致命缺陷:一是零式战机只有在低速的情况下才会有良好的机动性,一旦速度快了,零式的机动性就会急剧下降;二是零式的机翼机构存在着重大缺陷,俯冲速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三是零式为了追求机动性,没有安装密封油箱和任何自动灭火装置,飞行员也没有装甲保护,机体表面中弹就很容易引起飞机着火。为此美军就专门研制了穿甲燃烧弹,专门用以对付日本的零式战机;第四就是在水平飞行的时候零式战机左转弯很灵活,但是右转弯就不行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在于飞机本身是不对称的。所以美军由此又总结出了一条,一旦被零式追尾,就立即右转弯,这样就会比较容易摆脱零式的追击。

在掌握了日军零式战机的所有秘密后,在1942年的圣克鲁斯群岛海战中,日美双方都出动了自己的主力航母参战。几乎在同一时间双方的侦察机都发现了对方的航母,于是双方的舰载机同时出动展开了空中大战。日本首先出动了64架战机,包括了21架99式俯冲轰炸机、20架97式鱼雷轰炸机、21架零式战斗机和2架指挥机。美军则出动了27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21架复仇者式鱼雷轰炸机和24架野猫战斗机。双方的零式战机和野猫战机就此发生了交火,美军利用掌握的零式战机情报,采用了“萨奇交叉曲线飞行”、俯冲攻击等一系列作战战术,使零式战机失去了往日的优势。此战下来虽然美军的“大黄蜂”号航母被日军击沉,但是美军只损失了26名飞行员,而日军却损失了148名飞行员。这让日本失去了赢得太平洋战争的最后希望,因为日本在中途岛海战之后仅存的有经验的飞行员在这一战中损失惨重。

▲圣克鲁斯海战后,日军精英飞行员所剩无几

到了战争后期,随着美军地狱猫战机的出现,零式战机就完全不是美军的对手了。1944年6月19日,美国空军对菲律宾群岛的日军发动攻击,美军出动了240多架战机,与日军战机发生了空战,这场空战美军打的非常轻松,就如古代的猎火鸡一样,后来此战也被戏称为“马里亚纳猎火鸡”。

此后日本由于损失了大部分的精英飞行员,再加上日军战机的性能也逐渐被美军超越,到了战争后期只要日本飞机升空就基本只有被美军虐的份了。在1944年菲律宾海战的战场上,日本的三艘航母竟然几乎以裸舰(没有舰载机)的状态出现在了战场上,这不是日本国内生产不出舰载机,而是日本没有舰载机飞行员了。

战争最后,当美军用B-29空中堡垒轰炸日本本土的时候,由于空中堡垒轰炸机的飞行高度非常高,以至于零式战机根本就爬不到其飞行高度,就只能在空中堡垒的下方发射子弹对其进行轻微的拦截了,当然这样做基本也没什么效果,大多数时候零式战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美军轰炸机在日本各大城市光顾而无能为力。

总结:零式战机在战争初期确实是无敌的,但这也是日本军工畸形发展的产物,为了获得高机动性却忽视了飞机其他方面的性能,这样的飞机就留下了太多致命的缺陷。虽然初期盟军在对付零式战机的时候一时间束手无策,但随着战事的推进,随着对零式战机的不断了解,也逐渐摸索出了对付零式战机的有效战术,并屡试不爽。而到了战争后期,零式战机就完全失去了昔日的优势,成为了盟军的空中活靶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