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是从哪里进口石油的?怎么样?
当提到中东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时,人们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很可能是身着一袭白袍的阿拉伯土豪,而以色列这一以高科技立国著称的犹太国家和化石能源出口恐怕沾不到半点关系。不过这个印象在今后需要改变了,随着过去几年地中海东部天然气储量的不断发现,包括以色列在内的国家都开始探索本国的天然气之路。
根据BP公司最新的《世界能源统计评论》,2015年以色列的能源结构主要为:石油和其他液态能源(43%)、天然气(30%)、煤(26%)。在2005~2015十年间,以色列的煤炭消费下降了15%。与此同时,对天然气的消费却增长了四倍以上。
(以色列地图)
下面我们来了解下以色列自建国起能源究竟从何而来第一次中东战(1947年11月–1949年3月)
(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以色列建国之初,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国内外形势严峻。以色列能源进口线路几乎全部被切断,其中最主要的摩苏尔-海法输油管线被伊拉克关闭。为了保障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以及保证军队在战时可靠燃料的供应,从苏联、北海、墨西哥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同时从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家进口煤炭。
在1947年之前,苏联一直强烈地敌视犹太复国主义,然而在1947—1949年苏联却给予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最坚定的支持。
如果没有苏联及其东欧卫星国的支持,作为现代以色列国成立的政治保证和法律基础的联合国决议—《关于巴勒斯坦将来治理(分治计划)问题的决议》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获得所必需的三分之二的支持票。
不仅如此,在以色列宜告成立后,苏联是“第一个给予法律上承认的大国”。在此之后,莫斯科继续给予新生的以色列国以道义上、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的全方位的支持。
1956年的第二次中东战争,
然而由于美苏争霸的世界格局形成。苏联开始支持阿拉伯民族主义,与美国在中东地区展开对峙,以苏能源外交也随之中断。从此以色列能源外交开始转向伊朗。
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前,伊朗就与以色列保持紧密联系,其中双边外交关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石油。以色列在建国初曾提出铺设埃拉特-阿什凯隆管道来进口伊朗石油的计划,但最终未能实行。
1953年,以伊双方签订了石油供给协议,只不过双方能源合作关系一直秘密进行。随着巴列维国王上台,伊方希望摆脱国内经济困境,改变第二次中东战争导致的传统石油出口路线受阻的局面,此时正当苏联中断了对以色列的石油供应,以伊双方顺势加强了业已存在的石油关系。1957年年底,以伊石油合作关系公开化,从1959年开始,以色列80%-90%的石油从伊朗进口。
这一时期,由于以色列刚刚独立建国随即陷入了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围攻,能源外交起步略显艰难。由于苏联和伊朗的先后支持,为其在被封锁与遏制期间的经济、社会、军事国防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以色列凭借之前累积的石油资源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取得了绝对优势。战后,以色列攫取了埃及主要石油产区西奈半岛。据悉1967年-1975年,以色列石油消费总量约65%来自西奈半岛。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色列石油消费基本实现自给。但由于以色列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攫取了阿拉伯国家大片领土,进一步激起了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复兴,以色列在国际上更孤立,以色列石油供给也因苏联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常常受到钳制。
1973年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改变了中东的地缘政治格局。在以伊能源关系开始走近的同时,以色列整个能源外交格局发生了变化。埃以和平协议签订,西奈归还埃及,造成了以色列石油供应的紧张。以色列开始尝试在埃以和平进程的框架下,与埃及开展能源外交。埃以和平条约中也规定以色列有权争取获得埃及国内需求之外的石油。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苏伊士运河被关闭,为解决伊朗的石油运输问题,1968年以色列与伊朗按照各占50%的股权合资成立了埃拉特阿什凯隆管道公司(EAPC),兴建从红海直通地中海的石油运输管道。管道全长254千米,直径42英寸,建成后,伊朗生产的原油能够通过油轮在以色列南部埃拉特港码头卸货,再通过管道输送到地中海城市阿什凯隆,重新装载上油轮运往西欧地区。泛以输油管道的建成既满足了以色列的石油进口需求,又解决了伊朗供往西欧地区石油的运输通道问题。经过扩容,1973年,埃拉特和阿什凯隆的贮存容量分别提升至110万立方米及130万立方米。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巴列维王朝被宗教势力推翻,伊以走上敌对关系,伊朗停止使用泛以输油管道,而以色列也将埃拉特阿什凯隆管道公司收归国有。
高速发展时期(1991-至今)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色列经济实体增大及能源消耗量增加,埃及作为长期石油供给的重要性逐渐下降。在伊拉克战争的前期,有人谈到重新启动从伊拉克摩苏尔到海法的废弃管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以色列需要以某种方式争取叙利亚的支持,因为他们控制了部分路线。
另外,以色列开始把能源外交推向中亚国家,并与周边国家改善关系,引进西方油气公司资金及技术。从2003年开始,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攀升,制造业成本大幅增加,对以色列来说,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一直很高,通胀压力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本来就很大,因此不得不并对能源部门进行改革。首先要拓展进口渠道,增加从俄罗斯和里海国家(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石油进口,进口量达到80%,其余从鹿特丹和埃及进口。其次立足本国寻找能源问题的解决办法,加大石油勘测力度,开始从页岩油中提炼石油。再次是积极发展核能;最后是加大天然气的进口和开发。这一阶段,以色列开始走向能源的全面发展阶段。
从1999年起,以色列陆续在海上发现了多个气田,改变了该国能源只能依靠进口的局面,但他们在陆地上的收获一直微不足道。就在本周,以色列在戈兰高地的油田上勘探出储量为数十亿桶的原油,他们将不再艳羡那些邻居们了。
据当地媒体Globes报道,以色列石油勘探公司Afek Oil and Gas在位于该国境内的戈兰高地上发现油层,“储量可供以色列在未来数十年内实现自给自足”。目前以色列每天要消费27万桶原油。
Afek是美国新泽西Genie Energy旗下子公司,后者的股东包括前美国副总统切尼、金融家迈克尔·斯坦哈特、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和传媒大亨默多克。Genie Energy的首席执行官Geoff Rochwarger曾表示,自从以色列建国以来,石油公司已经进行了530次勘探,但并没有获得有商业价值的收获。
(以色列石油钻井平台)
该油田面积达98000英亩,约占整个戈兰高地的三分之一,这里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是以色列最主要的淡水来源。但戈兰高地为交界的以色列和叙利亚争议领土,其归属问题也会让生产复杂化。
实际上,此地钻孔的执照最初在2013年4月颁发,但以色列自然保护学会等团体和当地居民多次上告到以色列最高法庭,他们认为石油开采会给生态带来不可逆的伤害,因此所有开发延期,直至2014年12月探测活动才得以开始。
包括《以色列时报》在内的媒体也强调,石油抽取的难易程度等问题还是未知数,实际的大规模提炼要等一段时间,另外,鉴于目前油价一直游走于低位,为了使得该油田盈利,石油生产必须维持低成本。
此外,由于地处冲突焦点地带,尤其是邻国叙利亚动荡不安,日后保护临近战区油田难度很大,一些大型目标更容易成为敌人的标靶。
以色列是从哪里进口石油的?怎么样?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是很多人都不熟悉的领域。木叔对以色列研究十几年了,可以和大家交流。写个1500字吧!
答案可能很让人吃惊——美国没帮什么忙;伊朗都曾给以色列输油;哈萨克斯坦是如今以色列石油主要来源之一。
先说说以色列的探明石油储量吧!很多人可能会笑了——才1150万桶,这是什么概念?确实是少得可怜,这只是美国一天生产石油的产量。
换句话说,以色列的石油储量基本是0。不过因为以色列国家很小,只有900万人,所以每年以色列生产几千桶石油,和过家家一样。
但每天消费大约25-30万桶,这就导致几乎全部的以色列国内用油必须依靠进口。
因为和阿拉伯人关系不好,所以中东地区大量的石油都不给以色列出口。换句话说,包括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国家对以色列实行石油禁运政策。
这就导致了以色列只能“舍近求远”,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邻居身上,于是以色列的石油战略开始“远交近攻”。在过去数十年当中,以色列的石油来源一直多变。
20多年来的大量的原油进口来自安哥拉、哥伦比亚、墨西哥、挪威。这些国家基本上和以色列关系不错,或者说不会公开为敌。
美国其实也给以色列石油,但并不多。
以色列人就多方想办法。
1967年的“六日战争”之后,以色列人控制了西奈半岛的埃及油田,从而获得了一个有趣的石油来源。不过1979年以色列和埃及达成和解,以色列把西奈半岛连同油田都归还了埃及。而埃及也保证在一定时期给与以色列继续输油。
甚至如今关系视同水火的伊朗,在几十年前也曾是以色列石油来源之一。伊朗确实满足了某一段时间以色列的需求:从1968年开始以色列就使用了一条名为跨以色列管道(TIPline)的管道从红海进口伊朗石油。但是巴列维国王政权在1979年什叶派教士集团被推翻后,伊朗关闭了这个管线。
(TIPline的石油管道)
以色列还希望从伊拉克输油。
近些年以色列内部讨论重新启动一条从伊拉克摩苏尔到以色列最大港口海法的废弃管道。
为了做到这一点,以色列需要以某种方式争取叙利亚人的支持,因为他们控制了部分路线。但是叙利亚内战显然阻碍了这个计划。
不过2015年金融时报的消息称,以色列近几个月从伊拉克的库尔德地区进口了大量石油,当八年5月初至8月初之间进口量甚至高达1900万桶。但这不是通过输油管进行的,而是通过土耳其的塞汉港口转运的。该媒体的消息来自一份国际石油流向报告,援引的是运输数据、贸易来源和卫星油轮跟踪信息。
因此相对可信。
(库尔德人身披以色列和库尔德旗帜)
这也是为什么当伊拉克库尔德人举行全民公决要求独立时,以色列是全球唯一一个公开给予支持的国家。连美国都没支持,以色列却如此主动,显然库尔德独立对以色列能源安全有巨大好处。
最近几年,以色列石油来源大部分石油转向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等一些独联体国家。他们虽然有的和沙特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宗教信仰一样,但是因为是世俗化国家,宗教并不干预政治经济活动,所以他们和以色列的关系还很不错。
比如哈萨克和阿塞拜疆,甚至和以色列还有军事武器的合同。因此他们对以色列出口石油,也就没什么文化和体制上的障碍。
以色列和俄罗斯关系很好,普京公开说,以色列境内有150多万从俄罗斯移民到以色列的犹太人,他们是自己的“同胞”。
既然都是同胞了,普京怎么能让这些人没有油?所以这也是俄罗斯能保障以色列石油来源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色列是从哪里进口石油的?怎么样?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以色列也是一个能源大国。以色列还在向埃及出口天然气,埃及将会在未来15年,从以色列购买8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总价值约195亿美元。
以色列还向希腊,约旦,巴勒斯坦,塞浦路斯等等国家出口天然气,以色列天然气储量非常大,有多个大型气田。
截至2016年1月,以色列的已探明原油储量为1400万桶。2017年在死海附近还发现了1100万桶石油的油田。不过,以色列没有开采,以色列每天消费原油24万桶,而这些原油全部依靠进口。
以色列实际上,还有很大区域没有勘探,以色列至少还有40个地块的勘探证还没有下发。因此,以色列还会更多的天然气和石油储备。现在,只是刚刚开放了极少数地块。以色列也不着急进行石油开采。
以色列精炼厂每天可以精练30万桶石油,以色列现在从哪里进口石油呢?中亚各国,就是以色列石油来源。以色列和这些国家关系都非常好,中亚各国没有帮助巴勒斯坦,也没有帮助伊朗的义务。
他们希望通过与以色列交易,获得资金,还可以通过犹太人财团和媒体圈的地位,让中亚商品进入欧美市场。因此,以色列石油80%以上都来自于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
在60-70年代,中东战争最激烈的时候,向以色列提供石油的是伊朗,巴列维统治下的伊朗。后来,80年代是,埃及,现在是中亚各国。
以色列是从哪里进口石油的?怎么样?
以色列做一个中东国家,虽然其本身的石油资源并不丰富,但本地区的许多国家都是石油生产大国,按理说只要以色列有钱,想获得石油资源并不困难。
但众所周知的是,自打以色列建国开始就受到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强烈敌视,在第一次中东战争开打之后,沙特、伊拉克、埃及等国纷纷切断了对以色列的石油供应,这让以色列顿时陷入困境。
不过在此危难之际,苏联人向以色列伸出了援手。
(以色列建国之初周边都是阿拉伯国家,他们是不可能将石油卖给以色列的)
与今天的国际局势不同的是,在二战后苏联是最早支持以色列建国的国家之一,而当时的美英则是倾向于阿拉伯国家。
在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之后,苏联私下通过东欧国家向以色列出口了大量石油以及武器装备,为以色列击败阿拉伯国家打下了基础。此后苏联更是公开向以色列出口石油,成为了以色列最主要的石油出口国,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中东战争前夕。
随着国际局势的转变,到第二次中东战争时苏联已经转变了对以色列的态度,转而支持阿拉伯国家,因此以色列和苏联的石油贸易进行不下去了。无奈之下以色列找到了伊朗,而伊朗也逐渐代替苏联,成为以色列的主要石油来源。
(伊朗向以色列运输石油路线)
伊朗在历史上和犹太人的关系一直不错,在近代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和以色列的关系更是蜜月期,到1960年时以色列进口的绝大部分石油都是来自于伊朗。后来由于埃及封锁苏伊士运河,导致伊朗石油运输船无法进入地中海,于是以色列和伊朗就联合修建了一条贯穿以色列南北的石油管道。
该管道南起以色列南部海港城市埃拉特,北到以色列地中海沿岸城市阿什凯隆,称“泛以输油管道”。(泛以输油管道示意图,该管道成功的帮助以色列避开苏伊士运河的限制)
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这场战争只打了六天,以色列完胜阿拉伯联军并一举占领了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老城、叙利亚的戈兰高地以及和埃及的西奈半岛总共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谓是大胜。尤其是拿下西奈半岛后,以色列从西奈半岛获得了稳定的石油供给,进一步保障了以色列的石油安全。
之后埃及为了夺回西奈半岛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果还是以惨败告终,这导致埃及总统萨达特放弃了敌视以色列的政策。
到1978年埃以在美国的撮合下达成和解,以色列在之后的十年内逐步将西奈半岛退换给了埃及。
虽然西奈半岛被换给了埃及,但以色列和埃及还是达成了石油出口协议,此后埃及成为以色列的一个石油供给国。
不过就在埃以和解的同时,1979年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伊朗亲西方的巴列维王朝倒台,奉行政教合一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建立。伊朗新政权一建立就非常仇视以色列,以伊关系因此突然崩塌,两国的石油贸易也戛然而止。
不过好在此时埃及已经开始向以色列出口石油,并且美国也出面保证将会为以色列提供石油保障。
到冷战结束之后,随着苏联的解体,以色列的石油来源开始更加多元化,新独立的俄罗斯成为以色列的另一大重要石油出口国,与此同时以色列也在不断开拓与中亚国家和非洲地区的石油能源往来。
以色列是从哪里进口石油的?怎么样?
以色列周边一大片石油出口国,但以色列的石油进口却大多“舍近求远”。以色列如今的能源对外依存度已经大幅度降低,虽说如此,以色列的石油仍旧需要大规模进口,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99%。而数十年来,以色列的石油主要来自三个区域——前苏联地区、伊朗还有距离以色列最近的埃及。
能源是现代经济发展乃至国家生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虽然中东石油丰富,被认为是随便打个井都可能冒出石油的地儿,可以色列却是个石油储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国家。以色列为了维持其发达的工农业发展与巨大的军事运转,在不同时期都想尽办法获取石油资源。以色列建立之初,当时的苏联对于犹太人持同情与支持态度,当时的苏联直接或者通过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等间接,向以色列出口了大量的军工装备、重要物资以及石油。苏联是出了名的石油富户,其境内也有的是石油资源,反而是当时的中东各国,石油产业也才刚刚起步而已。很长时间内,以色列的石油都来自于苏联的出口。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与事态变化,转而支持阿拉伯人的苏联后来中断了对于以色列的原油供应。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以后,失去了苏联原油供应的以色列,将目光投向了如今看来竟然有些不可思议的地方,那就是伊朗。当时的伊朗处于巴列维王朝时期,与西方亲近,与以色列之间也是关系甚笃,自然成为以色列新的石油供应主要源头。1957年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石油供应协议正式公开,仅仅两年后的1959年,以色列就有超过90%的石油来自于伊朗。而以色列也知道能源供应不能永远都被别人握在手里,开始大规模进行原油储备。苏联与伊朗先后对以色列进行的石油供应,使得以色列度过了被阿拉伯各国围攻的最艰难时期,同时也给以色列后来取得第三次中东战争奠定了优势基础。
凭借着存储的大量石油资源,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获胜后夺取了埃及西奈半岛,并且在西奈半岛进行了大规模油气资源开发。1967到1975年,以色列65%以上的石油都来自于西奈半岛,而到了70年代,以色列凭借西奈半岛甚至短暂实现了石油自给自足。不过以色列仍旧在大量进口原油储备,而进口原油仍旧大多来自伊朗方向。虽说西奈半岛给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石油资源,却也加剧了以色列的处境之艰难。权衡之下,以色列最终归还了西奈半岛,不过又争取到了从埃及进口石油的权利?事实证明,以色列的做法是正确的,巴列维王朝覆灭以后,以色列大规模存储的原油还有来自于埃及的原油,帮助以色列度过了最困难的时代。
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以色列设立能源部门解决能源供应问题,并且在1978年建立6个月的石油储备。以色列后来进口的原油,主要来自于俄罗斯、埃及、中亚各国方向。在保证原油进口的同时,以色列多年来也致力于能源供应多元化与本身油气资源的开发,收效明显。如今的以色列已经是一个天然气净出口国,石油在其能源供应中的比例已经降到非常低的水平。
以色列是从哪里进口石油的?怎么样?
《经济复杂性观察组织》对以色列进口石油有详细统计,我们可以查到以色列每年的进口石油源头和份额:
(图:2017年以色列进口石油份额)
上图是2017年以色列进口石油的份额图,我们可以看到以色列进口原油的三大进口源分别是:英国(32%),瑞士(25%)和阿塞拜疆(16%)。
(图:2015年以色列进口石油份额)
不过以色列的原油进口相当灵活,如上图所示,2015年以色列进口原油最多的两个国家则是阿塞拜疆(75%)和哈萨克斯坦(24%)。
(图:2000年以色列进口石油份额)
2000年的时候以色列的主要原油进口国是俄罗斯(61%), 埃及(32%)和墨西哥(7.3%)。
综上所述, 以色列原油进口几乎每年都在变化,这正是以色列的能源进口的灵活性。以色列国土狭长,资源并不丰富,所以能源是一个很大问题。
以色列的周边都是世界最大的几个原油生产国,比如伊朗和沙特,不过由于历史原因阿拉伯国家并不卖油给以色列,以色列只能舍近求远到美洲买油。好在以色列除了和阿拉伯国家关系极差,它在世界上有不错的国际地位,因此可以到俄罗斯、瑞士、挪威和英国买油,加上以色列是个临海国家,原油进口道路通畅,所以能源并不会成为以色列的短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