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僚机,什么是长机?长机和僚机都有什么用处?
哨兵小虎第749条回答。
一、僚机。僚机的“僚”是同僚,伙伴的意思。在英语里面是wingman,有羽毛、机翼、侧翼部分的意思。在汉语里我们翻译时采用其“同僚、同伴”的“僚”,以表达其共同战斗、情同手足的意思。
二、长机。长机的“长”是官长、长辈的意思。在英语里面是leader或lead aircraft。有领导者、领队飞机的意思,在汉语里我们翻译时,直接表明了他在编队中的领导地位,以表达机组的核心和权责!
三、那么为什么要区分长僚机?随着现代空战武器的不断发展,以前那种大机群作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而随着国际大和平环境的不断稳固,通常各国的编队战术都以双、四机等小编队为战术单元,这就像陆军的班级编于小队一样,需要明确组长、副班长和班长等。
四、各种编队的长僚机称呼。双机编队:
双机编队时通常称为:长僚机,也叫1号机位(长机)和2号机位(僚机)。其中机位为飞行时飞机编队位置。
三机编队时也通常叫长机和僚机组,也叫长机和僚1、僚2。或者叫1号、2号、3号(机位)。通常长机故障(包含战损),由2号机(僚1)接替长机位。
四机编队时通常则叫长机组(1、2号机)和僚机组(3、4号机)。也叫1、2、3、4号(机位)。通常长机故障(包含战损),由3号机(僚机组长机)来接替长机位,依次是2号机(长机组僚机)接替。
五、双机编队的阵型。双机编队有梯队、楔队、纵队、横队。其中梯队属于常规对应,在日常的训练与作战中最常使用。
①梯队。
分为左梯队和右梯队,区别是以长机平飞为基准,从左侧看到僚机,叫左梯队,反之叫右梯队。
梯队的标准是,僚机通常在长机左(右)观察角30~60°左右。通常为45°。梯队是常规编队战术,当然根据双机间的间隔距离又可以分为疏开和密集队形。
②楔队。
同样也分为左楔队和右楔队。观察方法和梯队一样,通常观察角度超过60~80°,为楔队。
楔队队形是梯队的变形,通常适用于大间隔的编队战术,用于试探性进攻。
③纵队。
纵队就是一前一后了,有可能长机在前,也有可能僚机在前,具体要根据飞行员的战术协同来定!
纵队多用于诱攻型战术,前机负责掩护或引诱,有枣就打,无枣就闪。后机负责主攻。依据其距离又分为小纵队和大纵队。
④横队。
横队是典型的搜索队形,也叫发现队形。也叫左横队和右横队,依据同梯队一样。战斗时就像两盏手电筒同时照明,发现的面积肯定就更大。
当然在搜索时可以同时开,也可以同时关,也可以一开一关,交替进行。如果用到了横队基本上也就属于占优的局面了!可以像螃蟹一样横着有了!
我是哨兵小虎,一名退役老兵,谢谢你的关注和支持!什么是僚机,什么是长机?长机和僚机都有什么用处?
在弄明白这个问题之前,也许应该先了解这样一个问题:几十年前的传统空战,飞机与飞机之间是如何相互进行攻击的?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后期,航空机枪开始从飞机尾部转移到飞机头部之后,以机头的方式进行空战成为了随后几十年的一种传统空战模式。简单的来讲,就是驾驶员以机头锁定敌机位置,随后开火攻击。可在这样的模式中,飞行员们却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这样两个问题:
1、如果从敌机的侧翼咬住敌机,以飞机每秒几十米甚至数百米的高速,目标会瞬间从自己的瞄准镜中溜走,射击命中的难度甚至比奥运会的移动靶射击难度还要大。
2、如果以自己的机头对准敌人的机头,进行对冲射击,也就是专业术语当中的“打对头”,射击难度一样是困难重重。要知道传统的航空机枪,其精确射程一般在千米左右,航空机炮的精确射程甚至只有数百米,再考虑两架飞机飞行的高速度,如果在对冲的情况下进行攻击,几秒钟甚至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对面的飞机就会与自己擦肩而过。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锁定目标并开火命中,依靠的并不是技术,而是能不能撞大运。
也正因为如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雷达制导的空战导弹问世这一期间,空战也衍生出了一种新的模式,就是咬尾攻击,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狗斗!
简单的来讲,就是在空战中尽可能地咬住敌机目标的尾部,避开敌方的攻击武器,以此攻击敌方最虚弱的部位,就像两只狗在打架时,都会尽可能避开对方头部的牙齿,而攻击对方的身后。而为了保护飞机的尾部,也就此诞生了两个名词:长机与僚机!
既然一架飞机的尾部没有攻击武器,也不好防御背后敌人的进攻,那索性不如在自己的身后再放置一架飞机,利用身后飞机机头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尾部。其中排在最前头的就是长机,而在身后担任掩护任务的就是僚机。倘若有敌人的飞机咬住长机的尾部,那这架飞机就会处于长机与僚机之间,它的尾部也会暴露给僚机,进而成为僚机的攻击目标。
因此,在空战当中,长机能不能在空战战场上完成自己的战斗任务,很大程度上也要考量他的僚机能不能完成掩护任务!
而在这里,笔者就要给大家介绍两个经典的战例:让我们不堪回首的,发生在1956年的721空战,以及抗美援朝王牌飞行员王海的僚机焦景文。
1956年7月21号,对岸的两架RF84F型侦察机潜入我江西上空进行拍照,为了迷惑我军并对我军空军进行吸引,对岸四架F84战斗机飞入福建沿海上空企图对我舰船进行轰炸,随即遭到我军八架米格15战斗机的拦截,其中有两架米格15先后锁定敌军一架F84战斗机,但进行多次射击,均未命中。不幸的是当这两架米格15战斗机全神贯注地咬住这架F84的时候,在这架飞机身后的1000多米外,还有另一架F84战斗机担任掩护僚机,全神贯注咬住敌军长机的这两架米格15完全忽略了身后的危险。结果被身后这架僚机连续开枪命中,最终造成一架米格15被击落,一架米格15被击伤,而这架僚机的飞行员欧阳漪棻就此一战成名。
附带多说一句,当时对岸的宣传是欧阳漪棻击落击伤我方四架飞机,但在21世纪初,经过对欧阳漪棻所驾驶的F84战斗机的照相枪胶卷进行重新判定之后,最终认定他的战果是击伤击落各一架。
而在我们熟悉的朝鲜战争当中,英雄飞行员王海能够完成击落击伤美机9架的战绩,某种程度上也是其僚机焦景文的贡献,在整个空战期间,焦景文先后击落击伤4架美机,成功的保护了王海的身后安全,如果说王海这个长机是空中利剑,那焦景文则是当仁不让的空中盾牌!
而这种长机与僚机的模式,至今也仍然存在!
什么是僚机,什么是长机?长机和僚机都有什么用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长机僚机其实是一种双机配合的战术。
早在一战期间,各国就发现单一战机作战的缺陷。
诚然,几乎所有战斗机飞行员最初的训练都是单打独斗,然而这种战术问题很多。
这是个非常大的话题,不便于铺开说。
简要说说!
第一,偷袭。
实战证明,历史上约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战机不是空战中被击落的,而是来自敌人的偷袭。
全世界很多空中王牌,都是这样被击落的。
比如我国抗战空军著名的空中美男子周志开,就是突然被日机低空偷袭,机舱被子弹击碎,周的脸部中弹后牺牲。
以周志开的技术,如果不是单机执行任务被偷袭,空中搏斗是绝对不会占下风的。
为什么单机容易被偷袭击落,主要是单人的视线有限制,一些地区看不到,一些地区则看不清。
相反,双机配合就会大大减少这些视线的限制,减少被偷袭的概率,这是极为重要的。
第二,互相掩护。
双机可以互相掩护对方的侧翼!
比如长机在进攻的时候,其实自己的侧后是很容易被其他战机袭击的必须有战机进行掩护。
正常来说,长机是主要战机,飞行员比较有经验,负责攻击,僚机多是新人,负责掩护。
两机配合,可以击落敌机,自己却不会被击落。
由于僚机主要是负责掩护,所以相对容易被击落。
著名的德军空军超级王牌哈特曼,他的强悍之一在于保证没有一架僚机被击落。
第三,老手带领新手。
长机是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对于僚机新手是很重要的。
还是以哈特曼为例,他新人阶段曾经很烂,连续两次迫降。
尤其是第二次,它冲入苏军战机群中,射光了子弹。
如果不是长机有效掩护他,他早就忘了。
而哈特曼的长机也是一名击落十多架飞机的王牌。
新手哈特曼每次任务中失误,都被会他进行严厉又专业的指责。
由此,哈特曼提高很快。
什么是僚机,什么是长机?长机和僚机都有什么用处?
我是鹏正!我来回答!
僚机:指的是在军事上属于一种术语,僚机是编队飞行中跟随战机执行任务时候的飞机,配合长机行动,观察情况,听从长机命令的飞机叫做僚机。
长机:长机就是领头的飞机,下达任务的飞机叫做长机,通常是飞机编队的重镇,相当于指挥官。
它们的用处是什么?
它们虽然都是飞机,但是一字之差,就是天差地别,长机和僚机的执行任务不同、飞机职责不同、人员机组训练也不同。
长机通常是负责进攻,而僚机则是负责掩护撤退,如果按要等级排名的话,长机为大,僚机为辅,僚机通常都是听从长机命令,进行侦查、掩护、巡航、观察空中情况等任务。而长机则是战略进攻。
人员素质的不同,长机一般都是有王牌飞行员或者老资格飞行员担任任务,而僚机则是新飞行员担任任务。所以一般训练飞行员则也都是僚机为主。
僚机一定要帮助长机消灭一切威胁和潜在目标,让其长机有绝对的信心消灭目标,这也就是僚机和长机的目的。
(以上配图均来源于网络)
什么是僚机,什么是长机?长机和僚机都有什么用处?
僚机我理解为编队飞行中跟随长机遂行任务的飞机。它应保持在编队中规定的位置,观察空中情况,执行长机的命令。
长机就是编队飞行中的带队飞机。
长机作战经验要比僚机丰富,长机对敌机进功时,僚机负责观察警戒和掩护,但当僚机所处位置更有利时,则由僚机负责进功。因此僚机和长机区别就是作战指挥的区别。
在飞行编队中,除有带队长机外,组成编队包括双杠丶三机,亦各有长机。它们在飞行中相互默契配合,制定一套在空中联络的信号,相互为自己盲区提供掩护。
什么是僚机,什么是长机?长机和僚机都有什么用处?
战争题材的影片《长空比翼》,对于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非常熟悉,飞行员张虎,开始不愿当僚机,空战时,不听长机指挥,单机盲目出击,结果叫敌机咬住了,为了救援他,大队长的长机负了伤。
此后,上级和同事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克服了个人主义;在一次空战中,张虎掩护长机打落了敌机。
在自身驾驶米格-15负伤的情况下,张虎发现一架F-86战机企图炸毁大桥,便毅然地驾驶着负伤的米格-15,冲上前去,击落了敌机,立下了战功。
观看过影片的读者,即便不具备基本的军事知识,对于我空军长机和僚机,都会有个大概的了解,抗美援朝时,我空军战机是以编队的形式升空参战,最小作战单位就是长机和僚机所组成的双机编队,极少有放飞单机参战的现象。
所谓的长机,就是双机编队中负责主战的战机,职责是率领编队(或僚机)执行任务,一般由飞行技能好、作战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担任。
所谓的僚机,是双机编队飞行中,跟随长机执行任务的战机,观察空中情况,执行长机的命令,保护长机的安全。
僚击有时也负责引诱敌机,其实与僚妹是一个道理,而长机则躲在高处,伺机对被僚机僚来的敌机发起致命攻击。
参战时,长机为主,僚机为辅;现在,军中似乎很少听到长机、僚机的说法了,应该得益于空中预警机的出现、地面防空体系的完善,包括机载雷达越来越先进,数据链和远程空空导弹的使用,战机进入了超视距空战状态。
五十年代空战,之所以特别强调长机、僚机组成编队作战,由于战机没有雷达,全靠飞行员目测空中目标,包括地面雷达导引战机接近目标作战,所以作战条件所限,采取双机长僚机配合模式作战,有利于消灭敌人、保护自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