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年代哪个牌子的自行车你印象最深、质量最好?
七十,八十年代的自行车,质量比较好的是:上海自行车厂生产的凤凰牌自行车,永久牌自行车和天津自行车厂生产的飞鸽牌自行车。它们的特点是:舒适,轻便,耐用。它们是当时的名牌产品,是供不应求的好产品。
70、80年代哪个牌子的自行车你印象最深、质量最好?
印象最深的当属凤凰、永久、红旗、飞鸽,但当时是计划经济,数量有限,没关系很难买到这上档次的自行车,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因为在进货之前就有熟人打了招呼。其他人只能买大众化的,价格低廉,每辆一百多元(差不多三个月工资),如五羊牌(广东)、大桥牌(湖北),不出名的自行车也较多,有一辆崭新的就不错了,那时有辆自行车就像现在有辆私家车一样,令人羡慕不已。
70、80年代哪个牌子的自行车你印象最深、质量最好?
1、七、八十年代没有私家车,公交车线路也很少,代步主要靠的就是自行车;自行车做得最好的,有三大品牌,上海的凤凰、永久,天津的飞鸽;但这三大牌子不是什么人都买得到、买得起的,一个省一个市都是凭票供应、限量供应的,分摊到老百姓可以购买的市场上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价格也都接近大路货的一两倍、三四倍了,当时如果拥有这三个牌子的自行车,有点现在开着奔驰、宝马、保时捷的感觉的;
2、湖北市场上,武汉产品都是受欢迎的,武汉生产的自行车叫做黄河牌的,占了湖北市场的一大半了;山东省自行车的牌子是青岛出的国防牌,后来改成了金鹿牌了;广东省畅销的牌子是广州产的,是五羊牌的;还有个牌子,后车架做得特别扎实,驮点东西,一两百斤都没一点压力的,很实用的,深受百姓欢迎,这个车子是天津产的红旗牌的,有句名谣,叫做:“飞鸽快,永久耐,红旗加重也不赖”;
3、当时牌子多了,各省都有的。江苏有南京的大桥牌、无锡的长征、常州的金狮;辽宁有大连的海燕、沈阳的白山、鞍山的梅花、长春的梅花鹿,陕西有西安的延河;北京先后有过火炬牌、燕牌”,河北有唐山的燕山,重庆有五洲;基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一些工业基础好的地级市都有自己的自行车厂的,比如我所在的湖北省黄石市,当年是湖北的第二大城市,都有两家自行车厂,生产的牌子,叫做盾牌、双狮的;
70、80年代哪个牌子的自行车你印象最深、质量最好?
当然是首推上海产的永久牌自行车。尤其是给当时的邮电部所生产的绿色加重自行车,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扛造。无论乡村土路还是田间小道,乡邮员们骑着它走村串户很是神气。
其次还有仍然是上海产的凤凰牌轻便自行车,那可是类似于当今年轻人结婚要的“宝马车"。当时如果有谁能买到一辆凤凰牌自行车,用时下话说就是牛B。
还有就是天津产的飞鸽和(双喜)红旗牌自行车。天津自行车厂可是新中国所生产的第一辆飞鸽牌自行车的娘家。可能因材料问题,给人的感觉是天津所生产的两个牌子的自行车质量不如上海产的那两个牌子好。
以上仅仅是个人看法,若谁有不同的意见,可以争鸣,但不能胡喷乱骂。(2019/08/16)
70、80年代哪个牌子的自行车你印象最深、质量最好?
山东农民最爱五六十年代青岛出的国防牌自行车,后改成金鹿牌子,既能带人又能载东西,媳妇坐后小孩坐前,一家三口出门走亲戚一车装,方便极了。那个时候一个村子里几百户人家能有一辆自行车就不错了。
办理自行车证在车把子上打钢印数字,即使丢了,派出所也能查到很快就找回来。
家里要是有一辆大国防你就是村子里的牛人了,要买个自行车还要凭票购买,一个公社发几张票,首先供应老贫农,记住哦,一辆自行牌价153.50元。
为了买辆自行车,那可是求爷爷告奶奶似的,走后门都找不到庙烧香。谁家里要是有辆自行车可瞻仰了,不信你你问问你的爷爷。
我当时给亲亲在外省买过两辆自行车通过火车站打快件3.50元托运回来的,亲亲高兴的说我有本事,等我探亲回来请我喝酒吃饭,呵呵很有自豪感哦!
现在还再用就是不坏。不说直接上图,有图为证哦!下面是一辆国防牌自行车,六十年代购买的,现在我骑着赶集很方便哦!你可别少看它呦,那个年代结婚用它接新娘很牛啊,这辆自行车接过数不清的新娘子哦!
70、80年代哪个牌子的自行车你印象最深、质量最好?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当然是凤凰、永久了。
那个年代,全国自行车就是三大品牌:凤凰、永久、飞鸽。
其中凤凰、永久是上海生产的,飞鸽则是天津。
早在19世纪末期,上海的租界里面已经有了不少自行车,都是洋人的东西。
当时自行车属于奢侈品和新鲜玩意,中国人很少接触。
直到民国时期,自行车也是很贵的东西。
溥仪就很喜欢自行车,曾经购买了十多辆放在紫禁城里。
在今天看来,十几辆自行车又算什么,在民国初期这就相当于十几辆汽车,体现了溥仪生活的奢华。
上海凤凰自行车是在50年代开始生产的。
1958年上海自行车三厂成立,由当时上海的267家小厂合并组建而成。几年之后,凤凰牌成了家喻户晓的自行车名牌,一时供不应求.
凤凰牌自行车的最大特点,就是质量好。著名的凤凰牌二八大杠,出厂自称可以使用五十年。
实际上,萨沙在80年代确实看过一些50年代生产的凤凰二八大杠,质量仍然很好,坚固耐用,缺点就是笨重了一些。
在那个年代的商店里,凤凰自行车总是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凤凰”被人们视为吉祥和高贵的象征,甚至成为姑娘出嫁时一份很有“极其面子”的嫁妆(不是普通市民陪嫁的起的)。
过来人回忆:“那时候我还很小,但也知道谁要是骑一辆凤凰牌自行车,总会让人艳羡不已,风光得行,就好像现在开着辆宝马车。”“当时的很多人都梦想有一辆这样的车,在积攒了几年钱,费了很大力气搞一张自行车票后才能实现梦想”
大家看过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吗?
这是王朔他们部队大院干部子弟的回忆。
也许年轻的朋友不觉得有什么,但大家注意电影中他们这些中学生都是有自行车的。
这在当时,绝对是身份的象征,也是这活高干子弟区别于普通市民的象征。
到了80年代初期,自行车仍然不是随便可以买的。
所谓三转一响中,自行车是最大的大件。
当时一辆凤凰自行车,售价大概是150元左右。
而普通工人月薪一般三四十元,购买一辆自行车需要四五个月的收入。
然而,凤凰自行车还不是你有钱就可以买的,还需要轻工业票。
凑齐这些票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上海南京黑市上票也要卖到150元。
也就是说,如果你从黑市买票,一辆自行车高达300元钱,接近一年的工资了。
按照今天的标准,黑市买票的凤凰自行车售价得要三四万元。
吓人不吓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