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到底当时有多腐败?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腐败不腐败,其实没有任何纠结的必要。
事实上是,北洋水师打输了,全军覆没,打的连裤衩都没有了。
就算你不腐败,是世界上最廉洁的军队,也是屁用没有。
国家养兵千日,为的是用在一时,不是让你去做廉洁楷模的,打仗才是你的任务。
满清洋务运动的最大成果,就是建造了北洋水师。
结果如何?
抛去武器客观差距不谈,黄海海战布了乱七八糟的阵,各自为政的胡打一通。
打不成敌人的主力舰,可以解释为敌人主力舰比较强。
试问,连赤诚、西京丸、比叡这些垃圾小舰都没打成,这还有脸说吗?你们还能打沉什么?
能用一句武器不如敌人来解释吗?
黄海海战输了的干净,随后干脆龟缩港口保舰。
因为这样就能保住军舰,还能多少牵制一些敌人。
懦弱,不代表敌人也懦弱。
最后被不怕死的日本鬼子用几艘鱼雷艇偷袭,打的北洋水师鸡飞狗跳,铁甲舰都打挂了。
这打的什么鸟仗?仗能这么打吗?
最终结果是,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然而,根据西方的标准,最后阶段应该将所有军舰毁掉。这是海军的底线,就算投降了也不能将武器留给敌人。
然而贪生怕死,连军舰都不敢毁掉,最终残余军舰都被日寇缴获。
够丢人了。
看看当年解放军用野炮炮击英国军舰紫石英号,这才叫打仗。试问,当时解放军那些乱七八糟型号的野炮,能够和大英帝国对抗?
就是敢打,打了再说,拼了再说。
当年西沙海战,我军最大军舰才500多吨,南越海军最大军舰2000吨。我军6艘军舰总排水量,还不到南越4艘主力舰的一半。
其中我军有的军舰,刚刚维修下水,连主炮都没有来得及测试,就上阵了。
就这样,一样敢拼,最终还拼赢了。
因为有勇气、不怕输、不怕死,仗才能打得赢。
这边还没打,就默认自己会输。一旦开战,军舰不是撒丫子就跑,就是躲在港口靠着陆地炮台保护,不输才有鬼。
北洋水师作为满清末期最强大的一支军队,可以说战斗力最强,训练最严格的,武器最精良,然而却打成这样。
客观说明满清就是一坨屎,烂泥扶不上墙,垮台是必然的。
北洋水师到底当时有多腐败?
答:说起这自甲午战败后,就被某些“近代精英”们花样泼脏水的“北洋水师腐败问题”。当年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的一封书信,就是真实且生动的说明。
1894年9月12日,距离著名的“黄海大海战”只有五天时间,厉兵秣马的丁汝昌,却是急得上火。北洋水师日常所用的燃煤,竟都是些劣质货,甚至“煤仍多散碎”。蒸汽机铁甲舰时代,燃煤就是舰队的粮食,给北洋水师送劣质煤,性质比给恶战前的士兵送馊饭还严重。为什么会有这等破事?
因为北洋水师的燃煤,主要来自于著名的开平煤矿,一开始供给北洋水师的,确实是优质燃煤。可开平煤矿利润太高,引得朝中官员贵戚们纷纷“入暗股”。开平煤矿的总办张翼也就有恃无恐,为了能多捞横财,本该供应给北洋水师的优质煤,就被他倒卖出去发横财,只打发给北洋水师一堆堆烂煤凑数。某些后来大骂北洋水师“腐败严重”的“近代精英”们,也从中敲金分肥——就是在喝北洋水师的血。
如此恶劣的“喝血”行为,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当然不能忍,多次写信严正交涉,狠话放了不少。可自恃“上面有人”的张翼,却是理都不理。到了大战前夜的9月12日,丁汝昌硬着头皮再写信,信里除了再度絮叨,哀叹北洋水师的燃煤太渣外,更是低三下四的讨好恳求,讨好说“恐足下未及周知”。中心思想也是一条:恶战就要打响了,给点好煤吧。
可是,就这么好话狠话说尽,小心翼翼的恳求。张翼们依然置若罔闻,于是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就是这样“吃着馊饭”开赴战场,从黄海到刘公岛一路苦战,苦苦坚持到最后。说是被劣质煤坑死,不如说倒了大清腐败的“血霉”。
而跟这桩实锤的“倒血霉”往事比起来,近代几桩流传甚广的“北洋水师腐败典故”,比如“主炮晾衣服”“军舰上养狗”等,细究却是破绽百出:军舰上养狗是19世纪的海军传统,至于“主炮晾衣服”?那更是出自日本作家小笠原长生小说里的虚构情节。拿来“黑”北洋水师?纯属为黑而黑。
反而在黄海大海战次年,即1895年出版的英国《布雷赛海军年鉴》,却以实锤的数据,证明了北洋水师的“腐败程度”:以《布雷赛海军年鉴》的统计,整个黄海大战里,北洋水师的火炮命中率在百分之二以上,远超日本舰队一倍。日本海军记录此战的原始档案,也是与之呼应——日本战舰的中弹位置,主要集中在“舰尾”“烟囱附近”“水线下”三处,全是“伤不起”的要害。惊人的记录,足以证明北洋水师将士卓越的战斗素质。
换句话说,只有一支廉洁高效且管理严格的军队,才能打造如此强大的战斗能力。以这实锤的战果说,受尽“脏水”的北洋水师,却是腐败成风的晚清军界,难得的“良心”。
但是,就算是“良心”又如何?作为“良心”的北洋水师,也在晚清军队的腐败泥潭里受尽了拖累,把丁汝昌气坏的“燃煤”问题就是其中一桩,却不止是唯一的一桩:同样是在黄海大战开打前,北洋水师各主力战舰的锅炉,竟都是严重超期服役,有些军舰“锅炉器官本皆旧朽”。如果说燃煤是舰队的“粮食”,锅炉就是舰队的胃。可由于各级衙门层层克扣经费,一直到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都无钱更换锅炉,只能带着严重的“肠胃病”,与生龙活虎的日本舰队,展开殊死的搏杀。
甚至,由于晚清军界上上下下都烂透,也就被日本轻松渗透了个遍。甲午战争爆发后被掀了盖子的“刘芬间谍案”,不但令北洋水师大量机密情报被出卖,而且把直隶总督衙门一群“要员”都扯下了水。甚至就连视北洋水师为“命根子”的“洋务运动能臣”李鸿章,其亲外甥张士珩都卷入其中。也正因为牵涉太多,这桩触目惊心的间谍案,也被清政府办成了葫芦案,张士珩之流竟各个脱罪了事——坑死北洋水师后,却成了没事人。
而作为北洋水师“友军”的晚清各路参战部队,特别是号称枪械火炮“领先日本十年”的晚清陆军,都以其腐败到家的表现,拖着北洋水师一起倒霉:比起北洋水师将士血战到底的壮烈一幕来,坐拥东亚最先进陆战装备的晚清陆军,却连这点血性都丢光。普通的清军陆军士兵,基本都是战场上摆开了乱轰,没轰死几个日军不说,等日军杀到近前亮起刺刀,清军就“把子弹上了膛的步枪丢弃一哄而散。”
所以,也不要奇怪,为什么困守刘公岛苦战的北洋水师,把眼睛瞪红了都没等来援军。晚清的陆军,当时就是这样一群“拼刺刀都不敢”的精锐,别说磨洋工不来,就算来了,也是给人当“运输队”。
为什么会烂到这地步?1894年10月《申报》的新闻报道,就揭开了其中冰山一角:清军陆军的训练,平日就仿佛儿戏,军官们平日就知道“迷花醉月”,直到有“上宪阅兵之信”,才急慌慌抱佛脚,草草操练一番,也就是摆个花架子。甲午战场上的清军陆军,除了左宝贵等少数铁汉外,其他大多数来到前线,都是“置酒高歌,相与高会,逍遥自在”。“逍遥”到日军打来,全都做了鸟兽散。
摊上这么一群“猪队友”,这么一帮上上下下烂透的军队,外加一个“烂成习惯”的“大清”。就算“良心”如北洋水师,这仗又怎能赢?腐败亡国的道理,看过北洋水师的“良心”,以及晚清各位“高官”“精英”毫无良心的表现,即使已过百多年,依然锥心到痛。
参考资料:陈悦《沉没的甲午》、戚其章《甲午战争史》、孙洪军《浅议甲午战争中的汉奸》、尤永斌《论甲午战争中清军的战斗精神》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北洋水师到底当时有多腐败?
在如今甲午战争史料越发透明的今天,再提这种蠢货问题的人不是别有用心就是需要治疗。本厂长言止于此,请某些人自重,谢谢邀请。
北洋水师到底当时有多腐败?
和题主想的相反,在晚清时代,北洋水师大概是整个清政府所有机构里最清廉的了,所谓各种腐败现象,大多来自于各种想象,如果一一罗列,足以让一个智商正常的人会怀疑自己学过的历史到底是不是真的。
因为清末李鸿章和清流之间关系不好,慈禧和光绪也有意借清流压制李鸿章,所以清末时和李鸿章有关的一切事物都可能被清流们扣上各种帽子,北洋水师自然也是不能幸免,被清流们扣上了很多罪名,可谓稀奇古怪,五花八门。而一些文人也根据这些风传出来的罪名,经过各种加工写成小说,经过后人以讹传讹,就出现了各种流言。
比如像在这个问题的问答里,有人说了丁汝昌和方伯谦争妓女,这个其实最早源头是清末小说《九尾狐》里一个段子改编来的,《九尾狐》里提到了一个长江水师丁提督,后来经过传播就变成了北洋水师丁汝昌。
还有像问答里另外一个人回答的,说北洋水师在订购炮弹时和洋商弄虚作假,以次充好。可惜这种人根本就不知道北洋水师的炮弹全部由旅顺军械局调拨,而旅顺军械局的炮弹,则是由天津军械局购买、订造以后调拨而来。换句话说北洋水师包括丁汝昌在内,根本无法接触到炮弹购买事宜,想勾结都勾结不了。
不过现在网上这些流言,其实已经被一些人过滤过了,毕竟有些传说过于惊悚,连他们也不好意思传谣。像当时就有御史弹劾过丁汝昌,说在威海失守以后他没有死,实际上是逃亡日本,要求加以追究。还有传言说北洋水师火力不足是因为水师官兵将舰上大炮抵押到了当铺,损失的军舰实际上战前已经触礁,因为修理费用被贪污,所以这些船只能让它在岸边报废,而并非是战争中损失……
说白了,现在对北洋水师的攻击,大多是来自一些无聊文人,蹲在屋子里靠自己想象,脑补出来的各种稀奇古怪的段子,能考据的一个没有,当笑话看看就成。
北洋水师到底当时有多腐败?
从史料上得知。当年北洋舰队上的门窗都要用橡胶条密封。这都需要进口。
而这些钱呢被贪污了…站端一开,北洋中弹的舰船很快沉没。…
北洋舰队的烧的煤都是掺了煤矸石的劣质煤。动力差冒黑烟。战后,日本人说他们提前30分钟发现了北洋舰队。这对北洋舰队是要命的。…
北洋水师到底当时有多腐败?
北洋舰队的腐败程度和当时世界国家其他海军相比并没有严重。
目前看北洋舰队的“腐败”证据要么是道听途说,要么是不了解世界其他海军的情况。
第一,刘公岛遍布妓院。这一条还要“感谢”日本人给北洋舰队辟谣,因为日本在占领了刘公岛后对刘公岛进行了人口普查,只发了五名暗娼,传说中烟馆、妓院遍布刘公岛的情况并不存在;这是日本占领军对刘公岛的调查结果,相信日本人不会为北洋舰队掩饰。
第二,丁汝昌、刘步蟾等北洋将领都服用生鸦片自尽,说明北洋将领普遍吸食鸦片。
这一条也许是事实,但是用这件事来指责北洋舰队则是不公平的,因为在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的时候,世界各国并不认为鸦片是毒品,1831—1895英国本土鸦片销售量年增长率是2.4%。
英国1914年才正式立法禁止鸦片,在此之前英国海军、美国海军、土耳其海军军官普遍在航行时携带鸦片,在航行中吸食或者泡酒喝。
也就是说即使丁汝昌等北洋将领普遍吸食鸦片在19世纪末来说也说不定上腐败,因为鸦片在当时被看做和香烟类似的东西,世界各国海军并不禁止军官吸食或者服用它。
第三、北洋舰队走私北洋舰队走私也许是事实,但是在当时,全世界海军都兼职走私,这并不能说明什么,甚至日本海军到了抗日战争时期,还在天津和上海之间从事走私活动,日本海军走私在二战时是日本军方公开的秘密。
当然,我不是说走私是好事,但是在全世界海军普遍走私的情况下,北洋舰队即使走私一些东西,也说不上腐败,只能说是随大流。
第四、训练废弛,打固定靶这完全是不了解19世纪末的海军炮击是怎么回事,19世纪末的海军可没有现在的计算机来计算弹道位置,当时炮手是根据测距员报的坐标进行炮击,也就是说19世纪末海军炮战,每一发炮弹都等于是固定靶。
北洋舰队在演习时使用固定靶并不是训练废弛,相反,这就是当时所有海军的常规训练模式。
综上所述,北洋舰队也许确实存在不法行为,但是要说“腐败透顶”绝对是说不上的。
北洋舰队之所以在大东沟海战输给日军,并不在于腐败与否,主观原因而言,是日本海军军官和士兵素质要远高于北洋舰队的军官和士兵。
当然,北洋舰队不少高级军官确实是留学英国,但是中低层军官和普通士兵素质就比较堪忧,而日本除了极少数岗位的专门学校是1890年以后设立的,绝大多数海军相关学校都是在1860年前后就已经设立了,日本海军军官、士官乃至普通士兵普遍都受过比较专业训练,军官和士官都是专门学校毕业,这一点北洋舰队是比不了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