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为何都如此重视玉玺?没有玉玺,会皇位不保吗?
皇位不保倒不至于,这个东西就是一个象征物,而真正决定皇位还是手中的力量。不过,没有这个章子,确实当皇帝有些底气不足。
因为是皇权神授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代表着皇权。
秦朝灭亡时,公子婴脖子上就是系着这个传国玉玺献给刘邦。
王莽篡位时,跑到宫里要这个传国玉玺,太后把这个章子扔到地上,砸破了一个角。王莽找人用金子补了这个角。
后来董卓入京,洛阳大乱,传国玉玺不见了。孙坚杀到洛阳里,一口枯井里发出彩光,从中就找到了传国玉玺,后来这个传国玉玺被袁术敲诈了过去。袁术得到这个之后,就开始想称皇帝了。
可见,这就像一枚魔戒,说实用性,倒未必有多高,但得到之后,可以让人野心膨胀。
那没有传国玉玺,能不能当皇帝呢?
当然也可以的,比如唐朝的李世民,他当皇帝时就没有这个传国玉玺,这个玉玺被隋朝亡后带到了塞外。李世民就当了数年白板皇帝。古代把没有传国玉玺的皇帝称为白板皇帝,这说出去当然不好听。但不至于动摇其根基。后面,隋后归国,把这个玉玺带了回来。李世民总算不是白板皇帝了。
到了唐朝灭亡后的后唐,后唐皇帝李从珂在亡国时,把这个传国玉玺带到楼上自焚,这个传国玉玺就不知下落。后面,有不少人宣称找到了传国玉玺,比如宋明朝时,但基本上那都是假的。
而到了清朝,清朝皇帝算是死心了,他们已经放弃得到传国玉玺的打算。在康熙朝,还有人献了一枚传国玉玺,但乾隆皇帝后面亲自签定是假的。乾隆也表示,这章子并没有什么神圣性,有没有不影响统治,他自己倒是爱刻章子,一共刻了二十多枚,现在全在交泰殿里放着。
亲们去了故宫可以去看一下,那传国玉玺到底还在不在人世呢?
在的,它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静静的等着他的第一任主人。
古代皇帝为何都如此重视玉玺?没有玉玺,会皇位不保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大家有没有看过电影《黑社会》第一集和第二集。
两集中,大家为了争夺黑帮老大的象征 龙头棍,搞得你死我活,出了很多条人命,从香港斗到广州到深圳。
而龙头棍就是一截木头而已。
为什么这么重要?
因为他是黑帮老大的象征,传了100年。
大家都认为,如果老大连龙头棍都保不住,就是严重的失职和无能,没有资格做大哥。
道理也是一样。
玉玺没什么没什么了不起,不过是皇帝身份象征。
中国的传国玉玺,据说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的命令,用和氏璧制作而成。
正面刻有“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
刘邦杀入咸阳,秦二世将玉玺献给了汉朝。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刘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堂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灵帝熹平六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逃,玉玺失踪。
后孙坚在水井中打捞到玉玺,辗转多人之手,最终为曹操所有。
司马昭篡权后,玉玺为晋朝所有。
隋朝隋炀帝被杀后,萧后携隋炀帝孙杨政道及传国玺逃到突厥。
唐代李靖大破突厥,夺回玉玺,传国玉玺归属大唐。
然而五代十国的后唐末帝李从珂,举族与皇太后曹氏自焚于玄武楼,传国玉玺就此失踪。
宋代宋哲宗时,有农夫名段义者于耕田时发现传国玺,送至朝廷,玉玺归属大宋。
然而靖康之耻后,传国玉玺由此失踪,再也没有出现。
一说,玉玺被金兵抢到了北方。
之后元明清朝代,出现了很多假的玉玺,都被一一戳穿。
然而,即便没有玉玺,这些王朝也很稳固。
当然,从秦朝到宋朝,当政者不惜代价寻找玉玺,也是因为后者有着重要的象征性意义。
古代皇帝为何都如此重视玉玺?没有玉玺,会皇位不保吗?
孔老先生曾经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名分,是非常重要的!
古代皇帝为何都看重玉玺?我们一般所说的玉玺,都并非是历代皇帝自行篆刻的印章,而是从秦始皇手中就传下的那一枚“传国玉玺”。
从秦始皇开创大秦王朝,就留下一枚玉玺,玉玺上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在王莽篡汉时期,讨要玉玺时,王太后心中不忿,将玉玺丢在地上,结果摔碎了一个角。后来用黄金补上,故此,这玉玺也被形容为“金镶玉”。
这玉玺从秦朝传到两汉,三国时期一度被孙坚得到,后落入袁术之手,最终归于魏国。之后又被晋朝得到。五胡乱华时期,传国玉玺一度落入少数民族政权手中,后来终究回到了东晋。最终被隋朝得到,又传给大唐。唐朝末年,传国玉玺始终,五代时期皇帝都是自己刻制玉玺。一直到宋哲宗年间,传国玉玺才再度出现,却在靖康之变时被金国掳走。
到了元明清时期,都有过传国玉玺出现的传闻,不过大都是禁不起推敲的传闻。
从传国玉玺的经历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代皇帝之所以重视传国玉玺,正是因为传国玉玺代表了皇朝正统。有玉玺,那就等于有了传承,是被上天认可的。没有玉玺,当然不至于皇位不保,但是,在实力不济之时,就容易被政敌利用,攻击。
也正是因为看出传国玉玺的这个弊端,在元朝初年,元丞相伯颜下令将天下各种玉玺全部磨平,有学者认为,或许传国玉玺就是在那时被毁坏了。
没有了传国玉玺,大家就自己刻章。只要兵强马壮,枪杆子够硬,一样有人拥护!
古代皇帝为何都如此重视玉玺?没有玉玺,会皇位不保吗?
传国玉玺啊,那可是皇帝的“身份证”,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没有传国玉玺的皇帝就是黑户口!仅仅这一点,就足以让每代帝王为之“疯狂”。
不过说到底,这不过是一块精美一点的“石头”,究竟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这个问题说其根本,还是古代的“天命”理论。这块玉玺在秦完成一统以后,由秦始皇吩咐丞相雕刻完成。秦朝灭亡时,公子婴脖子上就是系着这个传国玉玺献给刘邦。在随后的历史更迭过程中,得此玉玺就被视为得天命的表现。
古代的天命理论占据着崇高的地位,皇权的统治离不开神权的配合,在那个封建的大背景之下,想让民众完全忠于皇族,那就必须让“皇权神授”的观念牢牢扎入民众心中。
而这块玉玺就是神权实施的媒介,能幸运得到它的君主,就意味着得到了“天”的任命,普通的民众也只有忠心服从的份。
历史上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隋朝在灭亡前夕,其太后带着这块玉玺开始了逃亡的生涯。虽然后来李世民成功稳定了局面,但手里没有传国玉玺仍然是他的一块心病。
有玉玺意味着合天命,那么没玉玺不就意味着自己是“白板皇帝”了吗?估计李世民当时总感觉有人对他抱有奇怪的眼光。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让国家最杰出的工匠雕刻出了两块“替代品”,希望能借此来告诉民众自己的身份也是合法的,不过这样的做法总有一种“盗版”的感觉。到了李世民继位后的第四年,隋朝太后把玉玺交给了李世民,到了这个时候,李世民那颗不安分的心终于变得平静了。
正所谓“玉玺在手,天下我有”,大唐在这块玉玺的坐镇之下,一定可以有一个更稳定的局面。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就算是像贞观年间那样的盛世,如果没有传国玉玺的“压阵”也是不太让人“信服”的,至少皇帝心里不安啊。所以这块玉玺对国家安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过事情总有一些转机,唐灭亡以后,末代君主带着玉玺自焚于火海之中,这块历经数代的玉玺也就此失传。
后来的宋元明清四代朝廷均没有重新得到这块玉玺,不过从这四个朝代的发展情况来看,他们也并没有因为此事而出现太大的变动,其皇权仍然是比较牢固的。
综上所述,传国玉玺的本身价值倒没有那么“变态”,并不是没有玉玺,就会皇位不保!
只不过是它背后的思想统治力量过于强大,对于一位君主来说,能把这一个得力的“统治工具”拿到手中,对于自己的权利巩固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也是古代追求正统皇权的观念体现,所以这块玉玺被历代君主视为至宝。
古代皇帝为何都如此重视玉玺?没有玉玺,会皇位不保吗?
古代皇帝重视玉玺,因为那是他的专属印章,可以让他行使国家权力。如果没有玉玺,他会再制作一个,不会因此而丢掉皇位。
说到玉玺,很多人就会想到传国玉玺,其实皇帝的玉玺和传国玉玺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传国玉玺始于秦朝,由秦始皇监制而成,最终消失于隋末,由杨广的萧皇后带入漠北后再无音讯。
传国玉玺消失后,唐朝重新制作了一个新的玉玺,以弥补传国玉玺的空缺。
玉玺和传国玉玺的区别在历史帝王中,玉玺的作用就像现在的印章,而且不同的文书也会使用不同的玉玺,比如皇帝下的圣旨,对大臣的赏赐文书,调动兵马的文书等等,这些不一样的文件使用的印章是不同的。《水浒传》梁山好汉救宋江的时候,假冒蔡京的书信,最后就是因为用错了印章导致事情败露。
而传国玉玺就是一个象征,从秦始皇制作出来后一直是帝王权力的象征,这与大禹制作的九鼎有异曲同工之处。用一个比喻来说,传国玉玺就像是江湖中的倚天剑,屠龙刀,都在传说得到以后可以号令天下,但真是这样吗?看看金毛狮王谢逊拿着屠龙刀过得多惨。
皇帝的皇位与玉玺关系不大从有史料记载开始,得到皇位的途径主要有禅让、继承、篡位、起义。从来没有哪一个朝代的皇位会因为某人得到玉玺,上一任皇帝就乖乖让位的,也没有哪一个朝代因为不见了玉玺就要退位。东周时候的九鼎,最开始被放在洛阳,后来就不见了,有人怀疑早就被周天子熔化并制作成铜钱了。在没有九鼎的东周,周天子还是周天子。
因此,皇帝的皇位能不能保住,关键是看他的实力强不强,政权基础稳不稳,与玉玺没有关系。
古代皇帝为何都如此重视玉玺?没有玉玺,会皇位不保吗?
怎么可能?
现代某个高级官员丢了公章,难道就不被承认他的职务了么?当然不可能。
丢失公章,一是要被纪律处分,而是担心有人用公章去伪造文书。
古代皇帝也一样,玉玺丢失,管理玉玺的官员会被追责,同时担心有人用玉玺去发布假的命令,至于皇位本身的合法性,和玉玺没有任何关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