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的雷电风筝实验是真的吗?雷电的威力巨大他是如何毫发无损的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一般认为是假的,至少萨沙认为是假的。

传言如下: 富兰克林曾经与雷电有亲密接触。据说他将一把铜钥匙,系在风筝线的末端。风筝升入雷雨云层,闪电在风筝附近闪烁,雷声隆隆。一道闪电掠过,风筝线上有一小段直立起来,像被一种看不见的力移动着。富兰克林突然觉得他的手有麻木的感觉,就把手指靠近铜钥匙,顷刻之间,铜钥匙上射出一串火花。富兰克林大叫一声,赶紧把手远离了钥匙。他喊到:“威廉!我受到电击了!现在可以证明,闪电就是电”。

原因如下:

第一,雨天怎么放风筝?

萨沙小时候很喜欢放风筝,经常爬到我们南京中华门城堡上放风筝。

放风筝很需要技巧,即便大风天放风筝也是不容易的。

恕我很弱,我从没有在大雨天放风筝成功。

在稍微大一点的雨天,普通风筝根本就飞不上去,直接被雨水打落了,更别说雷雨。

第二,被雷击能活命?

萨沙无聊中,在今日头条小视频里面发过不少雷击的视频。

事实证明,不要说被雷电直接击中,就算击中附近几米,这个人也基本就挂了。

比萨沙还无聊的洋鬼子做过实验。

他们证明,雷电击中人会有高达几十千安甚至百千安以上的电流。

而人的心脏只要几毫安的电流,就足以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停搏,人也就挂了。

而雷达这么大的电流,人几乎是必死无疑。

萨沙看过因雷击死亡的验尸照片,死者内脏的样子,诸位绝对不敢相信。

所以,如果富兰克林被雷电这样击中,必死无疑。

实际上,之前有个俄罗斯物理学家,曾经用金属杆子引雷电,自己握住,结果因此被活活电死。

第三,富兰克林从没有承认做过这个实验。

富兰克林本人从来没有正式承认做过这个实验。

他可能做过类似实验,但应该也只是用金属杆子引雷电,自己站在远处观察。

他既没有放风筝,也没有握住金属杆。

富兰克林可没有这么傻,人家可是上了美钞的。

富兰克林的雷电风筝实验是真的吗?雷电的威力巨大他是如何毫发无损的呢?

根据富兰克林研究所的说法,该实验是真实的。但是,一项关于此实验的新研究,根据对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证据分析,证明该理论的实验只发生在富兰克林的想象中。

“富兰克林研究所”曾经发表一篇名为《本杰明富兰克林和风筝实验》的文章,证明了该实验的真实性!富兰克林研究所是为纪念美国第一位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而建立的,是该国最古老,最重要的科学教育和发展中心之一。今天,该研究所继续致力于公共教育,并通过各种方式向人们介绍科学技术。

1824年2月5日,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第一任总裁Samuel Vaughan Merrick(塞缪尔·沃恩·梅里克)和美国地质学家William H. Keating(威廉H.基廷)成立了宾夕法尼亚州富兰克林研究所。他们两人都是美国哲学学会的成员。

富兰克林研究所是这样描述的:

在1752年六月的一个下午,在费城上空天开始变暗。随着雨水开始下降,城市将受到闪电的威胁,大部分城市居民都匆匆回到了室内。但本杰明富兰克林不,他觉得这是放风筝的最佳时机。

富兰克林一直在等待这样的机会,他想展示闪电产生的电气特性,为此,他需要一场雷雨。

他准备好了材料:一个大丝绸手帕,一根麻绳和一根丝绳制成的简单风筝。他还有一把房门钥匙,一个Leyden(莱顿)罐子(一种可以储存电荷供以后使用的装置)和一根电线。他的儿子威廉协助他。

根据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普里斯特利的说法,富兰克林最初计划在费城教堂尖顶上进行实验,但当他意识到他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到达同样的目的,他改变了计划,所以用一只风筝来进行实验。

Joseph Priestley(约瑟夫普里斯特利)是英格兰神学持不同政见者、自然哲学家、化学家、创新文法多主题教育者,在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他发现了氧气。普里斯特利一生中的科学声誉取决于他发明了苏打水。

约瑟夫普里斯特利于1767年提供了关于富兰克林实验的更完整的描述,他可能直接从富兰克林那里了解到了具体的细节,富兰克林在普里斯特利写这本书时曾在伦敦。

根据1767年普里斯特利的说法,富兰克林意识到使用导电棒的危险,而采用了附着在风筝上的湿大麻绳来导电。他留在地上,而他的儿子则协助他在附近棚屋的避难所放风筝。这使得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能够保持风筝的丝绳干燥以使它们绝缘,同时允许风筝的大麻绳子在雨中被弄湿以提供导电性。

普里斯特利这样描述到:

“富兰克林将属于Benjamin Loxley(本杰明洛克斯利)的房子钥匙套在麻绳上并连接到莱顿罐子上;利用这把钥匙,他给小瓶子充电,并且从中得到电火并点燃了烈酒,同时还进行了所有其他电子实验。 风筝没有被可见的闪电击中,如果有的话,富兰克林肯定会被杀死。然而,富兰克林确实注意到,风筝线的松散线条相互排斥,并推断出莱顿罐子正在被充电。他把手靠近钥匙,观察到电火花,由此证明了闪电的放电性质。”

【注:本杰明洛克斯利是美国殖民时期费城著名的建筑师,他也是美国著名的爱国者军队领袖。他与本杰明富兰克林合作进行富兰克林的一些电子实验,包括富兰克林使用他家的房门钥匙进行风筝实验。】

富兰克林于1752年10月19日在“宾夕法尼亚公报”中描述了这项实验,但没有提到他自己是否完成了实验,在其中,他给出了重新创建实验的说明:

“一旦任何雷云越过风筝,尖头的铁丝就会把电光引过来,风筝和所有的线就会通上电,松开的线就会向四面八方伸出来,并被接近的手指所吸引。当雨水打湿了风筝和线,使它能自由地引导电火时,你会发现它大量地从你指关节附近的钥匙流出来。通过钥匙小瓶子可以被充上电;由此获得的电火可以点燃烈酒。”

富兰克林并不是第一个证明闪电电气特性的人。早在他实验的一个月前(1752年5月10日),法国物理学家Thomas-FrançoisDelibard(托马斯-弗朗索瓦达利巴德)在法国北部成功完成了这项工作。他于1767年首次会见了本杰明富兰克林,据说他们成了朋友。

在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一年后,波罗的海物理学家格奥尔格·威廉·里奇曼试图进行类似的试验,但是,他遭到闪电击中而被电死。

对富兰克林的雷电风筝实验表示怀疑的根据

2003年6月1日上午12:01,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本杰明富兰克林"假风筝实验"》的文章。文章指出:

这是科学史上最著名的实验之一。几代学生被教导18世纪美国发明家和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直接在雷云下放风筝,证明闪电是一种电力形式。富兰克林的成功为全球著名的皇家学会赢得了声誉。但是对他的工作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发明者实际上“发明了整个故事”。

他的工作导致了避雷针的发明,从而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他成为伦敦皇家学会的成员,伦敦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学学院,并于1753年因“他对电力的好奇实验和观察”获得了首要奖项——科普利奖章。然而,根据对历史证据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证明该理论的实验只发生在富兰克林的想象中。

汤姆塔克是北卡罗来纳州等温技术学院的讲师和历史学家,他在为美国宇航局工作时首先开始怀疑这个故事。他查阅了描述这个实验的原始文件,发现富兰克林对此的不同描述以及对于这个实验执行的时间和地点都很模糊。

“公告中没有发现任何证人,没有任何地点名称。富兰克林说他实际上没有进行过实验,”塔克博士说。富兰克林还从他的报告中删除了他最初声称该实验可以“由任何人”进行的声明,并声称将它连接到地面的风筝和细绳必须湿润才能导电。

然而,在实践中,这将导致所有电力泄漏到地下。塔克博士的怀疑最终得到证实,他试图用18世纪中期的材料重新创造富兰克林的实验。他告诉“每日电讯报”:“我按照风筝的设计进行了几次尝试——它只是不会飞。”

根据塔克博士的说法,即使它已经起飞,也无法达到从雷云中获得电力所需的高度。然后,他使用“高效的现代风筝”尝试了实验,但这也没有用。

塔克博士在《命运之箭》(命运之箭:本杰明富兰克林和他的电动风筝骗局)一书中提出了他的证据,这是对富兰克林声称的“放风筝”的第一次详细分析。虽然这本书揭穿了实验真相,但塔克博士强调,富兰克林的理论是完全正确的。他说:“我认为他发明了这个故事,要求他们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以表明他不只是在提出建议。”

“我怀疑传统的富兰克林传记作者会讨厌这个,因为风筝实验是如此的具有代表性的地位。”英国皇家学会的发言人表示,即使这些披露也不太可能导致富兰克林被剥夺其会员资格。

最重要的是,富兰克林是美国的创始人之一

富兰克林拥有跨越四十年的政治家职业生涯。他曾在宾夕法尼亚州担任立法委员,并在英格兰和法国担任外交官。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唯一一位签署了美国建国四项关键文件的开国元勋:《独立宣言》(1776年),《法国同盟条约》(1778年),与英国建立和平的《巴黎条约》(1783年),《美国宪法》(1787年)。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徽章】

【宾夕法尼亚殖民地货币由富兰克林于1764年印制】

富兰克林的雷电风筝实验是真的吗?雷电的威力巨大他是如何毫发无损的呢?

有不少人对于本杰明·富兰克林当年是否真的进行了这样的实验,或实验到底是如何进行,还心存疑虑。美国Discovery频道《流言终结者》节目在第4季第5集利用实验证明了,如果本杰明·富兰克林真的把手靠近导下了雷电的钥匙,他将会被直接杀死。其实早已经有研究者发现富兰克林本人从来没有正式承认做过这个实验。

富兰克林在电学上成就显著。为了深入探讨电运动的规律,创造了许多专用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等,成为世界通用的词汇。他借用了数学上正负的概念,第一个科学地用正电、负电概念表示电荷性质,并提出了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的思想,后人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

在1749年到1751年间,富兰克林仔细观察和研究了雷、闪电和云的形成,提出了云中的闪电和摩擦所产生的电性质相同的推测,提出了关于避雷针的建议。这一建议首先于1852年在法国马利大学得到应用。避雷针的发明不仅可以防止闪电所招致的严重危害,同时也破除了迷信,揭示了自然力的真实性质。

富兰克林的雷电风筝实验是真的吗?雷电的威力巨大他是如何毫发无损的呢?

传言: 富兰克林曾经与雷电有亲密接触。据说他将一把铜钥匙,系在风筝线的末端。风筝升入雷雨云层,闪电在风筝附近闪烁,雷声隆隆。一道闪电掠过,风筝线上有一小段直立起来,像被一种看不见的力移动着。富兰克林突然觉得他的手有麻木的感觉,就把手指靠近铜钥匙,顷刻之间,铜钥匙上射出一串火花。富兰克林大叫一声,赶紧把手远离了钥匙。他喊到:“威廉!我受到电击了!现在可以证明,闪电就是电”。

真相: 在国内,作为语文教科书里的“老段子”,同样人尽皆知。可是这到底是个神话还是真有其事呢?

富兰克林是第一个提出用实验来证明天空中的闪电就是电的的科学家,那是在1750年。1⃣️但是第一个付诸于实践的却是法国科学家——他观察到了铁棒上的火花,不过没有用身体近距离去碰铁棒。此后,还有一些研究者也做了类似的实验。在俄罗斯有一位物理学家在模仿这个实验时,因为操作不慎被雷电击身亡

在几年后,有传闻和一些书籍称富兰克林用风筝替代了铁棒,做了这个著名风筝雷电的实验,但是缺乏充足的证据。后来有研究者发现富兰克林本人也从来没有正式承认做过这个实验。

2⃣️尽管对于富兰克林是否做过风筝实验存在争议,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富兰克林即使做过风筝实验,也肯定不会和传说中的一模一样。

实验若成功,富兰克林必死

如果云层上的电荷聚集越来越多,和地面之间形成的电压越来越大,最后它们击穿十几千米厚的空气,形成一条到达地面的导电通道,释放巨大的能量,这就产生了雷电。如果这条通道正好途经某个人的身体,放电电流会很大,数量级达到几十千安甚至百千安以上。那么大的电流流过受害者的躯体,首先伤害的是受害者的大脑和心脏。因为几毫安的电流就足以使人类的心脏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停搏。雷电流也会致使呼吸系统麻痹而停止呼吸,从而致人丧命。此外,雷电流的极大的机械效应足以撕裂受害者的皮肤和肌肉,而强烈的热效应也足以烧焦受害者的躯体。这种雷击事故称为“直接雷击”。遭受直接雷击的人十有八九会死亡,即使没有死亡也会重度受伤。

3⃣️如果这条导电通道没有直接通过人体,相隔一段距离,比如击中了附近的一棵树,人体仍然有可能因为感应的电流而触电,称为“感应雷击”。感应雷击有时会比较弱,被击中者无大碍,受雷击大难不死的幸运儿大多数是这种情况。

如果按照故事中的情节,风筝被雷电击中,雷电电流顺着风筝线一直到钥匙,富兰克林的手指与钥匙之间距离很近,而且之间产生了明亮火花。富兰克林这样直接被雷击击中,绝不可能安然无恙。

结论:谣言粉碎。 富兰克林或许有过风筝实验的想法,即便他真的做过这个实验,也只可能是被风筝上带的一些静电电到。如果被真的雷电电到的话,就不会是手被电麻了,很可能是当场暴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