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场上,遇到战友受伤,是先救人还是先杀敌?为什么?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战场的惯例是,如果激战中战友受伤,必须坚持到打死或者打跑面前的敌人,然后才能去救人。

这是战场的基本法则,原因也很简单。

面前的敌人没有被打死或者打跑,你却直接去救人,非常有可能救不了战友,还搭上自己。

大家看过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吧,那个大个子卡帕佐被狙击手射中以后,其他战友距离他近在咫尺,但没有人敢于上去救。

军医韦德试图冲上去救人,被米勒上尉阻止。

你上去救人,自己先吃枪子,多死或者多伤一个而已。

最终,美军狙击手找了很久,才击毙了德军狙击手。

此时,大个子士兵已经已经失血过多死了!

这不是美军没有战友情,实在是没办法。

我军也是一样。

抗战中,桂军在广西攻打日军控制的一个山头。

一个排长回忆,他和副排长是多年的战友,还有亲戚关系,副排长娶了他的表妹。

但他们冲上山头时,山上几十名日军和他们激烈近战。

双方激烈对射,投掷手榴弹,不断有人倒下。

一串子弹射过来,他身边不到1米的副排长哼了一声,仰天跌倒。

当时战斗紧急,他根本来不及看一眼,仍然坚持射击、投弹。

十多分钟后才击溃日军,国军彻底占领主阵地。

此时他的身上也被手榴弹炸伤两处,血流不止,好在都是轻伤。

排长不顾自己伤势,去救副排长,发现他早已死了。

副排长全身是血,根本不知道哪里中弹了。

根据他的姿势,他死前是试图自行包扎伤口,但因伤势过重没有成功,直接死去了。

如果有人给他包扎一下,他说不定能活。

战争就是这样。

如果不能击败近在咫尺的敌人,谁也不可能去救战友。

在战场上,遇到战友受伤,是先救人还是先杀敌?为什么?

说件真事儿,我有个朋友的真实体验,他是老山前线退下来的,一个人深入敌后抓了十二名俘虏,荣立了个人二等功。

后来,我的这个朋友不幸因车祸去世了,留下孤儿寡女的娘儿俩,不胜心酸。

朋友是新兵上前线的。

整个儿一个大闷罐,坐了七七八八的新兵蛋子,也不知道目的地是哪儿,反正白天黑夜的就是个走,等到地方了,才知道他们被拉到了老山前线。

朋友说,当时都吓屁了,一个个蜷缩一隅相顾无言,心里七上八下的打鼓,知道此一行怕是脑袋别再了裤腰带上,随时需要交割的那种残忍和决绝。

朋友说,全是一水儿的新兵,谁也不认识谁,加上又黑又闷,气氛一度紧张到爆,都在心里盘算着能不能囫囵个儿再返回去。

有的,甚至尿了裤子都不知道,浑然不觉。

可战场就在眼前,不上也不行,毕竟军令如山。下车以后,新兵们竟然好像一夜之间彼此都厮熟了,也不说话,只是相互握手撞肩,份量格外重。

炮声一响,人就基本堆了,想站起来都困难。毕竟那是真枪实弹的玩命,可不比平时的战术训练。

冲锋号一响,无论你在哪儿都得向前冲。子弹就在耳边嗖嗖飞过,竟然顾不上害怕了,只是一个劲儿的朝前跑。

他身边的一个兄弟突然就倒下了,声息皆无,木头桩子一样直接栽倒在地。朋友说,这个时候就眼红了,血灌瞳仁那种,胸膛几乎要爆裂了,一路嘶喊着向上冲,不管不顾了,连擦身而过的呼啸子弹似乎也听不到了,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给倒下去的兄弟报仇,甭管之前认不认识,熟不熟,就当是自家亲兄弟了,兄弟倒了,必然要报仇雪恨,这也不光是他一个,全伙人马都是一个念头,都是一路嘶喊着狂啸着冲到了敌方阵地上。

至于受伤以后停下来救治包扎,那不是他们该干的,也不归他们管,他们的任务只是冲锋向前,医疗队、卫生员随时都和他们并肩,不必担心没有救治。

朋友说,战场上瞬息万变,什么都可能瞬息发生,你的任务必须是你坚决执行的,其他的无需你管,哪怕是最要好的战友,也不劳你操心。

等到胜利了,或者中途休整了、停火了,才有可能去打听受伤的战友情况,要是伤了,那还好,可以保一条小命儿,要是直接挂了,那就深仇大恨记下了,下一次还是死命冲锋,不亲手打死几个敌人不算报仇,心也不甘。

朋友特务连出身,一身孔武彪悍,难怪他能在深入敌后的时候一个人抓了十二个俘虏。

他活着的时候,经常来我家看碟,都是特务连的拳术训练视频,我个人也喜欢武术,经常切磋一下儿。

可惜后来单位的一伙人吵着嚷着要到北京去告御状,朋友身兼保卫科职能,不得已要去北京找回他们。连夜往北京赶,却在锦州路段发生了严重的车祸,五个人,四个毙命,包括了朋友,只剩一个被死死卡在手扣底下没被甩出车外,侥幸捡回一条命。

现在想起来,还是一股悲酸,可惜了朋友一条威武大汉,就这么毫无预兆的去找他牺牲的战友报道去了。

图片来自网络

在战场上,遇到战友受伤,是先救人还是先杀敌?为什么?

军队接到进攻命令,战场进攻前一般都会宣布战场纪律:1、畏缩不前者杀;2、临阵后退者杀;3、怕死自残者杀;4、不听号令者杀;5、投降叛敌者杀。另外还有补充说明:遇到身边战友受伤不要停下来救护,自然有卫生员和担架员救治运输,所有参加进攻冲锋的战士都不能擅自以救治伤员为名停止冲锋,违者军法处置。军令如山,军人以坚决完成任务为最高要求,决不允许背离任务去做其他事情。占领敌方阵地,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这个任务。

在战场上,遇到战友受伤,是先救人还是先杀敌?为什么?

战争是残酷的、无情的,更是‘不人性的’,经历了战争的战友,那才是真正的生死弟兄…

我军的战斗原则,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不能保存自己,怎么才能更好的消灭敌人?真正的战场上,各有分工。战斗人员的职责就是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进而更好的消灭敌人。

一般的情况下,遇到战友受伤,都是以先完成当前的任务为前提,在不影响完成任务而又没有危险时,当然要救护自己的战友。当战斗非常激烈紧急的情况下,伤员都是要坚持战斗或自救的,等战斗结束时其他战斗人员才能协助救护伤员。

至于战友受伤,谁来救护,不同的情况救治方法不同,大致有这么几种救治情况:一是自救;二是随队担任救治的人员任务的人来救治;三是被收容人员收容救治;四是战斗人员在不影响自己战斗完成任务的情况下救治。

生命诚可贵,任务价更高,战友战中伤,杀敌来回报…

这样的回答,不知提问题的人看到是否满意?战争没有儿女情长;战争就是杀掠;战争就是有受伤和死人的;战争就是若不首先杀死对方而儿女情长时,你可能瞬间就会被对方置于死地…

在战场上,遇到战友受伤,是先救人还是先杀敌?为什么?

🐯🐯:没有固定模式!以歼敌为主!届时由你就随机应变吧!🙊🙊!

在战场上,遇到战友受伤,是先救人还是先杀敌?为什么?

看到这个问题时,我就想笑,我觉得能提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被影视剧给耽误了。

我们在电影中,尤其是在国产战争片中,不管阵地前有多少敌人,看到自己的战友受伤,我们的战士就会走过去急救,老电影中常见的办法,就是掏出水壶给伤员喝口水,而且正常的套路是,只要喝过水壶里的水,再重的伤员都会清醒过来,然后说了一句:“同志们,别管我,赶紧消灭敌人!”或者是:“同志们,我没事,一定要保住阵地!”

通常说这种话的人,马上都会安排成为烈士。

而之前不管战斗再猛烈,只要是我方战友受伤,战友前去营救的时候,敌人的炮弹和子弹,绝对不会击中前去营救的战士,因为我们的战士后面还有台词,他一定会说:“同志们,为某某报仇,给我狠狠的打!”

好像战友不牺牲,不受伤,他们之前就没狠狠打似的。

再有一个镜头,就是一个人掩护另一个人撤退,掩护的人已经深受重伤,肯定要牺牲的,而且敌人已经围上来了,撤退的人这时绝对不会走,一定要回头喊两声。

身负重伤掩护的人,一定会对他吼道:“走呀,快走呀,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不煽情的电影,这时撤退的人会含着热泪离开,狗血的导演,一定会让撤退的人再矫情一句:“不,我们一块走吧!”

一群敌人围过来,你能跑得掉就不错,还能背着一个重伤员一起走?

更狗血的导演,会让被撤离的,亲眼看见掩护着被打死,或者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的导火索,才会绝望的离去。

有点扯远了是吗?

其实理由很简单,别说是你战友受伤,就是你爸爸受伤,只要危险还没消除,你只能是先把危险消灭,再去救治你爸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