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在莫斯科会战失败后,为何还要发起斯大林格勒战役?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中央集团军群在莫斯科会战中失败,伤亡较大。
北方集团军群则被列宁格勒拖住,无法调运较多兵力。
而南方集团军群的伤亡不大,连战连胜,还是具有强悍的攻击力的。
当时希特勒认为,北方和中部战线的苏军,已经站稳了脚,集中大量兵力,修建复杂的防御工事。
在这种情况下,强攻是不能短期内奏效的。
希特勒一直认为,是否占领莫斯科是没有关系的,关键在于歼灭苏军主力,或者消灭苏军战争资源的供应。
然而,目前苏军还有数百万有生力量,西伯利亚的军工厂利用大量战争资源不断生产新式武器。
看来,德军如果不能想到解决办法,必然被拖入持久战。德国的资源有限,是希望速战速决的。
于是,希特勒想到的办法就是:攻占高加索油田。
当时苏联主要的石油全部来自高加索的油田。如果德军占领高加索,苏军的石油资源就会枯竭,苏军也就不战自败了。
但是,想要占领高加索地区并不是简单的事情,这里是复杂的山区。阿塞拜疆人、车臣人依靠山区,同俄罗斯人作战了几百年之久。
同时,想要占领高加索地区,必须占领斯大林格勒。这是是全俄罗斯第三大铁路枢纽,也是伏尔加河水运的重要枢纽。
如果想要占领高加索地区,务必控制斯大林格勒这个枢纽,才能确保高加索的安全。
苏军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死守斯大林格勒。
实际上,由于斯大林格勒的死守,导致德军进攻高加索战役的失败。
在1942年,德军A集团军实施老鼠行动,以集中兵力攻占在阿塞拜疆的油田地带。
苏军凭借北高加索方面军和外高加索方面军,拼死抵抗。
期间,原本计划高加索攻势的德军,逐步被抽调到斯大林格勒方向。于是,激战到9月,德军在车臣被红军拦住,无法推进。
当时,德军距离格罗兹尼的油田是一步之遥。
德军的进攻虽然导致苏军被迫摧毁了自己的一些油田,但没有切断苏军的石油来源。
苏军通过里海,用水运的方式将阿塞拜疆巴库的石油,源源不断运到中亚,在通过铁路运到莫斯科和西伯利亚。
客观来说,希特勒的决定不能说是错误的。当时德军最高统帅部要求继续攻打莫斯科!
但连斯大林格勒都打不下来,何谈莫斯科。
总之,当时德军打这种消耗战和攻坚战是错误的。因为类似于哈尔科夫反击战一样,把苏军放出来打,而不是自己这样硬啃。
二战德军在莫斯科会战失败后,为何还要发起斯大林格勒战役?
对于二战苏德战争中,希特勒德国刚从莫斯科战役中惨败,就着手发起对斯大林格勒的攻坚战,虽然莫斯科战役让德国尝到了西伯利亚风雪的厉害,可德军为何不汲取教训,还要坚持发动斯大林格勒战役呢?莫斯科会战结束,世界反法斯阵线取得重大胜利,希特勒德国必须赶在美军进驻欧洲前打一场定点战役稳定军心
对于莫斯科战役的失利,德军将领们普遍认为是因为气候寒冷和后勤补给困难带来的结果,实际上,希特勒比谁都清楚,这场战役的失利是因为德军贪功大意,过份相信闪击战带来的胜利。
而这一时期,以德国日本意大利为核心的轴心国,在世界各个战场都处于相持或者转折的阶段,在亚洲战场,长沙会战刚刚结束,中日双方处于休整状态,而在太平洋上,瓜岛战役日军疲于奔命,逃跑成了唯一选项。
在非洲,阿拉曼战役打得难解难分,隆美尔的装甲部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英军蒙哥马利打得德意联军无处躲藏。
希特勒非常清楚这一时期,在欧洲东线战场需要一场稳定军心的战斗来鼓舞德军士气,因此,他纠集了近百万之众,由制定“巴巴罗萨计划”的保卢斯将军亲自指挥,对于希特勒来说这场势在必得的战役,也是把德军的全部家当搬到了斯大林格勒城下。
希特勒过份自信,直接遥控指挥,是造成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的主要原因希特勒之所以喜欢独裁,与他过份自信有很大的关系。当莫斯科战役失利以后,他就感到德军的指挥非他亲自过问不可,于是,在德军内部出现了指挥体系混乱的情况。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希特勒再一次发挥了他天下的本领,一方面要求保卢斯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斯大林格勒,一方面又亲自把包围斯大林格勒的精锐装甲第4集团军调往南部,以支援那里的第1集团军群强渡顿河。
可以说,希特勒的这一唐突决定,直接导致了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力量大减,给了苏军一定时期的反攻准备。眼见围攻部队只剩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苏军于是展开了内守外攻的新策略,加强了斯大林格勒的防御准备,并在斯大林格勒周围着手部署反包围力量。
近战,巷战,斯大林格勒成了肉搏机苏军的反包围策略很快被德军识破,希特勒也认识到自己指挥的失误,于是他命令德军指挥机关重新调集力量,一方面命令保卢斯集中兵力攻城,一方面又调集兵力在斯大林格勒周围阻击苏军支援力量。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一场肉搏战,在城里,苏德两军隔着墙就能听到对方的说话声,在城外,成批的苏军倒下后面又跟上一批。对于普通的指挥员来说,苏德两军都处在一个包围和反包围的环境当中,谁都不知道下一步还有多少敌人出现。
但希特勒低估了斯大林和苏军保卫斯大林格勒的坚强决心,苏军将士们都知道这是一座以统帅斯大林命名的城市,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德军占领。最终,苏军取得最后的胜利,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被包围,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降苏军,成了二战德军战场投降的最高级别军官。
战后统计,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轴心国伤亡85万人,其中75万人阵亡或受伤,9万多人被俘。而苏军伤亡更大,474871人死亡,650878人受伤或被俘,合计伤亡1129619人。这场战役,与保卢斯同时被俘的有23位将官,2000名校级以下军官,和9万多名士兵。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希特勒对苏心理攻势的失败,他妄图借斯大林格勒战役提振士气的计划落空。斯大林格勒战役,还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此战以后,德国再无力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在苏军重重反击下,他们且战且退,而苏军却越战越勇,一直打到柏林。
二战德军在莫斯科会战失败后,为何还要发起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发起主要有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原因。战略上来说,要占林高加索,夺取德国急需的战略物资,同时从心理上打击俄罗斯。战术层面上,德军经过几个月的休整已经恢复了大部分元气,而且刚刚在哈尔科夫战役里围歼了40万苏军,重新取得了战略主动权,而苏军在战略上的判断失误也促成了德军势如破竹地推进到顿河边上。所以德军打斯大林格勒战役没毛病。
二战德军在莫斯科会战失败后,为何还要发起斯大林格勒战役?
这跟希特勒的个人战略有关,其实德军完全可以围而不打,绕开就可以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