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日本已经宣布投降,苏军为啥狂追猛打而又不攻占日本本土?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这是雅尔塔协定的结果。
雅尔塔协定缺点:在击败德国以后三个月内,苏军加入对日本作战,攻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也可以进攻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的日军。
作为回报,苏联战胜日本后,将可收复库页岛南部、获得千岛群岛,并保障其在大连港、中东铁路、南满铁路的利益,以及恢复俄罗斯海军在旅顺口的租赁作为报酬。
当时由于斯大林需要和美国讨价还价,故意留了一手。
斯大林不提是否参加攻打日本本土,也不提是否进攻朝鲜的日本朝鲜军。
后来我们知道,斯大林其实非常想杀入朝鲜,也考虑参与占领日本。
但他当时不会主动提出,以便于和罗斯福讨价还价。
于是,双方在雅尔塔协定中,没有提到日本本土的问题。
原则上,大家都要按照雅尔塔协定去做,斯大林就不便于随便攻入日本本土。
第二,苏军没有来得及。
日本投降前最大的变数,是美国突然在日本投掷了2颗原子弹。
当时斯大林大为震惊,唯恐日本迅速投降,自己什么也捞不到。
于是,在美国投掷第二颗原子弹的当天,苏军才仓促进攻中国东北,同时南千岛群岛作战也在激烈进行。
结果日本果然在8月15日迅速投降,当时苏军在东北尚且只到边缘地区,南千岛群岛多张也在持续。
其实,日本发动南千岛群岛作战,比如进攻占守岛是日本投降以后的18日的事情。原则上,日本已经投降,还打个屁啊。
斯大林也没有来得及继续和美国讨价还价,寻求更多的利益,算是措手不及。
随后苏军顺势进攻杀入朝鲜北部,但确实没有胆量进入日本本土,以触怒美国。
况且,苏联的海空军实力同美国无法相比,只是陆军强大。
如果大家惹毛了在日本火拼,苏联必然被美军强大的舰队击溃。
第三,苏军杀入日本本土很难说会怎么样。
当时美军尚且不敢随便登陆日本本土,何谈苏联。
日本本土当时尚且有500万以上军队,还有大量的军火物资。
日本本土面积狭小,具有大量的城镇,一旦爆发战争就是连续不断地城镇战。
苏军在柏林损失了30万人,在人口接近1亿的日本还不知道会损失多少人。
其实,现在我们客观来说,苏联是否出兵对于日本投降没有实质性区别。
美国扔了两颗原子弹以后,日本高层已经决定投降。
这倒不单单是因为原子弹,而是日本已经失去了所有军事战略物资的来源,无法持久作战。
如果死撑下去,日本本土必将被破坏殆尽,用裕仁的话来说: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
再说通俗点,苏联进攻东北,进攻朝鲜北部,进攻日本北方四岛,都是摘桃子的。
当年日本已经宣布投降,苏军为啥狂追猛打而又不攻占日本本土?
利益,说来说去还是利益。
在1945年的时候,雅尔塔会议举行会晤的时候为了让苏联加紧投入兵力作战。罗斯福和斯大林就约定将库页岛,南千岛群岛以及中东铁路等利益交给苏联。之后,虽然日本投降了,但是这些地盘还没有完全占领完,于是乎斯大林就根本不管,完全没有投降,大力去攻占这些岛屿和地盘。
所以在“八月风暴行动”中毫不客气地攻占了整个库页岛、千岛群岛等地,并且还获得满洲国铁路控制权,尽管后来苏联归还一部分给我国,但是库页岛至今仍是苏联的。
帮助中国在1945年8月9日的时候,苏军对中国过东北的关东军展开了攻势。而此时关东军的精锐被大量抽走,于是乎苏军很快将关东军打的溃不成军。但是到八月15的时候,虽然日本天皇已经宣布投降,但仍有很多关东军的将领和士兵不愿接受事实仍然在中国的土地上疯狂报复。苏联不得不出兵这些人赶走。
关东军作为日本的王牌军队,虽然天皇已经投降了,但是他们当中很多人还是不愿接受这个事实,对于中国人当中,很多人还是还是非常大的。
当年日本已经宣布投降,苏军为啥狂追猛打而又不攻占日本本土?
众所周知,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颁布终战诏书,并亲自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但此时的苏联还是撕毁与日本签订的《苏日中立条约》,不顾条约中五年之内苏联与日本两国互不侵犯的约定,却像日本根本没有宣布投降这回事一样狂追猛打,人们不禁疑惑,苏联究竟要干什么,是什么目的要这样做?既然如此为啥又不攻占日本本土、肢解日本?
最后的挣扎当同盟国对德国的战争以德国失败而告终,欧洲地区战事就已基本结束,二战也就进入了尾声。但亚洲战场的日本仍作垂死挣扎,提出了一个“一亿玉碎计划”,旨在号召全日本的军民最后决一死战。
事实上,在日本作为的最高统治者,且握有生杀予夺大权裕仁天皇的终战诏书也并非就好使,不服从者大有人在。就在裕仁天皇颁布终战诏书的前一天,一些陆军省和近卫师团少壮派为阻止日本向盟军投降,杀了近卫师团长森赳,还一度占领了宫城。尽管政变没有成功,但日本无条件投降前各方势力的军国主义的狂热表现得淋漓尽致。
长期以来,日本以下克上的传统同日本天皇制度一样的根深蒂固,日本军国主义正是在这样一次次以下克上挺而走险中走向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盘踞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从它建立开始,就基本没对天皇唯命是从过。1945年8月9日,伴随150万苏军进行中国东北对关东军以摧枯拉朽之势的打击开始,关东军的抵抗也随之展开。虽然此时的关东军精锐被大量抽走,但仍有60万之众的关东军,坚持抵抗了十天。直到1945年8月18日,关东军总部才停止抵抗缴械投降,而此时距离裕仁天皇发布终战诏书已过去整整三天的时间。
日俄的仇恨其实,日俄两国早就互相看着不顺眼了。在明治维新前后,俄国向东、日本向北的扩张,两国就在库页岛、千岛群岛发生过激烈碰撞。鸦片战争后和甲午战争前,两国先后转向朝鲜半岛和中国。特别是甲午战争后,日本得到了辽东半岛,这引起了沙俄的强烈不满,就鼓捣法国、德国一起来干涉还辽。从此两国就结下了梁子。
随着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列强和日本为了争夺在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利益,尤其是日俄为拿到我国东北地区及朝鲜半岛控制权争夺的加剧,日本于1904年率先突然袭击了俄国在远东的要塞旅顺港,至此日俄战争正式爆发。战争打得异常残酷,最终以俄罗斯的惨败、日本的惨胜而结束。
并于1905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朴次茅斯海军基地签署了《朴次茅斯和约》。此和约规定:俄罗斯将北纬五十度以南的库页岛及其附近一切岛屿并该处一切公共营造物及财产之主权,永远让与日本。对此苏联一直耿耿于怀,始终寻找报仇的机会。机会来了斯大林哪能放过!
雅尔塔之约在苏联对日宣战出兵的问题上,早在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晤时,为了使斯大林在解决德国后迅速出兵对日宣战,以缓解美英等国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压力,罗斯福与斯大林约定,以维持蒙古现状、库页岛、南千岛群岛划归苏联、旅大商港国际化、中东铁路交还苏联等作为苏军出兵宣战日本的条件。
当时的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怎么可能错过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不管日本宣布没宣布投降,都要按照事先的约定,为了苏联获取约定的权益,这时的斯大林那里还顾得上日本天皇是否投降。所以在“八月风暴行动”中毫不客气地攻占了整个库页岛、千岛群岛等地,并且还获得满洲国铁路控制权,尽管后来苏联归还一部分给我国,但是库页岛至今仍是苏联的。
这里要多说一句的是,在1945年8月9日,苏联的“八月风暴行动”中,对库页岛的进攻仅用了十多天,就被苏联军队全部占领,被日本占了四十多年的库页岛再次回到苏联文囊中。然而,对一直被俄国视为“四艘不沉的航空母舰”、战略地位非凡千岛群岛的战斗并不那么顺利。
从8月18日苏联红军发动进攻,登陆苏军遭到了日军的顽强抵抗,多艘军舰被击沉,伤亡不计其数。但苏联红军并无退却之意,反而越挫越勇,战斗不断向内陆转移,日队一边打着“投降”的旗号,一边暗地里却是积极备战。但是日军在亚洲战场整体的失败,已成定局。千岛群岛的日再顽抗也无济于事。在千岛群岛日军接到天皇无条件投降的命令后,不得不放弃抵抗。苏联红军进驻南千岛,正式接管千岛群岛。
自此以后,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完全掌控在苏联手中。直到现在日本也曾经多次与苏联、俄罗斯交涉,希望可以拿回“北方四岛”的领土权,但从未成功。斯大林曾经说过:千岛群岛是无数苏联军人用鲜血换来的战利品,谁也无权把它们夺走。
美国的介入其实,苏联原打算在攻占库页岛南部后,就继续向日本北海道进攻,占领日本本土,之所以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美国的介入和阻挠。
别看美国在1945年8月6日和9日分别给日本长崎、广岛投下了原子弹,目的是加速日本的投降进程,在太平洋地区拥有战略上的主动,但当时苏军攻势凌厉而迅猛,从东北、库页岛、千岛群岛、朝鲜半岛又直逼日本北海道。这让美国多少有些措手不及,而且也是美国所不能允许的。
为此美国在慌乱之中,只好和苏联约定以北纬38度线作为受降界限,以拖延时间,然而精明的斯大林认为38度线以北的北海道也应该是苏联的势力范围。而且战后德国被美苏等国一分为二了,那么日本也应该如此。
而当时强大且掌握战略主动的美国却不想让日本有与德国同样的命运,更不允许苏联染指日本本土,就命令麦克阿瑟抢先登陆日本本土,而且警告苏联不许登陆日本本土四岛,还拿出出一副不惜一战的架势。面对如此情况,斯大林也只好放弃了占领北海道的想法。美国的干涉让日本避免了被肢解的命运。
结束语日本已经宣布投降,苏联的还穷追不舍、猛追猛打自有其道。日本最后的疯狂、日俄以前的仇恨、雅尔塔美苏的约定、苏联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势头、美国的作壁上观,都是苏军在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穷追猛打,试图攻占日本本土的动因所在。但最终还是因为美国的介入让苏联不得不放弃进攻日本本土,让日本逃过了被肢解的命运。
当年日本已经宣布投降,苏军为啥狂追猛打而又不攻占日本本土?
宣布投降不是事实上的投降,只是一个表态,完成投降是一个过程,即战胜过军队过来收缴武器,并把战败国军队或者关进战俘营或者直接送回家,军队不存在了才算完成投降。中国战场上最后一支投降的日军是到12月才被八路军消灭,因为他们拒不向八路军投降,不承认八路军受降的权力,坚决不缴枪抵抗到底被全部消灭。东北的东营要塞也是拒不向苏军投降,虽然苏军向日军广播了投降昭书,还让投降的日本军官去劝降,但要塞司令拒绝投降,只有坚决消灭。菲律宾战场上的日军坚持到1972年,他们只是因为没有收到投降命令,最后一条命令是独立战斗直至最后一人,最后一个人坚持到1972年杀死了很多当地平民及军人,没有办法,不得已美军找了一个日本的军用邮箱安置在他的活动区内,里边放上一份日本军方要求投降的命令,这名日军收到命令后出来投降,这些年杀人的罪行一律不予处罚,按战俘送回日本,在日本受到热烈欢迎,成为日本的英雄,可惜他是一个台湾人,当了这么多年鬼子。到这时二战才算真正结束了。
所有还有日军守卫的地方盟军都有权力去占领,不论是不是日本领土。苏军因为海军不行,实在没有能力去占领日本本土只有放弃。
任何持有武器的日本人都是合法的攻击目标,不投降就要进攻。8月15日后日军上下级都已断了联系,各部队的军官都是自行决定下一步的行动,有的坚决不向苏军投降就得打,有的直接投降就进了战俘营。中国战场也是这个样子,中国的通化还发生已经投降的日军把武器藏起来交一部分的情况,后来发动叛乱,数千日军战俘起来屠杀八路军的伤员及留守人员,后来被赶来的八路军和朝鲜义勇军消灭,特别是朝鲜义勇军拒不接受这些鬼子的再次投降,坚决要把他们杀光。8月15日以后接收到投降命令还在战斗的部队就不能再算部队了,只能算是土匪,不能再按军队处理。
当年日本已经宣布投降,苏军为啥狂追猛打而又不攻占日本本土?
你宣布投降与人家接受你投降是两个概念。这战争是你想打就打,想降就降的?没有就此将小日本灭掉已经是老天爷的仁慈了。弄明白了其中的差别就不会有此问了。
当年日本已经宣布投降,苏军为啥狂追猛打而又不攻占日本本土?
二战时期苏联的主战场是在欧洲。
德国原本和蒋介石政府关系很好,卢沟桥事变后,德国却抛弃了中国,反而和日本结成“轴心国”。因为德国的目标是苏联,希望在亚洲找一个盟友能两面夹击苏联。中国弱而日本强,所以德国选择的了日本。
德国入侵苏联后,希特勒一直催促日本进攻苏联,以便让苏联腹背受敌。然而因为诺门坎的失败,日本放弃北上入侵苏联,选择南下东南亚,偷袭美国珍珠港。
苏联一直很担忧德日联手东西夹攻。所以,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苏联是国际上唯一支持中国的,派出志愿航空队。苏联的目的是用中国牵制日本。
德国入侵苏联后,苏联和日本签署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承认伪满洲国,日本承认蒙古独立。从而苏联解除了东方的威胁,专心对付德国。
1945年,德国覆灭之际,美英希望苏联对日宣战,减轻美英在亚洲的压力。苏联不愿为人做嫁衣,借口需要三个月休息。
45年5月9日德国战败,8月7日美国投下原子弹。苏联看到日本马上要灭亡了,为了抢夺日本的利益,立马与8月8日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消灭了70万关东军。占领了中国东北。
苏联只所以没有进攻日本本土,一方面进攻日本本土需要海军,而苏联的舰队当时主要在欧洲。另一方面是苏联和美国人有协议,日本本土和朝鲜半岛三八线以南由美国接收。
所以,苏联大军停止在了三八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