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燕子李三是一个怎样的人?

“燕子李三”,是一个绰号,使用这个绰号的人历史上有三个:一个是河北省保定市涿州的“燕子李三”,原名叫李景华;一个叫李圣武;另一个叫李云龙,也是最早使用“燕子”标志的人。

但史学界公认的燕子李三,是李景华。李景华少年时,在武术之乡沧州拜师学武,为了增强本领,又拜田盘山万松寺师父石敢当和其师弟五台山法慧为师。除了学习拳脚功夫外,法慧禅师又传授他独门轻功绝技:八步登空和燕子三抄水。

这门功夫很神奇,燕子李三一段助路,可以在水面上跳跃,宛如燕子掠水疾飞。他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可以头朝下,身子像壁虎一样紧贴墙壁往上爬,称之为壁虎游墙功;也可以将系有长绳的铁爪抛于高墙或树枝之上,然后攀着绳子爬上去;还可以用脚蹬墙,借劲使力,巧妙地越过障碍;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撬开各种锁具,据说他还会很多的秘制药水,将人麻晕。

李景华从来不偷普通老百姓,专拣达官贵人这些大户人家下手。有时也会接下穷人。每次作案后会留下一只纸叠的燕子,所以人称燕子李三。

可是,人有失足,马有失蹄。李景华最后被捕了,因肺痨发作,死在了监狱里。一代传奇侠盗燕子李三就此落幕。

历史上的燕子李三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一般认为,燕子李三是李景华。

李景华是清末出生,长在民国时期的人。

此人是河北人,出生在贫困农民家庭,父母双亡,从小跟着叔叔走江湖谋生。

少年时期,李景华和叔叔流浪到沧州。叔叔因身体有病,不再走江湖,留下做点小生意。

李景华无法依靠叔叔在生活,只能在沧州做些临工。

不过,他从小手脚就很灵活,是练武的好材料。而沧州又是武术之乡,有名的拳师众多。

于是,李景华就拜当地拳师为师,学习了一身武艺。

有意思的是,李景华学艺之初就对拳脚功夫兴趣不大,反而很注意学习奔跑、跳跃尤其是攀爬的技术。

有一个老师认为他心术不正,将他逐出师门。

其实,由于家庭贫困,又是走江湖的孩子,李景华从小就会一些扒窃的技术。他叔叔虽然是走江湖卖药的,恐怕也是利用扒窃贴补家用。

所以,李景华可以说就是一个惯偷。

此刻他学习这些技术,目的不言而喻。

拜师失败以后,李景华又去当地著名戏班学艺。在戏班里,李景华倒是学会了各种杂技技术,有些擅长攀爬和类似于今天跑酷的技术。

学艺期间,李景华老毛病又犯了,在戏班子里面偷了东西,被赶了出去。

此后,他不再拜师,也不从事其他工作,而是成为职业小偷。

李景华的偷盗技术非常高明。

当年大户人家多修建很高的围墙,晚上有家仆守夜、巡视,贵重物品往往上锁。

而李景华其实没有什么拳脚功夫,倒是特别擅长攀爬和潜入。

据说,李景华可以攀爬上七八米高的院墙,哪怕院墙并没有什么落脚点也可以借助绳索。

李景华潜入富户人家的时候,走路悄无声息。除了自己轻手轻脚以外,他还有特质的厚底布鞋,走路没有动静。

从20年代开始,李景华沿着平汉铁路到处作案,偷到了很多大户。

到1934年,李景华被民国政府抓捕,1935年1月判处12年徒刑。

需要说明的是,李景华并不是什么好人,同故事传说区别很大。

李景华本人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李景华之所以失手,一说是他从抽大烟变为了吸食海洛因。然而,一次盗窃中,他突发毒瘾,导致浑身颤抖,从偷盗现场跌落,被巡逻的警察发现,所以被擒获。

因为这些恶劣的嗜好,李景华的开销非常大,所以必须不断的盗窃,连了洛阳警备司令白坚武家都不放过。

李景华的所谓劫富济贫,也不存在。劫富确实是有,这是因为穷人没钱,他不去偷富人难道去偷穷人?怕是偷五十家穷人还不如偷一家富人。

至于济贫,除了对妓院里面的妓女大方以外,李景华没有这种撒钱行为。

至于抗日,根本是同李景华毫无关联。

其实李景华的拳脚功夫很一般,退一步说就算厉害也没用。

因为李景华牛逼的二三十年代,中国民间到处都是枪支,农村土地主家中都有长枪短枪看家护院。城镇的商户、票号中,多放着枪支发,防止被人抢劫。

李景华就算神拳无敌,身体终究不能挡子弹,所以拳脚功夫毫无作用。

而且,李景华并非没有失手过,他曾经多次被捕,因为当年对盗贼处理的不重,所以蹲不了多久加上行贿,李景华很快会被释放。

然而,1935年这次就不同了。

因为李景华盗窃时,被巡逻仆人发现,为了脱身将其打伤,伤势还不清。

结果,李景华被判刑12年。

而李景华仅仅在监狱里面过了不到1年,他就死了。

原因一说是被看守虐打,但更多人认为李景华是死于停止吸毒。

他被捕时已经39岁,吸毒长达20年时间,身体已经很虚弱,根本离不开毒品。

关入监狱以后,李景华无法吸毒,又被重镣锁着,没有多久就呜呼哀哉了。

李景华在当时算不了什么,因为杀人越货的土匪多如牛毛。

然而,李景华死后3年,《燕子李三》一书在东北出版,在全国畅销,大约在这时起,他作为侠盗的形象一点点被竖立起来。

历史上的燕子李三是一个怎样的人?

1998年一部叫《燕子李三》的电视剧火遍全国,一时间大家都很敬佩燕子李三,当然,在电视剧中他是侠盗,也是为穷苦百姓办事,而且还与当时的腐败的政府高官做斗争。每次作案都要留下标记,就是一只纸叠的燕子,告知被偷的主偷你们家是我燕子李三,不要错怪别人。

影视剧中的燕子李三(陈龙版)

而这毕竟是电视剧,电视剧是艺术,而真实的燕子李三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其实历史上传说是燕子李三的人一共有三位:一位是山东禹城的李圣武,此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自己故弄玄虚,其实他经常被抓,最终都是在金钱的疏通下才被放出来,久而久之,他将燕子李三的故事强加到自己的身上,其就是一个赝品。一位是河北沧州的李云龙,出道最早,家族延续至今已历8代。一位是河北保定涿州的李景华。电视剧是根据以上三个人的故事改变而来的,在民国时期,民间公认的燕子李三就是李景华。

影视剧中的燕子李三(陈龙版)

李景华又名李鸿,1895年出生于河北涿州,儿时随叔父流落沧州,沧州自古以来就是武术之乡,所以李景华四处学艺,学得了一身本领,基本上十八般武器样样都会,一般的翻墙入院对他来说不是问题,他一直到十九岁才出师。虽然学得一身本领,但是在那个乱世要想谋得个活命的差事非常不容易,所以一直在江湖上混迹的他,想到的第一个营生手段就是偷盗。他偷盗是有原则的,不偷寻常百姓,只偷达官显贵。所以,洛阳警备司令白坚武、北洋政府段祺瑞、军阀张宗昌、褚玉璞等都被李景华光顾过,而且从来没有失手过。

而且李景华有个特点,就是在完成一切偷盗后,会在现场留下一张纸叠的燕子,久而久之,燕子李三的大名就打起来了。由于名气太大,一些小偷小摸之辈都暗暗借用他的名号行窃,警察局因为破不了案,就将很多盗窃的案件挂在燕子李三头上。

一般人认为既然是侠盗,他会将偷来的钱财散给穷人,但实际上,李景华偶尔也会分一些钱财给穷人,但大部分都被他挥霍了,他是一个“五毒俱全”的人,偷来的钱财基本上都花在了吃喝嫖赌抽等上面。当然李景华也不是万能的人,他也有失手被抓的时候,他就通过打点,白天在监狱里待着,晚上出去偷盗。

1934年,李景华又因偷盗被下狱,他和监狱巡官史海山还拜了把子,平分偷来的钱财,但好景不长,事情败露,李景华被带上刑具。1935年李景华因盗窃罪被判处12年,他不服上诉,还没等到结果,他便在1936年1月9日因长期吸食鸦片导致肺痨发作死在牢里,年仅40岁。

所以说,电视剧毕竟是艺术,切不可完全相信,燕子李三李景华有他的长处,但是整体上看他并未像电视剧中那样正值和正义,他就是一个混迹于民间的盗者,只不过这个盗者心里还存有一丝的所谓的原则罢了。

历史上的燕子李三是一个怎样的人?

随着有关燕子李三的小说、电影、电视剧相继问世,一个活跃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城的侠盗形象,深入人心。

经过艺术手段加工的李三,身怀绝技,武功高强。不但飞檐走壁如履平地,还能自如出入戒备森严的豪宅大院,来无影,去无踪,盗取富家钱财犹如探囊取物,根本无视那些守宅护院的家丁保镖。即便偶然间被发现,也能毫发无伤地全身而退。

更为甚者,影视中的李三,不仅是一个劫富济贫的好汉,而且还是一名抗日志士,是人们心目中的侠盗。其形象高大伟岸,散发着满满的正能量,充满着传奇色彩。

(燕子李三剧照)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李三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和艺术人物李三有何区别呢?

真实的“燕子李三”有多个版本,有人说他是河北保定的李景华,也有人说他是山东禹城的李圣武,还有人说他是河北沧州的李云龙。但最为史学界所公认的,应该是李景华。

李景华出生于1895年。幼年丧父后,随叔父流落到素有武术之乡的沧州地区。生活无以为继的李景华,以干杂活为条件,拜在当地一些武师名下,学到了一些粗浅的武功招式。

由于李景华瘦小干枯,上房爬树却灵巧迅捷。因此,武师们便着重教给了他一些攀爬和奔跑之术。这让李景华受益匪浅,其翻墙越脊的功夫,也大为长进,一般人很难望其项背。

由于贫困,此时的李景华可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为了生存,他利用自己学到的一些本事开始小偷小摸,经常在半夜时分潜入有钱人府邸,盗取财物。

18岁时,李景华随着一个江湖戏班进入河南洛阳,开始了在全国各地巡回卖艺的生活。但戏班里,会经常莫名其妙地丢失财物,有人公开指责是李景华所为。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李景华主动离开了戏班,由此正式开启了他的盗窃生涯。

在此期间,他偷盗了几家有钱人,还窃取了洛阳警备司令的左轮手枪,受到官府通缉。无奈之下,李景华只好隐姓埋名,潜伏在少林寺继续习武,这让他的所谓轻功更趋娴熟,偷盗本领也增强了不少。

离开少林寺后,李景华流窜到了平津一带,继续干起了偷盗营生。

(燕子李三剧照)

所谓“术业有专攻”。李景华在偷盗上,还确实是有一些功夫的。他可以头朝下,身体紧贴墙壁,借助特制工具,像壁虎一样在墙上移动;也可以利用绳索或铁爪,轻松地攀爬上高耸的围墙和树木;还擅长利用一些天然的物体,如墙壁、树木等,借力翻越屋脊或围墙。当然,李景华还擅长开启各种不同种类的锁。

李景华偷盗时有两个特点:一是只偷大户,从不骚扰贫苦百姓。二是每次得手后,他总是要在现场留下一些标记。有时是“燕子李三”的字条,有时又是一只用纸叠成的燕子。渐渐地,“燕子李三”的名头,越来越响。

李景华做过一些大案,“光顾”的名人也很多,包括大名鼎鼎的段祺瑞,国务总理潘复以及军阀张宗昌等人。李景华偷盗所得的大部分财物 都用于自己挥霍。所谓的“劫富济贫”,纯粹是传说。他的钱财多半用在妓女身上和吸食鸦片上,接济贫苦百姓几乎没有。即便有过几次,也只是他随意处置赃物的一种方式,并非有意为之。

1934年春天,李景华被北平警方抓获,送进感化所。在此期间,他结识了感化所的巡官史海山,两人一见如故,在感化所里秘密地结拜为兄弟。在史海山的掩护下,李景华白天呆在感化所里,晚上偷偷溜出来作案。

因此,在李景华被关在感化所的在那段时间里,北平城里居然还频现“燕子李三”的作案现场。百姓由此相信,又一个李三出现了。当然,每次李景华“凯旋”后,自会给史海山奉上一大堆赃物。

(燕子李三剧照)

1934年8月的一天晚上,李景华尾随听戏回家的丽华绸缎庄经理潘国英,悄悄潜入潘的住所,藏身于杂物间。待夜深人静之际,李景华乘潘家人都进入梦乡后,偷偷地溜了出来,直奔潘国英的内室,盗窃了众多贵重物品。同样,李景华也分了一部分赃物给他的合作者史海山。

但是,史海山在处理赃物时,被警方发现,于是被捕入狱。

李景华获悉情况后,为了打探消息,当夜就爬到了警方审讯史海山的房顶,偷听审讯过程。不料中途鸦片烟瘾发作,非常难受,不慎弄出了声响,被警方当场抓获。

1935年1月,北平地方法院以“强盗罪”判处李景华12年徒刑,李景华不服判决,上诉到高院。但还没等到高院复审,李景华就因肺痨发作,于1936年1月死在了看守所里,时年40岁。

因此,历史上真实的“燕子李三”和传说相去甚远,他其实就是一个惯偷,和侠盗、抗日英雄等根本沾不上边。只不过由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后来艺术的需要,才将李三刻画成了传奇英雄。而且越传越神乎,以致演绎成了人们心目中的正义形象。

( 参考资料:《燕子李三》)

历史上的燕子李三是一个怎样的人?

“燕子李三”,在历史上有很多个,因为名声大,威慑力强,有不少欺世盗名的小毛贼,也狐假虎威进行招摇撞骗冒充,用来壮大自己的声势。

真正的“燕子李三”,原名李景华,河北涿州人,小时候与家人流落沧州,跟随沧州武师学艺,学得了一身好功夫。

二十岁左右,因为生活窘迫,开始偷盗生涯。他下手偷盗的对象都是豪门大户,从不去骚扰寻常百姓人家。作案时会留下一只白纸折成的“燕子”,或留下写有“燕子李三”字样的纸条,说明“明人不做暗事”,“好汉做事好汉当”。

不久以后,就声名鹊起,“燕子李三”成为百姓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

据说“燕子李三”为了提高本领,遍访名师学艺,煞费苦心。经过勤学狠练,他学成了八步登空和燕子三抄水的绝技,可以登空上物,还可以在水面上自如跳跃。

随着技艺的增强,他的偷盗专业也更进一步,他实施的目标,包括了政府高官,商业大佬,豪门巨富,进入他们守护森严的官邸阔宅,来去无影,如履平地。

他偷盗来的财物,有时也会分一些给贫苦百姓。在乱世之秋,“燕子李三”劫富济贫的形象,在百姓心中很受欢迎,人们都称他为侠盗,他的传奇故事也广为流传。

由于被他偷盗过的达官贵人,对他恨之入骨,多次施压警察部门,使得警察不得不对他进行全力追捕,“燕子李三”最终被捕入狱。

在狱中,为了防止他逃脱,他被戴上了特殊的刑具进行防范。后来经法院审理,判处他有期徒刑十二年,他不服上诉。可是还没等到终审,“燕子李三”就病死在北平看守所。一代侠盗,就此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历史上的燕子李三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我们中国人们常常为了方便,好把人的名子省略掉,按别人的出生的顺序,“因为以前一家都好几个孩子”按排行好叫个张大,张二、张三,或李四、王二什么的,历史上有过几个燕子“李三”的传说,各有各的版本。

那我就按题目来回答历史上的李三。

燕子“李三”是根据民国特大刑警案作者“张建安”案例改编的电视剧,热播的李景华,“李三”他小时候就是个小偷小摸,他后来拜了一个佛门的武功高师石敢当的师弟,是五台山的法慧和尚,这就电视剧里的堂畿和尚的原形,李景华在和尚那学到轻功飞檐凌空,学到了异于常人的本事,从此李景华从一个小偷小摸,改头换面成了一名江洋大盗,专偷高官巨富,什么高宅大院,如履平地,再也没有他去不了的地方,在华北一带名声大震,就连那些有保镖有警卫的官府照偷不误,后来象洛阳警备司令家,“六不总理”段其瑞家,民国北洋军阀时期最后一任国务总理潘馥的家,就连民国军阀人称混世大魔王的张宗昌家也未辛免,都来去自如,得手成功后用白纸扎个燕子,写上燕子李三,明目张胆的向对方亮明身份,这单生意是我“李三”干的有本事找我来,华北一带警暑谈“李三”色变,开创了一代大盗风范,把偷来的东西分给穷人,可以算是个义盗。

要说他是什么样人,我认为他是个瘾君子,要不是抽大烟,他也不会死到监狱里。

就句老话说的好,好啥的最后被啥帮架,这话一点不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