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疑云之意大利二战时期真实军事实力如何?为何总是成为军迷口中的笑柄?

关于二战时期意大利军队的表现,众说纷纭,甚至流传出各种各样的搞笑事件,那么二战时期意大利的军事实力到底如何,您是怎么看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个要说明几点:

第一,意大利的国力不行。

意大利虽然也是传统列强,但一直都很菜。

在清末欧洲列强都来中国捞一笔,意大利也曾假模假样的要求满清割让三门峡。

谁知道,满清根本不理会意大利,知道他没实力。

最终意大利认怂,辩解为大使自己胡说。

在八国联军中,也有意大利,但实力最弱,只有80名水兵,滥竽充数而已。

二战期间,意大利的国力较弱。钢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能力的重要指数!

而意大利还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大大落后于英法苏,甚至还不如最弱的日本。

工业实力如此,军队想要很牛逼也是不可能的。

第二,意大利军队的装备低劣。

1940年意大利向法国选战的时候,陆军只有正规军45万人,预备役数量不少但基本没有装备。

相比英美法苏动辄一二百万军队,意大利的军队规模太小。

除此以外,意大利军队装备还很烂。

意大利陆军的武器装备仍然保持一战水平,属于轻装步兵师,重火力同德国、美国、苏联都有很大差别差别。

当时德国装甲部队已经横扫欧洲,然而意大利只有3个装甲师,全国只有1000多辆很烂超轻型坦克,中型坦克不到100辆,根本不堪一击。

意大利空军装备老旧,可以使用的飞机只有几百架。更重要的是,意大利飞行员水平很烂。因为做飞行员待遇好,社会地位高,逐步成为富家子弟和投机分子的温床。

美国、德国等飞行员淘汰率很高,有的可以达到四分之三,但意大利战斗机飞行员淘汰率是0。

战斗力可想而知。

意大利唯一比较强悍的是海军,有200多艘战舰,其中

3.5万吨战列舰就有4艘,万吨巡洋舰7艘!

但是,意大利海军是落后的海军,他们没有后来称霸大洋的航空母舰。

而意大利海军活动的地中海又太小,很容易被敌人空军攻击,海军的作用有限。

第三,意大利军队没有斗志。

墨索尼里曾经有一句名言,这是他对希特勒说的:我亲爱的元首,你不了解意大利人,他们不愿意打仗。

罗马帝国时代早就过去了。

意大利其实到了近代才统一,之前都是四分五裂的小国,被周边强国蹂躏,逆来顺受。

拿破仑强大的时候,还没进攻意大利,意大利小国就拍使者来求情。

据说拿破仑恨铁不成钢的大骂意大利使者:你们这些意大利人,怎么没有一点血性?你们的国家就像妓女一样,谁强就服从谁。

二战期间,意大利人也完全不想打仗。他们认为现在的生活挺不错,为什么要去拼命?

由于战斗意志低下,所以意大利军队打了一些很悲惨的战役。

意大利向法国宣战的时候,德国已经突破阿登山区,在法国腹地横冲直撞,法国马上就要垮台。

墨索尼里决定捡现成的便宜,打死老虎,对法国宣战并且派兵攻打法军驻守的阿尔卑斯山地区。

然而随时可能投降的法军,却轻松打败意大利军队。意大利军队惨败,631人被打死,5206人受伤,626人失踪(推测是开小差了)。

在后面一系列作战中,意大利军队很容易崩溃,也很容易投降。

比如希特勒被迫介入北非战场,分散了兵力,原因仅仅是意大利十多万大军被打的土崩瓦解。

第四,意大利高层内讧很多。

墨索尼里政权其实是很不稳固的。

墨索尼里本来属于街头混混,只是利用意大利经济崩溃的大混乱时期,获得老百姓的支持,才得以上台。

墨索尼里的权力,并不是自己闹革命武力夺取的,更多是意大利王室、贵族政客、大资本家等暂时交给他的,目的是稳定意大利的局势。

所以,墨索尼里的位子不稳定,而且他的政策必须得到国王等后台实力的批准。

这种情况下,意大利高层内讧平平,连墨索尼里都被抓了。

所以总结起来,意大利军队实力弱,本来就不是苏军、美军、英军的对手;意大利军队战斗意志不强,一旦遭遇困难就容易崩溃;意大利高层不团结,互相内讧。

二战疑云之意大利二战时期真实军事实力如何?为何总是成为军迷口中的笑柄?

意大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重要的参战国,作为轴心国集团的三大巨头之一,但是意大利在二战中的表现却非常拙劣,免不得网上对意大利军队的调侃满天飞。虽然意大利军队在法国南部被只有6个师兵力的法国人阻挡不前;虽然挑了个“软柿子”出兵侵略希腊,部队被打的节节败退,从希腊一直被打到意大利本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意大利也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强国”。

1939年意大利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2.9%,仅仅是英国的三分之一,是法国的一半多一点。1940年,世界各国开始加大功率,支撑全面爆发的世界大战时,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钢产量为6076.6万吨,苏联为1900万吨,轴心国集团的头号强国德国为1914.1万吨,英国为1318.4万吨意大利有多少呢?只有226万吨。当美国的石油年产量突破1.5亿吨时,意大利的石油年产量只有约630万吨。一旦意大利介入世界大战,钢材只能支撑战争14天,煤炭能够支撑50天,这对于世界大战而言,是微不足道的。

意大利不只是工业、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欧洲大国,还有军事。意大利正式参战时,陆军仅有约74个师共计约45万人,其中又只有20个师是真正满编的,士兵的武器大多是一战时用的老久武器。再看参战的其他国家的参战人数:美军总兵力在1945年达到1050万人,苏联军队人数维持在600万以上....这些动轴多达百万千万的部队,一支几十万的部队又能掀起多大的波澜呢?

但是,意大利军队也不是只是二战中的喜剧演员,乌克兰战役中,战争初期,意军就俘虏了超过10万苏军,在武器装备落后、补给中断的情况下,意军面对数目超过自己的苏军,仍在包围圈内坚持了近一个月。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最先冲出苏军重重包围圈的就是意大利部队。意大利的狙击手在二战中也要盟军部队胆寒,隆美尔对其也赞赏有加。

实际上,不是意大利实力不够,是意大利压根不愿意打仗。如果意大利能像日本一样全面皆战,历史可能又是另一个样子。出兵参加二战,也只是意大利国内墨索里尼和他的部分支持者,对复兴古罗马帝国的幻想罢了。

二战疑云之意大利二战时期真实军事实力如何?为何总是成为军迷口中的笑柄?

二战中,大家对意大利人的印象感觉是德国的伪军,感觉意大利战斗力极差。其实这完全是极大地误解。

曾看到一个报道说意大利人是德军的累赘与包袱,其实这根本就是误传,没有真实依据,事实上是这样的意大利远征军在横扫乌克兰的战争中,就俘虏了10万苏军,独占攻占了斯大林诺等重要城镇。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北翼,意大利军队防守正面高达将近200公里,而负责后勤的德国人非但没有提供应有的援助。尤其是当时最缺乏的作战车辆的情况下,德军居然用意大利的车辆运送自己的武器与粮食,完全不顾意大利盟友是否处于劣势。在北非更是如此,隆美尔的部队在卡拉曼战役后撤退时用意大利人垫背,而且还带走了很多意大利军队的淡水这样重要的物资。剩余的意大利军队再艳阳和缺水中战斗了近一个礼拜,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大量意大利军队向一个连的英军投降的原因了。

同时在海上,意大利人一直提供了轴心军队中的大部分军力并不惜重大损失为运输船队护航。没有意大利人,就凭隆美尔的北非远征军,能够与经营非洲上百年的英军的几十万人的军队周旋?

在二战期间的意大利由于经济结构尚在调整之中,家庭式小作坊巨多而缺少大型工业,一些常备的备件都没有装备。同时德国错误地传递了战争开始的时间,导致意大利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贸然开战,这些都是导致意大利战争能力薄弱的原因。

二战疑云之意大利二战时期真实军事实力如何?为何总是成为军迷口中的笑柄?

二战中意大利是德国的包袱

欧洲有一种说法,就是:意大利如果保持中立,你只要用十个师去提防它。意大利如果变成敌国,你只要用二十个师去解决它。意大利如果变成盟国,你就要用四十个师去挽救它。

一战前,意大利和德国、奥地利缔结三国同盟。但是一战爆发后,意大利竟然宣布中立。然后又参加了协约国阵营。参战后意大利屡战屡败,伤亡100多万人,经济也遭到严重破坏,但最终还是作为协约国一方成为战胜国。

一战后,意大利首先实行法西斯。但是如果和德国相比,未免有一点名不副实。二战前意大利首先征服了埃塞俄比亚。但是二战爆发以后英军首先在埃塞俄比亚进行反攻,埃塞俄比亚复国。以后英军又进攻意大利的殖民地利比亚。意大利军队惨败。以后德军将军隆美尔派来支援意大利,取得很大胜利。隆美尔获得“沙漠之狐”的称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