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成建制的火器部队,大明的神机营究竟是怎样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明军其实是很锐意进取的军队。

早在元末混战时期,明军就大量使用了火器。

明朝建国以后,明军也大力发展火器,以火炮为例就经过几次更新换代。

当时火器尤其是步兵火器还是比较落后的。

因技术的限制,明军的火铳各方面都比不上蒙古人的弓箭。

火铳的射程太近,只有几十米;射速太慢,装弹需要几分钟时间;威力较弱,只能发射霰弹;比较笨重,大型火铳又长又重;不可靠,容易出现击发失败甚至炸膛现象;高度依赖火药,而火药本身的保存和运输都是难题,那时候的黑火药很容易受潮等等。

但是,相比弓箭,火铳最大的优势就是易于训练。

一个老百姓拿着火铳射击上1个月,就可以基本掌握作战技巧。

然而,弓箭则需要2年以上专业的练习,不是农耕民族可以掌握的,只有马背上的蒙古人才会从小练习。

随着火器的大量装备,出现了神机营,也就是专业使用火器作战的部队。

神机营是明朝京城禁卫军三大营之一,相当重要的。

神机营建立在明成祖朱棣时期。

朱棣是马背上的皇帝,同蒙古人交战过无数次,五次亲征漠北

实战中,朱棣深深感觉到蒙古人骑射的优势。明军单纯比弓箭,很难压倒蒙古人,只能利用大量火器以数量弥补这方面的差距。

蒙古人是游牧民族,连铁器都严重缺乏,是难以大量使用火器的,明军有天生的优势。

当时神机营是京城的御林军,分为火器兵和骑兵,它的作用是拱卫京城,必要时跟随皇帝御驾亲征。

神机营并不是一个营,按照现在来说是一个旅的编制,官兵大约5000人。

其中3600人是火器兵,还有400人炮兵,另外还有1000名骑兵。

其中,作战主力是火器兵和炮兵,骑兵起到辅助作用。

当时装备的火器是霹雳炮3,600杆(步兵轻型火铳),大连珠炮200杆(多管连射火铳),手铳400杆(用于炮兵防御的短火铳)。

至于炮兵则装备盏口将军160位,这是当时的野战火炮。

由于编组的时期是明初,还没有后来常见的火绳枪、虎尊炮、佛郎机、红衣大炮这种比较先进的火器。

神机营的战法也比较先进,采用类似于西方的三段射击。

这也是实战中摸索出来的战法,其实不这么做也不可能。

因火铳射速太慢,必须将部队分为三批,一批射击时另外两批装弹,轮流射击。

这样采用保持火力的持续性,压制敌人骑兵的冲锋。

同蒙古人开战之时,首先以火器兵对抗蒙古骑兵的冲击。

在蒙古人冲锋上来以后,炮兵先进性炮击,随后火器兵立即进行多轮齐射,对蒙古人造成远程大量杀伤。

随后,火器兵后退,由神机营的骑兵和其他部队的骑兵冲锋上去,同蒙古人肉搏激战。

如果蒙古人能够突破明军骑兵,还会有其他部队的步兵进行拦截。

所以原则上,神机营必须其他部队配合,才能和蒙古主力在野战中对抗。

如果独立作战,神机营只适合对付较弱的蒙古部队,或者用来守城。

很多人认为,那么神机营还有什么用处?

其实当年就是这样,火枪是有局限的。

我们的邻居日本,所谓织田信长用火枪打破武田家的骑兵,也是传说。

后来考证,武田家骑兵其实是骑马机动,具体作战时都是下马步行,这才被织田的火枪和木栅栏打败。

如果他们采用骑兵直接冲锋,织田的火枪仍然是拦不住的。

再说,即便是拿破仑时代,欧洲火枪战术已经很成熟,法国火枪兵仍然被俄国近卫骑兵和哥萨克骑兵冲击的七零八落。

其实,直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人的火枪面对清军的弓箭,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但是,明军开始编组专业火器部队,说明明朝有这个超前的意识。如果这样继续发展下去,可以预计神机营会越来越强。

其实从明初到明末,明军手上的火器已经更新换代几次,越来越先进。

可惜,到了清代,这个进步就突然停止了。

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成建制的火器部队,大明的神机营究竟是怎样的?

大明的神机营是明代京城禁卫军中三大营之一(其余两营是五军营及三千营),装备有火枪、火铳等,后期又添置火绳枪,是明朝军队中的特殊部队,这种独立枪炮部队建制在当时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比欧洲最早成为建制的西班牙火枪兵(创建于1510 年),要早一个世纪左右,是明代早期火器部队领先于世界的佐证。

一、背景

明朝的战争形态,战争模式和之前的历朝历代相比,有了非常巨大的变化,其中火器的应用是起到了核心作用。如果说中国的火器在战场上的应用,宋朝是萌芽阶段的话,那么明朝就是大发展的时代,而出现这种形势则是与朱元璋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的。

朱元璋是在长江附近起家的,在他发展之初,就有一个叫焦玉的人献上他所研制的火器,于是朱元璋的队伍成为了江南起义军中可以说是唯一的火器成为制式装备的起义军。在与陈友谅的一系列战斗当中,火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洪都保卫战当中,陈友谅挥军六十万围攻洪都,结果洪都的朱军在火铳的帮助下使陈友谅久攻不下。

而其后的鄱阳湖大战朱元璋的军队更是发挥了火器的威力,使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火炮、火铳、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枪、大小将军筒、大小铁炮、神机箭”等火器,开创了在水战中以“舰炮”轰击敌舰的先例。

明朝建国后,火器成为了明军的制式兵器之一,通常明军的构成为“铳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枪四十”,火器的比例占到了10%。而随着火器的发展明朝出现了两个新的兵种,一个就是神机兵(火器兵),而另外一个则是车兵——战国时期被抛弃的战车重新焕发青春。

二、建立

永乐八年(1410年)神机营成立;永乐十二年北征中忽兰忽失温之战,神机营参战并且决定了这场战斗的胜负。

当时明成祖朱棣率大军与马哈木、答里巴汗、太平等瓦剌数万主力遭遇,朱棣先派数骑挑战引诱瓦剌骑兵来攻,马哈木等人中计率蒙古铁骑从山坡上顺势冲下,数万铁骑一跃而下的声势足以让敌人胆寒。

眼看瓦剌就要冲到明军阵前,这时明军列在阵前的神机营突然枪炮齐鸣,其声如毁天灭地,令瓦剌人心胆俱碎,冲锋在前的数百瓦剌铁骑直接被这神秘武器击毙。瓦剌骑兵士气大挫,不敢再向前冲并向后退缩。这一破绽被经验丰富的朱棣抓住,立即指挥明军铁骑反击,并指挥大军两翼夹击,神机营在阵后为明军提供源源不断的火力支援。是役明军大获全胜,斩首数千,马哈木太平等瓦剌将领狼狈逃走。

明成祖在亲征漠北之战中总结提出了“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的作战原则,神机营配合步兵、骑兵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应用更趋专业化。

三、编制

神机营最高编制级别为营,营编提督内臣 2 人、武官3 人、掌号头官 2 人;营下编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军,各设坐营内臣 1 人、武臣1人,除中军下领四司外,其馀各领三司;每司设监枪内臣1人、把司官1人、把牌官 2 人。

人员:步兵3600人(全配火器),骑兵1000人,炮兵400人(管理野战重炮及大连珠炮),共计官兵5000人。

装备:霹雳炮3600杆(步兵火铳)、重八钱铅子90万个;大连珠炮200杆(多管火铳)、手把口400杆(炮兵防身用手铳)和盏口将军160位(野战重炮)。

据史载,神机营为保证长时间持续射击,通常使用“三段击”战术。

此战术分为三排,前一排首先由处于队列第1、3、5、7、9、11等位置的士兵射击,再由处于队列第2、4、6、8、10、12等位置的士兵射击。前一排的士兵在每一次射击之后,马上将神机铳递回中间一排的士兵,同时从中间一排的士兵手中接过装好弹药的神机铳。

中间一排的士兵一方面负责从前排士兵的手中接过射击之后的神机铳,并向后传递给第三排的士兵装上弹药;另一方面负责从第三排士兵的手中接过已经装好弹药的神机铳,并向前传递给前一排的士兵。

此战术最早为明初名将沐英所创制,是所有前添枪最核心的战术,领先西方二百余年,领先日本二百余年。此方法本用于对付沐英防守地段起义军的大象,后经朱棣将其改良并用于对付机动性更强的骑兵,先由装备火铳的士兵射击敌方骑兵,射击后立刻退向军队侧翼之后便由五军营及三千营的骑兵继续对敌方骑兵展开第二次打击,其后便由五军营的步兵用制(反)骑兵武器对对敌方骑兵进行第三次打击。其对骑兵的杀伤力非常大。

正是因为火器好用,朱棣形成重视,大明专设火器局,得以让明朝的火器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尽管在历史长河中对明朝的各种评论都有,但大明王朝的火器、神机营确实在中华民族抵御外族侵略尤其北部游牧民族的入侵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成建制的火器部队,大明的神机营究竟是怎样的?

神机营,是永乐八年朱棣创建的以火器为主要武器的一支特殊部队。是世界是第一支进入热兵器的部队,比欧洲最早的成为建制的西班牙火枪兵要早一个世纪左右。(所以以后有朋友要说中国的武器比西方落后多少年,你就可以用这个怼他,中国的武器比西方先进一个世纪,呵呵)。当然,后期的发展比不上欧洲,到明朝末年,就已经落后不少,到清朝时,简直是完全倒退。

神机营配置的武器有火铳、(中期配备火绳枪)、各种大小口径的火炮、单兵用的铳箭和铳箭车(几十支铁管集中在一辆手推车上,铁管中有火药助推的箭矢,类似火箭车。某国在电影宣扬的他们发明的“千机箭”,就是这个东西,呵呵,反正中国的东西都是他们的,我就懒得反驳了)。

这个时代的火器最大的特点是威力大、射程远(相对弓箭)、不用耗费多少体力,不像弓箭那样要经过长年累月的训练,但装填的速度非常慢。但只要运用得当,就会成为步兵为主的中原部队对付游牧民族的利器,成为骑兵的克星。

朱棣是神机营的战术创始人。他的战术是先以火枪火炮先打乱敌骑兵的进攻节奏,然后用自己的骑兵去冲击对方的骑兵阵营。达到大败敌方骑兵的目的。永乐十二年朱棣北征瓦刺,就成功运用了这一战术。当瓦刺骑兵漫山遍野的冲到明军阵前的时候,明军突然枪炮齐鸣,惊天动地的枪炮声把瓦刺军队人和马都吓得心胆俱裂,裹足不前,阵脚大乱。明军骑兵乘机杀出,大败瓦刺。

要说运用火器最厉害的属戚继光。他在神机营战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种带有大型防盾的推车。这推车的作用是阻挡骑兵的冲击,防止箭矢的攻击。当敌方骑兵接近时,火枪兵就躲在大型防盾的后面开枪放炮,敌方骑兵无法越过防盾车,而且伤亡惨重。当敌骑兵失去冲击速度时,戚继光的骑兵趁机杀出,敌军必然大败。这一招屡试屡爽打得蒙古人毫无办法。到后来只要戚继光坐镇,边关无人敢犯。

可惜明朝末年,乱象丛生,神机营也一蹶不振。

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成建制的火器部队,大明的神机营究竟是怎样的?

神机营是明朝京城禁卫军三大营之一,是军队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

《明史》卷92有载,明成祖平交趾后,得神机营炮法,特置神机营肄习。神机营装备有火枪、火铳等,后期添置了火绳枪。作为一支处于领先水平的独立火器部队,曾经随明成祖征漠北而大显神威,配合着骑兵和步兵,将敌军打得生活不能自理。别老吹什么国外火器战术,神机营大规模成建制玩“三段击”的时候,还没西方什么事呢(三段击战术,原本是沐英镇守云南时用来对付大象的办法,经成祖改良后成为对付骑兵的大杀器)。(三段击)

神机营遭受惨重损失是土木堡之变,精锐几乎被葬送,此后一蹶不振,一度被朝廷削弱改制,直到嘉靖时期才恢复旧制。不过土木堡之变后的京师保卫战中,剩下的神机营还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时也先的蒙古大军兵临京师,埋伏在德胜门外的神机营,把蒙古军打得七荤八素,为京师保卫战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神机营在嘉靖时期是一度中兴,得益于戚继光。万历年间,神机营参加了援朝抗倭之战,不过后来,这支军队,还是不可逆转走向了腐败没落之路,战斗力已经不能与过去同日而语,在萨尔浒之战中,参战的神机营遭到了后金的惨重打击。

神机营的建立,代表了明朝对火器技术运用的态度,毕竟长期内忧外患逼得其不断吸收西方火器技术还改善自己的装备水平,就比如噜密铳,佛郎机等。

明朝最终走向了灭亡,并不能单单归结于火器不够成熟强大,神机营,作为一支专业的火器运用部队,影响是深远的,它的后继者清朝,也学着明朝建立了自己的神机营。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即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