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法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法马尾海战,福建水师败在自己昔日的法国老师手下,几乎全军覆灭,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很多,只能简单说一说。

马尾海战惨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实力差距很大。

第一,敌我力量悬殊。

当时福建水师的军舰,基本都是中小型军舰,清一色的木壳,使用的是老旧的前膛炮。

具体不多说,当时法军舰队有一艘贝亚德号铁甲舰。

这是一艘木铁混合外壳的铁甲舰,属于中央炮廓式战列舰。它在木壳上装备了装甲板,具有很强的防御能力。

当时福建水师没有一艘军舰,能够对付贝亚德号铁甲舰。

另外,法国舰队换装了先进的后膛炮,又有机关炮和鱼雷艇。

这都是福建水师没有了!

同时,福建水师都是中小船只,。以旗舰扬武号轻巡洋舰为例,木质船身,无装甲,排水量1560吨。

而法国铁甲舰贝亚德号排水量5000多吨,还有2艘装甲巡洋舰4000多吨,1艘二等巡洋舰3000多吨,还有2艘普通巡洋舰2000吨,都是大军舰。

实力差距太大。

第二,朝廷无能。

中法战争,法军接连在陆战失利。

这种情况下,朝廷仍然不敢和法国人彻底撕破脸,也没有保住越南藩属国的意图。

他们之所以采用武力,主要是想让法国人在谈判桌上软一些,不会再入侵越南基础上再进入广西、云南。

所以,朝廷对福建水师下达的命令是:“不可挑衅自我开”,意思就是不能主动攻击。

人家刀都夹在脖子上了,还要忍辱负重,真是滑稽、无能。

第三,指挥官都是庸才。

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线指挥官如果足够有魄力和能力,还是能够挽回败局的。

至少就算败,也让敌人付出最大的代价,我死也不让你好好活。

主持福建沿海防务的大臣,名叫张佩纶,此人是张爱玲的祖父,是最早的爱国嘴炮。

张佩纶是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却以爱国志士自居,不管青红皂白要和洋人决战。

朝廷被张佩纶的豪迈迷惑,认为此人是勇士、豪杰,派他去主持福建军务,作为钦差,被任命办福建海疆事宜大臣。

可惜嘴炮来真的,顿时就吓尿了。面对杀气腾腾的法国军舰比如马尾港,张佩纶吓得手脚发软,不知所措,差点就尿出来,更别说有什么抗敌的妙计了。

除了张佩纶以外,闽浙总督何璟、船政大臣何如璋、福建巡抚张兆栋和福州将军穆图善很多都是垃圾。何璟为了避战,甚至将法国人的最后通牒隐瞒了很久,试图用私下的关系让法国人推迟进攻。

1884年8月23日上午10点,闽浙总督何璟接到了孤拔派人送来的战书:4个小时后,向中国舰队开战。

到了这个地步,横竖是死,干脆先发制人,杀一个够本,杀两个有赚。

当时敌我双方军舰距离很近,谁先开火谁就占据上风。

福建水师所有军舰都是没有防御的木质军舰,而法国人军舰也有多艘都是木壳。

只要谁先开火,谁就可能占据上风。

然而,到了这个节骨眼,这群傻鸟还是试图避战。

张佩纶他们大惊失色,唯一的办法是命令人祈求法国延迟开战。于是,离最后期限还有十五分钟时,他们派出是精通法语的福建船政著名工程师魏瀚乘船前往法国舰队交涉。

结果法国人也是软蛋,他们高度紧张,误以为这是鱼雷艇,立即开火。

福建水师措手不及,有2艘军舰还没来得及起锚,就被击沉。其余福建水师军舰,果断砍断铁锚的锁链,开炮还击。

但双方距离很近,敌人又先发制人,我军木质军舰一瞬间就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不足一小时,福建水师包括旗舰扬武号在内的11艘军舰全部被击沉,官兵伤亡达700多人。法军有4艘舰艇受伤,死伤仅30余人。

事实证明,再好的武器也要人来用,朝廷腐败无能,就算给他们星际战舰也是没用的。

在中法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正如法国海军名将孤拔将军说的那句话。清朝的将领当中。不论哪个将军都不敢率先挑起事端。而刘铭传是一个例外。当年刘铭传保卫台湾期间。镇守基隆炮台和沪尾炮台。他当时下的一道命令就是。当早晨炮台上看见第一缕阳光的时候。 就率先开炮。等到法军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早跑啦。等到法军陆战队上岸。之后。淮军和湘军利用有利地形开始还击。每天周而复始,让法军非常头痛。而当时的法军也拿他没办法。马尾海战福建水师战败的主要原因就是清政府的决策问题。当时慈禧太后已经决定把。冯子材镇守镇南关。刘铭传镇守台湾。但是在主战或者主和决策问题僵持不下。从各种情报方面获得的信息显示。法军早已做好开战的准备。而且刘铭传在离开,浙江前曾经发电报给南洋水师的指挥官兼闽浙总督曾国荃将军。要他密切注意煤炭的出口数量。做好随时开战的准备。因为刘铭传从各方面汇总过来的情报上面显示。法军在各个港口加紧购买煤炭和各种补给。

在中法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中法马尾海战之中,福建水师大败,几乎损失殆尽。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第一水师的福建水师大败,引发了中国震动。为何这“中国第一水师”会大败?它失败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下面请听我来给您解答。

一、清政府优柔寡断,战和不定

面对着法国人的多次挑衅,清政府仍然犹豫在和战之中,幻想着可以通过谈判或者妥协的方式提前结束这场战争。

此时的中国人总是信守着“不放第一炮”的想法,等待着敌人主动开战,然后便可以名正言顺的反击。这种想法是清军面对着近代化战争而不熟悉国际法酿成的恶果。

在马尾海战中便是如此,面对着中法已经小规模交火的情况下,清政府依然抱着幻想,以至于延误战机,难以做出正确抉择。

二、重文轻武,文官典兵

从宋代之后,中国朝堂之上便一直保持着“以文制武”的风气,甚至有时候,文臣直接担任武官进行指挥与作战。

但是进入近代之后,战争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对于指挥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清政府仅仅认识到了对于装备的改进而忽视了对高级指挥官的培养,依然坚守着“文官典兵”的原则。

在马尾海战中,清军的高级指挥官张佩纶等人便是文官出身,面对着近代化的法国部队,他们毫无经验也毫无意识,不论是情报、指挥、还是后勤工作,均做的一塌糊涂,在这种情况下,清军虽然有着质量不错的战船和庞大的舰队,但是仍然无济于事,最终输掉了马尾海战。

可能张佩纶等人是优秀的文官或者是优秀的智囊、幕僚,但是在此时,他们一定不是一位合格的指挥官。

清军英勇作战

三、军队缺乏训练,素质较差

毕竟战争中的主体还是人,因此军队的训练水平几何,在战场上的发挥如何等因素,便也成为了战争能否获胜的重要因素。

在当时的战场上,法国舰队有9艘船,多为木壳巡洋舰,少数为铁骨木壳巡洋舰,而当时的福建水师由10艘船,多数为木壳巡洋舰,少数为铁骨木壳巡洋舰,而且福建水师还有多艘老式战船以及附近的7座新式炮台的支援。可以说,就武力方面,清军占尽了优势。

然而在开展之时,仅在40分钟内,福建水师便被击沉了9艘战舰,伤亡将近700人,反观法军,无一艘战舰被击沉,人员伤亡仅30余人。

由此数据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出福建水师的素质是较差的,虽然不泛船员们的英勇作战,但是在近代化的战争之中,这种英勇很难抵抗炮火。

悲壮的马尾海战

四、总结

由此看,双方实力差距,不是简单的几件装备就可以弥补的,双方之间的差距是横跨了两个时代的巨大差距,是工业时代与封建时代的巨大差距,而此后,清王朝仍会不断吃亏,不断重蹈马尾海战的覆辙。

在中法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谢邀

无论从战略,战术还是装备,清政府和福建水师都落后于对方,失败是必然的。

首先,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派遣张佩纶会办福建海疆事宜,张佩纶是清流健将,却对近代海军和国际政治知之甚少,可谓“书生将兵”。另外,清政府对于中法越南冲突在处置方案上一直举棋未决,甚至当法国军舰开进闽江,同中国军舰交错停泊的时候,依旧和战不定。张佩纶虽是书生,也懂得先发制人的道理,可是军机处愣不同意,却又训令他“法人如有蠢动,即行攻击”,不可放法舰出闽江。这就注定了最后的悲惨结局。中法军舰在双方的火力圈中对峙了一个多月,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悬在头顶,我想,无论谁都会绝望。依张佩纶之绝顶聪明,他自然预感到了。在给侄子张人俊的信中他说:南援不来,法船日至。闽已苦守四十余日,止能牵制。而忽令阻其勿出,以至法不肯退;忽令如蠢动即行攻击,以至闽仍不敢先发(此时先发亦败)……澶渊之德不成,街亭之败难振,命也!

8月22日,下午五时,法国舰队司令孤拔收到了法国政府的训令,他召集所有舰长开会,下达了次日发动作战的命令。

此时,停泊在闽江上的法国军舰共九艘,包括排水量1300吨二等木壳巡洋舰窝尔达号,炮舰益士弼号,蝮蛇号,排水量471吨,野猫号排水量515吨。二等铁骨木壳巡洋舰杜居士路因号,3189吨,二等木壳巡洋舰费乐思号,2268吨,德思丹号2268吨,总吨位10387吨,拥有火炮72门。

福建水师方面,有军舰11艘,与窝尔达号等六法舰对峙的是福星,扬武,福胜等8舰,单横队一字排开。另外飞云,振威,济安三船在闽江南岸,监视德思丹等三法舰,中国军舰总排水量9900吨,火炮50门,但军舰代际明显落后于法国舰队,均为木质无装甲防护,旧式前膛炮,直线型锅炉,机器位于水线之上

法国舰队的战略是,下午两点左右,趁退潮起锚,首先以2艘鱼雷艇突击,然后全线开火,益士弼,蝮蛇,野猫三炮艇攻击马尾船政局附近中国军舰,费乐思等三艘巡洋舰以左舷火力攻击对面中国军舰,右侧炮火攻击对面的旧式武装师船。这个计划的特点,是利用中国军舰船头系锚,退潮时船尾对着法舰,不能发挥前主炮优势,必须完成180度回转才能使主炮对准法舰的不利局面,率先动手。

随后,孤拔召集法国驻福州副领事白藻泰,商定次日上午8时,将开战消息告知各国领事,10点把战书递交给闽浙总督何璟

由于翻译的延误和波折,何璟到了下午一点才拿到中译本,慌忙向船政局和附近各炮台通传,慌乱之中,船政局的魏瀚,找来一条鱼雷艇驶出闽江,向已经登上军舰的英国领事打听消息。

孤拔发现一艘中国鱼雷艇向自己驶来,以为福建水师已经开战,立刻把第一信号旗升至旗舰桅顶,45,46号两艘鱼雷艇立刻出击,各法国军舰也纷纷开炮,此时,是下午一点五十六分,比预计开战时间早了4分钟。

扬武舰实习军官,留美学生容尚谦率先发现法舰桅杆降旗,立刻报告管带张成,张成还错误地认为法舰上有军官去世,正议论之间,法国军舰的炮弹已至,另一位留美军官杨兆楠立刻命令后主炮开火,集中窝尔达号舰桥,打死法国舰员5人,张成急令起锚开船,但此时法国46号鱼雷艇已经驶来,发射了鱼雷,正中扬武号,但此时扬武号也击中了46号鱼雷艇的锅炉,扬武舰上多名留美学生邝咏钟,薛有福,黄继良等英勇牺牲。

此时,福星号也被,管带陈英大呼“今日之事,有进无退”然而被窝尔达号舰载鱼雷艇发射的鱼雷击中,福星号沉没。

此时,停泊在马祖的法国装甲巡洋舰,排水量达到4127吨的凯旋号也加入战斗。舰小炮少的振威号在被凯旋号击中后,管带许寿山命令全力向德思丹号冲去,试图与法舰同归于尽。许寿山,是船政学堂第一期毕业学员,为人豪爽,善书法吟诗,有儒将之风,在中立国军舰观战的外国武官记述说“这位管带的英雄气概令人称赞,当他那被打的千疮百孔的军舰最后下沉时,他依旧拉开引绳,发射了最后一炮,这枚复仇的炮弹嘶嘶而鸣,集中了敌舰,重创了舰长和两名士兵,实为世界海军史罕见”

此时,飞云号也被法舰所发巨型榴弹集中,管带高腾云双腿被炸断,与舰同沉,英勇牺牲。

福胜,建胜两船抵抗时间最长,沉没于2点32分。

40分钟后,除了艺新,伏波两船负伤逃脱外,其他都被击沉,共牺牲海陆军将士700多人,而在法军方面,死亡6人,伤27人,一舰未损。三天后,清廷终于降旨,对法国宣战。

在中法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福建水师战败的原因是,一,被偷袭,二,战舰没有后炮,三,没有快速传递情报,四,闽江口沿线炮台未有效炮击敌舰,五,没有战备值班巡视舰,当敌人充分了解闽江水情后是在落潮时间偷袭马江。因为战舰停靠码头都是舰首朝上游方向停靠的,(这是江河特性)当我舰被偷袭时战舰处在休息状态再加上舰尾没有舰炮无法反击,再起航战舰还要调头(船不比汽车调头方便)因此损失惨重满江尸体。法舰能够顺利驶向马江应该有汉奸带路不然无法到马江,因闽江口水情特别,在后来日本侵华时期日本战舰也想进入但没人引航未能进入福州。

在中法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是发展房地产,不务实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