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被阿拉伯帝国占领过好几百年,怎么现在仍然世俗化?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西班牙是少有的几个去伊斯兰化成功的国家。
阿拉伯人并不仅仅是靠手中弯刀四处扩张,更厉害的武器是古兰经。
西班牙被摩尔人控制了长达几百年,但很快又恢复了基督教的统治。
甚至,西班牙人的天主教有着强烈的宗教热情,远远超过基督教新教。
穆斯林统治西班牙期间,出于财政方面考虑,他们允许基督徒和犹太教徒保留自己的宗教信仰。
因为这样就可以对异教徒,征收更高的人头税,有利于国家财政。
所以,西班牙内部仍然保留不少基督徒存在。
同时,西班牙北部还有两个基督教国家。
在1482年卡斯蒂利亚王国的伊莎贝拉一世和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打垮了西班牙最后一个穆斯林国家,这里开始由基督教统治。
西班牙人的方法简单粗暴。
穆斯林必须选择要么改变宗教信仰,要么离开故土被流放。
于是,一些穆斯林被驱逐出西班牙去了北非或者东欧。
剩下的迫于现实,改信了基督教。不过很多人只是装作信仰基督教,私下还是穆斯林。
然而,西班牙国王并不是弱智。
他采用了两个办法,第一,文化上消灭。
第二,宗教上消灭。
文化上,西班牙禁止使用阿拉伯文,销毁了所有阿拉伯文书籍,将阿拉伯文化根除掉。
宗教上,出现了让人闻风丧胆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可以随意处决异教徒,彻底禁止伊斯兰教。
为此,西班牙境内穆斯林发动了几次反叛,都被血腥镇压。少数没被杀的,也被流放到西班牙各地。
于是,几十年后,伊斯兰教从西班牙消失了。
其实说通俗点,伊斯兰教在西班牙的根基不扎实,又遇到了更凶狠的宗教裁判所,这才完蛋了。
西班牙被阿拉伯帝国占领过好几百年,怎么现在仍然世俗化?
他们实际上已经这么做了。穆斯林征服了西班牙之后,他们允许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仍然信仰自己的宗教,但他们强制执行一项特殊的税种,只适用于这些教徒,所以大多数人为了避免纳税索性就皈依了伊斯兰教。然后,发生了收复失地运动,天主教君主征服了伊比利亚半岛,天主教重新作为官方宗教。许多穆斯林被允许留了下来,但大多数被流亡了。接着是西班牙宗教法庭。教会害怕宗教改革和其他各种非天主教实体。他们强迫许多穆斯林和犹太人要么改变信仰,要么离开西班牙,要么丧命。因此,留下来的穆斯林很多又被迫离开。对宗教裁判所的恐惧在西班牙人心中根深蒂固,他们因此而成为狂热的天主教徒。
阿拉伯倭马亚王朝征服西班牙之后,许多西班牙人皈依伊斯兰教
倭马亚王朝在七世纪征服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许多地方。穆斯林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许多地方占了多数。他们征收吉兹亚税,即非穆斯林保护人头税,许多当地的天主教徒为了避免纳税,或者为了与统治者同化而改信了伊斯兰教。然而,穆斯林在几个世纪后开始失去领地。1492年,天主教国王费迪南德和伊莎贝拉王后征服了由穆斯林控制的最后一部分领地安达卢西亚。然后,他们杀死了几乎所有的犹太人和穆斯林。剩余的穆斯林和犹太人很多都改信了天主教。许多穆斯林和犹太人甚至在改变信仰之后的几个世纪里仍然秘密地信奉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他们被称为摩尔人。然而,许多摩尔人后来也还是被驱逐出西班牙。
西班牙被阿拉伯帝国占领过好几百年,怎么现在仍然世俗化?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西班牙的宗教问题上,“世俗化”相对应的并不一定是“伊斯兰教”,而应当是“宗教化”。
先来讲一下,西班牙与阿拉伯帝国之间的爱恨情仇。早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哥特人就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王国,但是到了公元八世纪的时候,来自北非的柏柏尔人,也被称作摩尔人北上,渡过海峡趁着西哥特王国的内乱,一举横扫半岛。虽然因为种种原因停下了北上的脚步,但是在半岛建立起来阿拉伯人的政权。几个世纪以来,摩尔人也不是完全控制全岛,到了后期还被基督教又夺回了将近半拉地区。但是到了十五世纪,阿拉贡王国与卡斯蒂亚王国合二为一成为了统一的“西班牙王国”,实力大增,于是对于南方的“异教徒”阿拉伯人政权无法容忍,最终发动了“圣战”将摩尔人赶出了半岛。
我们都知道的是当时的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这与她个人的经历以及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在成为女王后,西班牙这个国家可以说是罗马教廷最坚固的盟友之一。“再征服运动”将摩尔人赶走之后,伊莎贝拉开始在全境驱逐异教徒,将国家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天主教国家。虽然之后政权更迭,好几代人后,出现了哈布斯堡家族、波旁家族,但是这些国家作为欧洲古老的贵族家族,同样都是虔诚的天主教信徒,因此西班牙一直都是天主教国家。一直到1978年,西班牙才放弃将任何宗教作为国教,正式成为了世俗化国家。值得一提的是,曾经受到西班牙殖民的拉丁美洲,很多国家因此也是天主教国家,直到现在仍然是,并不是所有国家都世俗化了。
西班牙被阿拉伯帝国占领过好几百年,怎么现在仍然世俗化?
穆斯林还能否收复“西班牙斯坦”?|Booker不客
近几年,因为大批穆斯林的涌入,导致西欧的部分地区出现了伊斯兰化的现象。某些好事的网友在德意志、法兰西和西班牙等西欧国家的国名后面加上“斯坦”二字用以调侃,很有一种基督世界快被伊斯兰占领的感觉。
其实在欧洲的最西端,也就是伊比利亚半岛,真的出现过一个伊斯兰国家。这个国家的面积相当于今天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总和,还存在了将近8个世纪。伊斯兰势力是怎么绕过大半个欧洲,跑到伊比利亚半岛建立政权的?而这个政权又是怎么灭亡的呢?
『 伊比利亚离北非如此之近
伊比利亚半岛位于欧洲西部,是整个欧亚大陆的最西端。曾是罗马帝国的一部分,西罗马帝国后期,日耳曼人的一支进入到伊比利亚半岛,建立了一个信奉基督教的西哥特王国。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西哥特王国曾经迎来一段快速发展时期。但西哥特王国的盛世没持续多久,阿拉伯人的铁蹄就踏上了伊比利亚半岛。
阿拉伯人原本是居住在阿拉伯半岛上的游牧民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阿拉伯人都处于氏族部落的阶段,没能在阿拉伯半岛上建立起统一的政权。各个部落之间互相攻伐,使得阿拉伯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生活在战乱之中。直到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才得以统一。
作为一个游牧民族,阿拉伯人在冷兵器时代就有非常强大的战斗力,现在又有了伊斯兰信仰的加持,战斗力更是又上了一个台阶。很快阿拉伯军队就打败了强大的拜占庭帝国,将基督教势力赶出了北非,控制了地中海南部海岸线。
这个时候,伊比利亚半岛一下子从基督教世界的后方,变成了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对峙的前沿。此时的伊比利亚半岛距离阿拉伯帝国,就只剩一弯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可是窄窄的直布罗陀海峡根本无法成为抵挡阿拉伯骑兵的天险。阿拉伯人早就对西欧富饶的土地垂涎三尺。公元710年,担任阿拉伯帝国北非总督穆萨派遣一支军队,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向海对岸的伊比利亚半岛发动进攻,攻占了西班牙南部的一个小港口——塔利夫,开启了伊斯兰势力对伊比利亚半岛的征服之路。
之后,更多的阿拉伯军队在穆萨的派遣下,以塔利夫为基地,逐渐向伊比利亚半岛的纵深处挺近。当时统治伊比利半岛的西哥特王国日渐衰败,根本无力抵抗阿拉伯人的进攻。仅仅几年的时间,穆萨率领的阿拉伯军队就杀到了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的埃布罗河流域。
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入侵,大量的穆斯林也跨过了直布罗陀海峡,移民到了伊比利亚半岛。穆斯林的大量增加,对于一直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基督徒并不是一件好事。虽然阿拉伯人并没有强迫他们皈依伊斯兰教,允许他们保留信仰,但条件是这些基督徒必须额外向阿拉伯统治者缴纳高昂的赋税。一些贫穷的基督徒迫于生计,不得不改信伊斯兰。穆斯林人口比例的上升,使得伊比利亚半岛的文化由基督教文化转变为伊斯兰文化。
『 伊比利亚迎来穆斯林主人
就在阿拉伯人征服伊比利亚半岛的时候,阿拉伯帝国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本的倭马亚王朝被阿巴斯王朝取代。倭马亚家族的后代阿卜杜勒·拉赫曼几经转折,来到了伊比利亚半岛。在当地人的支持下,阿卜杜勒·拉赫曼在此建立了后倭马亚王朝。至此,伊比利半岛脱离了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和过去横跨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相比,后倭马亚王朝仅仅统治着伊比利亚半岛和北非的部分地区。他们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就这一亩三分地,再不好好打理,那只能去喝西北风了。
从阿卜杜勒·拉赫曼开始,历代后倭马亚王朝的君主都精心经营自己统治下的伊比利亚半岛。到了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统治期间,后倭马亚王朝达到了鼎盛。当时西欧的一些基督教小国甚至还向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纳贡称臣。在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统治下的伊比利半岛,经济、文化乃至科学的发展水平远远超过日耳曼人建立的基督教王国,成为当时西欧最为繁荣发达的地方。
『 基督徒上演“收复运动”
这些穆斯林在曾经上帝的土地上吃香的喝辣的,基督徒们怎么可能坐视不管。从公元8世纪后期开始,伊比利亚半岛的基督徒们就发起了“收复失地”运动。可是当时阿拉伯人势力强大,这些所谓“收复失地”运动根本没有取得什么实际进展。一直到11世纪中后期,整个阿拉伯世界衰落后,这些被压制的基督徒们才开始崛起。
公元1031年,后倭马亚王朝灭亡。在后倭马亚王朝的废墟上,诸多的穆斯林建立起许许多多的伊斯兰小国。趁着后倭马亚王朝崩溃之际,基督徒们开始对穆斯林统治的地区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为了巩固军事胜利的成果,防止穆斯林们反扑,基督徒们每攻下一个地方,就开始往这个地方移民,提高当地基督徒的比例。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王朝崩溃,但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穆斯林军队依旧有非常强大的战斗力。加上直布罗陀海峡仍然掌握在伊斯兰势力的手里,来自北非的其他穆斯林还是能够轻而易举地进入伊比利亚半岛,支援自己的穆斯林兄弟。比如来自北非的柏柏尔人进入到伊比利半岛,与当地的穆斯林一起与基督徒作战。
为了更好地与穆斯林作战,原本分散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基督教小国开始联合起来,形成了葡萄牙、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三个国家,随后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王国合并,成了今天的西班牙。1492年,西班牙军队攻克了穆斯林建立在伊比亚半岛上的最后一个国家——格拉纳达,至此基督徒们的“收复失地”运动以胜利告终。
科尔多瓦大清真寺,位于西班牙南部古城科尔多瓦,具有摩尔建筑和西班牙建筑的混合风格。
“收复失地”运动结束后,原本诸侯并立的伊比利亚半岛仅剩下西班牙和葡萄牙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的人民因为长期与穆斯林作战,自身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成了西欧第一批民族国家。
为了填补多年来与穆斯林作战的巨额军费开支,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都非常热衷于去海外寻找财富,于是众多航海家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开启了大航海时代,至此西欧进入快速发展的时代。
而原本居住在伊比利亚半岛的穆斯林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西班牙统治者强迫留在伊比利亚半岛的穆斯林放弃自己的信仰、语言和习俗,并且拆毁了大量穆斯林留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建筑。到了1609年,西班牙国王费利佩三世下令驱逐境内所有穆斯林,无数穆斯林向南逃到北非。至此,伊比利亚半岛上的穆斯林基本上被清除干净。
『 穆斯林能否上演“收复运动”?
因为伊比利亚半岛距离北非的距离实在太近,近些年大量北非的穆斯林又沿着祖先走过的路,跨过直布罗陀海峡,来到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的穆斯林人口一直也在增加。那么有没有可能,这些穆斯林会把西班牙变成“西班牙斯坦”呢?
虽然每年有大量的穆斯林经由直布罗陀海峡进入西班牙,但实际上相对于西欧的几个大国来说,西班牙的穆斯林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2.1%,远远低于英法德三国,并不会给以基督教占主导的主流文化造成冲击。而且西班牙一直都是以基督教国家自居,在2010年,西班牙政府就下令禁止在任何公众场合穿戴面纱和罩袍。随着全球恐怖活动的猖獗以及经济形势的恶化,加上被穆斯林统治过的历史,西班牙加强了对穆斯林的移民的管理。因此穆斯林要想再把西班牙变成“西班牙斯坦”,只能是一种幻想罢了。
西班牙被阿拉伯帝国占领过好几百年,怎么现在仍然世俗化?
公元前19年,罗马帝国彻底征服了西班牙,此后400多年的时间里,西班牙一直都是罗马帝国的行省。因此基督教成了他们的主要信仰。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成了西罗马和东罗马。西班牙也就并入了西罗马。而西罗马信奉基督教的分支天主教,因此西班牙有大量天主教教徒。
不过,这个时候的西罗马已经走向了衰败,整天被北方的日耳曼人欺负。
公元409年,日耳曼人的一个分支西哥特人攻入西罗马,霸占了西班牙,在这里建立了西哥特王国。此后300多年时间里,西哥特人长期统治着西罗马。
由于日耳曼人深受天主教的影响,因此这一时期的西哥特王国,大多数人也都信奉天主教。
一直到公元714年,阿拉伯帝国的倭马亚王朝,穿过北非,来到了西班牙。他们用弯刀改变了这里的世俗世界,让西班牙换了主人。他们同时又用《古兰经》,影响了当地人的信仰,让伊斯兰教深深扎入了西班牙本地人的心中。
从此以后,伊斯兰教对西班牙的影响,长达800年左右的时间。直到公元1492年,阿拉伯人的势力被彻底清除出西班牙,西班牙这才彻底告别的伊斯兰教。
那么问题来了,长达800年左右的文化影响,难道西班牙没有被伊斯兰教吃透吗?为何西班牙能够迅速从伊斯兰教的影响中抽身呢?这要看当时的西班牙国王有多少手段了。
一、阿拉伯帝国,对西班牙有一定的包容性。很多人认为穆斯林就是那种很轴的人,其实任何国家,任何团体里,都有灵活的人,也有古板的人,穆斯林这个大团体内部,自然也一样。
阿拉伯帝国对欧洲的征战,从来就没有停歇过,但是他们发现,单纯靠武力占地盘,实在是太累了。
因此阿拉伯帝国对欧洲采取了缓和的态度,即使占了人家的地盘,也不强行要求这帮人改变宗教信仰。
反观西哥特王国,他们就比较狠了,当时西班牙有不少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西哥特王国强行让这帮人接受天主教的洗礼,否则就得没收所有财产。
好家伙,犹太人做生意的比较多,都积累了不少的财富。因此他们开始抱怨,结果发现阿拉伯帝国对宗教信仰比较宽松。因此西班牙的犹太人,向阿拉伯人递出了橄榄枝。
阿拉伯帝国也是这么考虑的,只要征服了这片土地,再慢慢用伊斯兰教思想同化他们,不用担心这帮人不信伊斯兰教。
因此阿拉伯帝国在征服西班牙以后,表现得非常大度,甚至允许宗教信仰自由。这下天主教徒和犹太教徒们可都松了口气了!
那么阿拉伯帝国是怎么考虑的呢?他们认为,先做个姿态给欧洲其他国家看看,告诉他们,阿拉伯帝国征服他们以后,他们也能保留自己的宗教信仰,以此减轻他们在军事上的压力。
因此,800年时间下来,西班牙内部,居然还有大量的天主教徒和犹太教徒,他们和伊斯兰教徒并存在这里,长达800年之久,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二、西班牙国王雷厉风行,手段狠辣。阿拉伯帝国的宽容,那是另有所图,但是的确对当地的异教徒,表示了友好。这一招很快被西班牙本地人给学了去。
因此800年后的收复失地运动中,西班牙国王表态,他们对于穆斯林是相当宽容的,即使赶走了阿拉伯统治者,依旧可以保留当地人的伊斯兰教文化。
正是因为这一态度,使得大量的穆斯林放弃了抵抗。可等到西班牙的地盘被彻底光复以后,西班牙国王,也就是天主教双王立刻下令,彻底消除伊斯兰教对西班牙的影响。他所采取的手段如下:
- 第一,留教不留头,留头不留教。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全部都要改变自己的信仰,接受天主教的洗礼,否则脑袋就得搬家。
- 第二,对于境内所有的伊斯兰教资料和书籍,全部进行销毁。不允许任何伊斯兰教的文化知识在西班牙进行传播。
- 第三,禁止西班牙当地人,再讲阿拉伯语,再用阿拉伯的文字。否则也是重罪。
- 第四,彻底改变西班牙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以去伊斯兰教化的方式,让大家有多开放就多开放。
- 第五,设立宗教裁判所。这个地方就是根据你信奉伊斯兰教的程度,对你进行宣判处罚。不愿意“改邪归正”的人,没几个能活下来。那些不愿进宗教裁判所的人,则会被赶出西班牙,流浪海外,一分钱也带不走。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去,西班牙境内基本上就没什么伊斯兰教徒了。当然了,有些被迫接受天教洗礼的人,私底下还是会选择信奉伊斯兰教,这帮人被称之为摩里斯科人。
三、赶走最后的摩尔人,西班牙彻底脱离了伊斯兰教的影响。渗透了800年时间,西班牙还能脱离伊斯兰教,可见当时西班牙朝廷花了多大的功夫。但是对于摩里斯科人,西班牙朝廷也是犯难。
人家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礼,你也不能称他们为异教徒了。但是他们私底下还是信奉伊斯兰教,你还抓不住他们的把柄,你说麻烦吧?
这事儿一直拖到了1567年,由于摩里斯科人备受西班牙人的欺凌,再加上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颁布了一系列针对摩里斯科人的敕令后,摩里斯科人彻底暴怒了!
因为国王除了禁止他们说阿拉伯语外,还不准他们戴面纱,也不准他们用公共浴场。
10多万摩里斯科人因此选择起兵反抗,西班牙朝廷也是慌了,花了好大力气,这才把这场起义给平息了。到了1570年,起义被平息以后,西班牙朝廷做了一个果断的决定:驱逐境内的50万摩里斯科人。
部分凶悍的穆斯林,成为了山里的土匪和海上的海盗。但是绝大多数穆斯林都是普通老百姓,他们只能被朝廷的军队赶入了无家可归的队伍中去。
从这个时候开始,西班牙就彻底和伊斯兰教说再见了。不仅形式上没有了伊斯兰教,就连深层次的文化中,也消除了伊斯兰教的影响。
总结:伊斯兰教的建筑,倒是没有被摧毁。西班牙朝廷显然很懂得节约环保,伊斯兰教影响西班牙的800年时间里,留下了大量的伊斯兰教特色的建筑。
这些建筑按道理也要被拆除,可西班牙朝廷拒绝了这一提案。在他们看来,这些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可以遮风挡雨,拆了岂不是浪费?西班牙又不是地大物博的国家,浪费不起啊!
所以说,大量伊斯兰教的建筑,都被天主教给利用起来了。所以你到西班牙会发现一些神奇的事情,清真寺里,居然是一帮天主教徒在做礼拜。
西班牙被阿拉伯帝国占领过好几百年,怎么现在仍然世俗化?
只要有西班牙火腿,利比里亚火腿存在,永远不会穆斯林。除非没人买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